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373发布日期:2023-01-03 22:4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领域,尤其涉及飞机用外挂件安装治具。


背景技术:

2.在军用飞机领域中,为了增加战斗机的续航能力或战斗能力,需要在战斗机上设置外挂油箱、外挂吊舱、外挂导弹发射器等外挂件,在民用飞机领域中,为了起到更多的作用,会在民用飞机上设置外挂喷洒装置、外挂摄像平台等外挂件。而这些外挂件的体积都比较大,需要使用专门的安装治具进行安装,目前市面上的安装治具是由万向轮、升降架及平台组成的移载平台,移载平台对外挂件进行输送时,工作人员先通过行车将外挂件直接放置在移载平台的平台上,再在外挂件的各吊耳上分别铰接有一个机身吊耳,然后通过移载平台将外挂件输送到机身旁,然后通过升降架将移载平台及外挂件进行顶升,直至外挂件被顶升到安装处,工作人员将各机身吊耳分别与机身上的各定位销一一进行固定连接。这种传统的移载平台在输送外挂件时无法对其进行固定,容易发生外挂件从移载平台上掉落的情况,在安装时无法先将外挂件上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的定位销进行定位,加大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对外挂件进行固定,又能对外挂件上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的定位销进行定位的飞机用外挂件安装治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在位于万向轮前侧的支架上设置有既能支撑支架又能与万向轮配合牵引支架的平衡轮调节机构,在支架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座,在支架上设置有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滑动座上下滑动的升降调节机构,在滑动座上向前伸出设置有托盘,在滑动座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托盘升降的凸轮连杆机构,所述凸轮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螺杆、锥形轮、凸轮随动器、支撑连杆及传动连杆,在滑动座上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第一手轮相连,在连接套的上下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在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锥形轮,锥形轮伸出于两个安装孔、并能在两个安装孔之间前后滑动,在滑动座两侧壁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两根支撑连杆,四根支撑连杆与托盘相铰接,在滑动座两侧壁的后端通过加强轴分别铰接有一根传动连杆,两根传动连杆穿过滑动座后分别与一根补偿连杆相铰接,两根补偿连杆与托盘相铰接,在两根传动连杆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斜向下设置有凸轮随动器,凸轮随动器上的轴承穿过安装孔后伸入到连接套中,在两个滑动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设置有大弯头,在大弯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槽,在连接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在连接槽中转动设置有双头螺杆,双头螺杆两侧的螺纹段分别向外伸出于大弯头、且两侧的螺纹段的旋向相反,双头螺杆的一端与第二手轮相连,在两个螺纹段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随动架,在两个随动架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带有插销的导柱,两根导柱分别滑动穿设在两个导孔
中,在位于连接槽内的双头螺杆的光滑段上滑动设置有导块,在连接槽中还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第三手轮相连,第二螺杆与导块螺纹连接,在导块设置有铰接轴,在铰接轴上转动设置有导向拨叉与定位支架。
5.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所述平衡轮调节机构包括:平衡轮、第三螺杆、升降块、拐板、换向块、拉杆及升降板,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套座,在限位套座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第三螺杆竖直转动设置在限位套座中、并与第四手轮相连,在第三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的两端穿过限位槽后向外伸出于限位套座,在升降块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块拐板,在两块拐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上转动设置有挂板,挂板与换向块的一端相铰接,换向块与支架相铰接,在换向块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关节轴承,在关节轴承上连接有拉杆,在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块升降板,在两块升降板上分别铰接有一块连接板,在两块连接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平衡轮,在两块升降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轴,在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与支架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架、第四螺杆,升降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固定连接,在升降架上设置有内螺纹套,第四螺杆竖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第四螺杆穿过升降架后与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在第四螺杆上设置有第五手轮。
