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及主绳索张力调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515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电梯的主绳索张力进行测定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及使用该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主绳索张力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的门、轿厢通过多根绳索悬挂于电梯井内,若悬挂门的门驱动绳索的张力下降,则会产生门无法开闭等故障。另外,若悬挂轿厢的主绳索中产生偏差,则电梯的乘坐感受会变差。另外,主绳索自身或卷绕主绳索并驱动的滑轮会产生摩擦损耗,需要进行更换这些部件的作业。因此,维护作业员定期地前往现场,对主绳索、门驱动用绳索的张力进行确认。作为一般的绳索张力的确认方法,有如下方法:在经由张力用弹簧设置绳索端部的情况下,利用弹簧长度来确认张力,或者维护作业员到厢体上一根一根地敲打绳索,测定此时的往复次数和时间来计算振动频率,确认张力。而且,作为远程检查的方法,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2010-26510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技术如下:具有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该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在层站门的连动绳索的一个端部经由张力用弹簧固定于基准位置;以及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该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在层站门的连动绳索的另一个端部经由张力用弹簧固定于基准位置,利用监控摄像头拍摄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和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获取监控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并确认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和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的基准位置偏移,从而对门连动绳索的张力进行检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6510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利用连动绳索张力的监控摄像头图像来确认层站门的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和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的基准位置偏移,通过偏移量来判定连动绳索张力是否存在异常。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是用于确认层站门的上部连动绳索安装部和下部连动绳索安装部的基准位置偏移来检测异常的技术,例如,并未特别考虑对在无机械室电梯等的电梯井顶部设置绳索端部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进行测定的情况。因此,引用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无法有效地测定顶部经由张力用弹簧设置于电梯井的顶部的主绳索的张力。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有效地测定主缆绳端部经由张力用弹簧设置于电梯井的顶部的主绳索的张力。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将多根主绳索的张力作为所述张力用弹簧的长度进行测定,该多个主绳索的主绳索端部经由张力用弹簧设置于电梯的电梯井的顶部,所述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包括: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拍摄所述张力用弹簧;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在所述电梯井的顶部支承所述拍摄装置以使得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进入所述拍摄装置的视角,且焦点对准;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使所述电梯的轿厢移动到所述电梯井的中间部时,利用所述拍摄装置来拍摄所述张力用弹簧,并获取所拍摄到的图像。此外,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明确。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有效地测定端部经由张力用弹簧设置于电梯井的顶部的主绳索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支架的概要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中使用的支架的概要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使用图5所示的支架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图。图7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所示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来测定主绳索张力的测定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举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图。该图(a)是立体图,该图(b)是该图(a)的侧视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是对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中的主绳索张力进行测定的装置,如图1(b)所示,包含摄像头11、支承摄像头11的下部支架9及上部支架12、以及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个人电脑)40,对该个人计算机40发送由摄像头11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且该个人计算机40基于发送来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处理。