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631发布日期:2021-02-20 20:0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


背景技术:

[0002]
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
[0003]
为了保障摄影效果,在摄影时,需要保障相机位置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进行移动时,需要防止相机随着移动装置晃动,需要在连接位置增加缓冲装置,移动装置在起落时,晃动频率较高,常见的缓冲装置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缓冲保护,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实用新型目的
[0005]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解决了在移动装置起落时,由于晃动频率较高,常见的缓冲装置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缓冲保护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包括飞行器和相机,所述飞行器的底部与相机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相机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侧面贯穿有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侧面和第二u型板的侧面均贯穿有齿纹杆,所述齿纹杆的顶端与飞行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相机的顶部压接的压板,所述齿纹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与第一u型板的内表面压接的顶板,所述齿纹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板的底部和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通过第一c型板与齿纹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u型板的底部通过第二c型板与齿纹杆的外表面相啮合。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侧面与第一c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侧面与第二c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c型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c型板相对的一侧均与第一c型板的侧面滑动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相机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u型板的侧面和第二u型板的侧面均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二u型板的顶部开设有
第二移动槽,且第一移动槽的内表面和第二移动槽的内表面均与齿纹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相机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u型板侧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相机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
[0014]
优选的,所述相机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顶板的侧面和压板的侧面均与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c型板和第二c型板从齿纹杆的两侧与齿纹杆紧密接触,通过第一c型板与齿纹杆接触位置的倒钩型齿纹结构和第二c型板与齿纹杆接触位置的倒钩型齿纹结构协同,保障齿纹杆相对于相机只能朝下移动,不能朝上移动,压板对齿纹杆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实现相机和飞行器之间的稳定,飞行器起落时,通过调节第一c型板和第二c型板的位置,使齿纹杆不与第一c型板和第二c型板接触,相机朝下移动,带动顶板朝下移动,弹簧收缩,通过弹簧对相机提供朝上的作用力,实现改变相机和飞行器之间的受力点,提供足够的缓冲。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中相机结构的剖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中顶板和第一u型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中齿纹杆和第一c型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1、飞行器;2、相机;3、第一u型板;4、第二u型板;5、齿纹杆;6、压板;7、顶板;8、弹簧;9、第一c型板;10、第二c型板;11、第一推杆;12、第二推杆;13、滑槽;14、第一移动槽;15、第二移动槽;16、第一电动伸缩杆;17、第二电动伸缩杆;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2]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轴转动倾斜摄影相机,包括飞行器1和相机2,飞行器1的底部与相机2的顶部活动连接,相机2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侧面贯穿有第一u型板3和第二u型板4,第一u型板3的侧面和第二u型板4的侧面均贯穿有齿纹杆5,齿纹杆5的顶端与飞行器1的底部固定连接,齿纹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相机2的顶部压接的压板6,齿纹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与第一u型板3的内表面压接的顶板7,齿纹杆5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8,且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顶板7的底部和压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3的底部通过第一c型板9与齿纹杆5的外表面相啮合,第二u型板4的底部通过第二c型板10与齿纹杆5的外表面相啮合。
[0023]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c型板9和第二c型板10从齿纹杆5的两侧与齿纹杆5紧密接触,通过第一c型板9与齿纹杆5接触位置的倒钩型齿纹结构和第二c型板10与齿纹杆5接触位置的倒钩型齿纹结构协同,倒钩型齿纹结构中一侧齿纹与物体表面平行,另一侧齿纹为常见倾斜结构,此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保障齿纹杆5相对于相机2只能朝下移动,不能朝上移动,压板6对齿纹杆5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实现相机2和飞行器1之间的稳定,飞行器1起落时,通过调节第一c型板9和第二c型板10的位置,使齿纹杆5不与第一c型板9和第二c型板10接触,相机2朝下移动,带动顶板7朝下移动,弹簧8收缩,通过弹簧8对相机2提供朝上的作用力,实现改变相机2和飞行器1之间的受力点,提供足够的缓冲,相机2内部设置有两组转动组合,分别控制相机2水平转动和竖直倾斜角度调节,保障相机2可以准确拍摄到较大范围,此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2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u型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11,第一推杆11的侧面与第一c型板9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u型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12,第二推杆12的侧面与第二c型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
[002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c型板9通过第一推杆11与第一u型板3连接,保障第一c型板9位置的相对稳定,同理,第二推杆12保障第二c型板10位置的相对稳定。
[0026]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c型板1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c型板10相对的一侧均与第一c型板9的侧面滑动连接。
[002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c型板9和第二c型板10交错分布,保障齿纹杆5受力平衡,增加稳定性。
[002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相机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3,第一u型板3的侧面和第二u型板4的侧面均与滑槽1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13便于第一u型板3和第二u型板4位置的移动。
[003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u型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移动槽14,第二u型板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移动槽15,且第一移动槽14的内表面和第二移动槽15的内表面均与齿纹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3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动槽14的内径、第二移动槽15的内径、压板6的外径和顶板7的外径相等,保障只有当第一移动槽14和第二移动槽15完全重合时,才可取出压板6和顶板7,为压板6和顶板7的位置进行限定,对第一c型板3和第二c型板4进行移动,使其与齿纹杆5分离时,第一移动槽14和第二移动槽15不会完全重合,保障相机2不会直接掉落,只有对其进行拆卸时,才使两者重合。
[003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u型板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相机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二u型板4侧右侧固定连接有与相机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7。
[003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动伸缩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7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分别对第一c型板3和第二c型板4的移动提供动力。
[003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相机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8,顶板7的侧面和压板6的侧面均与凹槽1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3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凹槽18减少齿纹杆5处于外部的长度,同时通过与顶板7和压板6的侧面接触,保障齿纹杆5处于竖直状态,增加稳定性。
[0036]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