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用集水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集水罐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9952发布日期:2018-06-17 03:0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灌溉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对露水进行收集的集水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集水罐。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供给植物以充足的水分,而在偏干旱的山上或是西北部地区,因地域关系,其不具备工业条件来灌溉植物,通常是靠人工来运输水,但其工作量巨大,极大浪费人力成本,以及在此条件下,对植物输液用的集水罐也很难留存住水,植物也就常常因得不到灌溉缺水而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对露水进行收集的集水方法,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可收集露水,用以对干旱地区植物的供水,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方法的集水罐。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利用自然环境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将大气中的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水珠收集使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采用热传导系数大、质量大的介质做集水罐,裸露于户外,所述集水罐的外部设置有迂回收集沟槽;

所述的介质为金属介质;

所述的介质为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装于所述集水罐内,所述的收集沟槽设置于所述集水罐罐体的表面,沿所述集水罐罐体螺旋式布置。

植物用集水罐,其包括集水罐罐体、导管,所述罐体连通所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壁边缘四周设有集水槽,对应每一层所述集水槽上方的所述罐体的壁体上开有进水孔,在每层集水槽槽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集水槽的宽度从所述罐体上端往下端方向逐层递增;

对应所述进水孔处的所述罐体外壁面上设有呈螺旋式布置的收集沟槽;

所述收集沟槽底面及所述进水孔均设置为向所述集水槽方向倾斜向下,其倾斜角度为100°~1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水蒸气在昼夜温差大时液化,沿着罐体的进水孔进入到集水槽,当凝结的露水聚集到集水槽的一定高度后,便通过溢流口自动流到下一层集水槽中,直到流至罐体底部,最终通过导管灌溉植物,其次通过集水槽中收集的露水,可更好的利用温差收集更多的凝露,以及通过倾斜设置的进水孔,可方便使水蒸气聚集流入集水槽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对露水进行收集的集水方法,其利用自然环境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将大气中的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水珠收集使用。

其采用热传导系数大、质量大的介质做集水罐,裸露于户外,从而能更好的利用温差进行收集露水,集水罐的外部设置有迂回收集沟槽5;介质采用金属介质;或者介质为液体介质,液体介质装于集水罐内,收集沟槽5设置于集水罐罐体的表面,沿集水罐罐体螺旋式布置。

植物用集水罐,其包括集水罐罐体1、导管2,罐体1连通导管2,罐体1内壁边缘四周设有三层集水槽3,每一层集水槽3的宽度从罐体1上端往下端方向逐层递增,方便上一层的集水槽3中水流入下一层集水槽3中,最终通过导管2灌溉植物;罐体1底部呈漏斗型,则凝集的露水可直接快速的流于导管2内,对应每一层集水槽3上方的罐体1的壁体上开有进水孔4,对应进水孔4处的罐体1外壁面上设有呈螺旋式布置的收集沟槽5;收集沟槽5底面及进水孔4均设置为向集水槽3方向倾斜向下,其倾斜角度为100°~175°,可方便使水蒸气聚集流入集水槽3内;在每层集水槽3槽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6,溢流口6也可设置为倾斜,倾斜度为100°~175°,方便集水槽3内收集的水流入下一层集水槽3中。

一般在高山或者西北部地区,其昼夜温差比较大,本发明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达到灌溉植物的目的,即通过集水槽3收集水蒸气,当凝结成露水后聚集到集水槽3的一定高度后,便通过溢流口6自动流到下一层集水槽3中,直到流至罐体1底部,最终通过导管2灌溉植物,其次通过集水槽3中收集的露水,可更好的利用温差收集更多的凝露,对于干旱地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