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弹加速飞船的转缆加速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5324发布日期:2021-07-23 21:2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炮弹加速飞船的转缆加速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太空、火箭、火箭发动机、化学燃料、电磁炮、轨道、望远镜、聚光灯、机械手等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发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是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发射速度是16.3km/s,使用重约600吨的火箭,而探测器自身仅仅重约400公斤。即使该探测器速度如此之高,飞行到冥王星也花费了约10年才可以达到。目前即使是太阳系内的探测器,也往往受限于化学燃料消耗太多,而竭尽全力节省燃料。为了节省10%的火箭燃料而往往采用很复杂的轨道、借助行星引力加速,使得探测器飞抵目标星球的时间增加数倍,比如飞抵土星需要10年。

由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可知,火箭发射的时消耗燃料的质量的公式是:m=m0*exp(a*v/v0),其中m0是飞船质量,v是速度增量目标,v0是火箭喷气速度,a是经验系数、一般可以取1.1-1.5,m是火箭初始质量。比如m0是1吨,v0是3.5km/s,v是20km/s,a取1.3,计算得到的m值是1683吨。如果v值是30km/s,那么m可达7万吨。如果v值是50km/s,那么m可达1100万吨。

造成火箭质量很大的主要是因为,多级火箭,下面级要消耗的大量燃料,才能够把上面级逐步加速。自60年前土星五号发射以后,受限于化学燃料和火箭原理的极限,火箭性能没有得到过大幅提升,飞船速度也没有得到过实质性的提升。

电磁炮是应用电磁发射技术的一种设备,电磁炮利用磁场或者安培力加速炮弹,把炮弹发射出去。电磁炮可以通过调整磁场强度、电流强度,使得炮弹的发射速度可以精确调节。但是目前电磁炮的成本太高,体积重量大,无法装入坦克内,没有量产。电磁炮理论上的发射速度没有上限,未来达到1000km/s也完全可以。

另外一种飞船加速方法是采用核反应堆发电,驱动离子推进器产生推力。然而离子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很难超过10n,加速度很小,需要耗费5-10年才能够达到预定速度。核电的能量很大,但传热、涡轮、压气机、发电等部件容易磨损,气体易泄露,维护非常困难。

目前导弹、炮弹的制导技术已经非常精准,对运动目标的精度可以达到0.1米,有些导弹的命中率高达99%以上。自动分拣机器人,已经能够100%识别地面上的多余杂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缆加速法,这种方法是:等待加速的飞船,与一个机械手,飞船系在一根缆绳的一端,机械手系在缆绳的另外一端,且飞船和机械手绕着缆绳上的、靠近飞船一端的某点转动。缆绳、飞船、机械手组成了一个自转系统,转动中心也是系统的质心。质心前进方向与飞船要加速的飞行方向相同。在自转过程中,当机械手的线速度方向与飞船要加速的飞行方向相同时,机械手所在的点称为机械手的同向点,此时线速度方向与质心的平动方向相同。当机械手的线速度方向与质心的平动方向相反时,机械手所在的点称为机械手的反向点。在自转系统所在的自转平面内,在机械手的同向点的正后方,部署了一个电磁炮,电磁炮在同向点切线上。

这个自转系统的加速过程是,电磁炮朝着同向点发射炮弹,炮弹朝着同向点飞行。在同向点,炮弹与机械手相遇,炮弹被机械手捕获,绕质心转动。炮弹绕质心转过奇数个180度后,在反向点机械手抛弃炮弹。在此过程中,炮弹的动量减少,飞船获得向前的冲量,提高速度。电磁炮发射多个炮弹,飞船在加速过程中依次捕获炮弹、丢弃炮弹,从而逐步加速。

炮弹是制导炮弹,炮弹内安装了导航设备、能够控制飞行方向和速度。类似地,飞船也有同向点。当机械手捕获到最后一个炮弹后,飞船可以在同向点时脱离缆绳,进一步提高了速度,独自往前飞行。通过这种方法,利用很少的资源消耗,飞船就可以获得很大的速度增量。

