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用于复合面板的芯结构、包括该芯结构的飞行器以及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夹层面板通常由位于两个复合层压片材之间的蜂窝结构组成,经常用于需要高强度和刚度以及低重量的应用中。然而,这种结构通常包括用于蜂窝芯和层压体之间的粘合的小的表面积,导致蜂窝芯和层压片材之间的粘合弱。因此,需要用于复合面板的改进的芯结构,并且需要制造包括改进的芯结构的复合面板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中公开了复合面板的芯结构、包括芯结构的飞行器和相关方法。一种用于复合面板的芯结构包括芯本体,其限定第一本体侧、相对的第二本体侧以及在所述第一本体侧和所述第二本体侧之间延伸的多个芯隔室。每个芯隔室包括至少一个隔室壁,其平行于隔室轴线延伸并位于所述芯隔室的第一端和所述芯隔室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限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侧上,并且所述第二端限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侧上。每个芯隔室限定管状隔室空隙,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芯隔室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平行于所述隔室轴线延伸。每个芯隔室包括块体区域和过渡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隔室壁在所述块体区域内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块体隔室壁厚度,并且在所述过渡区域内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过渡隔室壁厚度。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隔室壁厚度在所述过渡区域内在所述块体区域中的所述块体隔室壁厚度与所述隔室的所述第一端处的第一端壁厚度之间变化,使得所述第一端壁厚度大于所述块体隔室壁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芯隔室的管状隔室空隙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平面中测得的横向横截面积,具有在芯隔室的块体区域内的平均块体面积值和芯隔室的过渡区域内的平均端面积值,使得平均端面积值小于平均块体面积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隔室壁在过渡区域内扩张,使得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小于在管状隔室空隙的整个高度上求取平均的平均横截面积。
复合面板包括芯结构和至少一个层压板层,该层压板层联接到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制造复合面板的方法包括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芯本体并将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可以包括和/或利用芯结构和/或复合面板的飞行器的图示。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复合面板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等距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芯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芯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示意程度小)局部仰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v-v剖取的图4的芯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制造复合面板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包括蜂窝芯结构的至少一些已知复合夹层面板相比,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包括用于将层压片材粘合到芯结构的更大表面积的芯结构。更具体地,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在芯结构的一侧或两侧的圆角过渡区域。圆角过渡区域限定了供粘附或粘合层压片材的界面表面。与至少一些已知的蜂窝芯结构的相对薄的端面相比,界面表面可以通过支撑层压片材的更大比例的面积而将层压片材维持在基本上平面的构造。换句话说,与至少一些已知的蜂窝芯结构相比,圆角过渡区域可以减小芯结构的在芯隔室的端部处测得的芯隔室的直径。圆角过渡区域可以具有纹理化和/或粗糙的界面表面,其能够通过纹理化表面和层压片材之间的机械锁定来增加剪切强度。
图1至图6提供根据本公开的芯结构100、包括芯结构100的复合面板50、包括复合面板50和/或芯结构100的飞行器10、和/或制造诸如复合面板50之类的复合面板的方法300的示例性非排他性实施例。图1至图6的每一者中用相同的数字标记用于类似或至少基本相似的目的的元件,并且本文中可能不参照图1至图6的每一者详细论述这些元件。类似地,可能不是所有元件都被标记在图1至图6的每一者中,但是为了一致性,本文中可以使用与其相关的附图标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参照图1至图6中的一者或多者论述的元件、部件和/或特征可以包括和/或用在图1至图6中的任一者中。通常,在附图中,可能包括在给定实施例中的元件以实线示出,而对于给定实施例可选的元件以虚线示出。然而,以实线示出的元件不是对于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都是必需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从特定实施例中省略以实线示出的元件。
图1是可以包括和/或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复合面板50和/或芯结构100的飞行器10的图示。飞行器10可以包括机身12。机身12可以包括蒙皮14、至少一个机翼16和/或尾部18。飞行器10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包括复合面板50。作为实施例,机身12可以包括复合面板50,和/或蒙皮14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复合面板50限定。另外或另选地,机翼16和/或尾部18可以包括复合面板50。飞行器10的实施例包括飞机、商用飞行器、军用飞行器和/或航天器。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复合面板5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等距俯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芯结构1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2至图3中示意性所示,用于复合面板50的芯结构100包括芯本体102,该芯本体102限定第一本体侧104、相对的第二本体侧204以及芯隔室110,芯隔室110在第一本体侧104和第二本体侧204之间延伸。如图3中示意性所示,芯本体102可以包括和/或限定至少一个本体边缘103,使得芯本体102在每个本体边缘103之间延伸。换句话说,芯本体102可以由每个本体边缘103界定。
如图2中另外示意性地示出的,复合面板50可以包括联接到芯本体102的第一本体侧104的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2和/或联接到芯本体102的第二本体侧204的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4。在复合面板50包括联接到芯本体102的第一本体侧104的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2和/或联接到芯本体102的第二本体侧204的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4的实施方式中,复合面板50也可以被称为作为夹层复合面板。复合面板50可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层压板层52和/或层压板层54。作为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2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一本体侧104的1个层压板层、2个层压板层、3个层压板层、4个层压板层、至少5个层压板层、至少10个层压板层、至少20个层压板层、至少30个层压板层、至少40个层压板层、至多50个层压板层、至多35个层压板层、至多25个层压板层、至多15个层压板层和/或至多7个层压板层。另外或另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4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二本体侧204的1个层压板层、2个层压板层、3个层压板层、4个层压板层、至少5个层压板层、至少10个层压板层、至少20个层压板层、至少30个层压板层、至少40个层压板层、至多50个层压板层、至多35个层压板层、至多25个层压板层、至多15个层压板层和/或至多7个层压板层。
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和/或构造,例如以便于将层压板层52和/或层压板层54可操作地联接到芯本体102。作为实施例,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可以是至少基本上光滑的、至少基本上是弧形的、至少基本上是平面的、至少部分地弯曲的和/或复杂地弯曲的。
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可以具有粗糙表面,例如以增加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的表面积。这样的特征可以促进芯本体102和层压板层52之间和/或芯本体102和层压板层54之间的粘合。作为实施例,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该表面粗糙度定义为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的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其为至少1微米(μm)、至少5μm、至少10μm、至少50μm、至少100μm、至少200μm、至少500μm、至少1mm、至多2mm、至多700μm、至多300μm、至多70μm、至多30μm、至多7μm和/或至多3μm。这种粗糙表面可以由用于制造芯本体102的制造方法产生。换句话说,芯本体102可以经由产生这种表面粗糙度的制造方法形成,和/或构造成产生这样的表面粗糙度。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并且如本文中所论述的,芯本体102可以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该增材制造过程在芯本体102的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204上产生粗糙表面和/或图案表面。
如图2至图3中示意性所示,每个芯隔室110均包括至少一个隔室壁180,隔室壁180平行于隔室轴线112延伸并位于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第二端220之间。第一端120限定在第一本体侧104上,并且第二端220限定在第二本体侧204上。如图3中示意性所示,并且如图4至图5中示意性(示意程度小)所示,每个芯隔室110限定管状隔室空隙130,其至少部分地在第一端120和第二端220之间平行于隔室轴线112延伸。
每个芯隔室110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块体区域140和过渡区域170,该过渡区域170在块体区域140与第一端120之间延伸。过渡区域170可以包括、限定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或从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延伸。过渡区域170总体构造成便于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2联接到芯本体102。例如,并且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的,过渡区域170可以构造成增加芯本体102的供层压板层52可操作地联接的第一本体侧104的表面积。换句话说,隔室壁180可以在过渡区域170内扩张(例如,圆角化),以相对于芯本体102的平均横截面积增加芯本体102的第一本体侧104的表面积。以这种方式,芯本体102可促进对层压板层52的更牢固的粘合,使得复合面板50相对于形成有缺少过渡区域170的芯本体的其他方面相同的复合面板具有更大的剪切强度。
