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6742发布日期:2023-01-14 07:5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放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无人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投放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飞行爱好以及拍摄需求外,民用无人机的其他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通过无人机实现物品的投放。
3.无人机本身通常没有设计投放器,需要搭配额外的投放器才能实现投放。现有的投放器类型多种多样,比如通过一个框型的连接件将投放器与无人机装配起来,这种方式必须不同机型配置不同的连接件,其通用性不强。
4.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放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投放器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7.一种投放器,包括:
8.投放器本体,该投放器本体上具有至少一对连接部,每对连接部沿一个方向设于所述投放器本体的两侧;
9.束缚带,该束缚带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对连接部捆绑以将所述投放器本体绑缚于飞行器上。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束缚带通过的通孔以及供束缚带缠绕的固定部,装配时所述束缚带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固定部缠绕。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是一个把手结构。
12.进一步的,包括一对所述连接部,该一对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投放器本体的宽度两侧。
13.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器本体包括外壳,所述至少一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束缚带为魔术带。
15.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器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一用于增高的支架。
16.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器本体与所述支架可拆卸插接。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末端朝向投放器本体的一侧具有凸起部;当所述支架与所述投放器本体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凸起部紧压在设于投放器本体下表面处的凹槽处。
18.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器本体包括电控板、电源、陀螺仪和电机,所述电源、陀螺仪和电机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控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设于投放器本体外侧的挂钩。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投放器,包括投放器本体和束缚带,该投放器本体上具有至少一对连接部,每对连接部沿一个方向设于所述投放器本体的两侧;束缚带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对连接部捆绑以将所述投放器本体绑缚于飞行器上。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束缚带穿过连接部缠绕在飞行器上即可实现投放器和飞行器的配合。由于束缚带是柔性的,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飞行器需求。因此,其适应性非常强,对于多种不同类型、款式的无人机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投放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投放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设置两对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个连接部上设置多个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投放器本体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投放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投放器本体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的方向以附图所展示的为准。如果某一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投放器,包括投放器本体10和束缚带20,该投放器本体10上具有至少一对连接部101,每对连接部101沿一个方向设于所述投放器本体10的两侧;束缚带20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对连接部101捆绑以将所述投放器本体10绑缚于飞行器上。
32.在使用的时候,束缚带20穿过一对所述连接部101后捆绑于所述飞行器本体10上,束缚带20是柔性的,因此可以适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飞行器。相比于传统的投放器,本实用新型的投放器的适用性更强,满足一投放器满足多机使用的需求。
33.应当理解,连接部101的对数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进行设定。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只包括一对所述连接部101,该一对所述连接部101位于所述投放器本体10的宽度两侧。应当理解,所述宽度即为飞行器的宽度方向,对于飞行器,通常的无人机的窄处定义为宽度,无人机较长尺寸的位置定义为长度方向。
3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设置两对连接部101,两对连接部101均设于投放器本体10的宽度两侧。通过两对连接部101能够保证在缠绕束缚带20的时候实现交叉缠绕或多束缚带缠绕,以此提高稳定性。
35.详细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101具有供束缚带20通过的通孔1011以及供束缚
带20缠绕的固定部1012,装配时所述束缚带20穿过所述通孔1011并与所述固定部1012缠绕。在使用的时候束缚带20是缠绕在所述固定部1012处的。通孔1011在横向方向是封闭的,这样能够保证束缚带20缠绕在所述固定部1012上的时候不会滑脱。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部101只设置一对,但是每个连接部101处可同时设置多个通孔1011。每个连接部101上的多个通孔1011按照前后的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该方案能够保证束缚带20在多个通孔1011处来回缠绕,提高绑缚后的稳定性。
37.具体的,所述连接部101是一个把手结构。即整个连接部101呈现把手的形状。该把手结构由投放器本体10的侧面向外延伸形成。
3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投放器本体10包括外壳102,所述至少一对所述连接部101与所述外壳102为一体式结构。即连接部101与外壳102是整体的,在具体生产时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工艺实现。
39.束缚带20是带状结构,是可以折叠、卷曲的。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飞行器的外形轮廓变形至合适的形状以实现紧紧绷紧。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束缚带20优选为魔术带。在实际使用过程,可以缠绕数圈以保证捆绑后的稳定性。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规格的飞行器。所述投放器本体1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一用于增高的支架30。即通过支架30的设置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兼容性。
41.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投放器本体10与所述支架30可拆卸插接。即该投放器本体10和支架30之间是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具体来说,如图6和图7,所述投放器本体10的底部具有插槽108,对应所述支架30上设置对应的插条301。且插槽108的数量包括两个,所述插条301的数量包括两个。在进行装配时,将所述插条301插入对应的插槽108处即可。对应的,为了实现投放器本体10和支架30之间插接时的定位,所述插槽108的内侧具有限位部109,在进行插接装配时,所述插条301的前端与所述限位部109接触,如此便实现限位约束。
4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具有一弹性件303,该弹性件303的末端朝向投放器本体10的一侧具有凸起部302;当所述支架30与所述投放器本体10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弹性件303将所述凸起部302紧压在设于投放器本体10下表面处的凹槽107处。在装配后,弹性件303会发生弹性形变,使得该弹性件303紧压所述投放器本体10的下表面以致所述凸起部302始终落在所述凹槽107处。装配后,凹槽107对所述凸起部302产生约束,使得支架30不易脱离。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03为悬臂件,通过这样的结构保证具有足够的弹性形变,方便拆接。
43.如图2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投放器本体10包括电控板103、电源104、陀螺仪105和电机106,所述电源104、陀螺仪105和电机106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控板103;所述电机106的输出轴连接一设于投放器本体10外侧的挂钩108。本实施例将陀螺仪105集成在投放器中,满足需要基于陀螺仪实现投放的场合的使用需求。具体来说,通过陀螺仪105实现对方位、角度的判断以向控制端传输对应的信号,最终实现投放控制。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陀螺仪105可以是与所述电控板103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优选的,该陀螺仪105可以集成在所述电控板103上。
45.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束缚带20与连接部101的装配实现与飞
行器进行捆绑固定,其适用性强。另一方面,通过支架30的设计,能够实现增高功能。最后设置陀螺仪105能够方便甄别方向和角度,满足方位调整实现自动投放的使用环境需求。
46.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