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结构、云台以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3541发布日期:2022-07-23 06:3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结构、云台以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结构、云台以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于拍摄领域的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航拍摄影时,常常需要无人机进行辅助拍摄,而无人机在空中作业时,由于无人机的震动会对云台相机和传感器等精密仪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无人机的精密仪器通常会设置有相应的减震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减震结构中,减震件通常使用细小的镊子进行装配,细小的镊子容易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刺破减震件,增加了减震结构无效化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结构、云台以及无人机,能够提高所述减震结构的装配效率并且降低所述减震结构因为减震件在装配过程中破损的风险。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包括:
6.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个对角,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外界,所述第二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外界;
7.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个对角,所述第三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外界,所述第四导向槽连通所述第四通孔和外界;
8.至少两个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所述减震件的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通孔,一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三通孔,另一所述减震件的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二通孔,另一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第四通孔;
9.其中,一所述减震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槽卡合入所述第一通孔,一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三导向槽卡合入所述第三通孔,另一所述减震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卡合入所述第二通孔,另一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四导向槽卡合入所述第四通孔。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远离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导向槽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三导向槽远离所述第三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倒角,所述第四导向槽远离所述第四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倒角。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从所述第一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从
所述第二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三导向槽从所述第三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导向槽从所述第四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其中,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不同。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还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五导向槽和第六导向槽,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另外两个对角,所述第五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五通孔和外界,所述第六导向槽连通所述第六通孔和外界;
13.所述第二固定件还设置有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七导向槽和第八导向槽,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外两个对角,所述第七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七通孔和外界,所述第八导向槽连通所述第八通孔和外界。
14.可选的,所述第五导向槽远离所述第五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倒角,所述第六导向槽远离所述第六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倒角,所述第七导向槽远离所述第七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倒角,所述第八导向槽远离所述第八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八倒角。
15.可选的,所述第五导向槽从所述第五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六导向槽从所述第六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七导向槽从所述第七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八导向槽从所述第八通孔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其中,所述第七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五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八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六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不同。
16.可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缓冲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连接于所述缓冲件上,并且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缓冲件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缓冲件的连接处。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缓冲件均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云台实施例,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减震结构。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实施例,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
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让一所述减震件的第一凹槽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槽挤压进入所述第一通孔中,让一所述减震件的第二凹槽顺着所述第三导向槽挤压进入所述第三通孔中,让另一所述减震件的第一凹槽顺着第二导向槽挤压进入所述第二通孔中,让另一所述减震件的第二凹槽顺着所述第四导向槽挤压进入所述第四通孔中,能够降低所述减震件损坏的情况,特别是降低了所述缓冲件被刺破的现象,提高了所述减震装置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实施例的减震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
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和图2,减震结构1包括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20和至少两个减震件30。所述第一固定件10设置有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第一导向槽1011和第二导向槽1021,所述第一通孔101和所述第二通孔102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0的两个对角,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01和外界,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02和外界。所述第二固定件20设置有第三通孔201、第四通孔202、第三导向槽2011和第四导向槽2021,所述第三通孔201和所述第四通孔202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0的两个对角,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201和外界,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连通所述第四通孔202和外界。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通孔101,一所述减震件30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三通孔201,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二通孔102,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第四通孔202。其中,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31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卡合入所述第一通孔101,一所述减震件3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凹槽32沿着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卡合入所述第三通孔201,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凹槽31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卡合入所述第二通孔102,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凹槽32沿着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卡合入所述第四通孔202。