设质心平动的飞行速度是10000m/s,机械手的线速度是3000m/s,则炮弹的飞行速度是13000m/s,才能够被捕获。捕获后,炮弹在反向点脱离,飞行速度变为10000-3000=7000m/s。设炮弹的重量是1kg,则在此过程中,炮弹的动量减少了(13000-7000)*1=6000kg.m/s的动量,而自转系统则增加了6000kg.m/s的动量。飞船的质量是1000kg,加上缆绳、机械手等,自转系统的总质量是1200kg,那么一个炮弹可以使得质心的平动速度增加6000/1200=5m/s的速度。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电磁炮发射10000个炮弹,可以使得自转系统的速度增加5*10000=50000m/s的速度。

而10000个炮弹的总质量是10吨,而相同加速能力的运载火箭是1100万吨。可见,这种方法的资源消耗和成本远远小于运载火箭。

缆绳采用超高强度的聚乙烯纤维,而且靠近质心的截面积大、远离质心的截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系统发射炮弹加速飞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磁炮。2,炮弹。3,自转系统。4,质心。5,缆绳。6,飞船。7,机械手。8,同向点。9,反向点。

有益效果

这种电磁炮弹和自转系统组成的加速系统和加速方法,通过电磁炮来发射数量众多、体积重量小的炮弹,飞船再使用炮弹内的燃料,加速体积重量大的飞船。使用这种电磁炮加速飞船的原因和优点是:

1)比起纯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加速的办法,只需要6吨左右的炮弹就可以使得飞船加速到30km/s,只需要约10吨炮弹就可以使得飞船加速到50km/s,比化学燃料火箭节省成本数千到数千万倍。

2)这种炮弹被自转系统接到、绕质心转动半周后脱离自转系统。如果线速度是v,炮弹质量是m,那么可以使得自转系统和飞船增加2mv的冲量,相当于炮弹的等效比冲是2v。通常地v可达3km/s以上,相应地等效比冲可达6km/s以上,远比普通的化学燃料高得多。由于比冲大,炮弹消耗少,电磁炮消耗的能源也少很多。

3)化学火箭的质量和造价,按照速度增量目标的次方来增长,速度增量目标大于3000m/s后,增加速度极高。而炮弹使用量是按照速度增量目标线性增长的,增长速度低,因此非常适合高速任务。

4)这种办法的加速时间仅为5-20小时就能够达到速度增量目标,比纯粹的核电和离子推进器的方法节省上千倍时间。

5)加速系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多数无法回收,而电磁炮弹系统可以很简单地重复使用,造价相对而言不高。

总而言之,这种加速系统及其加速办法,为未来的太空旅游、星际飞行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加速系统及其加速方法,任务是利用加速系统给飞船加速。飞船、缆绳、机械手组成了一个自转系统。这个系统发射进入太空时还是在一个太空舱内,机械手还安装了一个小型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喷气,把机械手和缆绳拖出、使得缆绳拉直。然后火箭发动机朝着机械手的线速度方向的反方向喷气,使得机械手增加线速度,从而自行系统加速自转。通过这种方法,自转系统就自转起来。

在自转系统所在的自转平面内,在自转系统的后方,部署了一个电磁炮,且电磁炮在机械手的一条切线上,电磁炮可以朝着切线方向发射炮弹,炮弹的轨迹线与机械手自转圆相切。

这个自转系统的加速过程是,电磁炮朝着同向点发射炮弹,炮弹朝着同向点飞行。在同向点,炮弹与机械手相遇,炮弹被机械手捕获,绕质心转动。炮弹绕质心转过奇数个180度后,在反向点机械手抛弃炮弹。在此过程中,炮弹的动量减少,飞船获得向前的冲量,提高速度。电磁炮发射多个炮弹,飞船在加速过程中依次捕获炮弹、丢弃炮弹,从而逐步加速。

所述炮弹是由弹体、无线电通信设备、聚光灯、姿态控制器、电池组成,电池给无线电通信设备、姿态控制器供电。炮弹放置在电磁炮内发射。弹体是铝合金制造的,具有质量,从而可以为自转系统增加冲量。电磁炮的发射速度可调,以发射不同速度的炮弹。自转系统的质心处也安装了导航设备,能够引导炮弹飞行。

