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圆形料场中堆取料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斗轮堆取料机,属于圆形料场散状物料堆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成为大型现代化储料场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恶劣天气对储料场安全运行的影响。圆形料场堆取料机是一种散状物料的堆取料设备,通常布置在圆形料场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为了提高取料的能力,实现两台刮板取料机分层同时取料,中国专利号CN200720149769.5公开了一种双刮板堆取料机,设置在由顶棚、挡料墙围设而成的料场中,包括中心立柱、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刮板取料机,中心立柱固定在料场中央的料场基础上,悬臂堆料机和门架式取料机以中心立柱为回转中心,刮板取料机一端与门架下方铰接,另一端吊挂在门架上,门架的弯折形状与圆形料场内料堆的形状相对应,门架一端与中心立柱枢接,另一端支撑在挡料墙上部的圆形轨道上,圆形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取料机回转的台车,所述的取料机为设置在门架上的两台刮板取料机。虽然通过分两层设置两台同时取料的同时作业,提升了取料的生产效率,但在大量的实践中也暴漏出该种设备的几点缺陷:(1)受制于刮板驱动方式以及结构尺寸的限制,使其生产能力受到制约,在目前技术下,在采用双刮板臂结构形式下其最大取料生产能力也仅达到3000m3/h;(2)刮板取料机很不适合用于较粘性物料环境,粘性物料粘附刮板课题始终没能得到良好解决;(3)刮板取料机不适应用于物料粒度过大及块料过多的场合,物料粒度过大及块料过多极易损坏刮板及刮板链条。
为了能够沿料堆斜面整体进行刮取,刮斗沿主梁进行往复运动,进行全断面取料,中国专利号CN201320034371,名称为“桥式侧刮板取料机及系统”的专利中公开了如下方案,一种桥式侧刮斗取料机包括:主梁、安装在所述主梁上且在其上行走的悬臂刮斗装置、安装于主梁上的输送装置和位于输送装置出料端的卸料槽,所述悬臂刮斗装置包括若干刮斗、所述刮斗运转的轨道、驱动所述刮斗运转的刮斗驱动以及支撑所述轨道的悬臂。桥式侧刮板取料机由于其升降梁在料场底部,导致斗轮取料作业必须有料耙辅助的结构特性,造成实际使用上存在以下局限性:(1)由于升降梁固定在行走装置上,悬臂刮料装置主要在料堆的下端,依靠铰接在悬臂中上部的仰俯装置来调整悬臂刮斗装置与料堆之间的角度,无法实现斗轮取料部的多个维度的取料,限制了取料的能力;(2)由于主梁高度方向固定,悬臂的刮斗装置沿主梁长度方向,反复来回的运动取料,使得去料装置无法实现由针对性的跨越料堆堆取料;(3)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取料料斗只能堆取同一种物料,无法在同一料场同时堆放多种不同的物料。
圆形料场刮板堆取料机以技术先进、程控水平高、占地面积小、储存量大、环保性能突出,使其得到各行业越来越多的认可。尤其是随着港口、物料中转站转运吞吐量日益大能力化的需要,研发出能够具有大型(超大型)生产能力和对物料适应性强且技术可靠地的物料堆取料设备就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圆形料场无法实现分层和跨越料堆进行堆取料,故无法在一个料场储存多种物料,也无法实现同个料场中多种物料的跨越存取。
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堆取料机的设计,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斗轮堆取料机,通过采用定心回转机构实现跨越料堆选择性料堆取料,突破桥式斗轮堆取料机不能跨越圆形料堆局限性,使得在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旋转门架部、斗轮取料部、输送部和定心回转部,其中旋转门架部以旋转门架部跨度为半径绕定心回转部旋转,斗轮取料部和输送部连接旋转门架部,其中:
输送部由多个皮带机组成,配合斗轮取料部形成取料物流通道和/或堆料物流通道。
优选地,该旋转门架部为一矩形门架,相应地,旋转门架部以定心回转部为圆心旋转,共同形成斗轮堆取料机的回转桁架。
优选地,旋转门架部包括横梁、门架支腿和中轴(芯轴);进一步地,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较大的工作空间,门架支腿和中轴(芯轴)平行设置且分别独立的连接横梁两端形成一门架。
更优选地,定心回转部套接中轴。
进一步优选地,横梁与门架支腿铰接,构成实现调节旋转门架部克服轨道应力或刚性转动的调校。
更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削弱旋转门架部在旋转过程中的侧向应力的影响,门架支腿铰接在横梁的端部底面。
