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天线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8187发布日期:2020-02-07 23:58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天线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天线结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一般均具有起落架,用于起飞、落地时与地面接触并支撑起整个无人机。

无人机中通常设有天线,用来实现其主体电路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然而,现有的无人机中,一种方式:将天线和主体电路均设置在机腔内,机体材料和机身内部导电器件对天线性能产生干扰,将两者放置在一处容易导致天线收发信号噪声大,准确度不高,而且增加机腔的容置空间,使得无人机体积较大;另一种方式:将天线单独安装在机身外部,安装结构会占用飞机重量,且裸露安装会影响天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无人机天线结构及无人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天线结构,包括:支撑脚和天线,所述支撑脚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所述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顶端开口,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第一折边部,所述第一折边部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呈直角弯折;

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底部的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第二折边部,所述第二折边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折边部表面,所述天线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天线的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边部和所述第一折边部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边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折边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边部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豁口,所述豁口露出所述第二折边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呈圆柱形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非屏蔽材料制作的管材。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及连接在机身上的如上所述的无人机天线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无人机中的天线与构成无人机起落架的支撑脚结合在一起,在实现起落架功能的同时也实现天线的安装与防护,有效的利用起落架中支撑脚的结构,不为天线防护而额外增加零部件,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的重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天线结构,包括:支撑脚1和天线3,支撑脚1具有中空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上安装有天线3。

该申请中,将天线设置在无人机的支撑脚内部的容置腔内,利用支撑脚的空间,避开机身内部导电器件对天线性能的干扰,保证天线的性能,且不需要为防护天线而额外设置零部件,减小无人机的重量。

进一步地,支撑脚1顶端开口,支撑脚1包括第一侧板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顶部的第一折边部11,第一折边部11与第一侧板之间呈直角弯折;

连接座2包括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二侧板底部的底板21以及连接于第二侧板顶部的第二折边部22,第二折边部22搭接于第一折边部11表面,天线3的固定端与底板21相连。

该实施例中,连接座2搭接在支撑脚1上,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天线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底端低于第二侧板的底端,底板21、第一侧板和支撑脚1的底部围成用于容纳天线的容腔。通过该容腔形成对天线的防护,视天线的尺寸,设置合适长度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

进一步地,第二折边部22和第一折边部1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以实现支撑脚、安装天线的连接座与无人机机身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折边部22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折边部11的宽度,确保连接座可稳当的连接在支撑脚上,避免连接座脱落支撑脚顶部的第一折边部。

进一步地,第一折边部11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豁口,豁口露出第二折边部22,在拆装维修天线时,便于手持托起第二折边部,以拿出安装天线的连接座。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贴合第一侧板的内表面,避免连接座2在容置腔内移动,也便于支撑脚和连接座上的螺纹孔对准连接。

进一步地,容置腔呈圆柱形腔室,无死角结构,确保天线与外部通讯设备之间的良好通讯。

进一步地,支撑脚1为非屏蔽材料制作的管材,配合圆柱形的容置腔,确保天线与外部通讯设备之间的良好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及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机天线结构,天线与构成无人机起落架的支撑脚一体设置,通过支撑脚连接于机身底部,在实现起落架功能的同时也实现天线的安装与防护,有效的利用起落架中支撑脚的结构,不为天线防护而额外增加零部件,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的重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