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输送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2770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输送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箱生产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纸板输送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纸箱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纸箱纸板进行输送形成流水线作业,纸箱纸板生产输送机是生产纸箱的专用设备,现有技术的生产线输送机,包括输送带,当纸板被切割完成后,通过生产线输送机,传送到下一个设备上去。由于纸板重量过轻,使得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纸板在输送带上出现漂移的情况,造成纸板从输送带上脱落,造成设备传输生产效率底下,而且现有的输送机只有输送功能,在对纸箱纸板进行画线标记时,需要使用单独的设备,使得占用了生产车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抵压纸箱纸板在输送带表面,避免了纸箱纸板在输送带上出现漂移和从输送带上脱落的情况,且能够提供标记纸板表面,方便工人对纸板进行弯折操作的纸板输送机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板输送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位于输送带上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抵触于输送带表面的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包括抵压杆、滑块和滚轮,所述抵压杆包括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第三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滑块上,且第一压杆朝向输送带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压杆的一端与第一压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二压杆背向输送带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压杆的一端与第二压杆远离第一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三压杆朝向输送带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第三压杆远离第二压杆的一端上,且滚轮抵触在输送带表面,所述第一压杆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压杆与第三压杆之间设置有第三扭簧,通过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和第三扭簧分别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得抵压装置始终抵触在输送带表面。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截面呈楔形设置,所述滑块原料第一压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与滑槽相配合,所述滑块上朝向滑槽的方向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螺杆。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抵触在输送带表面的行程检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标记装置,且标记装置设置在输送带上方,所述标记装置包括气缸、微型气泵、印压块、印章海绵、以及控制器,气缸设置在机架上,微型气泵安装在机架上,且微型气泵的输气口连接气缸的进气口,印压块安装在气缸的推杆上,且印压块与输送带平行设置,印章海绵设置在印压块朝向输送带的一侧表面,所述印压块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印压块的上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密封盖,印压块的下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的出油孔,所述印章海绵覆盖整个出油孔的开口,所述印压块的下表面均匀密布有若干个出油孔,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行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气缸的控制端。

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抵触在输送带的表面,在输送带运行时,生产出来的纸板置于输送带上,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抵触在纸板的表面,通过纸板在输送带上的移动,使得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转动,并用于测量纸板移动的长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行程检测装置测量纸板的收卷长度后,在显示器上实时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三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三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三个扭簧同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滚轮始终转动在纸箱表面,用于抵压纸板始终接触输送带表面不发生漂移情况,通过滑槽、螺孔和螺杆之间的配合,使得滑块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且能够在滑槽内固定,方便了整个抵压装置在支架上的移动和固定;

在行程检测装置测量输送带上传输的纸板的长度时,通过控制器接收行程检测装置测量的长度数据,并且通过工人对控制器内进行纸板等量长度预设,当接收到行程检测装置测量长度达到预设长度后,控制器控制气缸,使得气缸的推杆下移,并带动印压块朝向纸板靠近,使得印章海绵与纸板表面接触,并在纸板表面标记,然后气缸回缩,在控制器接收到下一个等量长度后,继续控制气缸运行,使得能够在传输的纸板上进行等长度的标记,节省了工人在后续加工纸板过程中需要量取纸板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装置在支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抵压装置的设置,能够方便抵压大型纸板,避免出现单个抵压装置在抵压纸板上时,出现抵压力度不够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复位开关,复位开关连接在控制器的复位端,用于复位显示器上的数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检测装置与机架之间设置弹性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表面设置有第二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滚轮与纸板之间的摩擦力,且能够避免滚轮与纸板之间出现划痕损坏的情况。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行程检测装置和显示器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行程检测装置测量纸板的传输长度后,能够在显示器上实时进行显示,方便工人对传输后的纸板进行直观的观察生产传输有多少长度,通过在行程检测装置和机架之间安装弹性件,使得能够避免输送带上传输的纸板厚度不一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能够避免行程检测装置与纸板出现分离的情况,且能够提高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与纸板表面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避免出现测量错误的情况,通过设置复位开关,使得工在需要更换纸板或者重新计数纸板时,通过按压复位开关,使得显示器显示的长度数据进行复位,从零开始计数,进一步方便工人对新传输的纸板进行长度测量;