更进一步优选地,门架支腿远离横梁的另外一端连接一走行机构垂直竖立地面上。换言之,走行机构驱动门架支腿从而传动整个旋转门架部,以形成带动旋转门架部回转的驱动端;从而实现旋转门架部以中轴为中心转动,换言之,以定心回转部为中心转动。相应地,在驱动端的传动下,以固定端为圆心限制旋转门架部旋转轨迹,在回转端的作用下,使得横梁围绕定心回转部回转,同时,通过调校端,能够有效地的消除和克服旋转门架部在旋转过程中的轨道应力或者因为刚性转动的问题。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减小回转过程的摩擦阻力,横梁与中轴经一回转轴承座连接,以实现横梁以中轴为圆心转动。
更进一步优选地,横梁上设有滑轮座和卷扬基座,所述滑轮座间隔的分设在横梁顶面的两端,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对称布置,该卷扬基座间隔的分设在横梁底面的两端,沿横梁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对称布置,通过对称分布的滑轮座和卷扬基座,使得横梁两端的受力达到平衡,整个横梁的承载的载荷分布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门架支腿包括支撑腿,固定在支撑腿上的走行机构,该支撑腿上端铰接在横梁上,下端垂直于横梁朝下延伸。较佳地,走行机构设置在支撑腿远离横梁的尾端,与支撑腿一体的固定。以此,通过走行机构自身的运动,驱动支撑腿带动横梁一起运动,从而实现整个旋转门架部绕定心回转部旋转。
作为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走行机构包括与支撑腿一体固定的走行机构铰座,与走行机构铰座驱动连接的驱动轮,以及引导驱动轮前行的导轨,走行机构铰座顶端固定在支撑腿的底部,且朝下延伸;驱动轮嵌入走行机构铰座的内部,夹设在走行机构铰座和导轨之间,与走行机构铰座可旋转的固定;导轨固定在地面上,沿旋转门架部行进方向延伸。通过导轨引导和限制驱动轮沿其预设的轨迹运动,从而确保了走行机构按照既定的轨迹行走。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门架支腿的自动回转,实现精准的行程控制,还包括和走行机构铰座固定成一体,与驱动轮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此,通过驱动电机,可精准的控制驱动轮,带动支撑腿一起运动。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满足旋转门架部在回转作业中,门架支腿在跨度方向上的摆角位移和自身的扭转位移,还包括与支撑腿连接,夹设在横梁和支撑腿之间的回转球绞。较佳地,回转球绞设置在支撑腿的顶端,与支撑腿一体的固定。
优选地,斗轮取料部包括斗轮机和升降梁,斗轮机固定升降梁上且随升降梁一并运动。
更优选地,升降梁与横梁平行且同时连接门架支腿和中轴;较佳地,升降梁经定心回转部与中轴套接,故升降梁可随旋转门架部一并转动;此外,定心回转部可沿中轴垂直升降,相应地,升降梁可在旋转门架部内空升降,实现斗轮机不同高度的取料。
更优选地,斗轮机可沿升降梁平移动,并随升降梁一并升降和/或转动;故斗轮机相对物料堆,取料位置可按需改变,从而可实现斗轮取料部的分层取料,以及跨越料堆选择料堆取料,突破了现有的取料机不能跨越料堆取料的局限性,使得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通过采用斗轮机作为取料的执行机构,增强了取料机构对物料物理特性的适应能力,其故障率低,维护简单;可充分利用斗轮机的取料效率高、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获得一取料量极大的改进型斗轮堆取料机。
更优选地,为了保证升降梁在高负荷下仍能平稳升降,升降梁经一升降机构配合使用驱动升降梁的升降。
进一步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起升组件、定滑轮组、动滑轮组和钢绳,卷扬起升组件和定滑轮组固定在旋转门架部的门架支腿处,动滑轮组与升降梁一体的固定,钢绳一端与升降梁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通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与卷扬起升组件长度可卷伸的固定。通过钢绳与卷扬起升组件之间长度可卷伸的连接,在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作用下,驱动升降梁在铅垂方向,高度可切换的变换,以此,改变固定在升降梁上的斗轮机的高度位置的切换;故取料高度可根据需求调节,以实现升降的分层取料。值得一提的是,当门架配合回转的同时,斗轮取料部升降,首创实现了圆形料场的跨越料堆工作,突破了现有设备的诸多局限性,使得在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优选地,输送部包括堆料皮带机、取料皮带机、梯形布料机,取料皮带机配合斗轮机完成取料物流,堆料皮带机和梯形布料机完成堆料物流。上述堆取料机取料时,通过斗轮取料部取料后传送至取料皮带机,再配合一落料通道完成取料、落料的联合取料过程;堆料时,通过堆料皮带机配合入料通道(溜料斗)完成堆料;与现有设备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堆取料机的门架可绕定心回转部回转,换言之,该堆取料机以门架跨度为实际工作范围半径,首创实现了该堆取料机在圆形料场的应用。较佳地,取料皮带机同样设在升降梁上且与斗轮机衔接,完成取料过程。取料皮带机同设在旋转门架部内部,为了实现大跨距的取料,较佳地,取料皮带机配合旋转门架部跨度且与升降梁基本等长的设置。
