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向海运集装箱装载细长的重型产品或一排重型产品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7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经由海运集装箱的开口的前侧向所述海运集装箱装载细长的重型产品或一排重型产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框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看,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至少大体上倒置的U形横截面,所述至少大体上倒置的U形横截面部分地由所述框架的至少两个相对的直立腿部构件形成,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有多个接合元件的接合单元,所述接合单元用于接合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上侧;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用于相对于所述框架在两个所述直立腿部构件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接合单元,其中,所述接合单元包括子框架,所述子框架设置有细长的提升臂,所述提升臂至少基本上水平地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定向的自由端,在所述提升臂的下侧,在所述提升臂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以在所述提升臂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排,设置多个接合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单元还包括至少大体上水平地延伸且在所述提升臂上方延伸的细长的基础臂,其中,所述基础臂和所述提升臂是互连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臂和所述提升臂在所述提升臂的纵向位置处连接,使得所述多个接合元件被设置在讨论中的所述纵向位置和所述提升臂的所述自由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看,所述基础臂和所述提升臂以及在所述基础臂和所述提升臂之间的连接部至少大体上限定C形。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臂相对于所述框架能够围绕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水平枢轴销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2且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臂和所述提升臂能够互连地围绕所述枢轴销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提升臂的所述自由端看,所述提升臂延伸超过所述枢轴销,且所述接合单元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在所述提升臂的延伸超过所述枢轴销的部分和所述基础臂之间作用,用于使所述提升臂围绕所述枢轴销相对于所述基础臂枢转。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以规则图案设置。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以单排设置。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直立腿部元件设置有导向元件,且所述子框架设置有导向构件,所述导向元件和所述导向构件被配置用于在所述接合单元的所述上下移动期间导向配合。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是被配置成使用真空接合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多个吸力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力元件被从多个柔性的细长的牵引元件悬挂,所述多个牵引元件接着从所述提升臂悬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吸力元件从在所述提升臂相对侧的所述多个牵引元件悬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所述牵引元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延伸,吸力元件通过所述牵引元件被悬挂。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力部件通过多个弹性元件被连接到所述提升臂。

16.根据权利要求12且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牵引元件从多个支架元件悬挂,所述多个支架元件通过所述多个弹性元件连接到所述提升臂。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包括多个钩元件或多个夹持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包括多个磁体。

19.一种用于利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经由海运集装箱的开口的前侧向所述海运集装箱装载细长的重型产品或一排重型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和所述多个接合元件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定位,使得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中的至少一些接合元件被定位在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正上方;

C: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D:所述装置提升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包括提升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使得所述提升臂、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和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高度内延伸;

E: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车辆,其中,所述提升臂的所述自由端指向所述海运集装箱中的所述开口,使得所述提升臂、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以及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通过所述开口被移入所述海运集装箱,至少直到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整个位于所述海运集装箱内;

F:所述装置降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包括降低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直到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被支撑在所述海运集装箱中的支撑表面上;

G:通过所述多个接合元件释放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所述接合;

H: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反向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车辆,至少直到所述提升臂完全延伸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外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和步骤C之间执行以下步骤:

B:所述装置降低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以用于使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在所述多个接合元件的触及范围内的目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移动部件在步骤B的架构内向下移动所述接合单元,直到所述接合部件能够接合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22.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的架构内,通过所述移动部件向上移动所述接合单元,包括向上移动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的架构内,通过所述移动部件向下移动所述接合单元,包括向下移动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期间,所述车辆被有利地移动,使得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将被定位在所述两个直立腿部之间或至少其延伸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期间,所述多个接合元件在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的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上侧,接合所述细长的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26.根据权利要求19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期间使所述车辆移动,使得所述海运集装箱将被定位在所述两个直立腿部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且在步骤F期间,所述基础臂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上方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是铝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且在步骤C期间,所述板通过所述吸力元件接合。

30.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排产品是一排袋子,每个袋子具有至少1立方米的体积,所述袋子装满散装货物。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且在步骤C期间,所述袋子通过所述多个钩元件或所述多个夹持元件接合。

3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是钢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且在步骤C期间,所述钢板通过所述多个磁体接合。

34.根据权利要求1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或所述一排产品具有至少1000kg的重量、优选地至少5000kg的重量。

35.一种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从海运集装箱经由所述开口的前侧卸载所装载的细长的重型产品或一排重型产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K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车辆,其中,所述提升臂的所述自由端指向所述海运集装箱中的所述开口,使得所述提升臂和所述多个接合元件通过在所述海运集装箱中的所述开口被移入所述海运集装箱,至少直到所述多个接合元件位于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正上方;

L: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所述重型产品;

M:所述装置提升在所述海运集装箱中的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重型产品或由所述多个接合元件接合的所述一排重型产品;

N:在所述海运集装箱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反向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车辆,至少直到所述提升臂整个延伸到所述海运集装箱的外部;

O:通过所述多个接合元件,释放所述重型产品或所述一排重型产品的所述接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