飞船重800kg,自转系统整体重量是1000kg。自转系统自转周期是1秒,机械手绕质心转动的线速度是1000m/s,机械手的转动半径是159m。开始加速时,机械手的同向点在电磁炮的前方,电磁炮是在同向点连线上。电磁炮对准机械手的同向点,依次发射3个炮弹,越往后发射的炮弹的速度越大。各个炮弹往前飞行,遇到自转系统,被机械手在同向点捕获。然后机械手转过180度后,在反向点9分别抛出炮弹。炮弹的重量都是30kg。

第0秒时刻,自转系统质心相对于电磁炮的速度是100m/s,离电磁炮是10^5m,机械手是在同向点,因此在整数秒时,机械手都是在同向点。此时第1个炮弹被电磁炮发射出来,发射速度是2000m/s,在第100秒时炮弹与自转系统相遇,此时距离电磁炮2*10^5m处。此时炮弹遇到自转系统时,相对于机械手的速度为0,且是在同向点,因此能够被机械手捕获。炮弹随着机械手转动,绕质心转过180度后,到了反向点,机械手抛出炮弹。因此炮弹相对于飞船向后以速度1000m/s离开。在这个过程中,自转系统增加了向前的冲量,增加值是30*1000*2=60000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自转系统的速度增加量是60000/1000=60m/s,变为1060m/s。

第2个炮弹在第50秒被发射,发射速度是2060m/s,则对接时炮弹相对于质心的线速度也是2060-1060=1000m/s。炮弹在约第197秒遇到飞船,此时距离电磁炮302820m。自转系统抛离第2个炮弹后,自转系统的平飞速度增加到1120m/s。

实施例2

其他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是:

自转系统的自转周期是2秒。电磁炮安装了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持续往后喷气,抵消炮弹的反冲力,保持电磁炮在空间静止,位置不变。每个炮弹的重量是5kg,自转系统的总质量是100kg,速度增量目标增量是10000m/s。

质心的飞行速度是500m/s,机械手的线速度是5000m/s。第0秒的时候,电磁炮在自转系统的机械手同向点的正后方10000m处,且机械手到了同向点。第1个炮弹的发射速度,也就是飞行速度,是5500m/s。设第x秒的时候,炮弹可以追上自转系统,则500*x+10000=5500*x,计算得x=2,这样在第2秒的时候,在5500*2=11000米处,第1个炮弹追上自转系统。而且此时机械手又经过了1个自转周期,到了同向点,与炮弹相遇,从而捕获炮弹。每个炮弹对质心增加的冲量是2*5kg*5000m/s=500000kg.m/s,使得质心增加速度500000kg.m/s÷100=500m/s,一共需要10000/500=20个炮弹,炮弹共计重量是5*20=100kg。

在加速过程中,机械手每隔一段时间接到一个炮弹,且接到炮弹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在本实施例里,接到第1个炮弹后,间隔40秒才接到第2个炮弹,而后每个炮弹的时间间隔,比前一个炮弹的时间间隔多40秒。因此第1、2、3、4个炮弹之后的时间间隔,分别是40秒、80秒、120秒、160秒,以此类推。接到第1个炮弹的时间为第2秒,则接到第2个炮弹的时间是第2+40=42秒,接到第3个炮弹的时间是第42+80=122秒,接到第4个炮弹的时间是第52+120=172秒。

在机械手接到第1个炮弹之后,质心飞行速度变为500+500=1000m/s,在之后的40秒内,质心飞行了1000*40=40000m,到了11000+40000=51000m处。第2个炮弹的发射速度是1000+5000=6000m/s,飞行时间是51000/6000=8.5秒,发射时刻是第42-8.5=33.5秒。

接到第2个炮弹后,质心的飞行速度变为1000+500=1500m/s,之后的80秒内,质心飞行了1500*80=120000m,到了第122秒时质心到了120000+51000=171000m处。第3个炮弹的发射速度是1500+5000=6500m/s,飞行时间是171000/6500=26.3秒,发射时刻是第122-26.3=95.7秒。同理,可以推算出来第4个及之后的炮弹的发射速度是7000m/s、发射时刻、相遇地点等信息。