更优选地,堆料皮带机和梯形布料机同设在一悬臂梁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以及快速的堆放储存,堆料皮带机一端衔接旋转门架部,另一端衔接梯形布料机。作为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悬臂梁经一轴承座与中轴套接且可绕中轴转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悬臂梁与中轴的连接处高于横梁与中轴连接处。此时,堆料物料与取料物流可同时进行,悬臂梁和旋转门架部均可以中轴(定心回转部)为圆心旋转,换言之,旋转门架部与悬臂梁可呈0~360°任一角度,故该堆取料机可在圆形料场内的任一区域内同时完成堆取料过程。堆料高度固定,由高出抛下完成堆料。
更优选地,梯形布料机经一小车行走机构驱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梯形布料机经小车行走机构沿悬臂梁水平移动。较佳地,为更好的实现物料的输送传递,获得更高的料场使用率,提高料场的堆放的容积,小车走行机构与梯形布料机配合成一体,且与堆料皮带机驱动的连接。较佳地,小车走行机构可双向往返走行。
进一步优选地,堆料皮带机与物料场外皮带机栈桥连通的溜料斗获得物料传送,实现物料场内外物料的输送。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溜料斗的出口端与堆料皮带机保持同步的回转,还包括夹设在皮带机栈桥与溜料斗之间,保持连通的栈桥回转支撑座。
优选地,为了实现在堆料过程中的平衡,确保堆料皮带机在滚动堆料作业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不晃、不抖,还包括用来平衡悬臂梁的平衡部,平衡部分设在中轴的两侧,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
更优选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连接悬臂梁的两端,以实现分散堆料过程悬臂梁产生的形变。
进一步优选地,平衡部还包括固定在悬臂梁上的配重块,以缩短非堆料侧的悬臂梁的长度并保证平衡效果。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拉杆锁套在悬臂梁固定配重块的一端和中轴之间;第二拉杆锁套在悬臂梁远离配重块的一端和中轴之间。通过调节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两端的拉力,用来抵消或者平衡输送部由于其扰度产生的形变。较佳地,第二拉杆的长度大于第一拉杆的长度,以来节省整个悬臂梁即堆料设备的占用空间。
作为平衡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平衡部包括分设在中轴的两侧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一拉杆分别与中轴和横臂铰接,第二拉杆分别和中轴和悬臂梁铰接。
更优选地,第一拉杆与横臂铰接的位置,与旋转门架部的横梁变形量最大的位置重合,以此,通过旋转门架部的横梁自身的扰度变形,提供平衡输送部的拉力,以此,无需额外的配重块即可实现整个输送部的动态平衡,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旋转门架部跨度很大,容易由于扰度带来的形变,提升了整个旋转门架部的整体强度。
更优选地,为了维护和检修的便捷,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相对于中轴的轴线对称的分布,以此,只需要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等距的调节,即可实现堆料设备和取料设备之间的再平衡调节。
优选地,定心回转部包括与地面紧固成一体的固定支撑机构,和夹设在固定支撑机构和旋转门架部之间,与固定支撑机构连接的中轴(芯轴),通过与固定支撑机构连接的中轴(芯轴),提供旋转门架部回转的固定轴心,从而驱动半门式桁架绕定心回转部可循环的回转。较佳地,中轴(芯轴)与固定支撑机构一体的固定。
