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0315发布日期:2020-01-24 12:3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垂直起降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



背景技术:

垂直起降飞机(vtol,verticaltakingofforlandingaerialvehicle)是最好的飞机或飞行器,其不需要大的场地或机场跑道用于起飞或降落,直升机和顶部螺旋桨飞机是仅有的垂直起飞或降落飞机,它们是用可旋转的螺旋桨(叶片)驱动的。

由于迫切需要,最近一些垂直起降飞机披露在一些发明中,例如:亿航飞行出租车(ehangflyingtaxi),公开号为us2016/0023754的美国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垂直起飞飞机,其在导管螺旋桨使用用于经短交叉距离协助飞机起飞后使用一种机构用于收起/调整导管螺旋桨,公开号为us2016/0311522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用于协助飞机起飞的可旋转发动机的飞机机翼。但是,亿航飞行出租车是一种通过旋转叶片产生低推力的单乘客低速飞机,而在其它两项发明中,喷气发动机安装在飞机机身上,这将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噪音和振动,大量这样的发动机安装在飞机机身上,左右两组发动机之间的距离很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中当起飞或着陆时平衡将不是完美的。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机,其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而且起降平稳,噪音和振动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其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而且起降平稳,噪音和振动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包括飞机,所述飞机包括机身,其特点是,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一连接杆、第一配重、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二连接杆和燃料箱;

所述第一配重和所述燃料箱均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相对于所述机身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

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中;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中,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中,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中,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中。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一排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均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水平朝后设置,在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第一进气管对准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对准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对准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对准所述第二排气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管沿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靠近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的端部,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管沿所述的第一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靠近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的端部,所述第二移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所述的第二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上固定环、第一下固定环、第一中间连接杆、第二上固定环、第二下固定环和第二中间连接杆,所述第一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一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一下固定环,所述第一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上部,所述第一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下部,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二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环,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上部,所述第二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下部,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飞机还包括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和所述第二机翼相对于所述机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的侧壁;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一机翼,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远离所述机身的端部外或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中部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二机翼,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远离所述机身的端部外或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中部的前方;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中部的下方;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二机翼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

更佳地,所述燃料箱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翼或所述第二机翼中。

较佳地,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上,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上。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环和多个第二固定环,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中,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环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环中。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水平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为电动式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燃料箱或所述第一配重以电池代替,所述电池分别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三连接杆、第二配重、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和第四连接杆;

所述第二配重设置在所述机身中,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相对于所述机身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前后设置,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前后设置,所述第二配重和所述第一配重前后设置;

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中,所述第三连接杆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

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的侧壁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中,所述第四连接杆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

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和第四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中;

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中,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绕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中,所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转动以使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中,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中,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轴承中。

更佳地,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佳地,与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相比,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远离所述机身;与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相比,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远离所述机身。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固定环和第四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上并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上固定环、第三下固定环、第三中间连接杆、第四上固定环、第四下固定环和第四中间连接杆,所述第三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三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三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三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三下固定环,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上部,所述第三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下部,所述第三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四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四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和所述第四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和所述第四下固定环,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上部,所述第四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下部,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

更佳地,所述飞机还包括第三机翼和第四机翼,所述第三机翼和所述第四机翼相对于所述机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的侧壁,所述第三机翼和所述第一机翼前后设置,所述第四机翼和所述第二机翼前后设置;

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三机翼,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远离所述机身的端部外或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中部的前方,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中部穿设所述第四机翼,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远离所述机身的端部外或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中部的前方;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中部的下方;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三机翼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靠近所述机身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四机翼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机翼比所述第一机翼短,所述第四机翼比所述第二机翼短。

更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箱设置在所述第三机翼或所述第四机翼中。

更佳地,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上,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中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多个第三固定环和多个第四固定环,多个所述第三固定环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固定环中,多个所述第四固定环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四固定环中。

更佳地,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均水平设置。

更佳地,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为电动式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燃料箱或所述第二配重以电池代替,所述电池分别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安设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水平朝后设置。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安设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三进气管对准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的进气口。

