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切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20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切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陶瓷砖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陶瓷砖切垛速度的快速切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陶瓷产业连续多年快速发展,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与劳动力缺乏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对成品砖包装这种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人员流动性大的工种,招工及管理都较为困难;由自动包装线代替人力完成陶瓷砖的包装、码托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只有让生产过程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让体力劳动工种变为脑力劳动工种,才能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问题。

目前,陶瓷厂的抛光线后的工艺是:将瓷砖按一定等级、色号等因素分类放置到相应砖架上,然后上自动包装线进行包装、码垛。然而,随着陶瓷行业竞争日渐残酷,厂家不得不增加窑炉及抛光线的产量以降低成本,以600砖抛光线为例:以前每分钟过砖一般30~40片,而现在50片/分钟的高速生产线比比皆是。现有的自动包装线速度一般不高于32片/分钟,即8包/分钟,这样的速度需要两条甚至三条包装线才能满足一条抛光线的要求,导致场地、人工、维护成本均需要成倍增长。经过使用现场验证,现有的上砖机切垛装置由于动作较为复杂,直接影响了包装线上砖机的速度。

如图1至图3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上砖机切垛装置,其主要包括一个输送线组件1,对应该输送线组件1设有对中机构2、顶升机构3和夹砖机构4,其动作步骤为:

步骤1:砖垛6(800砖:6片或600砖:8片)经输送线组件1进入切垛工位,对中机构2动作,将砖垛拍齐;

步骤2:对中机构2缩回,让出夹砖的空间;

步骤3:顶升机构3作顶升动作,将砖垛6顶起到切垛高度;

步骤4:夹砖机构4动作,将上面的砖垛(800砖:3片或600砖:4片)夹紧;

步骤5:顶升机构3作下降动作,将下面的砖垛降回至输送线组件上,实现砖垛一分为二;

步骤6:输送线组件动作,将下面的砖垛送至包装工位;

步骤7:顶升气缸再次作顶升动作,承托上面的砖垛;

步骤8:夹砖机构动作,解除对上面的砖垛的夹持;

步骤9:顶升气缸再次作下降动作,将余下的砖垛降回至输送线组件上。

经实测,完成整个过程需15秒,步骤1~步骤6为第一垛砖的工作周期,耗时10秒;步骤7~步骤9为第二垛砖的工作周期,耗时5秒。可见第一垛砖的工作周期成了瓶颈,影响了整线包装的速度。而且,上述切垛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设置在夹砖机构上的压砖轮41进行限位,容易造成因陶瓷砖平整度不足而压裂瓷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对现有上砖机切垛装置进行结构改良,提供一种快速切垛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切垛装置,包括输送线组件和对应输送线组件设置的对中机构和夹砖机构;所述输送线组件由第一输送线组件和第二输送线组件组成,所述第二输送线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线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对中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输送线组件设置;所述夹砖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升降机构架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上方。

作为优选,每个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底架,设置在第二输送线组件的一侧;一个连接架,通过一个升降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和一个升降气缸,其缸体部分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其活塞杆端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导向组件主要由两个升降导向杆和两个导向套组成,所述两个升降导向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每个导向套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中并套设在一个升降导向杆的杆体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气缸为双行程气缸。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大大提升了陶瓷砖自动包装线的切垛速度,满足了更大产量的窑炉及抛光线自动打包的需求;而且,在切垛过程中不会出现因陶瓷砖平整度不足而被压裂的现象发生,可从容完成仿古砖、文化石等表面不平整瓷砖的切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上砖机切垛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

1—输送线组件;11—第一输送线组件;12—第二输送线组件;2—对中机构;3—顶升机构;4—夹砖机构;5—升降机构;51—底架;52—连接架;53—升降气缸;54—升降导向杆;55—导向套;6—砖垛。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速切垛装置,是在现有上砖机切垛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包括有输送线组件、对中机构2和夹砖机构4。

所述的输送线组主要由第一输送线组件11和第二输送线组件12组成,第二输送线组件12设置在第一输送线组件11的输出端。

所述的对中机构2对应第一输送线组件11设置,其结构采用现有的对中机构,同样由对中滚轮、对中气缸和对中导向杆等部件组成,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夹砖机构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升降机构5架设在第二输送线12的上方。该夹砖机构同样采用现有的夹砖机构,同样由横梁、砖夹、夹砖气缸、气缸延长杆和平衡杆等部件组成,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升降机构5主要由一个底架51、一个连接架52、一个升降导向组件和一个升降气缸53组成。底架51设置在第二输送线组件12的一侧。连接架52通过该升降导向组件设置在底架51上,该升降导向组件主要由两个升降导向杆54和两个导向套55组成,该两个升降导向杆54竖向设置在底架51上,每个导向,55设置在连接架52中并套设在一个升降导向杆54的杆体上。升降气缸53为双行程气缸,其缸体部分固定在底架51上,其活塞杆端与连接架52连接。夹砖机构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连接架52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第一输送线组件上完成砖垛的拍齐对中动作,在第二输送线组件上完成切垛动作,具体的切垛动作步骤如下:

步骤1:夹砖机构动作,将上面的砖垛6(800砖:3片或600砖:4片)加紧,此时升降气缸处于中位;

步骤2:升降气缸从中位伸出至高位,带动夹砖机构将上面的砖垛升起,实现砖垛的一分为二;

步骤3:第二输送线组件动作,将下面的砖垛送至包装工位;

步骤4:升降气缸从高位缩回至低位,将上面的砖垛降回至第二输送线组件的输送面上;

步骤5:夹砖机构动作,解除对砖垛的夹持。

本发明采用先夹砖再升起、下降的动作方式,实实在在的提升了陶瓷砖自动包装线的切垛速度,传统方法切垛动作周期为15秒,每分钟只能完成4次,即打包速度8包/分钟,而本发明的动作周期为10秒,每分钟能完成6次,即打包速度12包/分钟,满足了更大产量的窑炉及抛光线自动打包的需求。而且,由于升降装置采用双行程气缸,切垛时使用双行程气缸的中位进行精确定位,无需使用传统结构中的压砖轮进行限位,解决因陶瓷砖平整度不足而导致压裂瓷砖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