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隔室壁180,使得每个芯隔室110均形成封闭的几何形状。作为实施例,每个芯隔室110可以包括一个隔室壁180、不止一个隔室壁180、三个隔室壁180、四个隔室壁180、五个隔室壁180、六个隔室壁180和/或不止六个隔室壁180。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一个隔室壁180、三个隔室壁180、四个隔室壁180和六个隔室壁180的芯隔室110的实施例。在每个芯隔室110均包括六个隔室壁180的实施方式中,芯结构100可以另外或另选地被称为蜂窝芯结构100。芯结构100的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包括相同数量的隔室壁180。然而,这不是芯结构100的所有实施例都需要的,并且另外,芯结构10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隔室壁180的芯隔室110,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在芯本体102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芯隔室110均包括多个过渡区域170。例如,并且如图2至图3中示意性所示,过渡区域170可以是第一过渡区域170,并且每个芯隔室110另外可以包括在块体区域140与第二端220之间延伸的第二过渡区域270。第二过渡区域270可以包括、定义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和/或从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延伸。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块体区域140可以被描述为分离第一过渡区域170和第二过渡区域270。当存在第二过渡区域270时,第二过渡区域270总体构造成便于至少一个层压板层54联接到芯本体102的第二本体侧204。例如,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的,第二过渡区域270可以构造成增加芯本体102的供层压板层54可操作地联接的第二本体侧204的表面积。
图4至图5示出了芯结构100的一部分的实施例,其中每个芯隔室110均包括六个隔室壁180。具体地,图4是示出芯结构1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程度较小的局部仰视图,并且图5是沿图4的线v-v剖取的芯结构100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如图4至图5中所示,每个隔室壁180均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在块体区域140内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块体隔室壁厚度182。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具有和/或共享相应的隔室壁180。例如,每个隔室壁180均可以由两个相邻的芯隔室110中的每一者共享。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并且如图5的中心所示,可以从一个芯隔室110的管状隔室空隙130到相邻芯隔室110的管状隔室空隙130测量块体隔室壁厚度182。另选地,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包括相应的独特隔室壁180,使得第一芯隔室110的每个隔室壁180邻近第二芯隔室110的相应的隔室壁180延伸。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并且如图5的右手侧所示,块体隔室壁厚度182可以对应于从一个芯隔室110的管状隔室空隙130到相邻芯隔室110的管状隔室空隙130的距离的一半。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室壁180可以不在两个相邻的芯隔室110之间分离和/或延伸,例如当相应的芯隔室110位于芯本体102的本体边缘103处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本体边缘103处,块体隔室壁厚度182可以对应于隔室壁180的完整厚度。芯隔室11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块体隔室壁厚度182。作为实施例,块体隔室壁厚度182可以是0.05毫米(mm)、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0.5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多10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至多0.2mm、和/或至多0.07mm。
如图4至图5中所示,每个隔室壁180均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被描述为具有在过渡区域170内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过渡隔室壁厚度184。具体地,过渡隔室壁厚度184可以在过渡区域170内在块体区域140中的块体隔室壁厚度182与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的第一端壁厚度154之间变化,使得第一端壁厚度154超过(即大于)块体隔室壁厚度182。在芯隔室110包括第一过渡区域170和第二过渡区域270的实施方式中,过渡隔室壁厚度184可以是第一过渡隔室壁厚度184,每个隔室壁另外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在第二过渡区域270内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284。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284可以在第二过渡区域270内在块体区域140中的块体隔室壁厚度182与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处的第二端壁厚度254之间变化,使得第二端壁厚度254大于块体隔室壁厚度182。
第一过渡隔室壁厚度184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第一过渡区域170内变化,和/或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284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第二过渡区域270内变化。例如,并且如图5中所示,第一过渡隔室壁厚度184可以在第一过渡区域170内在块体隔室壁厚度182与第一端壁厚度154之间连续变化,和/或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284可以在第二过渡区域270内在块体隔室壁厚度182与第二端壁厚度254之间连续变化。另外或另选地,沿垂直于隔室轴线112并平行于隔室壁180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过渡区域170和/或第二过渡区域270可以具有三角形、矩形、圆形、弯曲、凹形、凸形、圆角形和/或倒角形的轮廓。作为实施例,图5的左下部分示出了第二过渡区域270具有凸形(虚线)和凹形(点划线)的轮廓的实施例。
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第一端壁厚度154和/或第二端壁厚度254。例如,第一端壁厚度154和/或第二端壁厚度254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是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0.5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至多0.2mm和/或至多0.07mm。附加地或另选地,第一端壁厚度154和/或第二端壁厚度254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是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11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125%、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15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20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25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30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少40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50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45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350%、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275%、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225%、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175%、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133%和/或块体隔室壁厚度182的至多115%。第二端壁厚度254可以至少基本上与第一端壁厚度154相等。然而,这不是对于芯隔室11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并且另外,第一端壁厚度154和第二端壁厚度254可以不同,这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
每个芯隔室110均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尺寸。例如,并且如图5中所示,每个芯隔室110可以由在第一端120与第二端220之间并且在与隔室轴线112平行的方向上测得的隔室高度114表征。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隔室高度114可以是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40mm、至少60mm、至少80mm、至少100mm、至少130mm、至少150mm、至少200mm、至少230mm、至少250mm、至多300mm、至多270mm、至多220mm、至多170mm、至多120mm、至多110mm、至多90mm、至多70mm、至多50mm、至多30mm、至多15mm和/或至多7mm。附加地或另选地,并且如图5中所示,第一过渡区域170可以由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与块体区域140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表征。类似地,第二过渡区域270(存在时)可以由在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与块体区域140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表征。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可以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然而,这不是对于芯隔室11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并且另外,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和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可能不同,这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
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和/或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值。作为实施例,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和/或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均可以是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和/或至多0.2mm。附加地或另选地,第一过渡区域高度172和/或第二过渡区域高度272均可以是芯隔室110的隔室高度114的至少1%、隔室高度114的至少5%、隔室高度114的至少10%、隔室高度114的至少20%、隔室高度114的至少30%、隔室高度114的至少40%、隔室高度114的至少50%、隔室高度114的至多60%、隔室高度114的至多45%、隔室高度114的至多35%、隔室高度114的至多25%、隔室高度114的至多15%、隔室高度114的至多7%和/或隔室高度114的至多2%。
如图4至图5中所示,每个芯隔室110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由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并且等于可以在块体区域140中在隔室壁180中内接的圆(在图4中以点划线示出)的最大直径的块体隔室直径134表征。作为实施例,块体隔室直径134可以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和/或至多2mm。