较佳地,所述飞机为民用飞机、飞行出租车、喷气式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

较佳地,所述机身为飞行光滑体,所述飞行光滑体为容器、舱、罐或集装箱。

较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着陆支架和着陆轮,所述着陆轮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着陆支架的底部,所述机身设置在所述着陆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中,第一配重和燃料箱均设置在机身中,第一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相对于机身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配重,第一连接杆中空,燃料箱通过第一连接杆流体连通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配重,第二连接杆中空,燃料箱通过第二连接杆流体连通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用于从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垂直朝下位置,因此,其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而且起降平稳,噪音和振动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中,第一配重和燃料箱均设置在机身中,第一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相对于机身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配重,第一连接杆中空,燃料箱通过第一连接杆流体连通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配重,第二连接杆中空,燃料箱通过第二连接杆流体连通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和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均用于从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垂直朝下位置,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4a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轴承、第一配重和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的组件的局部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0所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另一立体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9a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19b是图19a所示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19c是图19a所示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从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垂直向下位置的旋转过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六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1a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水平朝后位置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21b是图21a所示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从水平朝后位置向下旋转30°~60°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21c是图21a所示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从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垂直朝下位置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八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九具体实施例的喷嘴为垂直朝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十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由第一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主视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第十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由第一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主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飞机;2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3第一连接杆;4第一配重;5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6第二连接杆;7机身;8喷嘴;9第一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1第一机翼;12第二机翼;13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4第三连接杆;15第二配重;16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7第四连接杆;18第三固定环;19第四固定环;20第三机翼;21第四机翼;22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3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4着陆支架;25着陆轮;26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27第一轴承;28电机;29电机轴;30皮带;31第一进气管;32第一排气管;33第二进气管;34第二排气管;35第三进气管;36第一连接管;37第一上固定环;38第一下固定环;39第一中间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包括飞机1、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第一连接杆3、第一配重4、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第二连接杆6和燃料箱(图中未示出),所述飞机1包括机身7;

所述第一配重4和所述燃料箱均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7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7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

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7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第二连接杆6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

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16、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和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燃料箱均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16、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轴承27和第二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轴承27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配重4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27中,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中。

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和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转动驱动装置,例如电机28,比如,以所述第一连接杆3为例,电机28驱动电机轴29,电机轴29的末端安装有齿轮,与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上的齿轮啮合,或者,电机轴29上的齿轮通过链条驱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上的齿轮,或者,请参见图4a所示,电机轴29和第一连接杆3上均不设置齿轮,而是通过皮带30连接,从而电机轴29通过皮带30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当电机旋转90°时,其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将沿相同方向逐渐旋转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90°,从而使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从垂直位置转向水平位置,反之亦然。

另外,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3从所述燃料箱获取燃料,而所述第一连接杆3绕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因此,需要注意,所述燃料箱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的管路连接不会妨碍所述第一连接杆3绕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轴线的转动,至少90°的转动,因此,所述燃料箱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的管路连接可以采用例如软管连接。同样地,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6从所述燃料箱获取燃料,而所述第二连接杆6绕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因此,需要注意,所述燃料箱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的管路连接不会妨碍所述第二连接杆6绕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轴线的转动,至少90°的转动,因此,所述燃料箱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的管路连接可以采用例如软管连接。

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实现,请参见图17~图21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至第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因为,如果喷气推进发动机为重型喷气推进发动机,则难以完全整体旋转,因此,通过采用旋转式喷嘴的方式,从而不用整体旋转喷气推进发动机,仅需旋转旋转式喷嘴即可。当旋转式喷嘴旋转至垂直向下时导向废气提供垂直推力,以支撑所述飞机1起飞或着陆,而当旋转式喷嘴旋转到水平向后方向时,所述飞机1向前移动。

即与图1~图16、图22和图23所示的第一至第三、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相比,图17~图21c所示的第四至第七具体实施例不具有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和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从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水平朝后位置不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驱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转动实现,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从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水平朝后位置不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转动实现,事实上,在第四至第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均采用旋转式喷嘴来实现从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水平朝后位置。

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9a~图1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进气管31、第一排气管32、第二进气管33和第二排气管34,所述第一进气管31、所述第一排气管32、所述第二进气管33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4均设置在所述机身7上,所述第一排气管3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4均水平朝后设置,在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第一进气管31对准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对准所述第一排气管32,所述第二进气管33对准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对准所述第二排气管34。

采用这样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通过第一进气管31进气,通过第一排气管32排气,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通过第二进气管33进气,通过第二排气管34排气,而在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旋转为垂直朝下,直接通过喷嘴8排气。

为了使得使用效果更佳,请参见图19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管36、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管(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连接管36沿所述第一排气管32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排气管32的靠近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的端部,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7上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管36沿所述的第一排气管3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所述第二排气管34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排气管34的靠近所述的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喷嘴8的端部,所述第二移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7上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所述的第二排气管34的长度方向移动。

采用这样的设置,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为例,在所述水平朝后位置,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管36沿所述的第一排气管32的长度方向向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移动直至所述第一连接管36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上,最好两者形成密封状态,此时,通过第一进气管31进气,通过第一排气管32排气。当需要将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向下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管36沿所述的第一排气管32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连接管36完全脱离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然后所述的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喷嘴8向下旋转为垂直朝下,直接通过喷嘴8排气。

