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0333发布日期:2020-01-24 12:3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次抛投灭火棒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容易爆炸且不适合人类靠近处理的消防事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消防官兵因高楼消防设备滞后、消防过程中近距离处理易爆案件导致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此外,一些老城区或森林火灾,由于受道路状况限制,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行,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导致火灾进一步恶化;还有,海上船只灭火及反恐灭火方面,一直没有能有效灭火同时保证消防人员安全的设备,以上这些消防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消防灭火存在复杂性、多变性、突发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救援活动往往十分紧急迫切,但由于消防力量往往无法及时了解火灾现场情况并快速赶到现场,因此从空中观察和实施灭火是目前最快、最便捷的灭火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开始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灭火,无人机以其速度块、机动性强、反应迅速、可以准确的对货场关键区域投放灭火设备及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达到指定地点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并引入消防灭火领域。无人机的维护费用低,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挂载灭火设备,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且无人机灭火可以有效的减少灭火人员的危害。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无人机抛投灭火设备,但是其存在一个突出的缺点,只能搭载一个灭火棒,难以满足灭火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可以抛投多个灭火棒并逐个抛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包括框体、转动轴、驱动组件以及灭火棒支架,所述转动轴转动设于所述框体上,所述驱动组件固设于所述框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灭火棒支架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且若干所述灭火棒支架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方向排布,所述框体的下方设有供灭火棒通过的掉落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火棒支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呈圆弧形的端架以及将两个所述端架相对应的端部连接起来的侧架,安装时,灭火棒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所述端架上,一对所述侧架对灭火棒的侧面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体一端设有若干周向设置的灭火棒入口,通过灭火棒入口将灭火棒插入所述灭火棒支架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火棒入口与所述灭火棒支架之间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端架的圆弧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销朝向所述灭火棒入口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体上沿其周向方向上还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灭火棒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舵机、与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拨块、与所述拨块配合的转盘以及与所述转盘连接的联轴器,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依次设有若干楔形块,所述舵机朝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块沿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上滑动,所述舵机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块与所述楔形块的端面抵持,并带动所述转盘随之转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动轴共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块通过弹簧与所述舵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块上设有与所述楔形块的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所述灭火棒挂载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搭载多个灭火棒,工作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轴以及固设与转动轴上的灭火棒支架转动,当灭火棒支架内的灭火棒转动至框体的掉落通道的上方时,灭火棒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灭火棒通道处掉落。本实用新型的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可以分次抛投灭火棒,并连续抛投多个灭火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次抛投灭火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包括框体100、转动轴200、驱动组件300、灭火棒支架400。

转动轴200转动设置于框体100上,其可以相对框体100转动,驱动组件300与转动轴200连接,以带动转动轴200转动,灭火棒支架400设于转动轴200上,并与转动轴200固定连接,其在转动轴200转动时随之共同转动,框体100的下方设有供灭火棒掉落的掉落通道110.掉落通道110的尺寸足够提供灭火棒通过,在灭火棒达到掉落通道110上方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灭火棒从掉落通道110落下,并达到灭火位置处。

灭火棒支架400用于支撑灭火棒,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架410,端架410呈弯曲方向向下的圆弧形结构,一对端架410之间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侧架420,侧架420两端分别与端架410的端部连接,支撑灭火棒时,灭火棒的两端设于两个端架410上,灭火棒的侧面通过侧架420进行限位,防止灭火棒脱落。

框体100的端面上沿周向设有若干灭火棒入口120,灭火棒的安装,即从灭火棒入口120插入灭火棒,并使灭火棒伸入灭火棒支架400中。灭火棒入口120的口径大于灭火棒的直径。

在灭火棒入口120与灭火棒支架400之间设有限位销500,限位销500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于转动轴200上,以使限位销500始终随转动轴200的转动而共同转动,限位销500的另一端设于端架410的圆弧范围之内,当安装灭火棒时,将限位销500向转动轴200按压,使限位销500让出插入位,待灭火棒插入灭火棒支架400内时,松开对限位销500的外力,限位销50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其初始位置,并对灭火棒进行限位,防止灭火棒从灭火棒入口120滑出。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优选为弹簧。

优选的,限位销500朝向灭火棒入口120一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这样,在插入灭火棒的过程中,灭火棒插入的力作用下第一导向斜面上,使限位销500受力而压缩,从而无需单独向限位销500施加按压的力。

框体100的圆周方向上还设有若干开口130,开口130的口径小于灭火棒的直径,从而灭火棒无法从开口130掉落,开口130的设置显著减小了该挂载整体的重量,同时更加美观。

如图2与图3,驱动组件300设于框体100与灭火棒入口120相对的端面上,驱动组件300包括舵机310、拨块320、转盘330以及联轴器340。舵机310固设于框体100上,拨块320与舵机310的输出端连接,转盘330的盘面上设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楔形块331,在舵机310朝一个方向转动时,拨块320沿楔形块331的斜面滑动,在舵机310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拨块320与楔形块331的端面抵持,并带动转盘330转动,联轴器340一端与转盘3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轴200连接,从而带动转动轴200转动。

优选的,拨块320通过弹簧321与舵机310连接,在拨块320沿楔形块331的斜面滑动时,在弹簧321的作用下,拨块320会向舵机310方向收缩,而当拨块320滑动至楔形块331的端面处时,在弹簧321的弹性作用下,拨块320回复其初始位置,并与楔形块331的端面抵持。本实施例中,灭火棒的投放为间歇式投放,舵机310每次转动角度有限制,例如,舵机310每次转动角度可以为90度,当舵机310正转90度,在拨块320的带动下,转盘330、转动轴200正转90度,实现一个灭火棒的抛投,之后,舵机310反正90度并回复其初始位置,此时,拨块320沿楔形块331的斜面滑动至与其端面抵持,等待下一个投放灭火棒。

进一步的,拨块320朝向楔形块331的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斜面322,其与楔形块331的斜面相配合,以保证拨块320更加顺畅的沿楔形块331的斜面滑动。

本实施例中,框体100的上方还设置有快拆台600,用于与无人机快速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其中,该分次抛投灭火棒挂载设于无人机主体上,优选的,其通过该快拆台600与无人机主体快速对接。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