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2.振动测试可用于评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在预期的运输及使用环境中的抵抗能力,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做振动试验时,需要合适的夹具进行固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实际的安装及工作环境,使振动试验达到最好的效果。
3.目前大多抗震测试用夹具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灵活调节夹紧程度,提高检测精度,且不能够根据测试件的规格大小改变夹具的大小,适配性较低,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能够灵活调节测试件的夹紧程度,提高试验时的检测精度,同事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测试件改变夹具的夹持范围,便于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包括调紧组件、移动组件、测震组件、固定螺栓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紧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震组件,所述测震组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四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7.所述滑块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右侧面上,所述滑块的侧面下方螺纹连接有板钮,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滑块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右侧面上,滑块的侧面下方螺纹连接有板钮,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齿条板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滑块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板移动,调节测试件的夹紧程度,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9.进一步地,所述测震组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前侧中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器,所述操作台的前方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部。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震组件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前侧中部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器,操作台的前方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部,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震动器,控制器控制震动器震动,便于测试人员进行操作。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之间
信号相连,所述操作台的四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均贯穿并延伸至操作台的底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之间信号相连,所述操作台的四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均贯穿并延伸至操作台的底部,显示屏将测试后的抗震结果展示出来,更加直观,测试时将操作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地表,更加稳固。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有震动传感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有震动传感器,电动伸缩杆带动震动传感器向下紧贴测试件,得到抗震结果。
1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的顶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组件包括直线滑轨,直线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的顶部,操作更加便捷。
17.进一步地,所述直线滑轨的中部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直线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一对移动座。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直线滑轨的中部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直线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一对移动座,移动座滑动在直线滑轨的顶部,滑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定位孔进行固定。
19.进一步地,两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所述螺纹栓能够插入任意一个定位孔的内部。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移动座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螺纹栓能够插入任意一个定位孔的内部,螺纹栓旋进定位孔的内部,能够使移动座固定的更加牢靠。
21.进一步地,两侧所述移动座的相反一面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两侧所述弧形滑轨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移动座的相反一面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两侧弧形滑轨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便于滑块在弧形滑轨的侧面上滑动。
2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中,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齿条板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滑块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板移动,调节测试件的夹紧程度,橡胶块将测试件侧外壁进行固定,测试状态更加稳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25.2、本实用新型中,直线滑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的顶部,移动座滑动连接在直线滑轨的顶部,根据测试件规格大小将移动座滑动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将螺纹栓旋进定位孔内进行固定,提高夹具的适配性,便于测试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的操作台内
部结构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的弧形滑轨结构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的齿条板结构图;
30.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例说明:
32.1、调紧组件;101、滑块;102、伺服电机;103、齿轮;104、齿条板;105、橡胶块;106、板钮;2、移动组件;201、直线滑轨;202、移动座;203、定位孔;204、螺纹栓;205、弧形滑轨;206、弧形槽;3、测震组件;301、操作台;302、空槽;303、震动器;304、控制器;305、显示屏;306、电动伸缩杆;307、震动传感器;4、固定螺栓;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飞机主起收放作动筒抗震测试专用夹具,包括调紧组件1、移动组件2、测震组件3、固定螺栓4和支撑架5,调紧组件1包括滑块101,滑块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滑轨205,弧形滑轨205的底端设置有移动组件2,移动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震组件3,测震组件3包括操作台301,操作台301的四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操作台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
35.滑块101还包括伺服电机102,伺服电机102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滑块101的右侧面上,滑块101的侧面下方螺纹连接有板钮106,伺服电机10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3,齿轮10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04,齿条板104远离齿轮103的一端贯穿滑块101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05,伺服电机10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3,齿轮10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04,齿条板104远离齿轮103的一端贯穿滑块101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05,伺服电机102通过齿轮103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板104移动,调节测试件的夹紧程度,橡胶块105将测试件侧外壁进行固定,测试状态更加稳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36.测震组件3包括操作台301,操作台301的前侧中部开设有空槽302,空槽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器303,操作台301的前方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04,操作台3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5的底部,支撑架5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05,显示屏305与控制器304之间信号相连,操作台301的四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均贯穿并延伸至操作台301的底部,支撑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06,电动伸缩杆306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有震动传感器307,移动组件2包括直线滑轨201,直线滑轨2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台301的顶部,直线滑轨201的中部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203,直线滑轨2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一对移动座202,两侧移动座202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204,螺纹栓204能够插入任意一个定位孔203的内部,两侧移动座202的相反一面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205,两侧弧形滑轨205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206,直线滑轨201固定连
接在操作台301的顶部,移动座202滑动连接在直线滑轨201的顶部,根据测试件规格大小将移动座202滑动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将螺纹栓204旋进定位孔203内进行固定,提高夹具的适配性,便于测试人员使用。
37.工作原理:伺服电机10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3,齿轮10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04,齿条板104远离齿轮103的一端贯穿滑块101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05,伺服电机102通过齿轮103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板104移动,调节测试件的夹紧程度,橡胶块105将测试件侧外壁进行固定,测试状态更加稳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直线滑轨201固定连接在操作台301的顶部,移动座202滑动连接在直线滑轨201的顶部,根据测试件规格大小将移动座202滑动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将螺纹栓204旋进定位孔203内进行固定,提高夹具的适配性,便于测试人员使用。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