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装置及座椅

文档序号:32687141发布日期:2022-12-24 08:2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约束装置及座椅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约束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2.在乘坐飞机时,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需要佩戴安全带。但是飞机上的安全带大多是根据成人的体型设计的,儿童在乘坐飞机时,一般由家长怀抱,或者直接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当儿童使用安全带时,由于儿童的体型较小,当飞机遇到气流颠簸时,身体可能会飞出,安全带无法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3.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部分厂家开始生产应用在飞机上的儿童安全带,一般包括上部的固定带,用于套在座椅的椅背上,两条肩带,肩带的上端与上部的固定带相连,下端设置有套环;使用时,首先将座椅上的两点式安全带佩戴好,再将儿童安全带的上固定带固定在椅背上,肩带下端的套环套在座椅的两点式安全带上,如此,便能够对儿童的上半身进行约束,保障儿童的安全。
4.但是,目前的儿童安全带仅对儿童的上半身进行约束,儿童仍存在由座椅上滑落的风险,即由儿童安全带的下部滑出,导致儿童的部分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航空座椅用的儿童安全带仅对儿童的上半身进行约束,当受到冲击时,儿童可能会由安全带的下端滑落。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用于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椅背以及设于所述座椅的两侧,并用于安装两点式安全带的锚点,所述约束装置包括: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第二约束组件相连;
8.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套设于所述椅背上,所述第一约束组件用于约束用户的上身;
9.所述第二约束组件与两侧的所述锚点相连,所述第二约束组件穿戴于用户的腿部,用于约束用户的下身。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护垫、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护垫覆盖于用户的骨盆处,所述护垫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座椅两侧的锚点相连;
11.所述护垫上端与所述第一约束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带体一端与所述护垫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的左端相连,并形成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带体一端与所述护垫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的右端相连,并形成第二约束环;
12.所述第一约束环和所述第二约束环与用户的双腿对应。
13.进一步的,所述护垫的左侧设有第三带体,右侧设有第四带体;所述第三带体远离所述护垫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带体远离所述护垫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锚点相连的挂钩;
14.所述第一带体远离所述护垫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带体相连;
15.所述第二带体远离所述护垫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带体相连。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上均设置有插扣。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带体和所述第四带体上均设置有插扣。
18.进一步的,还包括裆垫;
19.所述裆垫与所述护垫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均与所述裆垫相连。
20.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五带体,所述第五带体一端与所述裆垫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的下端相连。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包括第六带体、第七带体、第八带体和胸扣;
22.所述第六带体呈环形,并套设于所述椅背上;所述第七带体一端与所述第六带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八带体一端与所述第六带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的上端相连;
23.所述第七带体和所述第八带体与用于的双肩对应,所述胸扣设置于所述第七带体和所述第八带体之间,并调节所述第七带体和所述第八带体之间的间距。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七带体和所述第八带体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七带体和所述第八带体内部填充有海绵。
25.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约束装置。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约束装置,用于座椅,座椅包括椅背以及设于座椅的两侧,并用于安装两点式安全带的锚点,约束装置包括: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相连。第一约束组件套设于椅背上,第一约束组件用于约束用户的上身。第二约束组件与两侧的锚点相连,第二约束组件穿戴于用户的腿部,用于约束用户的下身。通过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配合,相比于现有的安全带,能够约束用户的下半身,将用户的整个身体都束缚在座椅上,降低受到冲击时用户的受伤程度。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扣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标:11-第六带体;12-第七带体;13-第八带体;14-胸扣;
34.21-第一带体;22-第二带体;23-护垫;24-第三带体;25-第四带体;26-裆垫;27-第五带体;
