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0995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按照其应用领域可划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其中,民用无人机是我们在生活中较为容易见到的。

由于喷洒农药是农业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因为需要的作业次数多,工作量较大,且对人具有一定的毒性危害,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发无人机令无人机能够进行农药喷洒,使农民从繁重危险的喷药作业中解放出来,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大多都是将油箱或者药箱直接吊挂在无人机的机身下方,这样会增加机身的震动源,会给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带来一定的隐患,并且,无人机在运行时因螺旋桨的转动,其机身会产生震动,此类震动直接传递至油箱或者药箱,不仅可能会导致油箱或者药箱出现松动、移位、脱落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油箱或者药箱内装有的液体出现较大的晃动,由于液体晃动存在有惯性,会对油箱或者药箱的内壁产生冲击,使得油箱或者药箱向机身传递出震动,进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依次向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底板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以底板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底板的顶面上呈环形阵列设置,第一连接块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第一连接块的顶面上均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接块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呈竖直向上延伸设置,第一固定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顶面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块的分布与第一连接块呈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块的底面与所对应的减震弹簧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油箱的安装孔,第一固定板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座,第二固定板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座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内插接有连接柱,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柱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在底板上呈矩形分布,底板通过螺纹孔与无人机机身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圈,第二连接块的顶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圈,减震弹簧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两侧连接部分别处在第一限位圈的内环部和第二限位圈的内环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有多个贯通底板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以底板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底板上呈环形阵列设置,第一固定板上开有与第一限位孔一一对应的贯通第一固定板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插有限位销钉。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开有多个第一减重通孔,第一减重通孔在底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开有多个第二减重通孔,第二减重通孔在第一固定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还开有多个第三减重通孔,第三减重通孔在第二固定板上均匀分布。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柱形成安装限位区域,令油箱可以放置在安装限位区域内,且能够将油箱限制在安装限位区域内,并在第一固定板上设置安装孔,外界操作人员可通过向安装孔内插入如销钉等固定件,令油箱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安装限位区域内,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将油箱吊挂在无人机的机身下方,不会增加机身的震动源,保证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能够很好的缓冲由底板向第一固定板传递的无人机机身产生的震动,从而保证处在第一固定板上的油箱难以受到震动,保证油箱难以因震动发生松动、移位、脱落的情况以及油箱内的液体难以产生晃动,令油箱难以向机身传递出震动,保证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a处放大图;

图5为b处放大图;

图6为c处放大图;

图7为d处放大图;

图8为e处放大图;

图9为f处放大图;

图10为g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一连接块;5、减震弹簧;6、第二连接块;7、安装孔;8、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连接柱;11、螺纹孔;12、第一限位圈;13、第二限位圈;14、第一限位孔;15、第二限位孔;16、限位销钉;17、第一减重通孔;18、第二减重通孔;19、第三减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油箱安置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的底板1,底板1上设有螺纹孔11,本实施例中,螺纹孔11的数量为4个,螺纹孔11在底板1上呈矩形分布,且在底板1的每个顶角上设置有一个,底板1通过螺纹孔11与无人机机身安装在一起;底板1的上方依次向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底板1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以底板1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底板1的顶面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4的数量为4个;第一连接块4的底面与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第一连接块4的顶面上均设有减震弹簧5,减震弹簧5一端与第一连接块4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呈竖直向上延伸设置,第一固定板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块6,第二连接块6的顶面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块6的数量为4个,第二连接块6的分布与第一连接块4呈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块6的底面与所对应的减震弹簧5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固定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油箱的安装孔7,外界操作人员可通过向安装孔7内插入如销钉等固定件,令油箱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上;第一固定板2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座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8的数量为4个,第一连接座8以第一固定板2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顶面上,第二固定板3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座8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座9,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内插接有连接柱10,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通过连接柱10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块4的顶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圈12,第二连接块6的顶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圈13,减震弹簧5与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6的两侧连接部分别处在第一限位圈12的内环部和第二限位圈13的内环部,第一限位圈12和第二限位圈13在减震弹簧5受到外力被挤压时,可以良好的防止减震弹簧5出现移位现象。

进一步的,底板1上开有多个贯通底板1的第一限位孔14,第一限位孔14以底板1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底板1上呈环形阵列设置,第一固定板2上开有与第一限位孔14一一对应的贯通第一固定板2的第二限位孔15,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5内插有限位销钉16,限位销钉16可以对底板1和第一固定板2进行限位,良好的防止底板1与第一固定板2出现相对运动现象,保证第一固定板2在底板1上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上的油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底板1上还开有多个第一减重通孔17,第一减重通孔17在底板1上均匀分布,第一固定板2上还开有多个第二减重通孔18,第二减重通孔18在第一固定板2上均匀分布,第二固定板3上还开有多个第三减重通孔19,第三减重通孔19在第二固定板3上均匀分布;第一减重通孔17、第二减重通孔18和第三减重通孔19可以减轻底板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重量,可以保证将该油箱安置机构安置在无人机机身上后,无人机机身重心稳定,且不会对无人机造成较大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时,首先,通过向安装孔7内插入固定件将油箱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上,之后向第一连接座8内插接连接柱10,连接柱10插接完成后,将第二固定板3装在第一固定板2上方,满足连接柱10与第二连接座9插接在一起;此时,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和连接柱10形成安装限位区域,油箱处在安装限位区域内;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和连接柱10安装完成后,向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5内插入限位销钉16,对第一固定板2和底板1进行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固定板2和底板1出现相对运动,之后再通过向螺纹孔11内旋入螺钉等固定件将底板1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