如图4至图5中进一步所示,芯隔室110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由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平面中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130的横截面积132表征。横截面积132可以在管状隔室空隙130内的任何适当的位置处测量。例如,图4至图5示出了在靠近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的第一过渡区域170内测得的横截面积132。横截面积132可以在第一过渡区域170和/或第二过渡区域270内连续变化。
可以根据芯隔室110的区域来表征横截面积132。例如,横截面积132可以在芯隔室110的块体区域140内具有平均块体面积值、在芯隔室110的第一过渡区域170内具有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在芯隔室110的第二过渡区域270(存在时)内具有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和/或在管状隔室空隙130的整个高度上求得平均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和(当存在时)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均可小于平均块体面积值。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可以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平均端面积值。然而,这不是对于芯隔室11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并且另外,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和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可以不同,这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附加地或另选地,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或第二端220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130的横截面积132可以小于平均横截面积。在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可以至少基本上等于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然而,这不是对于芯隔室11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并且另外,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可以与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不同,这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
横截面积132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平均块体面积值。作为实施例,横截面积132的平均块体面积值可以是至少1平方毫米(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和/或至多2mm2。
横截面积132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平均横截面积值。作为实施例,横截面积132的平均横截面积值可以是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和/或至多2mm2。
横截面积132可以具有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或第二端220处测得的任何适当的值。作为实施例,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或第二端2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可以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在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或至多0.2mm2。附加地或另选地,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和/或第二端220处测得的横截面积132可以是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1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2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3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4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6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7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8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90%、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8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6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5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4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3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25%、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15%和/或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
横截面积132可具有任何适当的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和/或第二平均端面积值。作为实施例,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和第二平均端面积值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或至多0.2mm2。附加地或另选地,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和第二平均端面积值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是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1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2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3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4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6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7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8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9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8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6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5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4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3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2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15%以及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
隔室壁180可以另外或另选地关于块体隔室直径134来表征。例如,第一端壁厚度154和/或第二端壁厚度254均可以是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2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4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5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4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15%和/或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7%。
如图4中进一步所示,每个芯隔室110附加地或另选地可以由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得的并且等于可以在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在隔室壁180中内接的圆(在图4中以点划线示出)的最大直径的第一端直径156表征。作为实施例,第一端直径156可以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和/或至多2mm。
第一端直径156通常小于块体隔室直径134。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第一端直径156可以是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1%、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5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7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9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9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8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7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6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4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1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7%和/或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2%。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过渡区域170可以构造成使得第一端直径156为零。换句话说,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可以是封闭的第一端120,和/或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一过渡区域170均可以构造成使得隔室壁180在第一端120处共同封闭芯隔室110。
如图4至图5中另外所示,每个芯隔室110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由在垂直于隔室轴线112的方向上测地的并且等于可以在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处在隔室壁180中内接的圆(在图4中以点划线示出)的最大直径的第二端直径256表征。例如,第二端直径256可以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和/或至多2mm。
