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4399发布日期:2020-03-24 20:2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无人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系留无人机将无人机和综合缆绳结合起来,通过光电综合缆绳传输电能,使无人机不受电能限制而长时间停留在空中;亦可以有效解决飞丢、炸机等安全问题,无人机系留系统主要包括:地面发电机,地面高压直流,稳压电源系统,机载电源模块,系留电缆,收放线盘架,通信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可用于车载移动应急通讯、消防现场指挥、车载光电侦察、无人机遥控站、舰载预警雷达、舰载通信、国土防空低空补盲、森林防火监测预警、消防、石油、海洋、测绘、交通、科研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消防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人们逃生最主要的障碍在于烟雾,烟雾也会导致灭火行动不能顺利的开展,导致人员伤亡;如今高层建筑中,大量的装饰都是可燃的,还有很多的高层建筑中有大量的塑料材料,这些材料如果被点燃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气,而且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人们在烟雾的环境下,由于能见度非常低,人们不能判断方向,导致了人们不能及时的逃离火灾。

随着城镇化推进,高楼建设速度加快,但应对高楼消防的设备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容易爆炸不适合人类靠近处理的消防事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消防官兵因高楼消防设备滞后、消防过程中近距离处理易爆案件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多,这一消防上的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目前多是采用云梯消防车来解决高楼消防问题,普通的云梯消防车的有效作业高度为60~70m,再高的可达110m,当遇到超过云梯消防车的有效作业高度的高楼消防灭火作业时,就无能为力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以改善针对高空火灾,传统举升机达不到的高度,消防人员救援过程中因浓烟遮挡视线不利于开展工作,被困人员因浓烟导致二次伤害的问题。

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载重系留无人机主体,系留电源,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进风口伸缩管道,风机,出风口伸缩管道,电动推杆及连接结构装置,滑轨。

所述系留电源位于无人机机身下方。

所述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位于位于风机上方。

所述电动推杆及连接结构装置位于滑道上方,风机及进、出风口伸缩管道通过螺杆固定于支撑架上。

所述伸缩管道内部均设有电动推杆,进风口伸缩管道下面设有滑轨;出风口伸缩管道,靠近风扇一端设有滑轨,在电动推杆驱动伸缩管道时,伸缩管道可以顺利地在滑轨上完成伸缩动作。

当高楼发生火灾并伴有浓烟或有害气体影响人员逃生及救援时,由大载重系留无人机将排烟装置运送到高层窗口,利用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确定具体需要排烟位置,电动推杆驱动伸缩管道通过窗户或其他入口进入室内,开启风机进行烟雾及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救援效果。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开启设备,便于救援人员快速及时的开展救援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浓烟对消防队员的工作开展,减少被困人员因浓烟导致二次伤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的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包括大载重系留无人机主体,系留电源,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进风口伸缩管道,风机,出风口伸缩管道,电动推杆及连接结构装置,滑轨,大载重系留无人机能够快速高效的到达高层发生火灾的楼层,精准定位火灾位置,突破高度限制,操作灵活方便,系留无人机突破了传统无人机的续航问题,能够持续工作,不受电池因素影响,同时可以为风机持续供电,开启排烟组件后能够将浓烟排出至室外,还可以对浓烟进行吹散处理,操作时按需调整,浓烟消散,便于救护人员工作的开展,降低了救援的危险性,同时减小浓烟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的轴侧投影图。

图2是一种基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排烟装置的轴侧投影图。

图3是排烟装置的轴侧投影图。

图4是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的轴侧投影图。

附图标记:大载重系留无人机主体(20),系留电源(21),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22),进风口伸缩管道(23),风机(24),出风口伸缩管道(25),电动推杆及连接结构装置(26),滑轨(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述系留电源(21)位于大载重系留无人机主体(20)下方,提供持续电力。

所述耐高温、耐腐蚀摄像头(22)位于位风机(24)上方,确定火灾发生具体位置,方便排烟位置确定。

所述风机(24)通过螺杆固定于滑道支撑架上。

所述进风口伸缩管道(23),在靠近风机(24)的一端,通过螺杆固定,其下方与支撑架的连接通过螺杆固定,并进风口伸缩管道(23)下方设有滑轨及电动推杆。

在工作状态时,由电动推杆驱动进风口伸缩管道(23),使其在滑轨(27)上运动,完成伸缩动作,使其伸入高层室内,完成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收;所述出风口伸缩管道(25),在靠近风机(24)的一端,通过螺杆与风机(24)相连并固定。

出风口伸缩管道(25)在靠近风机(24)的一端设有电动推杆及连接结构装置(26);在工作状态时,由电动推杆驱动出风口伸缩管道(25),使其在滑轨(27)上运动,完成伸缩动作,烟雾或有害气体可以利用出风口伸缩管道(25)将排风口升高,因此,气体将在距离无人机较高的上方排出,避免了与螺旋桨同一水平面排出而产生的气流紊乱从而造成无人机飞行不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