更优选地,定心回转部包括固定支撑机构,与固定支撑机构连接的中轴(芯轴),和套设在中轴(芯轴)上的定心回转机构,固定支撑机构固定在地面上;中轴(芯轴)一端与固定支撑机构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沿铅垂方向向上延伸;定心回转机构与斗轮取料部一体的固定,相对于中轴(芯轴)可回转的同时,可以沿中轴(芯轴)的轴线方向运动。以此,在定心回转机构的限制和引导下,与之一体固定的斗轮取料部相对于中轴(芯轴)可回转的同时,可以沿中轴(芯轴)的轴心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斗轮取料部相对于物料堆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位置可任意切换的固定,以实现取料机跨越料堆取料,使得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柱体,以及设置在柱体外周面上,沿柱体的径向外凸布置的至少一个轴向导轨,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柱体与底座一体的连接,轴向导轨均布在柱体的外周面,并沿柱体的轴向延伸。通过设置的轴向导轨,确保斗轮取料部能够沿柱体的轴向高度可变的运动。进一步地,轴向导轨为垂直于柱体径向的平面,且与柱体一体的固定,在柱体的外周面上形成一个截面为非正圆的截面,以此,使得与轴向导轨配合运动的滚动体被限定在均布的轴向导轨上,避免了绕柱体轴心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定心回转部和旋转门架部的回转运动,还包括固定在柱体顶端的顶部轴承座。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克服现有设备(桥式堆取料机)的无法跨越料场进行工作这一缺点,则必须增加其回转和升降的功能,同时实现定心回转、平动或升降运动,且可对定心部分承重限位起轴承作用,定心回转机构分为同圆心套接的定心环和旋转环,定心环与旋转环间设有第一滚动组件,第一滚动组件的中心线与定心环和旋转环圆心同轴设置,并通过第一滚动组件对旋转环径向定位并承载。优选地,第一滚动组件由多个第一滚动件组成,第一滚动件包括第一滚轮、第一支座和轴支座,第一滚轮经第一支座固定连接定心环的外表面,第一滚轮与旋转环的内表面部分相切,此时,旋转环在第一滚动组件导向下以旋转环内径为轨道绕定心环旋转,完成定心回转运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第一滚轮与第一支座间经轴支座连接,换言之,滚动(运动)载体布置在第一滚轮内。
更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保证整个定心回转机构运动时的稳定性及承载的合理性,定心环分别由第一定心环(上环)、第二定心环(下环)和定心环连接架组成,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对称设置且经定心环连接架连接成一体,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分别固定连接定心环连接架的两端;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外表面均设有多个第一滚动件,以保证旋转环的回转稳定性。相应地,旋转环也分为与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第一定心环与第一旋转环同圆心套接,第二定心环与第二旋转环同圆心套接,每个环体的内表面与第一滚轮部分相切成旋转导轨。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定心环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滚动组件,可实现整个定心回转机构在回转运动的同时经第二滚动组件导向下沿回转方向垂直运动,即第一滚动组件中心线方向垂直运动;第二滚动组件由多个第二滚动件组成,第二滚动件由第二滚轮、第二轴支座、第二支座组成;同样地,滚动(运动)载体布置在第二滚轮内。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定心环不与定心环连接架连接的两端部加设多个第二滚动件,以保证整个定心回转机构运动时的平稳性;也可根据承重或移动的刚度需要加设第二滚动件,以保证运动的稳定性为准,不应视为第二滚动件的具体位置唯一性。
更进一步优选地,为消除旋转方向上的径向偏移,以及旋转环随定心环一同运动时的线速度差异而产生的轴向位移,换言之,为实施本定心回转机构可随同有回转及轴向运动的功能执行部件同步轴向运动的要求,发明人在上述基础上加设第三滚动组件,用于旋转环的轴向限位,第三滚动组件由多个第三滚动件组成,第三滚动件包括第三滚轮对、轴支座对和第三支座,第三滚轮对分别经轴支座对独立连接第三支座,第三支座连接第一和第二定心环的环体外表面,第三滚轮对夹设旋转环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环体两端。较佳地,其中第三滚轮为锥形轮,相应地,锥形轮较小处近定心环;故旋转环夹设该锥形夹轮对之间,故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三滚轮对的轨道,每一第三滚动件的滚动圆之间隔距离与其相配合旋转环体导轨厚度方向形成滚动副,从而使得该定心回转机构在实现轴向运动时可同时做回转运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锥形轮的锥度由回转速度选定,优选为速度角母线交汇于机构的回转中心点所成角角度,以保证第三滚动组件的滚动圆为等线速锥形;可实现该定心回转机构在转动时大小端速度角恒等以保证回转的稳定性和承重刚度并使得摩擦力为最小值。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第二、第三滚动组件的中心线同轴设置,且其中滚动件均沿圆周均匀布置,优选交错均布。