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4128发布日期:2020-11-03 23:2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在民用方面大多数的无人机都是垂直起降,而且大多数无人机的起落架都是硬接触式,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起降位来保证起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在野外使用时,这点并不容易实现,不能很好的保证无人机在起降时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端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内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两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上设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上滑动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均固定在连接板的下端,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槽内一周侧壁上的四个第五弹簧,四个第五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的一周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槽内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下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贯穿设有阻尼器,两个连接块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阻尼器的两端,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斜杆,两个斜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块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滑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有防滑板,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压板和安装板的相对一侧。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固定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固定有夹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块的一侧和安装盒内的一端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滑动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固定有压块,所述插杆上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压块和移动板的相对一侧,所述安装盒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盲孔,所述插杆的下端延伸至其中一个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四角均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夹板呈l型。

优选地,所述滚轮上包覆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架、拉杆和推杆等部件的配合,便于安装架进行转动,同时能挤压阻尼器和第二弹簧,便于将外力进行吸收和转化,能减少安装架的转动,并且连接板能进行转动,从而能很好缓解来自无人机上移动的力,避免使连接板和承载板翻转,提升降落时的稳定性;

2、通过插杆、移动块和夹板等部件的配合,能快速和无人机进行连接或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检修,同时能在降落时使防滑板抵触地面,提升摩擦力,避免无人机移动,提升降落时的安装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提升降落时的稳定性,且方便适应不同的降落环境,提升其在野外使用的适应性,同时能提升降落时的摩擦力,也能在降落时转化无人机的惯性,保证整体的平稳,避免侧翻,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盒、2套筒、3夹板、4伸缩杆、5承载板、6通孔、7滑杆、8第一弹簧、9第五弹簧、10承载槽、11连接板、12阻尼器、13压板、14安装板、15防滑板、16第二弹簧、17固定块、18斜杆、19安装架、20滚轮、21固定板、22拉杆、23推杆、24连接块、25移动板、26盲孔、27移动块、28压块、29第三弹簧、30固定杆、31放置槽、32插杆、33第四弹簧、34转轴、3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包括承载板5,承载板5的四角均设有通孔6,方便通过螺栓组件等部件与通孔6的配合和无人机机身进行连接,便于安装连接,且方便进行拆卸,承载板5的下端设有承载槽10,承载槽10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上设有连接板11,通过复位机构能很好的适应和转化无人机机身上移动的惯性,保证无人机的稳定,避免侧翻。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34,转轴34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0,滚轮20上包覆有橡胶层,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地面,提升其适用范围,同时当滚轮20抵触地面后,因为无人机自身重量以及上升力减弱的原因,安装架19会转动,从而能通过拉杆22的推杆23使缓冲机构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设有两个连接块24,两个连接块24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推杆23,推杆23上滑动套接有支架35,支架35的上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下端,推杆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22,拉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9的上端,当有外力通过推杆23和拉杆22对缓冲机构施压时,缓冲机构会运作来很好的转化和吸收这股外力,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槽10内一周侧壁上的四个第五弹簧9,四个第五弹簧9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一周侧壁上,连接板1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槽10内的顶部,无人机机身的移动惯性会带动承载板5转动,能使第五弹簧9伸缩,从而适应承载板5的转动,并且能减缓连接板11受到的外力,保证安装架19的稳定性,避免侧翻,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11下端的套筒2,套筒2内贯穿设有阻尼器12,阻尼器12能很好的吸收动能,两个连接块2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阻尼器12的两端,套筒2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24的一端,当推杆23和拉杆22在安装架19的作用下转动时,会使两个连接块2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能拉伸阻尼器12和第二弹簧16,便于吸收的转化外力,能减少安装架19的运动范围,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参照图1、2,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包括承载板5,承载板5的四角均设有通孔6,方便通过螺栓组件等部件与通孔6的配合和无人机机身进行连接,便于安装连接,且方便进行拆卸,承载板5的下端设有承载槽10,承载槽10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上设有连接板11,通过复位机构能很好的适应和转化无人机机身上移动的惯性,保证无人机的稳定,避免侧翻。