第二端直径256可以小于块体隔室直径134。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第二端直径256可以是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1%、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5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7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少9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9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8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7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6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40%、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15%、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7%和/或块体隔室直径134的至多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渡区域270可以构造成使得第二端直径256为零。换句话说,芯隔室110的第二端220可以是封闭的第二端220,和/或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二过渡区域270均可以构造成使得隔室壁180在第二端220处共同闭合芯隔室110。如图4中所示,第二端直径256可以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端部直径156。然而,这不是对于芯隔室11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并且另外,第一端直径156和第二端直径256可以不同,这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
而图4至图5示出了芯本体102中的每个芯隔室110,这些芯隔室110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这不是对于芯结构100的所有实施例而言必需的。例如,并且如图3中示意性所示,芯本体102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区域106,其包括至少第一芯隔室111;以及第二本体区域206,其包括至少第二芯隔室211,使得第一芯隔室111的第一端壁厚度154大于第二芯隔室211的第一端壁厚度15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芯隔室111的第二端壁厚度254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芯隔室211的第二端壁厚度254。附加地或另选地,第一芯隔室111的横截面积132可以具有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其小于第二芯隔室211的横截面积132的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芯隔室111的横截面积132的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芯隔室211的横截面积132的第二平均端面积值。附加地或另选地,在第一芯隔室111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第一芯隔室111的横截面积132可以小于在第二芯隔室211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第二芯隔室211的横截面积132。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芯隔室111的第二端220处测得的第一芯隔室111的横截面积132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二芯隔室211的第二端220处测得的第二芯隔室211的横截面积132。
在第一本体区域106和第二本体区域206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相应的多个芯隔室110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本体区域106中的多个芯隔室110的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一端壁厚度154可以大于位于第二本体区域2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一端壁厚度154。另外或另选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本体区域1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横截面积132的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可以小于位于第二本体区域2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横截面积132的平均端面积值。另外或另选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本体区域1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横截面积132(在第一本体区域1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平均值可以小于位于第二本体区域2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横截面积132(在第二本体区域206中的每个芯隔室110的第一端120处测得)的平均值。
第一本体区域106和第二本体区域206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空间关系(例如相对于芯本体102的整体结构)。作为实施例,并且如图3中示意性所示,第一本体区域106可以相对于第二本体区域206靠近芯本体102的本体边缘103。
图6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制造复合面板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如图6中所示,方法300包括在310处形成芯本体(例如芯本体102),并在320处将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例如层压板层52和/或层压板层54)可操作地附接到芯本体。
310处的形成包括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其实施例包括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树脂浸渍、立体平版印刷和/或粉末床熔合。如所论述的,310处的形成可以包括形成使得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例如第一本体侧104)和/或第二本体侧(例如第二本体侧204)具有粗糙表面,例如以促进芯本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之间的粘合。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310处的形成可以包括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该增材制造过程产生芯本体的粗糙表面和/或图案表面,从而产生用于芯本体与层压板层之间的粘合的更大表面积。
如图6中所示,方法300另外可以包括在312处形成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使得在312处的形成还包括经由增材制造过程的形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310处的形成可以包括经由芯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芯,并且312处的形成可以包括经由层压增材制造过程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作为实施例,层压增材制造过程可以包括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树脂浸渍、立体平板印刷和/或粉末床熔合。作为另外的实施例,芯增材制造过程和层压增材制造过程可以包括同一过程和/或是同一过程、至少部分相同的过程和/或不同的过程。310处的形成和/或312处的形成可以包括形成任何适当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聚酯、乙烯基酯、酚醛树脂、热塑性树脂、和/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芯本体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
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执行320处的可操作附接。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以包括第一层压板层(例如第一层压板层52)和第二层压板层(例如层压板层54),并且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例如第一本体侧104)并且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到芯本体的第二本体侧(例如第二本体侧204)。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并且如图6中所示,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在322处用粘合剂将至少一个层压层粘附至芯本体。附加地或另选地,并且如图6中进一步所示,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在324处固化芯本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以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固定至芯本体。324处的固化可以包括固化以固结层压板层和/或芯本体,可以包括固化以设置施加在层压板层与芯本体之间的粘合剂,和/或可以包括固化以将层压板层直接粘合到芯本体。作为实施例,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和/或第二层压板层定位成邻近芯本体,并且324处的固化可以包括同时固化芯本体、第一层压板层和/或第二层压板层,使得部件粘附和/或连结在一起。这样的实施例可以称为共固化过程。
在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包括322处的粘附和324处的固化的方法300的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适当的顺序执行322处的粘附和324处的固化。作为实施例,可以同时执行322处的粘附和324处的固化。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和/或第二层压板层定位成邻近芯本体,在第一层压板层与芯本体之间和/或第二层压板与芯本体之间施加粘合剂层,同时固化所有部件,使得部件粘附在一起。这样的实施例也可以称为共固化过程。换句话说,共固化过程可以指的是这样的过程,其中在使用或不使用位于每个层压板与芯本体之间的粘合剂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或多个层压板层与芯本体同时固化以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作为另一个实施例,322处的粘附和324处的固化可以至少部分地顺序执行。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324处的固化可以包括固化第一层压板层以至少基本上固结第一层压板层,并且322处的粘附可以包括用粘合剂将第一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进一步包括例如通过共固化第二层压板层和芯本体和/或通过用粘合剂将第二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而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这些实施例可以称为共粘合过程。
在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和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方法300的实施例中,第一层压板层和第二层压板层可以至少部分地经由不同的过程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320处的可操作附接可以包括用粘合剂将第一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的一者,并且在不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的另一者。
在以下列举的段落中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说明性、非排他性实施例:
a1.1.一种用于复合面板的芯结构,该芯结构包括:
芯本体,其限定第一本体侧、相对的第二本体侧以及在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之间延伸的多个芯隔室,其中每个芯隔室:
(i)包括至少一个隔室壁,其平行于隔室轴线延伸并位于芯隔室的第一端和芯隔室的第二端之间,其中第一端限定在第一本体侧,并且第二端限定在第二本体侧;和
(ii)限定管状隔室空隙,其至少部分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平行于隔室轴线延伸。
a1.2.段落a1.1的芯结构,其中,每个隔室壁均由两个相邻芯隔室中的每一者共享。
a1.3.段落a1.1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的第一芯隔室的每个隔室壁邻近所述多个芯隔室的第二芯隔室的相应隔室壁延伸。
a1.4.段落a1.1至a1.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包括一个隔室壁、不止一个隔室壁、三个隔室壁、四个隔室壁、五个隔室壁、六个隔室壁以及不止六个隔室壁中的至少一种。