此时,第一滚动组件(径向滚动体)滚动圆中心与第二滚动组件(轴向滚动体)轴向中心点的连线延长线通过旋转环与定心环的旋转中心点。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定心回转部还包括套设在中轴(芯轴)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定心回转机构与升降梁的端部装配成一体,故升降梁可通过定心回转机构沿中轴回转和/或升降运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罩设在固定支撑机构顶端的防尘机构;通过防尘机构,有效地避免了堆取料过程中,灰尘进入固定支撑机构内部而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落料点与受料点存在很大的落料(可达余米),实现在散料高位垂直转运工况下控制溜料速度,避免运输链承接端环节塞堵,以及减少脆性物料破损,减少冲击,降低噪音,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便于物料堆通过斗轮取料部将物料取出,还包括与斗轮取料部可升降切换连通的落料通道部,落料通道部夹设在旋转门架部内部,并与之固定成一体。以此,通过与斗轮取料部可升降切换连通的落料通道部,可实现在不同高位分别受料的直通转运工况。物料通过取料皮带机向落料通道部抛洒的过程中,由于其堆放在取料皮带机上存在高度差,故在抛料过程中,极易形成抛体运动体中,物料抛物线簇的包络线。抛洒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包络线为物料抛洒过程中的上包络线,抛洒距离最近,高度最低的包络线为物料抛洒过程中的下包络线,正是因为物料在抛料的过程中夹设在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之间的物料,所以在抛料的过程中,极易散开,而且容易扬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位曲线落料通道,具体地,落料通道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斗体,与斗体铰接的定心铰轴,以及开设在斗体上的至少一个可闭合开启的落料口,和内嵌在斗体内部的至少一组内部具有弧形下料通道的落料组件,该落料组件的弧形下料通道从落料口的内侧向斗体内腔延伸,该落料组件的弧形下料通道内部过流面积渐变的布置。
较佳地,沿物料的行进方向,落料组件各组之间首尾连通,在斗体内部形成由板材围合成曲率起伏变化的弧形通道。通过落料组件设置的渐变过流面积的曲率起伏变化的弧形通道,接受从抛料滚筒上抛洒物料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从物料内部扬起的灰尘。
更进一步,为了确保落料通道部与抛料滚筒配合位置的准确性,定心铰轴设置在斗体的顶端,且贯穿的与之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落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斗体内部的曲线迎料板和导向溜料板,沿铅垂方向,曲线迎料板的顶端高度不低于落料口开口的顶端高度,其底端在斗体的内部空腔延伸向下延伸,导向溜料板顶端高度低于落料口的开口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着靠拢曲线迎料板底端的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优选地,曲线迎料板、导向溜料板和斗体侧壁共同围设成一个过流面积渐缩的弧形通道。以此,可有效地抑制接受抛洒过来的物料扬尘。
更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使得抛洒出来的物料形成的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之间空间尽可能的小,进一步地压缩扬尘的空间,曲线迎料板的内侧与物料的上包络线内切,导向溜料板的外侧与物料的下包络线外切。
为了减少物料在斗体内部空腔由于位置较高而造成的冲击破坏,在上述任一结构上优选地,落料组件还包括用来聚拢料流的第一转运溜料板和第二转运溜料板,该第一转运溜料板固定在曲线迎料板、导向溜料板和斗体侧壁共同围的弧形通道的末端,且其顶端的高度不低于该弧形通道的顶端高度;该第二转运溜料板的顶端高度不低于第一转运溜料板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物料的下落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二转运溜料板的底端与下一组的曲线迎料板曲率圆滑的过渡连接。以此,使得从最上面进入落料通道内部的物料,在第一转运溜料板和第二转运溜料板的作用下,沿着近似于正弦曲线的落料通道行进,能够有效地减小物料下落的速度,滞缓物料行进速度,通过首尾圆滑光滑过渡的溜料通道,进一步地减小的物料与溜料板之间的摩擦角,减免物料的发散的同时,降低了物料下落过程中的噪音。