个人电脑40对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显示在自身的显示器上,另外将在后面进行阐述,还具有摄像头11的远程操作功能。进行所述图像处理的功能和远程操作功能作为个人电脑40的软件的处理功能设定于该个人电脑40中。当然,也可作为专用的装置来构建。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安装于主绳索30的端部的主绳索端支承部3,向主绳索30施加预先设定的张力。各主绳索30在端部包括张力用弹簧4,利用该张力用弹簧4的弹性力来施加张力。张力用弹簧4在电梯井1的顶部的电梯井结构主体2的上表面,安装于主绳索端支承部3的杆7,该杆7通过该电梯井结构主体2上所开设的未图示的孔向上方插入。图1(a)是表示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主要的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和主绳索端支承部3的立体图。该图中,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包含张力用弹簧4、按压张力用弹簧4的按压板5、调整张力用弹簧4的弹性力的调整螺栓6。主绳索端支承部3包含与主绳索30的端部之间的接合部、从接合部延伸且在外周切有螺纹槽的杆7、防止调整螺栓6脱落用的开口销8。张力用弹簧4被插入于杆7的外周,被电梯井结构主体2和按压板5夹住,通过调整螺栓6在压缩状态下安装。通过使调整螺栓6沿着杆7的外周的螺纹槽旋转,从而调整张力用弹簧4的弹簧长度,由此能对主绳索30的张力(张力)进行调整。开口销8配置于杆7的上端,阻止调整螺栓6从该位置朝上移动。如图1(b)所示,下部支架9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于电梯井结构主体2,上部支架12通过连结螺栓13与下部支架9相连结。摄像头11中,镜头11a配置于与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相对向的位置的上部支架12的内侧。即,将摄像头的视角和与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距离考虑在内地将摄像头11定位于能够照到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多个张力用弹簧4、多个按压板5、多个调整螺栓6及多个杆7的位置。在上部支架12上包括刻度尺4,该刻度尺4能够通过以张力用弹簧4的按压板5的高度为中心在上下刻画的刻度来测定弹簧长度。图2是表示上部支架12与杆7之间的关系的俯视图。由该图可知,在上部支架12的水平面12b形成有可供杆7插入的切口12a。通过使用这种切口12a,从而能够避开杆7来设置刻度尺14,而无需卸下开口销8。摄像头11例如包括LED灯11c以作为照明装置,以使得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拍摄对象物。另外,包括用于对外部的个人电脑40发送所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11b。而且,个人电脑40具有可使用该无线通信装置11b从个人电脑40侧远程操作摄像头11的视角调整、图像的放大及缩小调整、亮度调整等摄像头拍摄所需的功能的远程操作功能。即,摄像头11具有可远程操作视角调整(变焦)、图像放大及缩小调整、焦距调整、及亮度调整等摄像头11自身的功能的遥控功能。而且,通过从个人电脑40访问该遥控功能,从而能使用所述各功能进行摄像头操作。摄像头11在张力用弹簧4的正面,且预先确保距离地安装于上部支架12以使得多个张力用弹簧4进入视角。因此,容易拍摄主绳索30的端部的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能够通过个人电脑40的远程操作功能进行需要的调整,因此能够可靠地获取图像分析所需的图像数据。另外,主绳索30的张力可通过在轿厢21位于电梯井1的中间部的状态下进行测定来准确地测定。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轿厢21位于电梯井1的中间部的状态时,通过利用远程操作来进行摄像头拍摄,从而能高精度地确认主绳索30的张力。其结果是,能够基于该确认的张力来实施更高精度的调整作业。[实施例2]图3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概要的图,图4是其俯视图。图3与实施例1中的图1(b)相对应。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摄像头11的安装结构以外都相同,因此对相同的各部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例2中,是省略实施例1中的下部支架9,使上部支架12保持于杆7,成为采用悬臂结构的悬臂支架18的示例。悬臂支架18的一端包括用于抓住并固定杆7的夹持部19,另一端侧支承摄像头11。另外,在电梯井结构主体2的上表面与杆7平行地设置有用于测定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的刻度尺14。在夹持部19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按压刻度尺14的上端且对从调整螺栓6到悬臂支架18的高度进行规定的按压构件18a。按压构件18a既可与悬臂支架18成为一体,也可分开形成。另外,也可具有弹性。摄像头11与实施例1相同,使视角和距离相适应地安装于能够可靠地拍摄主绳索30的端部的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位置,将所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到个人电脑40。其他各部及各部的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也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利用摄像头11来拍摄刻度尺14,从而能够根据刻度尺14的刻度和按压板5的位置来测定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而且,能够基于该测定结果来高精度地确认主绳索30的张力,能够基于该确认的张力来实施调整作业。另外,本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那样使用下部支架9和上部支架12这两个支架的情况相比,只要使用一个悬臂支架18即可,因此能够降低相应的成本。另一方面,实施例1中,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支架进行螺栓固定,因此与使用夹持部的情况相比,具有固定精度较高、能稳定地保持的优点。