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643发布日期:2021-02-09 21: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


背景技术:

[0002]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目前,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
目前无人机在军用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侦察监视、目标精确定位、火炮校正射击、激光照射引导以及毁伤效果评估诸多领域。由于无人机成本低,突防能力好的特点及其在应用中的突出表现,使得多领域需要性能优良的无人机,所以无人机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是对设计的最大挑战。
[0004]
而在无人机多种起飞方式中,火箭助推零长发射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是利用火箭助推器的推力,在短时间内将无人机推至安全的速度和高度。目前,无人机上的火箭助推主要是通过脱落机构实现脱落,当脱落机构出现故障时,火箭助推则不能实现自动脱落,最终使无人机起飞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解决了无人机发射时,因脱落机构发生故障时,而导致适配器无法脱落,造成无人机起飞失败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且重量轻,操作简便。
[0006]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包括适配器和倾斜安装在适配器上的火箭助推;所述适配器上还安装有多个挂钩,且适配器上还安装有火箭助推的助推方向一致的球头触;所述挂钩包括挂钩上具有弯折的挂设部,且挂设部的弯折方向与火箭助推的助推方向相反。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挂设部上的弯折处呈圆弧状。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为两个。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球头触高度低挂钩高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球头触为多个,多个球头触均匀排布在适配器顶面。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通过使挂钩的弯折方向与火箭助推方向相反,使火箭助推的适配器挂设在无人机上后,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由于火箭助推开始工作,火箭助推施加一个推力,推力传递给适配器上,使适配器传递给挂钩,使挂钩向弯折方向摆动,同时,适配器在摆动时,无人机机
身对适配器的进行限位,从而使挂设部挂设在无人机上更加稳定;当火箭助推燃料耗尽后,适配器失去推力,且无人机起飞时适配器还会受到一个与挂钩弯折方向相反的一个阻力,从而使适配器会相反方向摆动,适配器摆动时带动挂钩同步转动,使挂设部的弯折方向与无人机机身垂直,从而使适配器和安装在适配器上的火箭助推自动脱落。
[0013]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火箭助推的自动脱落,且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重量轻、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脱落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脱落适配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脱落适配器的脱离状态示意图。
[0018]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9]
1、球头点,2、挂钩,3、挂销,4、适配器,5、火箭助推,6、挂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
实施例1
[0023]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包括适配器4和倾斜安装在适配器4上的火箭助推5;所述适配器 4上还安装有多个挂钩2,且适配器4上还安装有火箭助推5的助推方向一致的球头触1;所述挂钩2包括挂钩2上具有弯折的挂设部6,且挂设部6的弯折方向与火箭助推5的助推方向相反。
[0024]
为了方便挂钩2挂设部6能顺利的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无人机机身上具有挂销3,挂销3为圆柱状;所述挂钩2与适配器4一体结构,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的挂销3上。
[0025]
所述球头触1位于挂设部6的后方,主要用于使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上后,适配器4表面通过球头触1与无人机机身表面抵紧,使火箭助推5的中心在未受到偏移和适配器4未受到阻力的情况下,适配器4顶部与无人机机身抵紧,使适配器4不能自身转动,从而使适配器4不会自动脱落。
[0026]
所述挂设部6相对挂钩2自身弯折90
°
,当火箭助推5内的燃料在耗尽或未消耗的状态下,挂设部6呈水平状,使挂设部6挂设在无人机上;所述当火箭助推5对无人机机身施加的推力斜向前时,则挂设部6 相对挂钩2自身向后弯折,使火箭助推5内的燃料在消耗时,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更加稳定。
[0027]
火箭助推5工作时,火箭助推5产生的推力可分解为垂直机身轴线分力及与沿机身
轴线分力,沿机身轴线的分力为无人机提供初始的飞行速度,垂直机身轴线分力保证在助推过程中适配器4与无人机机身相对位置不得发生改变,使适配器4稳固的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保证了无人机飞行姿态与轨迹;当火箭助推5燃料耗尽时,依靠适配器4和火箭助推5的自身重力,使挂设部6形成的逆时针旋转力矩,同时,无人机在起飞时,风的阻力作用到适配器4上,使挂设部6形成的逆时针旋转力矩,两者作用使适配器4同火箭助推5自动脱落。
[0028]
同时,在火箭助推5燃料耗尽时,因适配器4和火箭助推5自身重力以及两者整体重心前移,使得两者重力到挂钩2的力臂增大,形成的力矩变大,加速了适配器4同火箭助推5自动脱落,保证无人机助推起飞成功。
[0029]
实施例2
[0030]
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自动脱落适配器,包括适配器4和倾斜安装在适配器4上的火箭助推5;所述适配器4上还安装有多个挂钩2,且适配器4上还安装有火箭助推5的助推方向一致的球头触1;所述挂钩2包括挂钩2上具有弯折的挂设部6,且挂设部6的弯折方向与火箭助推5的助推方向相反。
[0031]
为了方便挂钩2挂设部6能顺利的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无人机机身上具有挂销3,挂销3为圆柱状;所述挂钩2与适配器4一体结构,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的挂销3上。
[0032]
所述球头触1位于挂设部6的后方,主要用于使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上后,适配器4表面通过球头触1与无人机机身表面抵紧,使火箭助推5的中心在未受到偏移和适配器4未受到阻力的情况下,适配器4顶部与无人机机身抵紧,使适配器4不能自身转动,从而使适配器4不会自动脱落。
[0033]
所述挂设部6相对挂钩2自身弯折90
°
,当火箭助推5内的燃料在耗尽或未消耗的状态下,挂设部6呈水平状,使挂设部6挂设在无人机上;所述当火箭助推5对无人机机身施加的推力斜向前时,则挂设部6 相对挂钩2自身向后弯折,使火箭助推5内的燃料在消耗时,挂钩2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更加稳定。
[0034]
火箭助推5工作时,火箭助推5产生的推力可分解为垂直机身轴线分力及与沿机身轴线分力,沿机身轴线的分力为无人机提供初始的飞行速度,垂直机身轴线分力保证在助推过程中适配器4与无人机机身相对位置不得发生改变,使适配器4稳固的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保证了无人机飞行姿态与轨迹;当火箭助推5燃料耗尽时,依靠适配器4和火箭助推5的自身重力,使挂设部6形成的逆时针旋转力矩,同时,无人机在起飞时,风的阻力作用到适配器4上,使挂设部6形成的逆时针旋转力矩,两者作用使适配器4同火箭助推5自动脱落。
[0035]
同时,在火箭助推5燃料耗尽时,因适配器4和火箭助推5自身重力以及两者整体重心前移,使得两者重力到挂钩2的力臂增大,形成的力矩变大,加速了适配器4同火箭助推5自动脱落,保证无人机助推起飞成功。
[0036]
所述挂设部6上的弯折处呈圆弧状,使挂设部6与无人机机身上的挂销3的摩擦力更小,使适配器4通火箭助推5的脱落更加方便。所述球头触1高度低挂钩2高度,且球头触1的具体高度需根据挂设部6挂设在无人机上适配器4顶面与无人机机身表面之间的间距进行设置,使挂设部6挂设在无人机机身上后,通过适配器4与无人机机身抵紧,使适配器4的挂设更加稳定。
[0037]
所述球头触1为多个,多个球头触1均匀排布在适配器4顶面;所述挂钩2为两个,保证了适配器4与无人机机身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以此保证了无人机发射姿态与飞行轨
迹。
[003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 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