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发明人还提出另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地,曲线迎料板的锚点与第一转运溜料板的锚点方向相反的设置,曲线迎料板与斗体侧壁围成的通道的过流面积,大于曲线迎料板与第一转运溜料板围成通道的过流面积。以此,使得物料在斗体内部空腔下落的过程中,气流从过流面积较大的曲线迎料板与斗体侧壁围成的通道,流经曲线迎料板与第一转运溜料板围成通道,在斗体内部受限的气流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气流由粗变细,加快了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曲线迎料板的后侧(下一组入料口处)形成一个低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与之连通的下一组入料口主动形成气流,进一步地避免了物料在入料口的处的扬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堆料高度可调的堆取料机,与上述结构不同的是,输送部包括堆取料皮带机、取料皮带机、梯形布料机,其中取料皮带机、梯形布料机和堆取料皮带机均设置在升降梁上且随升降梁一并升降以实现堆料高度可调。取料皮带机配合斗轮机完成取料物流,堆取料皮带机和梯形布料机完成堆料物流。通过优化输送部的结构,将取料和堆料两个作业过程结合,无须额外的悬臂梁和平衡部以及连接工件等,适应于取料和堆料不同时进行的物料料场。
优选地,输送部设在旋转门架部内且一并转动。
更优选地,堆料皮带机一端衔接旋转门架部,另一端衔接梯形布料机。此时,堆料过程同样可升降,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唯一高度堆料,大为改善扬尘问题,更为环保高效,且结构更为简化。
更优选地,取料皮带机和堆取料皮带机的水平传递跨度与旋转门架部跨度等长,以实现取料过程中斗轮机需与取料皮带机和堆取料皮带机配合工作方能完成取料过程。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尽可能的实现料堆均匀的堆取料,提升料场的利用率,梯形布料机活动的固定在取料皮带机的底部,换言之,位于升降梁的下方且在小车行走机构驱动下沿升降梁平移,较实施例和实施例而言,此时,堆料的跨度增大。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堆料,堆取料皮带机分为第一堆取料部和第二堆取料部,第一堆取料部与取料皮带机共线设置,且第一堆取料部一端衔接落料通道部,可通过升降配合不同高度的落料口,第一堆取料部另一端连接第二堆取料部的一端,第二堆取料部倾斜的布置并衔接梯形布料机,此时,第二堆取料部倾斜设置,可减少堆取料皮带机和梯形布料机间的堆料高度差。
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堆取料机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1、首创的解决了圆形料场跨料堆实现堆取料;
2、首创的实现简化结构下的同时堆取料;
3、首创的实现堆料高度可调;
4、首创的实现取料位置按需设定,可沿空间三个维度进行设定;从而可实现斗轮取料部的分层取料,以及跨越料堆选择料堆取料,突破了现有的取料机不能跨越料堆取料的局限性,使得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5、解决门式机圆形料场环形轨道制作精度较低及使用中地基沉降变形这一难题;
6、通过采用斗轮机作为取料的执行机构,增强了取料机构对物料物理特性的适应能力,其故障率低,维护简单;可充分利用斗轮机的取料效率高、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获得一取料量极大的改进型斗轮堆取料机;
7、多个皮带机配合使用,获得一堆料量大,效率高的改进型堆取料机;
8、首创设计的落料通道部,通过在落料通道部内部形成过流面积变化的下料通道,其侧壁是根据卸料皮带机在受料点处抛料轨迹上部包络曲线,而设计曲线迎料板,与抛料轨迹下部曲线导向溜料板组成导向空间用以导向料流方向,从而达到减少冲击,聚拢料流,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同时降低噪音的目的;结合物料滑溜速度、切入角、摩擦特性等因素在曲线迎料板下部设计曲线转运溜料板,使得物料在下溜过程中自然导向不发散,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并控制其溜滑速度;在受料点与落料点之间采用多部曲线流料板转运形式,根据散料摩擦特性利用曲线控制下溜速度,相互接力,即实现散料高位垂直转运又可以控制溜料速度冲击减少脆性物料破损;
9、首创设计的定心回转机构,通过同时装配有第一和第二滚动组件机件同时做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需求;通过采用各自独立的运动副组合实现复合运动,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并且维护方便;环体上布置由多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滚动件组成的滚动副,在实现机构垂直、回转定向运动功能需求同时,还满足在装配后的大型设备在现场的各个工位下,均能承受由作业时产生的三维空间的载荷;通过采用第二滚动组件,使得配合芯轴以后的直线导轨要求精度降低,易于制作、便于维护;通过将定心回转机构安装在有直线运动功能的机件上,带动第三滚动组件并通过该件使运动部件本体自由度得到约束,亦即实现在任意位置定直线运动和定圆心回转同时完成。