a1.5.段落a1.4的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包括六个隔室壁,并且其中所述芯结构是蜂窝芯结构。
a1.6.段落a1.1至a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包括相同数量的隔室壁。
a1.7.段落a1.1至a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至少一个芯隔室包括与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其他芯隔室不同数量的隔室壁。
a1.8.段落a1.1至a1.7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的至少一者至少基本上是光滑的,可选地至少基本上是弧形的,可选地至少基本上是平面的。
a1.9.段落a1.1至a1.8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弯曲,可选地复杂地弯曲。
a1.10.段落a1.1至a1.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定义为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中至少一者的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并且其中表面粗糙度是至少1微米(μm)、至少5μm、至少10μm、至少50μm、至少100μm、至少200μm、至少500μm、至少1mm、至多2mm、至多700μm、至多300μm、至多70μm、至多30μm、至多7μm以及至多3μm中的至少一者。
a1.11.段落a1.1至a1.10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隔室高度,并且其中隔室高度为至少5毫米(mm)、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40mm、至少60mm、至少80mm、至少100mm、至少130mm、至少150mm,至少200mm、至少230mm、至少250mm、至多300mm、至多270mm、至多220mm、至多170mm、至多120mm、至多110mm、至多90mm、至多70mm、至多50mm、至多30mm、至多15mm以及至多7mm中的至少一者。
a1.12.段落a1.1至a1.1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并且等于可以在块体区域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中内接的圆的最大直径的块体隔室直径,并且其中块体隔室直径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以及至多2mm中的至少一者。
a1.13.段落a1.1至a1.1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并且等于可以在第一端处在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中内接的圆的最大直径的第一端直径,并且其中第一端直径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以及至多2mm中的至少一者。
a1.14.段落a1.13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直径小于块体隔室直径。
a1.15.段落a1.14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直径是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7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9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9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8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6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4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1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和/或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1.16.段落a1.14至a1.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是封闭的第一端。
a1.17.段落a1.14至a1.1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直径为零。
a1.18.段落a1.1至a1.17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并且等于可以在第二端处在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中内接的圆的最大直径的第二端直径,并且其中第二端直径是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15mm、至少20mm、至多25mm、至多17mm、至多12mm、至多7mm以及至多2mm中的至少一者。
a1.19.段落a1.18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直径小于块体隔室直径。
a1.20.段落a1.19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直径是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7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9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9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8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6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4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1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和/或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1.21.段落a1.19至a1.20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是封闭的第二端。
a1.22.段落a1.19至a1.2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直径为零。
a1.23.段落a1.18至a1.22中任一段落在从属于段落a1.10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直径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端直径。
a2.1.段落a1.1至a1.2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芯隔室均包括块体区域和过渡区域;其中每个隔室壁均在块体区域内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块体隔室壁厚度;其中每个隔室壁在过渡区域内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过渡隔室壁厚度;其中过渡区域在芯隔室的块体区域与芯隔室的第一端之间延伸;并且其中过渡隔室壁厚度在过渡区域内在块体区域的块体隔室壁厚度与芯隔室的第一端处的第一端壁厚度之间变化;并且其中第一端壁厚度大于块体隔室壁厚度。
a2.2.段落a2.1的芯结构,其中,过渡隔室壁厚度在过渡区域内在块体隔室壁厚度与第一端壁厚度之间连续变化。
a2.3.段落a2.1至a2.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对应的芯隔室的过渡区域是第一过渡区域,过渡隔室壁厚度是第一过渡隔室壁厚度,其中每个芯隔室还包括第二过渡区域,其中相应芯隔室的每个隔室壁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该第二过渡隔室壁厚度在块体隔室壁厚度与芯隔室的第二端处的隔室壁的第二端壁厚度之间变化,并且其中第二端壁厚度大于块体隔室壁厚度。
a2.4.段落a2.3的芯结构,其中,块体区域将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分开。
a2.5.段落a2.3至a2.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壁厚度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端壁厚度。
a2.6.段落a2.1至a2.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一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第一过渡区域高度过渡区域高度为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2.7.段落a2.1至a2.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具有第一过渡区域高度,该第一过渡区域高度为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2.8.段落a2.3至a2.7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第二过渡区域高度是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2.9.段落a2.3至a2.8中任一段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具有第二过渡区域高度,该第二过渡区域高度为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2.10.段落a2.8至a2.9中任一段落在从属于段落a2.6或a2.7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一过渡区域高度和第二过渡区域高度至少基本相等。
a2.11.段a2.1至a2.10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块体隔室壁厚度为至少0.05mm、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0.5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多10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至多0.2mm以及至多0.07mm中的至少一者。
a2.12.段落a2.1至a2.1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壁厚度为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0.5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至多0.2mm以及至多0.07mm中的至少一者。
a2.13.段落a2.1至a2.1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端壁厚度是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1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2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2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2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3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4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5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4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3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27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22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7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33%以及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15%中的至少一者。
