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

文档序号:31271016发布日期:2022-08-24 12:1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机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无人机通常都会配备机巢,当无人机暂停使用时,以便于无人机放置在机巢内。现有技术中的机巢就是一个普通的机巢,机巢内设置有一停机坪,但停机坪与机巢顶部距离较大,操作人员不容易将无人机停至停机坪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能够调节机巢内的停机坪高度,便于无人机的停放。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包括机巢本体,所述机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合件,所述机巢本体内设置有停机坪,所述停机坪上设置有用于将无人机的位置调整到所述停机坪中心的对中件,所述机巢本体内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停机坪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穿透所述停机坪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机巢本体的内顶面,所述螺杆经第一轴承与所述机巢本体的内顶面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开合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内的左侧,所述第一转轴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螺杆的右方,所述第一转轴的前后两端均经第二轴承与所述机巢本体连接,所述机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的手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幕布,所述第一开口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幕布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幕布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把手。
7.进一步的,所述开合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内的左侧,所述第二转轴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螺杆的右方,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均经第三轴承与所述机巢本体连接,所述机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幕布,所述第一开口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幕布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幕布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动杆,所述机巢本体右侧内壁的上端前后两部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螺杆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部均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末端经过对应的所述滑轮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右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滑动杆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对中件包括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停机坪的外周侧中部均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所述停机坪的外周侧四角均
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丝杆经第四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停机坪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架设有第一对中杆,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杆的前端分别与前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杆的后端分别与后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停机坪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架设有第二对中杆,两个所述第二对中杆的左端分别与左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对中杆的右端分别与右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所述第二对中杆的横向对中杆位于所述第一对中杆的纵向对中杆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机巢本体的右侧内壁设置有风机,所述机巢本体的左端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铰接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第二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经锁扣与所述机巢本体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停机坪的上表面中部嵌设有无线充电模块。
11.进一步的,所述机巢本体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把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机巢本体、停机坪、第一电机、螺杆,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从而带动停机坪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停机坪的高度;在装置中加入了开合件,通过开合件能够将第一开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机巢本体内;在装置中加入了对中件,通过对中件能够将无人机的位置调整到停机坪的中心并进行限位;在装置中加入了风机、第二开口、盖板,将盖板打开,通过风机能够将无人机进行散热和清理无人机上的灰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调节机巢内的停机坪高度,便于无人机的停放,且能够将无人机进行散热和清理无人机上的灰尘。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所述停机坪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所述开合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所述开合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包括机巢本体1,所述机巢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未图示),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合件2,通过开合件2能够将第一开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机巢本体1内;所述机巢本体1内设置有停机坪3,所述停机坪3上设置有用于将无人机的位置调整到所述停机坪3中心的对中件4,通过对中件4能够将无人机的位置调整到停机坪3的中心,便于下次无人机的起飞;所述机巢本体1内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位于所述停机坪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穿透所述停机坪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机巢本体1的内顶面,所述螺杆6经第一轴承(未图示)与所述机巢本体1的内顶面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能够带动螺杆6旋转,从而带动停机坪3上下移动,实现对停机坪3的高度调节,便于操作人员将无人机停放至停机坪3上;通过开合件2开启第一开口,启动第一电机5带动螺杆6旋转,从而带动停机坪3向上移动,操作人员将无人机停放至停机
坪3上,通过对中件4将无人机调整至停机坪3的中心。
20.请继续参阅图1、图3、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合件2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开合件2包括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内的左侧上端,所述第一转轴7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螺杆6的右方,所述第一转轴7的前后两端均经第二轴承(未图示)与所述机巢本体1连接,所述机巢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7旋转的手轮8,所述第一转轴7上设置有第一幕布9,所述第一开口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幕布9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0内,所述第一幕布9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0相配合的第一滑动杆11,第一滑动杆11与第一滑槽10相配合,能够在第一幕布9左右移动时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所述第一滑动杆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把手12;当需要将第一幕布9遮挡在第一开口上时,握住第一把手12向右拉,从而带动第一转轴7旋转,从带动第一幕布9向右移动遮挡在第一开口上;当需要将第一幕布9收起时,转动手轮8带动第一转轴7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幕布9向左移动将第一幕布9收起。
21.请继续参阅图1、图3、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合件2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开合件2包括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内的左侧上端,所述第一转轴13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螺杆6的右方,所述第一转轴13的前后两端均经第三轴承(未图示)与所述机巢本体1连接,所述机巢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3旋转的第二电机14,所述第一转轴13上设置有第二幕布15,所述第一开口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幕布15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6内,所述第二幕布15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16相配合的第二滑动杆17,第二滑动杆17与第二滑槽16相配合,能够在第二幕布15左右移动时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所述机巢本体1右侧内壁的上端前后两部均设置有滑轮18,所述滑轮18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螺杆6之间,所述第一转轴13的前后两部均设置有连接绳19,所述连接绳19的末端经过对应的所述滑轮18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杆17的右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滑动杆17连接;当需要将第二幕布15遮挡在第一开口上时,启动第二电机14带动第一转轴13旋转,从而带动连接绳19绕着滑轮18顺时针传动,使得连接绳19末端带动第二滑动杆17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幕布15向右移动遮挡在第一开口上;当需要将第二幕布15收起时,启动第二电机14带动第一转轴13旋转,从而带动连接绳19的末端和第二幕布15向左移动将第二幕布15收起。
22.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对中件4包括双输出轴电机20,所述停机坪3的外周侧中部均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20,所述双输出轴电机20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21,所述停机坪3的外周侧四角均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丝杆21经第四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块22连接,所述停机坪3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架设有第一对中杆23,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杆23的前端分别与前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2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对中杆23的后端分别与后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21连接,所述停机坪3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架设有第二对中杆24,两个所述第二对中杆24的左端分别与左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21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对中杆24的右端分别与右端对应的两个所述丝杆21连接,所述第二对中杆24的横向对中杆25位于所述第一对中杆23的纵向对中杆26上方;当操作人员将无人机停放至停机坪3上时,启动前后两个双输出轴电机20带动对应的丝杆21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一对中杆23朝靠近无人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无人机的横向位置,启动左右两个双输出轴电机20带动对应的丝杆21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二对中杆24朝靠近无人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无人机的纵向位置。
2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机巢本体1的右侧内壁设置有风机(未图示),通过风机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散热和清理灰尘的作用;所述机巢本体1的左端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未图示),所述第二开口处铰接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第二开口的盖板27,所述盖板27经锁扣28与所述机巢本体1固定;当无人机停放至停机坪3上且对中件4将无人机的位置调节至停机坪3的中心并进行限位时,开启锁扣28将盖板27打开,启动风机将无人机进行散热和清理无人机上的灰尘。
24.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停机坪3的上表面中部嵌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未图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型号采用现有无线充电技术,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通过对中件4将无人机调节至停机坪3的中部,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能够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25.请继续参阅图1、图2,所述机巢本体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把手29,通过第二把手29便于机巢本体1的搬运。
2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通过开合件开启第一开口,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从而带动停机坪向上移动,操作人员将无人机停放至停机坪上,启动前后两个双输出轴电机带动对应的丝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一对中杆朝靠近无人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无人机的横向位置,启动左右两个双输出轴电机带动对应的丝杆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二对中杆朝靠近无人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无人机的纵向位置,最后将无人机的位置调节至停机坪的中心后,开启锁扣将盖板打开,启动风机将无人机进行散热和清理无人机上的灰尘。
27.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双输出轴电机、丝杆、无线充电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一种无人机自主充电机巢的结构特点。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