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6124发布日期:2020-01-07 08:11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领域的上面级卫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



背景技术:

依据上面级运载器的设计要求,适配器结构需为卫星分离机构提供合适的安装接口,具备良好的结构刚度,既要满足卫星的高精度安装要求,也要满足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目前,国内上面级适配器中没有适用性较好的多星适配器能够为多颗不同卫星提供安装分离支撑。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针对一次发射多颗不同卫星的面级结构布局要求,设计了能承载分离不同大小卫星的卫星适配器,解决不同卫星单层并联布局和上面级下端设备的转接问题,为多颗不同卫星及分离机构提供合适的安装接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用于承载分离多颗不同大小的卫星,该结构包括主要包括:顶板1、承力筒2以及多个支撑杆3,顶板1贴合安装于承力筒2的一端边缘,各支撑杆3沿周向排布于承力筒2内侧,且各个支撑杆3的一端连接于顶板1,另一端连接于承力筒2内侧;顶板1为蜂窝状,顶板1内布置多处埋件103,以使不同大小的卫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连接不同位置及不同数量的埋件103安装于顶板上1。

进一步地,顶板1还包括顶板夹层101,埋件安装于顶板夹层101内部。

进一步地,顶板夹层101内部还安装加强环102;顶板1通过加强环102与支撑杆3的一端连接;顶板1通过埋件103与承力筒2连接。

进一步地,埋件103设有与卫星分离装置连接的连接孔;不同大小的卫星连接不同位置不同数量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承力筒2为圆筒式结构。

进一步地,承力筒2包括承力筒筒体201和筒体内侧的桁条202,桁条202周向粘接或铆接于承力筒筒体201内侧。

进一步地,承力筒筒体201上端通过连接孔与顶板1连接,下端通过连接孔与上面级动力运载舱体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3包括管件301、衬套302和接头303,管件301两端部粘结衬套302,衬套302内侧设置成螺纹与接头303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3中的衬套302和接头303螺纹方向相反,通过旋转管件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旨在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能够承载分离多颗大小不同的卫星;

2本技术方案旨在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解决多颗不同卫星单层并联布局和上面级下端设备的转接问题,适用性好;

3本技术方案旨在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能够为多颗不同卫星及分离机构提供合适的安装接口;

4本技术方案旨在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具有适应能力强、结构简单、结构重量轻、运载能力提高、星箭环境改善、节省整流罩空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构型示意图;

图2为顶板1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顶板1典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承力筒2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承力筒筒体201及筒体内侧的桁条202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杆3结构及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通用化卫星适配器结构构型示意图,包括顶板1、承力筒2以及多个支撑杆3。本实施例中,顶板1位于承力筒2上方;支撑杆3共8个,沿周向布置于承力筒2的内侧,顶板1贴合安装在承力筒2的一端部边缘,各支撑杆3的一端连接于顶板1上,另一端连接于承力筒内侧。

如附图2所示为顶板1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顶板1为蜂窝状,顶板包括顶板夹层101以及安装于顶板夹层101内部的加强环102和埋件103,顶板1通过加强环102与支撑杆3的一端连接,通过埋件103与承力筒2连接;顶板1内布置多处埋件103,埋件103根据卫星接口要求预埋或后埋于顶板夹层101内,埋件103含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可与卫星分离装置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不同大小的卫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位置及数量连接孔。

如图3所示为顶板1典型截面示意图,加强环102和埋件103排布于顶板夹层101内部,采用发泡胶104共同固化以便固定位置。

如图4所示为承力筒2为圆筒式结构,以便运载圆筒状火箭;该承力筒2包括承力筒筒体201和筒体内侧的桁条202,桁条202周向粘接于承力筒筒体201内侧,以便增加适配器承载能力提高刚度,承力筒筒体201上端设有连接孔,与顶板1贴合连接,下端设有连接孔,与上面级动力运载舱体连接。

如图5所示为承力筒筒体201和筒体内侧的桁条202,承力筒筒体201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成型后与筒体内侧的桁条202粘接或者铆接连接。

如图6所示为支撑杆3,包括管件301、衬套302和接头303,管件301根据刚度以及强度都匹配的,最佳地,管件301选择为碳纤维材料;管件301两端部粘接衬套302,衬套内侧设置螺纹与接头303连接,支撑杆3中的衬套302与接头303螺纹方向相反,通过旋转管件301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利于装配连接。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