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及其防抖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6907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及其防抖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及其防抖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在启停时,容易存在抖动现象,会表现出不稳定,由于驱动设备等结构突然启停,使得电梯突然受力,影响使用者感官。现有的防止电梯抖动的方式,主要是采用缓冲叶液缸等方式,在垂直截面上,在电梯启停时,使缓冲液缸运行,防止电梯抖动,但是,相应结构并不可靠,并且,液缸本身能够承受的力的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及其防抖动方法,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两侧的固定端和固定孔结构,并采用滚轮,使固定端逐渐稳定的进入固定孔内,使电梯在启停时能缓慢的移动,避免其抖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井侧壁上的固定孔,在电梯轿厢两侧设置有固定端,所述的固定端内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远离所述的固定端一端的上下端面为弧形面,在所述的弧形面上设置有滚轮,电梯轿厢停止时,所述的伸缩杆能够嵌入在所述的固定孔内;

所述的固定端为中空筒状结构,在所述的固定端内设置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端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伸缩杆上,所述的液压缸通过线路与电梯控制器向连接;

所述的固定孔的上下端面为与所述的固定端上的弧形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滚轮为沿所述的固定端的弧形面弧度方向排布的数个,数个所述的滚轮由所述的固定端中部向两端方向外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伸缩杆两端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的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固定端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的伸缩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的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的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固定端两侧壁上。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固定端远离电梯轿厢一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的伸缩杆位于所述的固定端内侧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凸缘。

本发明还公开了电梯防抖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电梯井两侧的固定孔上下端面侧壁上设置接近开关,将接近开关与电梯控制器相连接,在电梯轿厢上升时,利用设置在下端面上的接近开关检测伸缩杆上端面是否达到固定孔位置;

S2: 当接近开关检测到伸缩杆上端面达到固定孔下端面位置时,向电梯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发送驱动信息驱动液压缸启动,液压缸推动伸缩杆沿着固定端轴线方向移动;

S3:液压缸推动伸缩杆上下端面上的滚轮沿着固定孔的下端面滚动进入固定孔内,当伸缩杆完全嵌入在固定孔内时,停止液压缸,使液压缸推动伸缩杆两端固定在固定孔内;

S4:当启动电梯时,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发送驱动信息,使液压缸启动,液压缸收缩,带动伸缩杆向电梯轿厢方向移动,伸缩杆上端面上的滚轮从固定孔内滚动退出;

S5:在电梯轿厢下降时,利用设置在固定孔上端面上的接近开关检测伸缩杆的下端面是否达到固定孔位置,当接近开关检测到伸缩杆下端面达到固定孔下端面位置时,向电梯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发送驱动信息驱动液压缸启动,液压缸推动伸缩杆沿着固定端轴线方向移动;

S6:液压缸推动伸缩杆上下端面上的滚轮沿着固定孔的下端面滚动进入固定孔内,当伸缩杆完全嵌入在固定孔内时,停止液压缸,使液压缸推动伸缩杆两端固定在固定孔内,当启动电梯时,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发送驱动信息,使液压缸启动,液压缸收缩,带动伸缩杆向电梯轿厢方向移动,伸缩杆上端面上的滚轮从固定孔内滚动退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采用两个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电梯轿厢两侧,在电梯启停时,将连接在固定端两侧的伸缩杆推进设置在电梯井侧壁上的固定孔内,通过采用设置有弧形面的伸缩杆,能够在液压缸的推动下使伸缩杆沿着弧形面逐渐进入固定孔内,使电梯轿厢逐渐受到两端的支撑力,实现逐渐减速或逐渐启动;

(2)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滚轮,通过使滚轮与固定孔的弧形面相接触,能够避免采用平滑弧形面与固定孔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控制系统示意图。

其中:101.电梯井,102.固定孔,103.固定端,104.伸缩杆,105.滚轮,106.液压缸, 108.滑槽,109.滑块,110.限位部,111.凸缘,112.电梯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防抖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井101侧壁上的固定孔102,在电梯轿厢112两侧设置有固定端103,所述的固定端103内设置有伸缩杆104,所述的伸缩杆104远离所述的固定端103一端的上下端面为弧形面,在所述的弧形面上设置有滚轮105,电梯轿厢112停止时,所述的伸缩杆104能够嵌入在所述的固定孔102内;