[实施例3]图5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使用的支架的概要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使用图5所示的支架的电梯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概要的图。图5(a)是支架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支架结构的剖视图。图5(a)中,支架20包括:分成两个的板状的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分别设置于各本体部27a、27b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及第二磁体部25a、25b;以及在各本体部27a、27b的另一个端部侧连结成能使各本体部27a、27b旋转且能滑动的连结轴28。第一及第二磁体部25a、25b还通过第一及第二轴构件26a、26b以能进行360度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各本体部27a、27b。由于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连结成能绕着连结轴28进行旋转且能进行滑动,因此在能滑动的范围内可自由调整支架20的长度,还可自由调整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间的角度。此外,构成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的板材分别为,两块平行的板成为一对,如图5(b)所示进行结合。该示例中,使得第二本体部27b的一对板材从外侧夹住第一本体部27a的一对板材,通过连结轴28进行连结。摄像头11例如以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连结轴28,且能使镜头朝向目标方向。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可经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电动机来远程改变水平方向的角度。此外,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1安装于连结轴28,但当然也可设置于第一或第二本体部27a、27b的上表面的其他部位。支架20例如如图6所示安装于能可靠地拍摄主绳索30的端部的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位置。即,支架20使第一及第二磁体部25a、25b通过磁力吸附、支承于电梯井1的顶部的电梯井结构主体2的上表面。第一及第二磁体部25a、25b如图6(a)、(b)所示,吸附于电梯井结构主体2的上表面以使得跨过电梯井1,而此时,第一及第二磁体部25a、25b和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以可绕着第一及第二轴构件26a、26b进行360度旋转的方式相结合,另外由于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连结成可绕着连结轴28自由旋转且可自由滑动,因此能任意地设定。除此以外由于摄像头11以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连结轴28,因此能够使镜头11朝向所希望的方向,并能够将摄像头11的视角和与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距离考虑在内地将摄像头11定位于能拍摄到主绳索张力施加装置20的多个张力用弹簧4、多个按压板5、多个调整螺栓6及多个杆7的位置。此时,由于摄像头11如上所述构成为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动作,因此若预先使得能够对所驱动的电动机进行远程操作,则不管是轿厢侧主绳索端22还是配重块侧主绳索端24都能通过作业者的远程操作来拍摄。若采用这种结构,则能够将支架20固定于可拍摄多个主绳索端3的位置,且能够容易地设定拍摄部位来进行拍摄。此时,也不需要作业者待在摄像头11的旁边进行操作。[实施例4]实施例4是使用实施例1所示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来测定主绳索张力的测定方法的一个实施示例。图7是表示该测定方法中的测定步骤的流程图。在测定主绳索张力的情况下,首先,在步骤S1中,作业者乘坐到轿厢21的厢体上,使厢体2移动到电梯井1的顶部。在步骤S2中,作业者将下部支架9通过所述固定螺栓10安装于电梯井结构主体2,进一步将上部支架12通过连结螺栓13与下部支架9相连结。在步骤S3中,作业者将刻度尺14设置成与张力用弹簧4平行,接通摄像头11的电源。摄像头11由未图示的电池驱动,所述LED灯11c和无线通信装置11b在该摄像头11的电源接通后能够使用各自的功能。在摄像头11的电源接通后,在步骤S4中,使轿厢21移动到电梯井1的中间部,接通个人电脑(PC)40的电源,利用无线通信装置11b的功能,使LED灯11b进行动作来点亮照明。进一步地,通过个人电脑40的远程操作功能来进行摄像头11的调整,利用摄像头11在刻度尺14和一个画面中拍摄按压板5的位置以作为张力用弹簧4的高度。作业者若在个人电脑画面上看到该画面,则能够在视觉上掌握按压板5的位置是位于刻度尺14的哪个刻度处。即,按压板5的高度位置一目了然。在步骤S5中,作业者利用刻度尺14的刻度来测定按压板5的位置,以作为多个其他的所述张力用弹簧4的高度,使各个张力用弹簧的高度(长度)与刻度相对照来进行测定。将该测定的高度作为(A)。然后,在步骤S6中,作业者使轿厢21移动到电梯井1的顶部,通过刻度尺14的刻度以目视确认、测定按压板5的位置。将该高度作为(B)。接着,在步骤S7中,计算出步骤S5和步骤S6的各张力用弹簧4的高度差(变化量),判定是否需要调整张力用弹簧4的高度(压缩力或张力)、即是否要进行调整。此外,变化量由(A)-(B)来计算出。在步骤S7中,若变化量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则判定为要调整,若小于所述值,则判定为不要调整。在步骤S7中判定为要调整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为了使(A)-(B)的值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变化量较大的主绳索30的张力用弹簧4的高度进行变化,使用未图示的工具来操作调整螺栓6,将变化量较大的主绳索30的张力调整成与其他主绳索30的张力相等。在调整后,返回到步骤S4,重复步骤S4之后的处理直到(A)-(B)的值小于预先设定的值为止。然后,若在步骤S7中判定为不要调整,则结束主绳索张力的调整处理。此外,在使用图7的说明中,以使用支架9、12的实施例1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使用实施例2或3的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也同样能够测定主绳索张力。