通过标记装置的设置,使得能够对输送带上传输的纸板进行等长度标记,使得节省了工人在后续加工纸板过程中需要量取纸板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气缸和微型气泵之间的配合,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气缸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减少气缸的推力,避免了推力过大损坏纸板和印章海绵的情况,通过印压块、印章海绵、空腔、注油孔和出油孔之间的配合,使得能够提高印章海绵的持续标记的续航时间,避免了工人需要频繁对印章海绵进行添加油墨的情况,通过密封盖的设置,能够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进入空腔内,并污染油墨的情况,且避免了粉尘堵塞出油孔,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通过在印压块上设置通槽和透明玻璃,使得能够方便工人对空腔内的油墨量进行观察,方便工人及时对空腔内进行加料操作,避免了空腔内油墨不足造成,印章海绵无法在纸板表面进行标记的情况。

通过抵压装置的设置,能够抵压纸板在输送带表面,用于抵压纸板始终接触输送带表面不发生漂移情况,通过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三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三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三个扭簧同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滚轮始终转动在纸箱表面,用于抵压纸板始终接触输送带表面不发生漂移情况,通过滑槽、螺孔和螺杆之间的配合,使得滑块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且能够在滑槽内固定,方便了整个抵压装置在支架上的移动和固定。

一种纸板输送机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1)启动纸箱纸板输送机,使得输送带正常运转;

(2)切割后的纸板放置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传输到下一个生产设备;

(3)在纸板位于输送带上时,抵压装置抵触在纸板上,使得纸板始终贴合在输送带表面;

(4)通过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二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三扭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三压杆朝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转动;

(5)通过三个扭簧同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滚轮始终转动在纸箱表面,用于抵压纸板始终接触输送带表面不发生漂移情况;

(6)在纸板面积变小时,通过滑动滑块,使得滑块在支架上移动,并使得滑块带动抵压装置移动到纸板处,用于抵压纸板,然后通过螺杆固定滑块在支架上不发生移动;

(7)在纸板位于输送带上时,行程检测装置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移,使得行程检测装置的滚轮抵触在纸板表面,使得用于检测纸板的移动距离;;

(8)通过在控制器内设置预定是距离数字,使得在行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板移动达到该距离时,控制器控制气缸工作,使得气缸的推杆推动印压块朝向输送带移动,并使得印章海绵印压在纸板表面,使得在纸板表面打印出标记线;

(9)通过行程检测装置对输送的纸板进行移动距离检测,使得能够在显示器上显示,方便工人对纸板输送的长度进行观察;

(10)在相同纸板输送完成后,或者需要重新设定纸板长度时,通过按压复位开关,使得控制器内的检测数据清空,且同时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清零,方便重新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纸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纸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纸板输送机的螺杆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纸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标记装置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带;3、支架;4、抵压装置;5、抵压杆;6、滑块;7、滚轮;8、第一压杆;9、第二压杆;10、第三压杆;11、第一扭簧;12、第二扭簧;13、第三扭簧;14、滑槽;15、螺孔;16、螺杆;17、第二橡胶套;18、行程检测装置;19、标记装置;20、气缸;21、微型气泵;22、印压块;23、印章海绵;24、控制器;25、空腔;26、注油孔;27、出油孔;28、显示器;29、复位开关;30、弹性件;31、第一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一种纸板输送机,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位于输送带2上侧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抵触于输送带2表面的抵压装置4,所述抵压装置4包括抵压杆5、滑块7和滚轮7,所述抵压杆5包括第一压杆8、第二压杆9和第三压杆10,所述第一压杆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滑块7上,且第一压杆8朝向输送带2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压杆9的一端与第一压杆8远离滑块7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二压杆9背向输送带2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压杆10的一端与第二压杆9远离第一压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三压杆10朝向输送带2移动的方向设置,所述滚轮7转动安装在第三压杆10远离第二压杆9的一端上,且滚轮7抵触在输送带2表面,所述第一压杆8与滑块7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11,所述第一压杆8与第二压杆9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12,所述第二压杆9与第三压杆10之间设置有第三扭簧13,通过第一扭簧11、第二扭簧12和第三扭簧13分别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得抵压装置4始终抵触在输送带2表面。