7.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在支架上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手柄、第一刹车压杆、第二刹车压杆及橡胶垫,刹车手柄铰接在支架上,在刹车手柄上铰接有第一刹车压杆,第一刹车压杆的底部与第二刹车压杆的顶部相铰接,在第二刹车压杆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8.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第二刹车压杆与直线轴承座中的直线轴承滑动连接,直线轴承座竖直与支架相连。
9.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铰接座与大弯头通过销轴相铰接,在铰接座与大弯头之间还设置有快拆销。
10.进一步的,前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其中,铰接座与滑动座通过立架相连,在立架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大弯头通过双头螺杆驱动带有插销的导柱同步运动能够使两个导柱上的插销同时插入到外挂件吊耳中的定位孔中,使大弯头与外挂件吊耳进行固定,调节定位支架通过定位销与设置在外挂件上的机身吊耳进行固定,使大弯头与机身吊耳进行固定,大弯头同时与外挂件吊耳及机身吊耳进行固定就能防止外挂件掉落,而且托盘能够对外挂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降低了大弯头的承载力,对大弯头进行保护;大弯头通过导向拨叉与机身上的定位销进行卡接,从而将与大弯头固连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对应的定位销进行定位,两个大弯头上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的两个定位销进行定位后,连接在外挂件上的其他机身吊耳分别与机身上的其他定位销一一对应,工作人员先将没有与大弯头相连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的定位销进行连接,使外挂件固定在机身上,然后将大弯头与外挂件吊耳、机身吊耳及定位销分离,并撤掉支架,工作人员将剩余的两个机身吊耳分别与机身上的两个定位销进行连接,完成外挂件的安装工作,通过先定位后安装的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平衡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1中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1中铰接座与大弯头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1中凸轮连杆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机用外挂件的安装治具,包括:支架 1,在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11,在位于万向轮11前侧的支架1上设置有既能支撑支架1又能与万向轮11配合牵引支架1的平衡轮调节机构2,所述平衡轮调节机构2包括:平衡轮21、第三螺杆22、升降块23、拐板 24、换向块25、拉杆26及升降板27,在支架1上设置有限位套座15,在限位套座15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第三螺杆22竖直转动设置在限位套座15中、并与第四手轮221相连,在第三螺杆22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23,升降块23的两端穿过限位槽后向外伸出于限位套座15,在升降块23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块拐板24,在两块拐板24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41,在连接轴241上转动设置有挂板28,挂板28与换向块25的一端相铰接,换向块25与支架1相铰接,在换向块25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关节轴承251,在关节轴承251上连接有拉杆26,在拉杆26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块升降板27,在两块升降板27上分别铰接有一块连接板271,在两块连接板271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平衡轮21,在两块升降板27之间设置有支撑轴272,在支撑轴27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座273,两个支撑座273与支架1固定连接。支架1左右两侧的万向轮11 与平衡轮21相配合就能支撑起整个支架1,当需要抬高支架1的高度时,转动第四手轮221使第三螺杆22带动升降块23下降,升降块23通过拐板24及挂板 28拉动换向块25的一端向下转动,换向块25的另一端向上转动通过关节轴承 251带动拉杆26向后运动,拉杆26向后运动就会带动升降板27、连接板271 及与连接板271相连的平衡轮21一起绕着支撑轴272向下转动,从而将与升降板27相连的支撑轴272向上抬起,支撑轴272就会带动支撑座273及与支撑座 273相连的支架1一起向上抬起;当需要降低支架1的高度时,反向转动第四手轮221即可,通过调节平衡轮21的高度就能对支架1的左右平衡进行调节。
21.在支架1上设置有刹车机构3,所述刹车机构3包括:刹车手柄31、第一刹车压杆32、第二刹车压杆33及橡胶垫34,刹车手柄31铰接在支架1上,在刹车手柄31上铰接有第一刹车压杆32,第一刹车压杆32的底部与第二刹车压杆 33的顶部相铰接,第二刹车压杆33与直线轴承座35中的直线轴承滑动连接,直线轴承座35竖直与支架1相连,在第二刹车压杆33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34。向下扳动刹车手柄31时,刹车手柄31驱动第一刹车压杆32、第二刹车压杆33 向下运动,第二刹车压杆33在直线轴承座35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带动橡胶垫 34向下伸出于支架1,由于安装治具的运动速度不快,所以当橡胶垫34与地面接触时就能起到刹车作用;向上扳动刹车手柄31时,刹车手柄31通过第一刹车压杆32、第二刹车压杆33带动橡
胶垫34向上运动离开地面,不再起到刹车作用。