此时,在应用实施例2及3的情况和应用实施例1的情况中,只是步骤S2的处理会根据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结构而不同,除此以外的处理都相同。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起到如下效果。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效果说明中,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各部,以括号示出权利要求书中的各构成要素,或者附加参照标号,从而明确了两者的对应关系。(1)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将多根主绳索30的张力作为所述张力用弹簧的长度进行测定,该多个主绳索30的端部3经由张力用弹簧4设置于电梯的电梯井1的顶部,该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包括:摄像头(拍摄装置)11,该摄像头11拍摄所述张力用弹簧4;支架(支承装置)9、12,该支架9、12支承所述摄像头11以使得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4进入视角且焦点对准;以及个人电脑(控制装置)40,该个人电脑40在使所述电梯的轿厢21移动到所述电梯井1的中间部时,利用所述摄像头11来拍摄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4,并获取所拍摄到的图像,因此能够在轿厢21位于电梯井1的中间部时利用摄像头11所拍摄到的图像,来测定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由此,作业者能在乘坐在厢体上的状态下高效地进行测定作业和调整作业。(2)另外,用于测量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的刻度尺14与所述张力用弹簧4一起设置在所拍摄的所述视角内,因此能够利用摄像头11在相同画面上看到张力用弹簧4和刻度尺14的拍摄图像。由此,能够将张力用弹簧长度与刻度尺14刻度进行对比,从而通过目视容易地进行测定。(3)所述摄像头(拍摄装置)11包括对拍摄物进行照明的LED灯(照明装置)41c;以及将拍摄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所述个人电脑(控制装置)40的无线装置11b,因此作业者能够在位于厢体上的状态下,通过无线通信从设置于电梯井1的顶部的较暗的环境中的摄像头11获取清晰的图像。(4)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与电梯井结构主体2相结合的下部支架(第一支架)9、以及与该下部支架9相结合且支承所述摄像头11的上部支架(第二支架)12,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装、支承摄像头11。(5)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安装张力用弹簧4的杆7上所安装的支架,因此能够简单地安装、支承摄像头11。(6)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一对第一及第二本体部27a、27b、连结成能使该本体部27a、27b旋转且能滑动的连结轴28、以及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与该本体部27a、27b的所述连结轴设置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且用于吸附于所述电梯井结构主体2的磁体部26a、26b,因此能够利用一个摄像头11拍摄、测定轿厢侧主绳索端22和配重块侧主绳索端24这两处的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由此,能够高效地实施张力的确认和张力的调整作业。(7)所述摄像头11以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承装置,因此只要改变摄像头11的水平方向的角度,就能利用一个摄像头来拍摄、测定轿厢侧主绳索端22和配重块侧主绳索端24这两处的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8)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中的主绳索张力测定方法中,该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将多根主绳索30的张力作为所述张力用弹簧的长度进行测定,该多个主绳索30的端部3经由张力用弹簧4设置于电梯的电梯井1的顶部,所述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包括:摄像头(拍摄装置)11,该摄像头11拍摄所述张力用弹簧4;以及支架(支承装置)9、12,该支架9、12支承所述摄像头11,以使得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4进入视角且焦点对准,所述主绳索张力测定方法中,使所述电梯的轿厢21移动到所述电梯井1的中间部,利用摄像头(拍摄装置)11来拍摄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4并测定所述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步骤S4、S5),使所述电梯的轿厢21移动到所述电梯井1的顶部,作业者通过目视来测定多个所述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步骤S6),对移动到所述电梯井1的中间部时测定的所述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和移动到所述电梯井1的顶部时测定的所述张力用弹簧4的长度进行比较,当两者之差在预先设定的长度以上时(步骤S7:是),调整所述张力用弹簧的压缩长度(步骤S8、S4、S5、S6、S7)直到两者之差变得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为止(步骤S7:否),因此作业者能够在乘坐在厢体上的状态下高效地进行测定作业和调整作业。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中包含的所有技术事项都成为本发明的对象。上述实施例示出了优选的示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来实现各种替代例、修正例、变形例或改良例,它们都包含在所添附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中。标号说明1电梯井2电梯井结构主体4张力用弹簧7杆9下部支架11摄像头12上部支架14刻度尺18悬臂支架21轿厢22轿厢侧主绳索端24配重块侧绳索端25a、25b磁体部26a、26b轴构件27a、27b本体部28连结轴30主绳索40个人计算机(个人电脑)100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