所述的固定端103为中空筒状结构,在所述的固定端103内设置有液压缸106,所述的液压缸106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端103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伸缩杆104上,所述的液压缸106通过线路与电梯控制器向连接;

所述的固定孔102的上下端面为与所述的固定端103上的弧形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滚轮105为沿所述的固定端103的弧形面弧度方向排布的数个,数个所述的滚轮105由所述的固定端103中部向两端方向外径逐渐减小。

在电梯启停时,启动液压缸,推动伸缩杆逐渐沿着固定孔的内壁进入固定孔内。由于滚轮的外径逐渐减小,即滚轮逐渐减小, 增加滚轮数量,能够使相邻固滚轮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连接滚轮上端面形成的弧线与固定孔内壁上的弧形面相接触,使伸缩杆能够相对滚动进入固定孔内,不会存在过大的摩擦,继而能够减小液压缸推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由于伸缩杆逐渐减入固定孔内, 使得电梯轿厢受到两侧支撑力,逐渐进行加速或减速,避免启动或停止时发生抖动。

本发明将液压缸与电梯的控制器相连接,通过电梯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运行,使其与电梯的启停同步即可。

实施例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在所述的伸缩杆104两端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的滚轮105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

通过采用凹槽结构,能够方便安装滚轮,提高安装效率,并且使滚轮结构更加稳固。

为了使伸缩杆受到固定端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固定端103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08,在所述的伸缩杆104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的滑槽108内滑动的滑块109,所述的滑槽108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固定端103两侧壁上。

通过采用滑槽108和滑块结构,能够方便安装,同时,使得伸缩杆沿着滑槽方向移动,使其具有稳定的运行轨迹,并且,滑块受到滑槽的支撑作用,使得伸缩杆在受到液压缸的推力的同时,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进而使得伸缩杆不容易出现变形,同时,也使得液压缸不会受到过大的径向载荷,不容易损坏。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固定端103远离电梯轿厢112一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部110,在所述的伸缩杆104位于所述的固定端103内侧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凸缘111。

通过采用凸缘111和限位部,能够使伸缩杆靠近固定端一端仅能够在限位部所限定的范围内运行,不会出现脱出或移位现象,使其更加稳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公开了电梯防抖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电梯井101两侧的固定孔102上下端面侧壁上设置接近开关,将接近开关与电梯控制器相连接,在电梯轿厢上升时,利用设置在下端面上的接近开关检测伸缩杆104上端面是否达到固定孔102位置;

S2: 当接近开关检测到伸缩杆104上端面达到固定孔102下端面位置时,向电梯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106发送驱动信息驱动液压缸106启动,液压缸106推动伸缩杆104沿着固定端轴线方向移动;

S3:液压缸106推动伸缩杆104上下端面上的滚轮105沿着固定孔102的下端面滚动进入固定孔102内,当伸缩杆104完全嵌入在固定孔102内时,停止液压缸106,使液压缸106推动伸缩杆104两端固定在固定孔102内;

S4:当启动电梯时,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106发送驱动信息,使液压缸106启动,液压缸106收缩,带动伸缩杆104向电梯轿厢112方向移动,伸缩杆104上端面上的滚轮105从固定孔102内滚动退出;

S5:在电梯轿厢下降时,利用设置在固定孔102上端面上的接近开关检测伸缩杆104的下端面是否达到固定孔102位置,当接近开关检测到伸缩杆104下端面达到固定孔102下端面位置时,向电梯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106发送驱动信息驱动液压缸106启动,液压缸推动伸缩杆104沿着固定端轴线方向移动;

S6:液压缸106推动伸缩杆104上下端面上的滚轮105沿着固定孔102的下端面滚动进入固定孔102内,当伸缩杆104完全嵌入在固定孔102内时,停止液压缸106,使液压缸106推动伸缩杆104两端固定在固定孔102内,当启动电梯时,电梯控制器向液压缸106发送驱动信息,使液压缸106启动,液压缸106收缩,带动伸缩杆104向电梯轿厢112方向移动,伸缩杆104上端面上的滚轮105从固定孔102内滚动退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