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固定环9和第二固定环10,所述第一固定环9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环10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请参见图2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上固定环37、第一下固定环38、第一中间连接杆39、第二上固定环(图中未示出)、第二下固定环(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中间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上固定环37位于所述第一下固定环38的上方,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杆39位于所述第一上固定环37和所述第一下固定环38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环37和所述第一下固定环38,所述第一上固定环37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上部,所述第一下固定环38套接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下部,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杆39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第二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二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二下固定环,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上部,所述第二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下部,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在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及如下所述的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一机翼11和第二机翼1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6可以不设置在所述机身7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翼11上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杆39,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不设置在所述机身7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二机翼12上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杆。

所述飞机1还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其它结构,例如机翼,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一机翼11和第二机翼12,所述第一机翼11和所述第二机翼12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7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7的侧壁。请参见图1~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一机翼11,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远离所述机身7的端部外,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二机翼12,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远离所述机身7的端部外。请参见图15~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一机翼11,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二机翼12,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的前方。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在靠近所述第一机翼11的内前边缘处穿设所述第一机翼11,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并连接到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的前方的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在靠近所述第二机翼12的内前边缘处穿设所述第二机翼12,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并连接到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的前方的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以便每个连接杆旋转位于机翼的中部的前方的每台喷气推进发动机。请参见图17~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的下方。请参见图10~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

所述燃料箱除了可以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外,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任何合适的位置,在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一机翼11和第二机翼12的情况下,所述燃料箱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翼11或所述第二机翼12中。

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请参见图2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一机翼11和第二机翼12,所述第一机翼11和所述第二机翼12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7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7的侧壁,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为3个,3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前方,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为3个,3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前方。请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请参见图21a~21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一机翼11和第二机翼12,所述第一机翼11和所述第二机翼12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7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7的侧壁,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为3个,3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因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一机翼11,因此,3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沿所述第一机翼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类似的,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为3个,3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因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二机翼12,因此,3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沿所述第二机翼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多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更佳地,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环9和多个第二固定环10,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9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9中,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环10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环10中。请参见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的数目均为3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固定环9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固定环10也均为3个。

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相对水平位置倾斜设置,请参见图1~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均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通过所述燃料箱内的燃料驱动,显然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也可以为其它方式驱动的喷气推进发动机,例如电动式喷气推进发动机,则所述燃料箱或所述第一配重4以电池代替,所述电池分别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

为了能够产生更大的垂直推力和水平推力,请参见图1~图18、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第三连接杆14、第二配重15、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和第四连接杆17;

所述第二配重15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7的两侧,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前后设置,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前后设置,所述第二配重15和所述第一配重4前后设置;

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7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4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

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机身7的侧壁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第四连接杆17中空,所述燃料箱流体连通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

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均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这样,总共有四个喷气推进发动机,在起飞时,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8垂直朝向地面,推力将向下推,飞机1向上移动,一旦进入空气中,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8将缓慢地、逐渐地旋转至水平位置,这将逐渐改变推力方向,由垂直向下逐渐改变为水平向后,同时飞机1继续向上和向前移动,直到在飞行状态下处于完全向前移动的合适高度。在着陆时,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8从水平向后方向逐渐旋转到垂直向下方向,同时减小推力,飞机1开始向下移动,直到在特定的着陆区域着陆。总的来说,不需要机场跑道,这种飞机1的机队的起飞/降落操作可以在一个相当于与公共汽车站面积相同的城市站点进行。

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16、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和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

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转动以使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绕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转动以使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绕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轴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轴承(图中未示出)和第四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15中,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中,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轴承中。

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均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实现,请参见图17~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喷嘴8和所述的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喷嘴8均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所述垂直朝下位置和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为了避免喷气推进发动机前后排列成一条直线时前面的喷气推进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喷射到后面的喷气推进发动机中,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相比,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远离所述机身7;与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相比,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远离所述机身7。

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固定环18和第四固定环19,所述第三固定环18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上并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环19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上并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上固定环(图中未示出)、第三下固定环(图中未示出)、第三中间连接杆(图中未示出)、第四上固定环(图中未示出)、第四下固定环(图中未示出)和第四中间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三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三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三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和所述第三下固定环,所述第三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上部,所述第三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下部,所述第三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所述第四上固定环位于所述第四下固定环的上方,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和所述第四下固定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和所述第四下固定环,所述第四上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上部,所述第四下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下部,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在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和第四转动驱动装置以及如下所述的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三机翼20和第四机翼21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不设置在所述机身7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三机翼20上直接连接所述第三中间连接杆,所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不设置在所述机身7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四机翼21上直接连接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杆。