a2.14.段落a2.1至a2.1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并且等于可以在块体区域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中内接的圆的最大直径的块体隔室直径,并且其中第一端壁厚度是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2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4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5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4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15%以及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2.15.段落a2.1至a2.1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过渡区域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2.16.a2.3至a2.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壁厚度为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0.5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至多0.2mm以及至多0.07mm中的至少一者。
a2.17.段落a2.3至a2.1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端壁厚度是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1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2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1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2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2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3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少4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50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4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350%、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27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22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75%、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33%以及块体隔室壁厚度的至多115%中的至少一者。
a2.18.段落a2.3至a2.17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均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并且等于可以在块体区域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中内接的圆的最大直径的块隔室直径,并且其中第二端壁厚度是是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1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2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3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少4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50%、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4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3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25%、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15%以及块体隔室直径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2.19.段落a2.3至a2.18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的第二过渡区域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隔室壁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2.20.段落a2.1至a2.1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区域和第二本体区域,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包括位于第一本体区域中的第一芯隔室和位于第二本体区域中的第二芯隔室,并且其中第一芯隔室的第一端壁厚度大于第二芯隔室的第一端壁厚度。
a2.21.段落a2.20在从属于段落a2.3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一芯隔室的第二端壁厚度是大于、小于以及等于第二芯隔室的第二端壁厚度中的一种情况。
a2.22.段落a2.20至a2.2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本体区域相对于第二本体区域靠近芯本体的本体边缘。
a2.23.段落a2.1至a2.2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位于第一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第一端壁厚度大于位于第二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第一端壁厚度。
a2.24.段落a2.1至a2.2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当沿垂直于隔室轴线并且平行于隔室壁延伸的方向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三角形、矩形、圆形、弯曲、凹形、凸形、圆角形和倒角形中的至少一种轮廓。
a3.1.段落a1.1至a1.2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芯隔室均包括块体区域和过渡区域;其中每个芯隔室的管状隔室空隙具有在垂直于隔室轴线的平面中测得的横截面积;其中该横截面积具有:
(i)芯隔室的块体区域内的平均块体面积值;和
(ii)芯隔室过渡区域内的平均端面积值,
其中平均端面积值小于平均块体面积值。
a3.2.段落a3.1的芯结构,其中,横截面积在过渡区域内连续变化。
a3.3.段落a3.1至a3.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对应的芯隔室的过渡区域均是第一过渡区域,其中平均端面积值是第一平均端面积值,并且其中每个芯隔室均进一步包括第二过渡区域,其中每个芯隔室的横截面积均具有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其中第二平均端面积值小于平均块体面积值。
a3.4.段落a3.3的芯结构,其中,第二平均端面积值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一平均端面积值。
a3.5.段落a3.1至a3.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过渡区域高度为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3.6.段落a3.5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高度是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3.7.段落a3.3至a3.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第二过渡区域高度是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3.8.段落a3.7的芯结构,其中,第二过渡区域高度是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3.9.段落a3.7至a3.8中任一段落在从属于段落a3.5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一过渡区域高度和第二过渡区域高度至少基本相等。
a3.10.段落a3.1至a3.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平均块体面积值是至少1平方毫米(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和/或至多2mm2中的至少一者。
a3.11.段落a3.1至a3.10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平均端面积值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在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或至多0.2mm2中的至少一者。
a3.12.段落a3.1至a3.1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一平均端面积值是是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1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2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3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4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6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7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8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9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8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6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5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4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3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2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15%以及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3.13.段落a3.1至a3.1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过渡区域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芯隔室的第一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3.14.段落a3.3至a3.1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平均端面积值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至多0.2mm2中的至少一者。
