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飞机前起落架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轻型运动飞机采用支柱式前起落架,起落架上设置有一块防火板,以防止飞机前端的发动机的温度传递至驾驶舱内,飞机起落架支柱也就是轮轴固定在防火板上,在轮轴的下端为固定设置的机轮组。为了实现飞机的转向,在驾驶舱室内设有脚踏组件,脚踏组件具有多个脚踏,并且脚踏组件还设有与脚踏联动的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脚踏组件上,另一端穿过防火板并与轮轴连接,当脚踏被踩下时,连杆前后运动并带动轮轴转动,由此带动机轮组转向不同的方向。由于飞机降落时,起落架机轮组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不利于飞行员操控飞机在降落时的方向,并且在着陆的一瞬间飞机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会影响到飞机的舒适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使飞机在降落时能够减小飞行震动并且能够更好保护飞机的前起落架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整体质量轻的轻型飞机前起落架减震装置,该装置可以使飞机在降落时能够减小飞行震动、能够更好的保护飞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轮轴,所述轮轴的上部套设有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弹簧的外径和所述轮轴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和所述轮轴顶端均固定设置有轮轴固定支架,所述轮轴固定支架可对所述轮轴及所述避震弹簧进行固定和限位,所述轮轴和所述避震弹簧的外部还套设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可控制并限定所述轮轴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角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轮轴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导向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槽及让位槽,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槽及让位槽相适配,所述限位杆可在所述限位槽及让位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向套筒的两侧还设置有方向操纵杆,所述方向操控杆通过连杆与飞机驾驶舱内的方向舵相连接,在操纵方向舵的同时,还可通过所述方向操纵杆控制所述导向套筒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筒在转动时,所述导向套筒也将通过所述轮轴上的限位杆带动所述轮轴进行转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轮轴固定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轮轴上的定位支架和位于所述轮轴顶部的限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还设置有保护垫块,所述保护垫块与所述导向套筒的底端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吸收并分散飞机在降落时前起落架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冲击力,使飞机在降落时减小飞机的震动,便于飞行员控制飞机的着陆姿态与角度,和现有的液压起落架控制系统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能够充分保证飞机安全性的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质量更轻的效果,更符合轻型飞机对轻量化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轻型飞机前起落架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上的轮轴2,所述轮轴2的上部套设有避震弹簧3,所述避震弹簧3的外径和所述轮轴2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固定板1的下部和所述轮轴2顶端均固定设置有轮轴固定支架4,所述轮轴固定支架4可对所述轮轴2及所述避震弹簧3进行固定和限位,所述轮轴2和所述避震弹簧3的外部还套设有导向套筒5,所述导向套筒5可控制并限定所述轮轴2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角度,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所述避震弹簧3可有效吸收飞机在降落时前起落架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冲击力,减小飞机的震动,便于飞行员控制飞机的着陆姿态与角度。
所述轮轴2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导向套筒5上设置有限位槽及让位槽,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槽及让位槽相适配,所述限位杆可在所述限位槽及让位槽内上下或左右移动,所述导向套筒5的两侧还设置有方向操纵杆,所述方向操控杆通过连杆与飞机驾驶舱内的方向舵相连接,在操纵方向舵的同时,还可通过所述方向操纵杆控制所述导向套筒5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筒5在转动时,所述导向套筒5也将通过所述轮轴2上的限位杆带动所述轮轴2进行转动。
所述轮轴固定支架4包括套设在所述轮轴2上的定位支架和位于所述轮轴2顶部的限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还设置有保护垫块,所述保护垫块与所述导向套筒5的底端相接触,所述保护垫块可以避免所述导向套筒5在转动时与所述定位支架相互摩擦而造成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轻型飞机前起落架减震装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