35.31-插扣;311-插销;312-扣体;32-档扣。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约束装置用于座椅,以对使用座椅的儿童提供保护。座椅包括椅背、坐垫、以及设置于坐垫两侧的锚点。两侧的锚点用于安装两点式安全带。两点式安全带包括两条带体,每条带体上均设置有防脱钩,防脱钩用于与锚点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锁扣结构,两条带体通过锁扣结构相连,将用户约束于座椅上。锚点,包括柱体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柱体的两端连接在板体上,板体连接在座椅上。
4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锚点的结构、两点式安全带的结构以及两点式安全带与锚点的配合多应用于民航客机的座椅,其均为本领域公知的现有技术。
41.可选的,所述的座椅可以为航空座椅,也可以为汽车座椅。本实施例中为航空座椅。
42.如图1至图4所示,约束装置包括: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第二约束组件相连。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套设于所述椅背上,所述第一约束组件用于约束用户的上身。所述第二约束组件与座椅两侧的所述锚点相连,所述第二约束组件穿戴于用户的腿部。
43.本实施例中,第一约束组件用于约束用户的上身,其中,上身,也即人的身体的上半部,即头顶到骶骨的距离。第一组件与椅背相连,将用户的上身约束,避免受到冲击后,用户的上身在惯性的作用下具向前移动。第二约束组件与第一约束组件相连,第二约束组件用于穿戴在用户的腿部,并约束用户的下半身,即腹部以下的部分。通过将第二约束组件穿戴在用户的腿部,使用户无法向下移动,消除了用户向下运动的趋势,避免用户由安全带的下部划出。
44.通常情况下,座椅两侧的锚点用于安装两点式安全带,本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座椅上的两点式安全带拆除,由于两点式安全带的两侧的防脱钩多为快拆结构,其拆卸较为方便;两点式安全带拆卸完成后,将第一约束组件固定在椅背上,将第二约束组件与座椅两侧的锚点相连即可。用户可提前穿戴好本实施例中的约束装置,再将约束装置固定于座椅上;也可以先将本实施例中的约束装置固定在座椅上,用户再进行穿戴。
45.本实施例中的用户,为使用两点式安全带时,两点式安全带无法起到有效约束的人群,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为儿童。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第一约束组件与椅背相连,用于约束用户的上半身,第二约束组件穿戴的用户的腿上,并与座椅的锚点相连,用于约束用户的下半身;通过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配合,相比于现有的安全带,能够约束用户的下半身,将用户的整个身体都束缚在座椅上,降低受到冲击时用户的受伤程度。
47.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护垫23、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所述护垫23覆盖于用户的骨盆处,护垫2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锚点对应的连接结构,护垫23的两侧与对应的锚点相连。所述护垫23上端与所述第一约束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带体21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左端相连,并形成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带体22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右端相连,并形成第二约束环。所述第一约束环和所述第二约束环与用于的双腿对应。
48.骨盆,位于人的腹部和大腿之间,也称为小腹或者下腹。护垫23覆盖于骨盆处,用于约束骨盆。本实施例中,护垫23的作用与两点式安全带的作用相同,均用于约束骨盆,但是,护垫23相比于两点式安全带更加柔软,并且面积较大,不会以细绳的状态勒紧用户的腹部,能够避免对用户的腹部造成挤压而造成腹部受伤。
49.护垫2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与用户的双腿相对应。第一带体21形成第一约束环,第二带体22形成第二约束环,使用时,用户的双腿分别穿戴在对应的约束环内,在髋关节的作用下,避免用户的身体下滑。
50.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的为涤纶、丙纶或者尼龙编织而成。护垫23为涤纶、丙纶或者尼龙编织而成,护垫23可以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海绵以提高舒适度。
51.如图1所示,所述护垫23的左侧设有第三带体24,右侧设有第四带体25;所述第三带体24远离所述护垫2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带体25远离所述护垫23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锚点相连的挂钩。
52.本实施例中,使用时,第三带体24用于与座椅左侧的锚点相连,第四带体25与座椅右侧的锚点相连,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与护垫23配合,对用户的骨盆位置形成约束。
53.本实施例中,挂钩为防脱钩,即挂钩的开口处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防脱片,其安全性高,并且还方便拆卸。防脱钩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5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带体21远离所述护垫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带体24相连,护垫23、第一带体21和第三带体24之间形成第一约束环。所述第二带体22远离所述护垫2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带体25相连,护垫23、第二带体22和第四带体25之间形成第二约束环。第一约束环和第二约束环分别套于用户的双腿上。
55.可选的,第一带体21、第二带体22、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上均设置有插扣31。
56.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上设置插扣31,用于调节第一约束环和第二约束环的大小,以适应用户的体型;同时还能够方便用户的穿戴。
57.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上设置插扣31,用于调节护垫23与座椅之间的距离,以适应用户的体型;同时还能够方便用户的穿戴。
58.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21、第二带体22、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上的插扣31结构相同。
