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射增程运载器。
背景技术:2.随着日益完善的防空体系,给空中攻击作战的有人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当下策略有以传统飞机为载机,挂载运输几种具备协同与分布式作战功能的小型无人机,从防区外发射来突破敌防御系统并进行攻击,通过增加无人机的数量,不仅增强机队在对抗环境中的任务效能,也显著降低作战成本。但是当下无人机攻击手段较少,多为自杀式无人机,用自身损毁的方式来攻击目标,但炸伤范围较小,打击目标精准度较差,缺少一种可挂载大重量级精准制导弹类武器且可回收的无人机,即可远程打击地面目标,也可空中站位,配合主机完成立体式打击。
3.而且,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很多人为或机械不方便的环境中,无人机发挥中重要角色。比如在火灾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灭火是个大难题,不仅仅是灭火装置无法输送,而且灭火的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同时缺少一种可以挂载灭火弹,进行空中精准投放的运载无人机,从而可以有效、快速、精准的进行灭火。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载弹体,可重复利用的空射增程运载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空射增程运载器,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进气道和弹体,所述机翼和所述尾翼分别布置在所述机身的前部和尾部,所述进气道和所述弹体布置在所述机身下方,所述机身上方设置有安装吊耳的吊耳安装位置;所述机身上方设置有收纳所述机翼的机翼折叠空间,所述机翼通过折叠连接组件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折叠连接组件折叠收纳至所述机翼折叠空间内,所述尾翼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紧贴于所述机身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机翼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其后方设置有副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对称布置在所述机身左右两侧,所述左机翼及左副翼与所述右机翼及右副翼上下叠放布置。
8.优选的,所述机翼采用后掠中等展弦比机翼。
9.进一步的,所述尾翼采用倒v尾,包括左右v尾,对称布置在所述机身尾部两侧,转动收纳后的所述v尾与所述机身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运载器的动力系统采用高效小型涡轮发动机,并埋于所述机身的后端尾部,通过所述机身下部两侧的所述进气道进气。
11.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下方设置有挂载所述弹体的开放式弹仓,所述弹体采用半埋式布局挂载于所述机身正下方。
12.优选的,所述机身采用升力体机身外形。
13.进一步的,所述空射增程运载器的重心位置于所述弹体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左右两侧设置有机翼折叠空间,从而可以快速的将机翼收纳至机翼折叠空间内部,而且尾翼通过转轴组件与机身转动连接,从而将尾翼收纳与机身贴合,从而方便运载器的运输和装载,大大提高了运输和挂载的空间利用率。
16.2.机身下方设置有弹仓,并采用半埋式布局的方式挂载有弹体,且弹体重心尾位置于运载器整体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较少运载器飞行时的阻力,另外一方面可以保证弹体脱离机身后,运载器依然能够正常稳定飞行,从而实现弹体的发射和运载器的自行返回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图1的前视图;
19.图3为图1收纳变形状态图;
20.图4为图1的俯视图;
21.图5为图2省略部分结构的前视图;
22.图中标记为:
23.1、机身,2、机翼,201、副翼,3、吊耳安装位置,4、尾翼,5、进气道,6、弹体,101,机翼折叠空间,102、弹仓,21、左机翼,22、右机翼。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射增程运载器,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4、进气道5和弹体6。机身1采用升力体机身外形,机翼2设置在机身1前部,尾翼4设置在机身1尾部,进气道5和弹体6均设置在机身1下部。机身1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吊耳的安装吊耳位置3,从而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运载器挂载在有人机或其他载机上,动力装置设置在机身1的尾端。
27.在本实用新型中,机翼2采用高升力翼型,包括对称布置在机身1左右两侧的左右机翼,机翼2的后方设置有可用于控制运载器飞行时滚转动作的副翼201,如图2和图4所示,左侧机翼21及左侧副翼与右侧机翼22及右侧副翼于机身1对称相同,但上下叠放,左右机翼
上下叠放时,可以节省机身宽度占比,从而降低飞行阻力。
28.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机身1和机翼2的连接处,机身1上还设置有可用于收纳机翼2的机翼折叠空间101,机翼2通过折叠连接组件与机身1连接,且通过折叠连接组件折叠收纳后藏于机身1的机翼折叠空间101内。所述折叠连接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转轴组件,机翼2通过所述转轴组件与机身1转动连接,并通过气动或电动装置驱动其展开和收纳。机翼2折叠后的宽度小于机翼折叠空间101的宽度,以便于进一步的设置外盖遮挡。
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盖采用启动或电动等动力装置驱动打开和关闭。当本实用新型的运载器脱离载体后,运载器的控制系统驱动机翼外盖打开,并驱动其机翼从机翼折叠空间内向外展开。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保持运载器的高速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机翼采用后掠中等展弦比机翼。
30.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尾翼4采用倒v尾,包括左右对称的左侧v尾和右侧v尾,对称布置在机身1的机尾上表面。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v尾4通过转轴组件与机身1转动连接,向前转动v尾即可将其紧贴所述机身进行收纳,收纳后的v尾有助于运载器的运输和快速组装。同时也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其展开和收纳。如图3所示,机翼2折叠后收纳于机身1的机翼折叠空间101内,尾翼4收纳后紧贴机身1的尾部,在运输和装载后,其空间大幅度降低,当发射脱离载体后,尾翼和机翼依次经其各自的动力装置驱动展开进行自主飞行。
3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采用高效小型涡轮发动机,并埋于机身1的尾部后端,通过机身1下部两侧的进气道5进气。如图2所示,进气道5对称布置在机身1下方左右两侧,与其尾部后端的动力系统连通。
32.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体6挂载于机身1正下方,为了减少阻力,本实用新型的弹体和机身采用半埋式布局,通过在机身1下方开有用于挂载弹体6的开放式弹仓102,当挂载弹体6后,弹体被半包裹在机身1的正下方,与机身成一体,从而有效的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进一步的,弹体6包括单独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当脱离机身1后,可进一步的进行自主高速飞行和位置调整,以用于对目标进行精准的投放和打击。
33.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弹体6的重心位置与运载器全机重心位置保持一致,可保证弹体脱离机身后,运载器无人机依然可稳定正常飞行。
3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