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滑槽14,且滑槽14的截面呈楔形设置,所述滑块7原料第一压杆8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14内,且与滑槽14相配合,所述滑块7上朝向滑槽14的方向设置有螺孔15,所述螺孔15内设置有螺杆16。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抵触在输送带2表面的行程检测装置18,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标记装置19,且标记装置19设置在输送带2上方,所述标记装置19包括气缸20、微型气泵21、印压块22、印章海绵23、以及控制器24,气缸20设置在机架1上,微型气泵21安装在机架1上,且微型气泵21的输气口连接气缸20的进气口,印压块22安装在气缸20的推杆上,且印压块22与输送带2平行设置,印章海绵23设置在印压块22朝向输送带2的一侧表面,所述印压块22内设置有空腔25,所述印压块2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25的注油孔26,所述注油孔26上设置有密封盖,印压块22的下表面设置有连通空腔25的出油孔27,所述印章海绵23覆盖整个出油孔27的开口,所述印压块22的下表面均匀密布有若干个出油孔27,所述控制器24的输入端连接行程检测装置18的输出端,控制器24的输出端连接气缸20的控制端。

行程检测装置18的滚轮抵触在输送带2的表面,在输送带2运行时,生产出来的纸板置于输送带2上,行程检测装置18的滚轮抵触在纸板的表面,通过纸板在输送带2上的移动,使得行程检测装置18的滚轮转动,并用于测量纸板移动的长度,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显示器28,所述显示器28与控制器24的输出端连接,行程检测装置18测量纸板的收卷长度后,在显示器28上实时进行显示。

所述抵压装置4在支架3上至少设置有一个。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复位开关29,复位开关29连接在控制器24的复位端,用于复位显示器28上的数值。

所述行程检测装置18与机架1之间设置弹性件30。

所述行程检测装置18的滚轮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套31。

所述滚轮7表面设置有第二橡胶套17。

一种纸板输送机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1)启动纸箱纸板输送机,使得输送带2正常运转;

(2)切割后的纸板放置在输送带2上,通过输送带2传输到下一个生产设备;

(3)在纸板位于输送带2上时,抵压装置4抵触在纸板上,使得纸板始终贴合在输送带2表面;

(4)通过第一扭簧11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压杆8朝向靠近输送带2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二扭簧12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压杆9朝向靠近输送带2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三扭簧13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三压杆10朝向靠近输送带2的方向转动;

(5)通过三个扭簧同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滚轮7始终转动在纸箱表面,用于抵压纸板始终接触输送带2表面不发生漂移情况;

(6)在纸板面积变小时,通过滑动滑块7,使得滑块7在支架3上移动,并使得滑块7带动抵压装置4移动到纸板处,用于抵压纸板,然后通过螺杆16固定滑块7在支架3上不发生移动;

(7)在纸板位于输送带2上时,行程检测装置18通过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移,使得行程检测装置18的滚轮抵触在纸板表面,使得用于检测纸板的移动距离;;

(8)通过在控制器24内设置预定是距离数字,使得在行程检测装置18,检测到纸板移动达到该距离时,控制器24控制气缸20工作,使得气缸20的推杆推动印压块22朝向输送带2移动,并使得印章海绵23印压在纸板表面,使得在纸板表面打印出标记线;

(9)通过行程检测装置18对输送的纸板进行移动距离检测,使得能够在显示器28上显示,方便工人对纸板输送的长度进行观察;

(10)在相同纸板输送完成后,或者需要重新设定纸板长度时,通过按压复位开关29,使得控制器24内的检测数据清空,且同时显示器28上显示的数据清零,方便重新计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