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

文档序号:25711787发布日期:2021-07-02 19:2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



背景技术:

服务台也称帮助台或呼叫台概念起源于传统服务业,最典型的应用就如的总服务台,来客无论是住宿,会议,活动,查询,退住都可以在总服务台找到相关服务,一般的在空中乘务中的vip舱也会设置相应的服务台,目的是为了给高级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提供了休闲娱乐,缓解顾客的紧张焦虑感。

目前,现有的一些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在使用时,由于服务台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乘务人员的需求,且不便于对点餐显示屏进行有效的防护,不便于进行使用,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包括固定板、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螺纹杆、螺纹块、移动块、点餐显示屏、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旋转杆和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底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与螺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的顶部与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点餐显示屏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一皮带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圈与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螺纹板、挡板、凹槽、通槽和通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内圈与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圈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与螺纹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板的一侧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顶板、收纳板、收纳槽、箱门和把手,所述顶板的一侧与固定板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收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板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箱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板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螺纹板的外侧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点餐显示屏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影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第一螺纹杆、螺纹块、移动块、点餐显示屏、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旋转杆、调节箱、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螺纹杆、螺纹板和挡板,可便于对点餐显示屏进行收纳和防护,且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且通过设置顶板、收纳板、收纳槽、箱门和把手,可便于对物品进行取放,增加了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在使用时,由于服务台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乘务人员的需求,且不便于对点餐显示屏进行有效的防护,不便于进行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板、收纳板、收纳槽、箱门和把手,可便于对物品进行收纳,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箱门和把手,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把手打开箱门将物品放置在收纳槽的内部,且便于进行取放,通过设置连杆、滑块和滑槽,可便于移动块进行移动,且提高了移动块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槽,可便于螺纹板进行滑动,提高了螺纹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通孔和观影显示屏,可便于将点餐显示屏取出给使用者提高点餐服务,且便于使用者进行电影观看,提高了功能性,通过设置开关,可便于使用者通过开关对电机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板;2、调节机构;21、电机;22、第一螺纹杆;23、螺纹块;24、移动块;25、点餐显示屏;26、第一皮带轮;27、第二皮带轮;28、旋转杆;29、调节箱;3、驱动机构;31、第一锥形齿轮;32、第二锥形齿轮;33、第二螺纹杆;34、螺纹板;35、挡板;36、凹槽;37、通槽;38、通孔;4、收纳机构;41、顶板;42、收纳板;43、收纳槽;44、箱门;45、把手;5、观影显示屏;6、连杆;7、滑块;8、滑槽;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固定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4;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电机21、第一螺纹杆22、螺纹块23、移动块24、点餐显示屏25、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旋转杆28和调节箱29,调节箱29内腔的底部与电机21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21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2的外侧与螺纹块23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块23的顶部与移动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块24的顶部与点餐显示屏2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2的外侧与第一皮带轮26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皮带轮26的外侧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27的外侧传动连接,第二皮带轮27的内圈与旋转杆28的外侧固定连接;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锥形齿轮31、第二锥形齿轮32、第二螺纹杆33、螺纹板34、挡板35、凹槽36、通槽37和通孔38,第一锥形齿轮31的内圈与旋转杆28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31的外侧与第二锥形齿轮32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32的内圈与第二螺纹杆33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33的外侧与螺纹板34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板34的一侧与挡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收纳机构4包括顶板41、收纳板42、收纳槽43、箱门44和把手45,顶板41的一侧与固定板1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顶板41的底部与收纳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顶板41、收纳板42、收纳槽43、箱门44和把手45,可便于对物品进行收纳,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地,收纳板4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43,收纳槽43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44,箱门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5,通过设置箱门44和把手45,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把手45打开箱门44将物品放置在收纳槽43的内部,且便于进行取放。

进一步地,移动块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6,连杆6远离移动块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7,调节箱29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7配合使用的滑槽8,通过设置连杆6、滑块7和滑槽8,可便于移动块24进行移动,且提高了移动块24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调节箱29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6,凹槽36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板34配合使用的通槽37,螺纹板34的外侧与通槽37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通槽37,可便于螺纹板34进行滑动,提高了螺纹板3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调节箱29的顶部开设有与点餐显示屏25配合使用的通孔38,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影显示屏5,通过设置通孔38和观影显示屏5,可便于将点餐显示屏25取出给使用者提高点餐服务,且便于使用者进行电影观看,提高了功能性。

进一步地,调节箱29的一侧安装有开关9,开关9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21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开关9,可便于使用者通过开关9对电机21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中乘务内饰服务台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进行点餐服务时,可通过开关9开启电机21,电机21带动第一螺纹杆22和第一皮带轮26同时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22带动螺纹块23进行移动,螺纹块23带动移动块24进行移动,移动块24带动点餐显示屏25进行移动,与此同时,第一皮带轮26带动第二皮带轮27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27带动旋转杆28进行转动,旋转杆28转动可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1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1可带动第二锥形齿轮32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32可带动第二螺纹杆33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33可带动螺纹板34进行移动,螺纹板34移动可带动挡板35进行移动,挡板35移动至凹槽36的内部,进而点餐显示屏25可通过设置的通孔38移动至调节箱29的顶部,以便于使用者进行点餐操作,使用者可将随身物品放置在收纳槽43的内部,便于进行取放,同时使用者也可通过观影显示屏5进行电影的观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