22.在支架1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座12,在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滑动座12上下滑动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架4、第四螺杆41,升降架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12固定连接,在升降架4 上设置有内螺纹套,第四螺杆41竖直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第四螺杆41穿过升降架4后与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在第四螺杆41上设置有第五手轮42。转动第五手轮42带动第四螺杆41正转或反转,从而通过第四螺杆41与内螺纹套之间的螺纹传动作用驱动升降架4进行升降,升降架4就能同时带动两个滑动座12一起升降。
23.在滑动座12上向前伸出设置有托盘13,在滑动座12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托盘13升降的凸轮连杆机构5,所述凸轮连杆机构5包括:第一螺杆51、锥形轮 52、凸轮随动器53、支撑连杆54及传动连杆55,在滑动座12上设置有连接套 121,在连接套121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51,第一螺杆51与第一手轮511相连,在连接套121的上下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在第一螺杆51上螺纹连接有与安装孔上下对齐的锥形轮52,锥形轮52伸出于两个安装孔、并能在两个安装孔之间前后滑动,在滑动座12的两侧壁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两根支撑连杆 54,四根支撑连杆54与托盘13相铰接,在滑动座12的两侧壁的后端通过加强轴552分别铰接有一根传动连杆55,两根传动连杆55穿过滑动座12后分别与一根补偿连杆56相铰接,两根补偿连杆56与托盘13相铰接,在两根传动连杆 55之间连接有支撑杆551,在支撑杆551上设置有凸轮随动器53,凸轮随动器 53上的轴承穿过上侧的安装孔后伸入到连接套121中。通过第一手轮511转动第一螺杆51,第一螺杆51驱动锥形轮52向前运动,当锥形轮52上的斜壁与凸轮随动器53相接触后,凸轮随动器53沿着锥形轮52的斜壁逐渐向上移动,凸轮随动器53通过支撑杆551将两根传动连杆55绕着加强轴552向上转动,传动连杆55向上转动时通过补偿连杆56驱动托盘13绕着支撑连杆54向上抬起;反向转动第一螺杆51,锥形轮52向后运动,凸轮随动器53沿着锥形轮52的斜壁逐渐向下移动,凸轮随动器3凸轮随动器53通过支撑杆551将两根传动连杆55 绕着加强轴552向下转动,传动连杆55通过补偿连杆56驱动托盘13绕着支撑连杆54向下降。
24.在两个滑动座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立架14,在立架14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来减轻立架14的重量,从而方便安装,在立架14上设置有铰接座6,在铰接座6上铰接有大弯头7,在铰接座6与大弯头7之间还设置有快拆销61,在大弯头7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槽71,在连接槽7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在连接槽71中转动设置有双头螺杆72,双头螺杆72两侧的螺纹段分别向外伸出于大弯头7、且两侧的螺纹段的旋向相反,双头螺杆72的一端与第二手轮721 相连,在两个螺纹段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随动架73,在两个随动架73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带有插销的导柱731,两根导柱731分别滑动穿设在两个导孔中,通过第二手轮721转动双头螺杆72,两个随动架73能够同步对向或背向移动,两个随动架73上的导柱731同步对向或背向移动。在位于连接槽71内的双头螺杆 72的光滑段上滑动设置有导块74,在连接槽71中还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杆75,第二螺杆75与第三手轮751相连,第二螺杆75与导块74螺纹连接,在导块74 设置有铰接轴,在铰接轴上转动设置有导向拨叉76与定位支架77,通过第三手轮751转动第二螺杆75就能驱动导块74在双头螺杆72的光滑段上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导向拨叉76及定位支架77的位置。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7所示,工作人员用行车将外挂件放置到两个相
邻的平台上,在外挂件的各吊耳上分别铰接有一个机身吊耳,然后通过升降调节机构驱动两个设置有托盘13的滑动座12同时下降,然后推动支架1到两个平台之间、并将两个托盘13都伸入到外挂件的底部,然后调节支架1的位置,使支架1上的两个大弯头7与外挂件中间位置的两个机身吊耳上下对齐,然后分别转动两个大弯头7上的第二手轮721,第二手轮721通过双头螺杆72驱动两个随动架73及其连接的导柱731同步运动,两个导柱731上的插销同时插入到外挂件吊耳上的定位孔中,然后转动第三手轮751,第三手轮751通过第二螺杆75驱动导块74带动定位支架77及导向拨叉76移动到与机身吊耳相对齐的位置,然后转动定位支架77,使定位销穿插在定位支架77与机身吊耳中,当两个大弯头7与外挂件上的两个机身吊耳相连接后,通过凸轮连杆机构5将托盘13向上抬起直至抵靠在外挂件的底部上,使托盘13对外挂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然后通过升降调节机构驱动两个滑动座12同时上升将外挂件向上脱离平台,再推动支架1带着外挂件移动到机身处,然后用刹车机构3将支架1固定在地面上,再用升降调节机构将外挂件上升到靠近固定件的位置,然后将导向拨叉76卡入到机身上对应的定位销上,这样就将外挂件定位在机身上,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平衡轮调节机构2分别将外挂件的左右两侧抬高,使外挂件左右两侧没有与大弯头7相连的机身吊耳与机身上的定位销齐平,然后进行连接,当外挂件的左右两侧的机身吊耳与机身相固定后,反向转动第二手轮721,使两根导柱731上的插销离开外挂件吊耳,再将导向拨叉76向上翻转离开机身上的定位销,然后将定位支架77与机身吊耳中的定位销抽出、并将定位支架77向上翻转离开机身吊耳,然后抽离大弯头7与铰接座6之间的快拆销61,将大弯头7向后翻转90
°
,使大弯头7上的导向拨叉76及定位支架77不再干涉定位销及机身吊耳,通过凸轮连杆机构5驱动托盘13下降不再支撑外挂件,最后将支架1推离机身,工作人员将剩余的两个机身吊耳与机身上对应的定位销进行连接,从而将外挂件固定在机身上。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