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6113发布日期:2022-06-10 17:1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员,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无人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密码”无人机、多功能无人机、长时留空无人机、反导弹无人机、预警无人机、隐身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测绘无人机和航拍无人机。生活中接触到的通常为测绘无人机和航拍无人机,其中测绘无人机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监控,具有机动性强、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而航拍无人机集成了高清摄影摄像装置的遥控飞行器,适合影视宣传片以及鸟瞰图的拍摄等。无人机用途广泛,成本低,效率较高;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在现代战争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领域更有广阔的前景。
[0003]
无人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0004]
1、无人机形状的形状具有不规则性,而不规则的形状通常使得无人机不便于收纳携带。
[0005]
2、无人机降落时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若不进行缓释会对无人机的内部架构造成损坏,进而影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0006]
3、为了保证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用于无人机停机的表面需要光滑平整,以避免对无人机外部结构的损坏。
[0007]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无人机不便于收纳、无人机降落的冲击力得不到缓冲易对无人机的内外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
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竖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0011]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收纳箱。
[0012]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收纳箱的内箱壁上水平固接有固定板。
[0013]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下连
接座。
[0014]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有移动板,所述收纳箱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约束槽,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可上下移动地约束于所述约束槽内。
[0015]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个与所述下连接座相对的上连接座。
[0016]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上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0017]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水平设置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中心对称的的拉伸弹簧,所述悬挂板通过所述拉伸弹簧悬挂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上。
[0018]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连通口。
[0019]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连通口内竖向设置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下端固接在所述悬挂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上端固接有水平停机板,所述水平停机板的下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支撑限位块。
[0020]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收纳箱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开口处固接有横向限位板,所述横向限位板可对所述水平停机板的纵向移动进行限位。
[0021]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收纳箱的下端侧箱壁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0022]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收纳箱铰接处安装有第一扭转弹簧,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收纳箱铰接处安装有第二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使第一盖板具有向内摆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扭转弹簧使第二盖板具有向外摆动的趋势。
[0023]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扭转弹簧与所述第二扭转弹簧所提供的扭转力的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扭转弹簧提供的扭转力略大于所述第二扭转弹簧提供的扭转力。
[0024]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的摆动端上下搭接设置。
[0025]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面上固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水平穿过所述第一盖板并与所述收纳箱的外箱壁相固接。
[0026]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面与所述收纳箱的外箱壁之间转动设有连接轴。
[0027]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面上还固接有若干个支撑块。
[0028]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面上铰接安装有折叠提手。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0]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收纳箱可对不同形状的无人机进行封闭收纳,封闭箱上铰接设置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通过反向设置的第一扭转弹簧与第二扭转弹簧可实现搭接自锁,且本装置中设置了提手,便于装置整体的携带。
[0031]
本实用新型中在收纳箱收纳部分的背部空腔内设置了缓冲减震机构,包括通过压缩弹簧振动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移动板,通过拉伸弹簧悬挂于移动板上的悬挂板,通过弹簧减震器与悬挂板连接的水平停机板,无人机降落时通过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及弹簧减震器进行三级减震缓冲,承受并稀释降落的冲击力,对无人机的内部架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32]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水平停机板可提高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避免无人机外部机构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停机缓冲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展开用于无人机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携带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7]
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收纳箱,4-固定板,5-下连接座, 6-移动板,7-约束槽,8-上连接座,9-压缩弹簧组,10-悬挂板,11-拉伸弹簧, 12-连通口,13-弹簧减震器,14-水平停机板,15-支撑限位块,16-横向限位板,17-第一盖板,18-第二盖板,19-第一扭转弹簧,20-第二扭转弹簧,21
‑ꢀ
驱动电机,22-连接轴,23-支撑块,24-折叠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停机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竖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
[0040]
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转动设置有收纳箱3。
[0041]
收纳箱3的内箱壁上水平固接有固定板4。
[0042]
固定板4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下连接座5。
[0043]
固定板4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有移动板6,收纳箱3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约束槽7,移动板6的两端可上下移动地约束于约束槽7内。
[0044]
移动板6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个与下连接座5相对的上连接座8。
[0045]
下连接座5与上连接座8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
[0046]
固定板4与移动板6之间水平设置有悬挂板10,悬挂板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中心对称的的拉伸弹簧11,悬挂板10通过拉伸弹簧11悬挂于移动板6的下表面上。
[0047]
移动板6的中心处开设有连通口12。
[0048]
连通口12内竖向设置有弹簧减震器13,弹簧减震器13的下端固接在悬挂板10的上表面上,弹簧减震器13的上端固接有水平停机板14,水平停机板14的下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支撑限位块15。
[0049]
收纳箱3的上端开口设置,开口处固接有横向限位板16,横向限位板16 可对水平停机板14的纵向移动进行限位。
[0050]
收纳箱3的下端侧箱壁上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盖板17和第二盖板18。
[0051]
第一盖板17与收纳箱3铰接处安装有第一扭转弹簧19,第二盖板18与收纳箱3铰接处安装有第二扭转弹簧20,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9使第一盖板17 具有向内摆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扭转弹簧20使第二盖板18具有向外摆动的趋势。
[0052]
第一扭转弹簧19与第二扭转弹簧20所提供的扭转力的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扭转
弹簧19提供的扭转力略大于所述第二扭转弹簧20提供的扭转力。
[0053]
第一盖板17与第二盖板18的摆动端上下搭接设置。
[0054]
第一支撑板1的外端面上固接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端水平穿过第一盖板17并与收纳箱3的外箱壁相固接。
[0055]
第二支撑板2的内端面与收纳箱3的外箱壁之间转动设有连接轴22。
[0056]
第一支撑板1的外端面上还固接有若干个支撑块23。
[0057]
第二支撑板2的外端面上铰接安装有折叠提手24。
[005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0,使收纳箱3转至开口端朝上的状态,此状态下水平停机板14可在无人机停机时进行缓冲;无人机停放完毕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20,使收纳箱3转至盖板朝上的状态,开启盖板对无人机进行收纳;收纳结束后将装置整体翻转90
°
,然后通过提手24对装置进行携带。
[005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