a3.15.段落a3.3至a3.1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平均端面积值是是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1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2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3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4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5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6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7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少8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90%、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8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6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5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4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3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25%、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15%以及平均块体面积值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3.16.段落a3.3至a3.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的第二过渡区域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3.17.段落a3.1至a3.1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芯结构包括第一本体区域和第二本体区域,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包括位于第一本体区中的至少第一芯隔室和位于第二本体区中的至少第二芯隔室中,并且其中第一芯隔室的平均端面积值小于第二芯隔室的平均端面积值。
a3.18.段落a3.17在从属于段落a3.3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一芯隔室的第二平均端面积值是大于、小于和等于第二芯隔室的第二平均端面积值中的一种情况。
a3.19.段落a3.17至a3.18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位于第一本体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横截面积的平均端面积值小于位于第二本体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横截面积的平均端面积值。
a3.20.段落a3.1至a3.1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沿垂直于隔室轴线并且平行于隔室壁延伸的方向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三角形、矩形、圆形、弯曲、凹形、凸形、圆角形和倒角形中的至少一种的轮廓。
a4.1.段落a1.1至a1.2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芯隔室均包括从芯隔室的第一侧延伸的过渡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过渡区域内扩张,使得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小于在管状隔室空隙的整个高度上求得平均的平均横截面积。
a4.2.段落a4.1的芯结构,其中,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在整个过渡区域内连续变化。
a4.3.段落a4.1至a4.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对应的芯隔室的过渡区域是第一过渡区域;其中每个芯隔室还包括从芯隔室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过渡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第二过渡区域内扩张,使得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小于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
a4.4.段落a4.3的芯结构,其中,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至少基本上等于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
a4.5.段落a4.1至a4.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该过渡区域高度为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4.6.段落a4.1至a4.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过渡区域高度为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4.7.段落a4.3至a4.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第二过渡区域具有在第一端与块体区域之间并且在平行于隔室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第二过渡区域高度,并且其中第二过渡区域高度是至少0.1mm、至少0.3mm、至少1mm、至少3mm、至少5mm、至少10mm、至少30mm、至少50mm、至少70mm、至多75mm、至多60mm、至多40mm、至多20mm、至多15mm、至多7mm、至多2mm、至多0.7mm以及至多0.2mm中的至少一者。
a4.8.段落a4.3至a4.7中任一段的芯结构,其中,第二过渡区域具有第二过渡区域高度,该第二过渡区域高度为相应芯隔室的隔室高度的至少1%、隔室高度的至少5%、隔室高度的至少10%、隔室高度的至少20%、隔室高度的至少30%、隔室高度的至少40%、隔室高度的至少50%、隔室高度的至多60%、隔室高度的至多45%、隔室高度的至多35%、隔室高度的至多25%、隔室高度的至多15%、隔室高度的至多7%以及隔室高度的至多2%中的至少一者。
a4.9.段落a4.7至a4.8中任一段落在从属于段落a4.5时的芯结构,其中,第一过渡区域高度和第二过渡区域高度至少基本相等。
a4.10.段落a4.1至a4.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是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以及至多2mm2中的至少一者。
a4.11.段落a4.1至a4.10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至多0.2mm2中的至少一者。
a4.12.段落a4.1至a4.1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是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1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2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3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4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6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7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8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9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8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6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5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4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3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2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15%、以及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4.13.段落a4.1至a4.12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过渡区域均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4.14.段落a4.3至a4.1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是至少0.1mm2、至少0.5mm2、至少1mm2、至少5mm2、至少10mm2、至少30mm2、至少50mm2、至少100mm2、至少300mm2、至少500mm2、至多1000mm2、至多700mm2、至多200mm2、至多70mm2、至多20mm2、至多7mm2、至多2mm2、至多0.7mm2以及至多0.2mm2中的至少一者。
a4.15.段落a4.3至a4.14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管状隔室空隙的横截面积是是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1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2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3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4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5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6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7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少8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90%、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8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6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5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4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3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25%、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15%、以及管状隔室空隙的平均横截面积值的至多7%中的至少一者。
a4.16.段落a4.3至a4.15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对应的第二过渡区域均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芯隔室的第二端处共同封闭芯隔室。
a4.17.段落a4.1至a4.16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芯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区域和第二本体区域,其中所述多个芯隔室包括位于第一本体区域中的至少第一芯隔室和位于第二本体区域中的至少第二芯隔室,并且其中在第一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第一芯隔室的横截面积小于在第二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第二芯隔室的横截面积。
a4.18.段落a4.3至a4.17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第一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第一芯隔室的横截面积是大于、小于和等于在第二芯隔室的第二端处测得的第二芯隔室的横截面积中的一种情况。
a4.19.段落a4.1至a4.18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在位于第一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位于第一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平均横截面积小于在位于第二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第一端处测得的位于第二本体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芯隔室中的每个芯隔室的平均横截面积。
a4.20.段落a4.1至a4.19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当沿垂直于隔室轴线并且平行于隔室壁延伸的方向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三角形、矩形、圆形、弯曲、凹形、凸形、圆角形和倒角形中的至少一种的轮廓。