所述飞机1还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其它结构,例如机翼,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还包括第三机翼20和第四机翼21,所述第三机翼20和所述第四机翼21相对于所述机身7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机身7的两侧并均连接所述的机身7的侧壁,所述第三机翼20和所述第一机翼11前后设置,所述第四机翼21和所述第二机翼12前后设置。请参见图1~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三机翼20,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远离所述机身7的端部外,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穿设所述第四机翼21,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远离所述机身7的端部外。请参见图17~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中部的下方。请参见图10~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和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

因此,图15~图16所示的第三具体实施例采用了混合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一机翼11,所述的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喷气推进发动机2位于所述第一机翼11的中部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中部穿设所述第二机翼12,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喷气推进发动机5位于所述第二机翼12的中部的前方,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靠近所述机身7的端部的下方的前方,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中部的下方的前方。

所述第一机翼11和所述第二机翼12可以是所述飞机1原有的机翼,所述第三机翼20和所述第四机翼21可以是新增加的机翼。新增加的机翼可以向前倾斜或垂直于所述机身7或稍微向后倾斜设置。

为了满足平稳的空气动力学要求,请参见图1~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机翼20比所述第一机翼11短,所述第四机翼21比所述第二机翼12短。

所述燃料箱除了可以设置在所述机身7中外,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任何合适的位置,在所述飞机1还包括所述第三机翼20和第四机翼21的情况下,所述燃料箱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三机翼20或所述第四机翼21中。

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数目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更佳地,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上,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上。请参见图2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数目为2个,2个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三连接杆14上,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和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位于所述第三机翼20的前方,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上,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位于所述第四机翼21的前方。请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数目为2个,2个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三连接杆14上,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上。

多个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多个第三固定环18和多个第四固定环19,多个所述第三固定环18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固定环18中,多个所述第四固定环19间隔分布在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7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的中部上,多个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四固定环19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的数目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的数目均为3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固定环18的数目和所述第四固定环19也均为3个。

所述第三连接杆14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相对水平位置倾斜设置,请参见图1~图18、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第八和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4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7均水平设置。

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通过所述燃料箱内的燃料驱动,显然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也可以为其它方式驱动的喷气推进发动机,例如电动式喷气推进发动机,则所述燃料箱或所述第二配重15以电池代替,所述电池分别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喷气推进发动机13和所述第四喷气推进发动机16。

为了能够产生更大的水平推力,请参见图15~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安设在所述机身7的尾部,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的喷嘴8水平朝后设置。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的喷嘴8永久水平朝后,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在所述飞机1向前飞行时可以提供更大的水平推力,还可以在其它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喷嘴8从水平向后位置转向为垂直向下位置时支撑飞机1向前移动。

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5~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的数目为1个,所述第五喷气推进发动机22安装在所述飞机的尾部。

为了能够产生更大的垂直推力和水平推力,请参见图17~图1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和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安设在所述机身7的尾部,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的喷嘴8为旋转式喷嘴,所述旋转式喷嘴具有垂直朝下位置和水平朝后位置,所述旋转式喷嘴用于从所述垂直朝下位置旋转至所述水平朝后位置以及从所述水平朝后位置旋转至所述垂直朝下位置。

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7~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分别安装在所述飞机的尾部上的竖向后翼的两侧。请参见图1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的数目为1个,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安装在所述飞机的尾部。

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9a~图1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第三进气管35,所述第三进气管35设置在所述机身7上,所述第三进气管35对准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的进气口。类似前面描述的,所述第六喷气推进发动机23通过所述第三进气管35进气。

所述飞机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飞机,较佳地,所述飞机1为民用飞机、飞行出租车、喷气式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请参见图1~图16和图2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和第八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为传统小型民用客机。请参见图17~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为中型或大型民用客机。请参见图19a-图1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为喷气式消防飞机。请参见图2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机1为支奴干ch-47(chinookch-47)。

所述机身7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较佳地,所述机身7为飞行光滑体,所述飞行光滑体为容器、舱、罐或集装箱。请参见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光滑体为舱。

为了便于着陆,请参见图1~图16和图2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和第六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还包括着陆支架24和着陆轮25,所述着陆轮25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着陆支架24的底部,所述机身7设置在所述着陆支架24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可以穿设在机翼中,也可以与机翼相互独立。在连接杆穿设机翼的情况下,机翼并不承载或支撑喷气推进发动机,即不管连接杆是否穿设机翼,喷气推进发动机通过连接杆连接配重,也就是说,配重通过连接杆承载或支撑喷气推进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用于民用客机在各种条件下安全着陆和起飞,因为不需要机场跑道,因此不存在来自在沙地的、结冰的、打滑的、多雾的跑道上高速着陆的危险,特别是在暴风雨天气下。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仅限于民用运输,还可以扩展到消防飞行飞机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转动喷气推进发动机的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而且起降平稳,噪音和振动小,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