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2185发布日期:2021-04-02 1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安装面板(1)、空速管组件(2)、连杆一(4)、连杆二(5)、支座(6)、止动块(7)、活塞(8)、扭簧(9)、剪切铜丝(10),平头轴(11)和连杆转轴(12),

所述连杆一(4)、所述连杆二(5)、连杆转轴(12)和所述安装面板(1)组成连杆结构,所述连杆二(5)一端与所述安装面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一(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4)的另一端与所述空速管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扭簧(9)套接在所述连杆转轴(12)上,一端与所述连杆转轴(12)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空速管组件(2)的端部连接,所述扭簧(9)为所述空速管组件(2)提供预紧力,使所述空速管组件(2)在未约束时绕所述连杆转轴(12)转动,其转动后所处位置由所述连杆一(4)和所述连杆二(5)展开后长度确定;

所述活塞(8)由所述剪切铜丝(10)固定在所述安装面板(1)上,其上设置有方形缺口(8a),所述止动块(7)通过平头轴(11)安装在面板上,一端由所述活塞(8)约束,另一端将所述空速管组件(2)约束;

当外力推动所述活塞(8)轴向运动至所述方形缺口(8a)时,解除所述活塞(8)对所述止动块(7)一端的约束,所述空速管组件(2)在所述扭簧(9)弹簧力作用下,使所述止动块(7)绕所述平头轴(11)转动,解除所述止动块(7)另一端对所述空速管组件(2)约束,从而实现所述空速管组件展开至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推动所述活塞(8)轴向运动的外力由安装在火箭弹射座椅上的弹射筒燃气提供,在距离弹射筒上端面行程处设置引气口,引入弹射筒燃气作动所述空速管展开机构的活塞(8),切断所述剪切铜丝(10),使所述活塞(8)在燃气作用下轴向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口的位置依据空速管组件(2)总压采集入口与飞机座舱盖的距离和座椅完全出舱的运动行程确定,距离弹射筒上端面行程为0mm~1000mm之间任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筒燃气取值范围为1mpa~20mpa之间任意值,使所述弹射筒燃气推动所述活塞(8)在燃气作用下轴向向上运动切断所述剪切铜丝(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速管组件(2)的展开时间△t由所述扭簧(9)扭矩确定;所述空速管组件(2)的展开角度由所述空速管组件(2)的长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速管组件(2)另一端为总压采集入口,总压采集入口与伞箱侧边纵向平面的距离l3,与伞箱上端水平面的距离l4,取值范围依据不同座椅头部伞箱尾流区大小、座舱空间确定,使所述空速管尽早接触外部气流,l3为10mm~500mm之间任意值,l4为-200mm~400mm之间任意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速管组件的展开时间△t依据火箭弹射座椅破舱盖后暴露在气流中所需时间确定,△t取值范围为0.05s~0.2s之间任意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块(7)两端为贴紧所述空速管组件(2)和所述活塞(8)圆弧型,外形与所述活塞和空速管组件外形相适配,将所述空速管组件(2)限位在折叠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空速管组件采用四连杆机构,并在转轴上安装扭簧结构,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展开,空速管组件运动到最极限位置时被安装面板限位;扭簧的扭矩取值范围是依据在最大速度弹射时,考虑弹射过载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为1n.m~5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块距活塞方形缺口的距离依据活塞缺口、限位块位置及尺寸大小确定,初始可靠锁定以及作动时迅速解锁取值范围为2mm~20mm之间任意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火箭弹射座椅的空速管展开系统,包括安装面板、空速管组件、支座、连杆、卡箍、止动块、活塞和扭簧,初始时空速管组件处于折叠被止动块锁定的状态,工作时燃气推动活塞运动解锁止动块,空速管组件被释放,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展开,止动块两端为圆弧型,能贴紧活塞和空速管组件,将空速管组件限位在折叠状态;活塞上有一个方形缺口,当活塞沿轴向运动处于活塞的缺口处解锁,可绕平头轴转动,释放空速管组件;空速管组件采用四连杆机构,并在转轴上安装扭簧结构,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展开。本发明解决了飞机座舱空间狭小无法安装的问题,且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后空速管的气流入口可避免受到气流的干扰,采集的总压数据更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聂洋洋;冯光辉;骆志杰;冯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