a5.1.段落a1.1至a1.23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其中,每个芯隔室均包括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包括芯隔室的第一端,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隔室壁在过渡区域内扩张以相对于芯本体的平均横截面积增加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的表面积。
b1.一种复合面板,该复合面板包括:
段落a1.1至a5.1中任一段落的芯结构;以及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其联接到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
b2.段落b1的复合面板,其中,该复合面板还包括联接到第二本体侧的至少一个层压板层。
b3.段落b1至b2中任一段落的复合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包括联接到第一本体侧的1个层压板层、2个层压板层、3个层压板层、4个层压板层、至少5个层压板层、至少10个层压板层、至少20个层压板层、至少30个层压板层、至少40个层压板层、至多50个层压板层、至多35个层压板层、至多25个层压板层、至多15个层压板层以及至多7个层压板层中的一种情况。
b4.段落b2至b3中任一段落的复合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包括联接到第二本体侧的1个层压板层、2个层压板层、3个层压板层、4个层压板层、至少5个层压板层、至少10个层压板层、至少20个层压板层、至少30个层压板层、至少40个层压板层、至多50个层压板层、至多35个层压板层、至多25个层压板层、至多15个层压板层以及至多7个层压板层中的一种情况。
c1.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段落b1至b4中任一段落的复合面板。
c2.段落c1的飞行器,其中,飞行器包括包括复合面板的机身。
c3.段落c2的飞行器,其中,机身包括至少部分地由复合面板限定的蒙皮。
c4.段落c1至c3中任一段落的飞行器,其中,该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复合面板的机翼。
c5.段落c1至c4中任一段落的飞行器,其中,该飞行器包括尾部,该尾部包括复合面板。
c6.段落c1至c5中任一段落的飞行器,其中,该飞行器包括并且可选地是飞机、商用飞行器、军用飞行器和航天器中的至少一种。
d1.一种制造复合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段落a1.1至a5.1中任一段落的芯本体;以及
将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
d1.1.一种制造复合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芯本体,该芯本体限定第一本体侧、相对的第二本体侧以及在第一本体侧和第二本体侧之间延伸的多个芯隔室,其中每个芯隔室:(i)包括至少一个隔室壁,其平行于隔室轴线延伸并位于芯隔室的第一端和芯隔室的第二端之间,芯隔室的第一端限定在第一本体侧,芯隔室的第二端限定在第二本体侧;以及(ii)限定管状隔室空隙,其至少部分地在芯隔室的第一端和芯隔室的第二端之间平行于隔室轴线延伸;以及
将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到芯本体。
d2.段落d1至d1.1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增材制造工艺包括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树脂浸渍、立体平板印刷和粉末床熔合中的至少一种。
d3.段落d1至d2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另外包括经由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至少一个层压板层。
d4.段落d3的方法,其中,增材制造过程是芯增材制造过程,并且其中经由层压增材制造过程形成至少一个层压板层。
d5.段落d1至d4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层压增材制造过程包括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树脂浸渍、立体平板印刷和粉末床熔合中的至少一种。
d6.段落d1至d5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芯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中的至少一者由环氧树脂、聚酯、乙烯基酯、酚醛树脂、热塑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d7.段落d1至d6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包括用粘合剂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
d8.段落d1至d7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到芯本体包括固化芯本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以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固定至芯本体。
d9.段落d1至d8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包括第一层压板层和第二层压板层,并且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到芯结构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以及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第二本体侧。
d10.段落d9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包括:
(i)用粘合剂将第一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和芯本体的第二本体侧中的一者;和
(ii)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的第一本体侧和芯本体的第二本体侧中的另一者。
d11.段落d9至d10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结构包括将第一层压板层和第二层压板层定位在芯本体附近并同时固化第一层压板层、第二层压板层和芯本体中的每一者,使得第一层压板层、第二层压板层和芯本体粘附在一起。
d12.段落d9至d11中任一段落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个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结构顺序地包括:
(i)固化第一层压板层以至少基本上固结第一层压板层;
(ii)用粘合剂将第一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和
(iii)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
其中,将第二层压板层可操作地附接至芯本体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者:
(i)固化芯本体和第二层压板层,以将第二层压板层固定至芯本体上;以及
(ii)用粘合剂将第二层压板层粘附至芯本体。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适应的”和“构造的”表示元件、组件或其他主题被设计和/或旨在执行给定的功能。因此,术语“适应的”和“构造的”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表示给定元件、组件或其他主题仅仅“能够”执行给定功能,而是为了执行该功能之目的具体选择、创建、实施、利用、编程和/或设计元件、部件和/或其他主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被叙述成适于执行特定功能的元件、组件和/或叙述的其他主题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被描述为构造成执行该功能,反之亦然。类似地,被叙述为构造成执行特定功能的主题可以附加地或另选地被描述为可操作成执行该功能。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放置在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间的术语“和/或”表示(1)第一实体;(2)第二实体;和(3)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中之一。用“和/或”列出的多个条目应以相同的方式解释,即,如此结合的实体中的“一个或多个”。除了由“和/或”子句具体标识的实体之外,可选地可以存在无论是与具体标识的那些实体相关还是不相关的其他实体。因此,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当与诸如“包括”之类的开放式语言结合使用时,对“a和/或b”的引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指a(可选地包括除b之外的实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指b(可选地包括除a之外的实体);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指a和b两者(可选地包括其他实体)。这些实体可以指元素、动作、结构、步骤、操作、值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关于一个或多个实体的列表的短语“至少一个”应该被理解为表示从实体列表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体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实体,但不一定包括实体列表中具体列出的各个和每个实体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实体列表中的实体的任何组合。该定义还允许实体可以可选地存在于除了短语“至少一个”所指的实体列表中具体标识的实体之外,无论是与具体标识的那些实体相关还是不相关。因此,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等效地,“a或b中的至少一个”,或等效地“a和/或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指的是至少一个,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存在a,不存在b(并且可选地包括除b之外的实体);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指的是至少一个,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存在b,不存在a(并且任选地包括除a之外的实体);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指的是至少一个,可选地包括不止一个,存在a;以及至少一各,科选地包括不止一个,存在b(并且可选地包括其他实体)。换句话说,短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和“和/或”是开放式表述,其在操作中既是联合的又是分离的。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a、b或c中的至少一个”、“a、b和c中的一个或多个”、“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a、b和/或c”中的任一表述可以表示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在一起;a和c在一起;b和c在一起;a、b、和c在一起;以及任选的上述任何一种与至少一种其他实体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短语“例如”、短语“作为实施例”和/或简称的术语“实施例”在参照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使用时旨在表达所描述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是根据本公开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的阐明性的非排他实施例。因此,所描述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不意图限制、要求或排他/穷举;并且其他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包括结构上和/或功能上相似和/或等同的部件、特征、细节、结构、实施方式和/或方法),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不是根据本公开的所有设备、系统和方法都需要根据本文中公开的设备、系统的各个公开的元件以及方法的步骤,并且本公开包括本文中公开的各种元件和步骤的所有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而且,本文中公开的各种元件和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限定独立的发明主题,其独立于整个公开的设备、系统或方法。因此,不要求这样的发明主题与本文明确公开的特定设备、系统和方法相关联,并且可以在本文中未明确公开的设备、系统和/或方法中发现这样的发明主题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