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34,转轴34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0,滚轮20上包覆有橡胶层,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地面,提升其适用范围,同时当滚轮20抵触地面后,因为无人机自身重量以及上升力减弱的原因,安装架19会转动,从而能通过拉杆22的推杆23使缓冲机构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设有两个连接块24,两个连接块24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推杆23,推杆23上滑动套接有支架35,支架35的上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下端,推杆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22,拉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9的上端,当有外力通过推杆23和拉杆22对缓冲机构施压时,缓冲机构会运作来很好的转化和吸收这股外力,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槽10内一周侧壁上的四个第五弹簧9,四个第五弹簧9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一周侧壁上,连接板1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槽10内的顶部,无人机机身的移动惯性会带动承载板5转动,能使第五弹簧9伸缩,从而适应承载板5的转动,并且能减缓连接板11受到的外力,保证安装架19的稳定性,避免侧翻,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11下端的套筒2,套筒2内贯穿设有阻尼器12,阻尼器12能很好的吸收动能,两个连接块2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阻尼器12的两端,套筒2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24的一端,当推杆23和拉杆22在安装架19的作用下转动时,会使两个连接块2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能拉伸阻尼器12和第二弹簧16,便于吸收的转化外力,能减少安装架19的运动范围,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固定有两个伸缩杆4,两个伸缩杆4的下端共同固定有压板13,压板1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斜杆18,两个斜杆18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块24的下端,随着安装架19的转动,压板13的地面的距离逐步缩短,伸缩杆4能很好的保证压板13的稳定性,并且随着斜杆18的转动,压板13会进一步的缩短和地面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板13上滑动套接有滑杆7,滑杆7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下端固定有防滑板15,滑杆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压板13和安装板14的相对一侧,随着压板13的下降会使防滑板15抵触地面,并且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提升摩擦力,避免随意移动,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能提升和地面抵触后的摩擦力,能有效的避免无人机随意移动,能很好的保证下落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照图1、2、3、4、5,一种高安全性无人机起降结构,包括承载板5,承载板5的四角均设有通孔6,方便通过螺栓组件等部件与通孔6的配合和无人机机身进行连接,便于安装连接,且方便进行拆卸,承载板5的下端设有承载槽10,承载槽10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上设有连接板11,通过复位机构能很好的适应和转化无人机机身上移动的惯性,保证无人机的稳定,避免侧翻。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两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转动套接有转轴34,转轴34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0,滚轮20上包覆有橡胶层,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地面,提升其适用范围,同时当滚轮20抵触地面后,因为无人机自身重量以及上升力减弱的原因,安装架19会转动,从而能通过拉杆22的推杆23使缓冲机构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1的下端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设有两个连接块24,两个连接块24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推杆23,推杆23上滑动套接有支架35,支架35的上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下端,推杆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22,拉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9的上端,当有外力通过推杆23和拉杆22对缓冲机构施压时,缓冲机构会运作来很好的转化和吸收这股外力,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槽10内一周侧壁上的四个第五弹簧9,四个第五弹簧9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11的一周侧壁上,连接板1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槽10内的顶部,无人机机身的移动惯性会带动承载板5转动,能使第五弹簧9伸缩,从而适应承载板5的转动,并且能减缓连接板11受到的外力,保证安装架19的稳定性,避免侧翻,提升降落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11下端的套筒2,套筒2内贯穿设有阻尼器12,阻尼器12能很好的吸收动能,两个连接块2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阻尼器12的两端,套筒2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24的一端,当推杆23和拉杆22在安装架19的作用下转动时,会使两个连接块2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能拉伸阻尼器12和第二弹簧16,便于吸收的转化外力,能减少安装架19的运动范围,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5的上端固定有安装盒1,安装盒1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固定杆30,固定杆30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移动块27,移动块27的上端固定有夹板3,夹板3呈l型,固定杆30上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29,第三弹簧2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块27的一侧和安装盒1内的一端侧壁上,两个第三弹簧29能推动移动块27相对移动,固定杆30能很好的保证移动块27移动的稳定性,随着移动块27的移动能使夹板3移动,夹板3能快速夹紧无人机机体,便于快速安装连接,提升连接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27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板25,移动板25上滑动套接有插杆32,插杆32的上端固定有压块28,插杆32上套设有第四弹簧33,第四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压块28和移动板25的相对一侧,安装盒1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盲孔26,插杆32的下端延伸至其中一个盲孔26内,拉动压块28使得插杆32上升,在第三弹簧29的作用下移动块27相对移动,能带动两个夹板3相对移动,能快速和无人机机体连接,当连接完毕后,松开压块28,在第四弹簧33的作用下插杆32下降并插进对应的盲孔26内,能很好的提升连接的牢固性,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能进一步的提升连接的效率,便于快速和无人机机身连接固定以及拆卸,方便快速检修,能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从而保证降落时的稳定性,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拉动压块28使得插杆32上升,在第三弹簧29的作用下移动块27相对移动,能带动两个夹板3相对移动,能快速和无人机机体连接,当连接完毕后,松开压块28,在第四弹簧33的作用下插杆32下降并插进对应的盲孔26内,能很好的提升连接的牢固性,承载板5上的通孔6方便通过其他形式和无人机机体连接固定,在使用完毕后,当无人机降落时,滚轮20抵触地面,无人机的升力减弱,无人机重力下压时的滚轮20反向移动,安装架19推动拉杆22使推杆23推动两个连接块24相对移动,挤压第二弹簧16和阻尼器12来转化和吸收外力,这时无人机可能还带有一定的移动惯性,能通过安装盒1和承载板5转动,第五弹簧9跟随运动,来消减这股惯性,避免出现侧翻的情况,同时安装架19转动,使得压板13离地的距离缩短,防滑板15抵触地面,并且在重力作用心牢固抵触,能很好的提升摩擦力,避免随意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