59.如图1至图4所示,插扣31包括插销311和扣体312,插销311与扣体3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第一带体21为例,第一带体21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三带体24相连,第二部分与护垫23相连,插销311与第一部分相连,扣体312与第二部分相连,通过扣体312与插销311相连,形成第一约束环。并且,插销311与第一部分之间还可以调节第一部分的长度;具体的,插销311上形成有孔,第一部分穿设于孔内,通过抽拉的方式,以调节第一部分的长度,使其能够更好的契合用户的体型。
6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插扣31的结构,以及扣体312与第一部分之间的配合,扣体312调节第一部分的长度,插销311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61.本实施例中,第二带体22、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上的插扣31设置的具体方式可参考第一带体21,此处不再赘述。
62.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约束装置按照用户的体型设置出不同的码数,如,本实施例中,约束装置用于儿童,码数可以参照国际衣服码数,如,根据公开资料,获得对应年龄段的儿童的胸围、腿围、衣长、裤长、腰围等数据,根据上述各部位的数据信息设置各个带体的长度,用户在使用时,可根据自身的码数选取对应的约束装置即可。
6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还包括档垫,所述裆垫26与所述护垫23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带体21和所述第二带体22均与所述裆垫26相连。
64.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护垫23的下端设置档垫,能够更好的保护用户的身体,避免用户受到冲击时受伤。
65.同时,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均与档垫相连,使用时,裆垫26位于用户的裆部的位置,能够避免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勒紧用户的裆部造成用户受伤。
66.本实施例中,裆垫26的材质与护垫23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
67.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五带体27,所述第五带体27一端与所述裆垫26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下端相连。
68.在本实施例中,裆垫26呈三角形,其一条边与第五带体27相连,另外两条边分别与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相连。
69.通过设置第五带体27,能够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约束装置能够更好的契合人体结构,避免人体承受伤害。
70.本实施例中,第五带体27两端与裆垫26和护垫23之间采用缝合的方式连接。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与裆垫26之间、第一带体21与第三带体24之间、第二带体22与第四带体25之间、第三带体24与护垫23之间以及第四带体25与护垫23之间也均采用缝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7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第一约束组件包括第六带体11、第七带体12、第八带体13和胸扣14。
72.所述第六带体11呈环形,并套设于所述椅背上,可选的,第六带体11上同样设置有插扣31,插扣31的结构与设置方式与第一带体2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3.所述第七带体12一端与所述第六带体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上端相连;
所述第八带体13一端与所述第六带体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护垫23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七带体12和所述第八带体13与用户的双肩对应,所述胸扣14设置于所述第七带体12和所述第八带体13之间,并调节所述第七带体12和所述第八带体13之间的间距。使用时,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的两端通过第六带体11和固定,对用户的上半身进行约束。
74.可选的,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间隔设置,第七带体12位于用户的左肩,第八带体13位于用户的右肩。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呈马甲型的结构,将用户的上半身约束。
75.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长度的档扣32。
76.本实施例中,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的结构与第一带体2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七带体12与护垫23和第六带体11之间,以及第八带体13与护垫23和第六带体11之间也均采用缝合的方式连接。
77.可选的,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内部中空设置,并且填充有海绵,用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同时更加缓和,避免用户挤压受伤。
7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调整至与儿童身体匹配的长度,将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上的插扣31解开,将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与护垫23相连的部分分别由儿童的两条腿下穿过,之后将插扣31固定好,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穿戴完成。之后,儿童坐于座椅上,开始调节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的长度,调节完成后,将第三带体24和第四带体25上的挂钩与对应的锚点配合连接。第二约束组件部分穿戴完成。调整第六带体11的长度,将其套设于座椅的椅背上,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位于儿童的前方,对儿童的上身约束,调整胸扣14,调整第七带体12和第八带体13之间的距离,使第七带体12位于左肩的上方,第八带体13位于右肩的上方,至此,约束装置穿戴完成。
7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约束装置。
80.可选的,座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锚点,第一带体21上的挂扣与左侧的锚点相连,第二带体22上的挂钩与右侧的锚点相连。
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