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梯按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人机交换界面不断革新,对于目前最普及常见的是微动按钮,相比较触摸按钮、压力传感按钮,其有结构简单、使用场合广泛、价格便宜的优势,但其依靠环境光线强度来识别按钮表面印刷数字,以识别电梯需要登记的楼层,对于使用者而言,不够人性化,不够方便,特别是对视力不好的人,尤其是老人,在环境光线下无法看清按钮表面的数字;另外,其存在不够美观的问题,对于这种普通按钮,大众已产生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解决了按钮受限于使用环境的光线强度、不易识别的缺陷,同时也解决了按钮美观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包括按钮壳体和安装在按钮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微光背景灯和指令登记灯,控制电路板设有指令登记接口和微光接口,所述指令登记接口与控制指令登记灯的第一控制回路相连接,微光接口与控制微光背景灯的第二控制回路相连接,其中第一控制回路与第二控制回路相互独立。这种设计增加了微光背景灯,由按钮自身发出微光,帮助识别按钮表面的数字,解决了按钮受限于使用环境的光线强度、不易识别的缺陷,同时也提升了按钮的美观度;微光背景灯和指令登记灯独立控制,可以对两者进行不同的设置,使用更多样化。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微光背景灯发出微光且一直常亮。这种设计在指令不登记时,按钮也发出微光,比普通按钮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微光背景灯与指令登记灯的发光颜色不同。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区别两种颜色,使指令登记上的状态更明显和醒目。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指令登记灯的发光强度可以调节。这种设计可以调节发光强度,将其调节到最适宜的程度,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光线下的电梯,适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微光背景灯的发光强度可以调节。同样的,这种设计可以调节发光强度,将其调节到最适宜的程度,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光线下的电梯,适用性更强;另外,也可以通过调节,使其与指令登记灯的发光强度形成最适宜的强度差,使按钮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按钮壳体呈透明状。这种设计使微光背景灯的光线可以从按钮壳体透出。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微动开关、第一电阻和一组第一发光二极管,其中微动开关两端分别与指令登记接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电阻和一组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且其连接线路的两端分别与指令登记接口的另外两个引脚连接。这种设计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指令登记,其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成本低;另外,通过电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一组第二发光二极管,其连接线路的两端分别与微光接口的两个引脚连接。同样的,这种设计通过电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按钮自身发出微光,解决了按钮受限于使用环境的光线强度、不易识别的缺陷;在指令不登记时,也发出微光,比普通按钮更加美观;背景微光与指令登记发光采用两种发光颜色和光亮强度,使指令登记上的状态更明显和醒目;也可以通过调节,使背景微光与指令登记发光强度形成最适宜的强度差,使按钮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控制回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控制回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按钮壳体,2-控制电路板,3-指令登记接口,4-微光接口,5-第一控制回路,51-微动开关,52-第一电阻,53-第一发光二极管,6-第二控制回路,61-第二电阻,62-第二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带微光的电梯按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按钮壳体1和安装在按钮壳体1内的控制电路板2,还包括微光背景灯和指令登记灯,控制电路板2设有指令登记接口3和微光接口4,所述指令登记接口3与控制指令登记灯的第一控制回路5相连接,微光接口4与控制微光背景灯的第二控制回路6相连接,其中第一控制回路5与第二控制回路6相互独立;所述微光背景灯发出微光且一直常亮,微光背景灯与指令登记灯的发光颜色不同、发光亮度不同,指令登记灯和微光背景灯的发光强度均可以调节;所述按钮壳体1呈透明状,其透光显示区域采用PC白色透光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回路5包括微动开关51、第一电阻52和一组第一发光二极管53,其中微动开关51两端分别与指令登记接口3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电阻52和一组第一发光二极管53串联连接,且其连接线路的两端分别与指令登记接口3的另外两个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回路6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61和一组第二发光二极管62,其连接线路的两端分别与微光接口4的两个引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