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脱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896发布日期:2018-10-26 18:4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脱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的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航天的技术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难题,就是零部件的有效脱离,此装置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脱离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脱离装置,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矩形保护槽,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矩形保护槽内且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左端所述矩形保护槽内设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保护轴,所述第一保护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一保护轮,所述第一保护轮上摩擦连接有保护膜并张紧,右部所述矩形保护槽内设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二保护轴,所述第二保护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二保护轮、第三保护轮,所述第二保护轮所在的第二保护轴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保护轮、所述第三保护轮摩擦连接有第一绳索并张紧,所述第一绳索一端与所述保护膜一端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绳索另一端与所述保护膜另一端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且向下延伸的耳边,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且上下延伸的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上下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纹杆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板上方的第一涡轮,所述滑动板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三电动机底部末端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耳边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涡杆和所述第一涡轮后端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涡杆,所述第二涡杆上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涡杆动力连接的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杆左右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左右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涡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后端内壁内设有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自前而后依次设有两个相同的卷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上下两个所述卷轮之间动力连接有绳索,前后两个所述绳索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正前方的前后延伸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铰接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接杆,所述第二箱体两端内壁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滑动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二空腔一端伸进其内部且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滑动杆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左右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杆下方且左右对称的脚座,所述脚座上铰接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顶部末端与所述滑动杆相对应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机械臂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械手。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左部所述升降螺纹杆、右部所述升降螺纹杆内的螺纹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轮、所述第二保护轮、所述第三保护轮前后距离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箱体前后宽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属降热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当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保护膜下端连接处位于右部所述矩形保护槽内,所述滑动板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底端相接触,两个所述连接杆呈v字型。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脱离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顺时针转动并带动所述保护膜顺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敞开,当所述第一空腔完全敞开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滑动板向下移动,当所述滑动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机械手向目标夹紧,当所述机械手与目标稳定夹紧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向上移动,从而完成脱离工作。

当需要对目标进行旋转脱离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转动,并同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向上移动,从而完成旋转脱离工作。

当脱离工作结束时,启动所述第四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远离目标,当第所述机械手远离目标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滑动板向上移动,当所述滑动板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保护膜逆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封闭,当所述第一空腔完全封闭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旋转脱离与非旋转脱离两种功能,并设置了保护装置避免本装置意外破碎,且本装置工作程序有序,大大提高了脱离工作效率以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脱离装置非作业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脱离装置作业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三电动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脱离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1内部的矩形保护槽111,所述第一箱体101内设有位于所述矩形保护槽111内且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121,左端所述矩形保护槽111内设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保护轴202,所述第一保护轴202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一保护轮201,所述第一保护轮201上摩擦连接有保护膜203并张紧,右部所述矩形保护槽111内设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第二保护轴211,所述第二保护轴211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二保护轮210、第三保护轮219,所述第二保护轮210所在的第二保护轴211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保护轮210、所述第三保护轮219摩擦连接有第一绳索209并张紧,所述第一绳索209一端与所述保护膜203一端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绳索209另一端与所述保护膜203另一端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12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且向下延伸的耳边208,所述第一空腔12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板102,所述滑动板102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且上下延伸的升降螺纹杆132,所述升降螺纹杆132上下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121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纹杆132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板102上方的第一涡轮204,所述滑动板102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电动机229,所述第一电动机229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箱体227,所述第二箱体227内设有第二空腔222,所述第一空腔121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三电动机205,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2051与金属降热片2052,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底部末端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蜗杆206,所述耳边208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涡杆206和所述第一涡轮204后端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涡杆131,所述第二涡杆131上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涡杆206动力连接的第二涡轮207,所述第二涡杆131左右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121左右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涡轮204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空腔222后端内壁内设有第四电动机304,所述第四电动机304前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带轮305,所述第二空腔22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对称且前后延伸的转动轴213,所述转动轴213上自前而后依次设有两个相同的卷轮212和第二带轮303,所述第一带轮305与所述第二带轮303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307,上下两个所述卷轮212之间动力连接有绳索301,前后两个所述绳索301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305正前方的前后延伸的支撑轴215,所述支撑轴215上铰接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接杆224,所述第二箱体227两端内壁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滑动杆230,所述连接杆230靠近所述第二空腔222一端伸进其内部且与所述连接杆224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滑动杆230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箱体227,所述第二箱体227左右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杆230下方且左右对称的脚座232,所述脚座232上铰接连接有机械臂223,所述机械臂223顶部末端与所述滑动杆230相对应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机械臂223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械手234。

有益地,左部所述升降螺纹杆132、右部所述升降螺纹杆132内的螺纹方向一致。

有益地,所述第一保护轮201、所述第二保护轮210、所述第三保护轮219前后距离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箱体227前后宽度。

有益地,所述减震板2051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205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2052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机205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三电动机205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205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震板20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20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属降热片2052,所述金属降热片205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三电动机205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震板2051用以减少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防止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当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保护膜203下端连接处位于右部所述矩形保护槽111内,所述滑动板102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208底端相接触,两个所述连接杆224呈v字型。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脱离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顺时针转动并带动所述保护膜203顺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121敞开,当所述第一空腔121完全敞开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带动所述滑动板102向下移动,当所述滑动板102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121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停止转动,此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304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机械手234向目标夹紧,当所述机械手234与目标稳定夹紧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带动所述机械手234向上移动,从而完成脱离工作。

当需要对目标进行旋转脱离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229带动所述机械手234转动,并同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205带动所述机械手234向上移动,从而完成旋转脱离工作。

当脱离工作结束时,启动所述第四电动机304带动所述机械手234远离目标,当第所述机械手234远离目标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304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带动所述滑动板102向上移动,当所述滑动板102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208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205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保护膜203逆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131封闭,当所述第一空腔131完全封闭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当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保护膜下端连接处位于右部所述矩形保护槽内,所述滑动板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底端相接触,两个所述连接杆呈v字型。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设备进行脱离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顺时针转动并带动所述保护膜顺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敞开,当所述第一空腔完全敞开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滑动板向下移动,当所述滑动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机械手向目标夹紧,当所述机械手与目标稳定夹紧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向上移动,从而完成脱离工作。

当需要对目标进行旋转脱离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转动,并同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向上移动,从而完成旋转脱离工作。

当脱离工作结束时,启动所述第四电动机带动所述机械手远离目标,当第所述机械手远离目标时,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滑动板向上移动,当所述滑动板顶部端面与所述耳边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保护膜逆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一空腔封闭,当所述第一空腔完全封闭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旋转脱离与非旋转脱离两种功能,并设置了保护装置避免本装置意外破碎,且本装置工作程序有序,大大提高了脱离工作效率以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