28.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1012,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1022,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远离所述第三通孔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倒角2012,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远离所述第四通孔20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倒角2022。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从所述第一通孔1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从所述第二通孔1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从所述第三通孔2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从所述第四通孔2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的延伸方向不同。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沿所述第一通孔1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沿所述第二通孔1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沿所述第三通孔2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沿所述第四通孔2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和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之间的角度垂直。相互反向的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配合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呈直角设置的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能够使所述减震件30成为固定件。即,当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三通孔201,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第
二通孔102和所述第四通孔202,所述第一固定件101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02有产生位移的趋势时,一端卡合所述第三通孔201和所述第四通孔202中的两个所述减震件30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固定件101位移,或者当所述第二固定件102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有位移的趋势时,另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通孔101和所述第二通孔102中的两个所述减震件30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固定件102位移。
3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沿所述第一通孔1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沿所述第二通孔1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三导向槽2011沿所述第三通孔201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沿所述第四通孔202向外界延伸的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和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之间呈预设的第三角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三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均大于0度,小于180度。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3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固定件10还设置有第五通孔103、第六通孔104、第五导向槽1031和第六导向槽1041,所述第五通孔103和所述第六通孔104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0的另外两个对角,所述第五导向槽1031连通所述第五通孔103和外界,所述第六导向槽1041连通所述第六通孔104和外界。所述第二固定件20还设置有第七通孔203、第八通孔204、第七导向槽2031和第八导向槽2041,所述第七通孔203和所述第八通孔204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0的另外两个对角,所述第七导向槽2031连通所述第七通孔203和外界,所述第八导向槽2041连通所述第八通孔204和外界。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合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三通孔201,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合所述二通孔102和第四通孔202,再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合所述第五通孔103和第七通孔203,又一所述减震件30的两端分别卡合所述第六通孔104和第八通孔204。设置有四个所述减震件30的所述减震结构1能够提升所述减震结构1的减震性能。
32.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第二导向槽1021、第三导向槽2011、第四导向槽2021、第五导向槽1031、第六导向槽1041、第七导向槽2031和第八导向槽2041均可以是呈直线路径向外界延伸,也可以是沿圆弧路径向外界延伸,还可以是沿蛇形路径向外界延伸。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30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对所述减震结构30的减震需求进行增加,只需适配的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02上增加相应的通孔即可。
34.优选的,所述第五导向槽1031远离所述第五通孔1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倒角1032,所述第六导向槽1041远离所述第六通孔104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倒角1042,所述第七导向槽2031远离所述第七通孔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倒角2032,所述第八导向槽2041远离所述第八通孔204的一端设置有第八倒角2042。所述第五导向槽1031从所述第五通孔103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六导向槽1041从所述第六通孔104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七导向槽2031从所述第七通孔203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八导向槽2041从所述第八通孔204向外界延伸的方向不同,其中,所述第七导向槽20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五导向槽1031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八导向槽20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六导向槽1041的延伸方向不同。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导向槽1031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对称,所述
第六导向槽1041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021对称,所述第七导向槽2031与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对称,所述第八导向槽2041与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对称。
36.对于上述减震件30,请参阅图4,所述减震件30包括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和缓冲件303,所述第一连接件30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2对称连接于所述缓冲件303上,并且所述第一凹槽3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1与所述缓冲件30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凹槽3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2与所述缓冲件303的连接处。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和缓冲件303均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例如: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01、第二连接件302和缓冲件303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0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2均为柱状,所述缓冲件303为球状。
38.以下从对所述减震结构1的装配过程进行说明,以装配一个减震件30进行描述:用户通过将所述减震件30的第一凹槽31对准所述第一倒角1012,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301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挤压,直至所述第一连接件301完全卡合进入所述第一通孔101中,然后将所述减震件30的第二凹槽32对准第三倒角2012,将所述第二连接件顺着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挤压,直至所述第二连接件302完全卡合进入所述第三通孔201中,从而完成一个所述减震件30的装配,另外三个所述减震件30的装配方式参考上述步骤即可。
39.相较于现有采用镊子和细长硬物等装配工具将减震件30的第一连接件301捅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或者将第二连接件302捅入所述第三通孔302中的装配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让一所述减震件30的第一凹槽31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槽1011挤压进入所述第一通孔101中,让第二凹槽32顺着所述第三导向槽2011挤压进入所述第三通孔201中,让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第一凹槽31顺着第二导向槽1021挤压进入所述第二通孔102中,让另一所述减震件30的第二凹槽32顺着所述第四导向槽2021挤压进入所述第四通孔202中,能够降低所述减震件30损坏的情况,特别是降低了所述缓冲件303被刺破的现象,提高了所述减震装置的良品率,并且,该装配方式还能提升所述减震件30与所述固定件10以及第二固定件20的装配效率。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台组件实施例,所述云台组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减震结构1、云台以及负载,所述云台承载所述负载,并且所述云台安装于所述减震结构1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0或所述第二固定件20上。其中,所述减震结构1的结构以及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包括机体、云台、传感器等元件、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减震结构1。所述减震结构1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所述减震结构1连接云台与所述机体,传感器元件中的惯性测量单元安装于又一所述减震结构1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0,所述第二固定件20固定于所述机体内部。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
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