通过这种办法,在加速之前,电磁炮可预先制定发射计划,在加速过程中,电磁炮只需要按照这个计划发射炮弹,就可以确保每个炮弹能够被捕获,且质心和飞船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大。

在本实施例里,如果在太空中用火箭给飞船加速,则需要(exp(1.4*10000/4000)-1)*100=3321kg的火箭燃料。而进入太空后的物质都很昂贵,火箭燃料、炮弹两者的单位重量的价格都差不多,因此,使用本发明方法消耗的资源仅仅是火箭的1/33,节省数十倍成本。

实施例3

在一次加速任务中,电磁炮一共需要发射1000个炮弹。第500秒时发射第10个炮弹,自第10个炮弹起,发射每个炮弹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第11、12、13、14、15个炮弹的发射时刻分别是第550、610、680、770、870,第11、12、13、14、15个炮弹的发射时间间隔分别是550-500=50、610-550=60、680-610=70、770-680=90、870-770=100秒。

越往后的发射时间间隔越大,机械手捕获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这种安排能够降低电磁炮的功率要求,使得电磁炮和电源规模不需要太大。在整个加速方法过程中,充电功率比较均衡,资源利用率高。

一般的任务中电磁炮需要发射数十乃至数万个炮弹,由于预测误差、控制误差、观测误差,可能导致炮弹不能够如期飞到同向点处,或者机械手彼时不在同向点上。炮弹安装了微型的喷气发动机(微型的火箭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自转系统时能够微调飞行速度、飞行方向,从而能够保证在某个同向点被接住。这种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了机械手接住炮弹的成功率,成功率可达99%以上。

并且,相邻两个炮弹之间的速度差,一般只有10-60m/s,电磁炮会多发射10%的炮弹。在前后相邻的20个炮弹内,如果有1个没有被捕获到,那么前后20个炮弹有2个是多余的,只需利用其中1个多余的,就可以弥补到预定速度了。冗余的炮弹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成功率,使得加速任务的成功率在80%以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是:

炮弹安装了聚光灯,所述聚光灯是一种led灯,led灯安装了反光罩,发光角度小于2度。电磁炮上安装了望远镜,该望远镜的直径是2米。在炮弹飞离电磁炮的过程中,望远镜监测炮弹的飞行方向,通过无线电通知炮弹,炮弹通过制导设备,调整炮弹的飞行方向、速度。

自转系统安装了回转台,回转台安装在质心处的缆绳上。回转台的轴线是平行于自转系统的自转轴线。回转台上安装了望远镜、雷达。这样自转系统虽然不断自转,但是回转台使得望远镜、雷达一直对准后方,持续向后观测炮弹。在炮弹临近自转系统的数百、数万km时,回转台上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炮弹的聚光灯,从而通过无线电通知炮弹调整飞行方。

炮弹的姿态控制器使得炮弹的聚光灯向前或向后照射,稳定照射方向。缆绳末端的回转台的外端安装了第2个回转台,第2个回转台上安装了望远镜,回转台使得望远镜的指向持续在自转系统的自转平面内。当望远镜在同向点时,向后观测炮弹,调整炮弹的飞行方向,使得炮弹对准缆绳的同向点飞行。太空中以质心正后方的一个恒星为校正反向,望远镜只需要观测该炮弹偏离该恒星的角度,就可以探测到炮弹的偏离情况,引导炮弹的飞行。同时通过测量无线电收发时间,可以判断炮弹的距离。

在实际的一次加速方法中,电磁炮可能要发射几十、几百个炮弹,炮弹可能要飞行几百万公里后才能够与自转系统相遇。通常地,直径2米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亿km外的聚光灯。炮弹安装了聚光灯,自转系统、电磁炮安装了望远镜,能够大大提高在深空中自转系统捕获炮弹的成功率。

缆绳上靠近飞船一端处安装了微型炸药,接到最后一个炮弹后,当飞船在同向点时,引爆炸药,炸断缆绳。飞船就与缆绳分离,继续往前飞行,且得到进一步提速。

系统部署在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点上,这样的系统不绕地球公转,可以长时间保持电磁炮的方向不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