综上述,本发明首创的提供了斗轮堆取料机,克服了现有设备对圆形料场的堆取料效率不高问题,也实现了不同高度堆取料、跨越料堆工作等长久以来的技术偏见;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极高的多用途堆取料机,且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堆取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旋转门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走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堆取料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落料通道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适应于堆取料机的落料通道部的右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堆取料机的堆取料的料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堆取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堆取料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堆取料机的结构示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堆取料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堆取料机的堆取料的料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堆取料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取料机可同时完成物料储存堆放和取出,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该堆取料机的工作环境为一圆形料场,其内存的散装料堆呈顶部为梯形的圆环形物料堆100,料场由穹顶200及环形挡墙围设而成;与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旋转门架部10、斗轮取料部20、输送部50和定心回转部30,其中旋转门架部10以旋转门架部跨度为半径绕定心回转部30旋转,斗轮取料部20和输送部50连接旋转门架部10,其中:输送部50包括取料皮带机51和堆料皮带机52,取料皮带机51配合斗轮取料部20形成取料物流通道,堆料皮带机配合一梯形布料机53形成堆料物流通道。上述堆取料机取料时,通过斗轮取料部20取料后传送至取料皮带机51,再配合一落料通道完成取料、落料的联合取料过程;堆料时,通过堆料皮带机52配合入料通道(溜料斗600)完成堆料;与现有设备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堆取料机的门架可绕定心回转部30回转,换言之,该堆取料机以门架跨度为实际工作范围半径,首创实现了该堆取料机在圆形料场的应用。
图2为旋转门架部20的结构示意图,该旋转门架部10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以满足皮带机和斗轮机的回转稳定性和安装便捷性为准,与本实施例中旋转门架部优选为一矩形门架,如图2所示,旋转门架部10以定心回转部30为圆心旋转,共同形成斗轮堆取料机的回转桁架。旋转门架部10包括横梁11、门架支腿12和中轴(芯轴)14,进一步地,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较大的工作空间,门架支腿12和中轴(芯轴)14平行设置且分别独立的连接横梁11两端形成一门架,配合与定心回转部30共同构成支撑旋转门架部10克服自重,实现回转端110。定心回转部30套接中轴14,限制旋转门架部10径向位移的固定端12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横梁11与门架支腿12铰接,构成实现调节旋转门架部30克服轨道应力或刚性转动的调校端130;优选地,为了削弱旋转门架部10在旋转过程中的侧向应力的影响,门架支腿12铰接在横梁11的端部底面。门架支腿12远离横梁11的另外一端连接一走行机构121垂直竖立地面上,走行机构121驱动门架支腿12从而传动整个旋转门架部,以形成带动旋转门架部10回转的驱动端140;从而实现旋转门架部10以中轴14为中心转动,换言之,以定心回转部30为中心转动。
相应地,在驱动端140的传动下,以固定端120为圆心限制旋转门架部10旋转轨迹,在回转端110的作用下,使得横梁11围绕定心回转部30回转,同时,通过调校端130,能够有效地的消除和克服旋转门架部10在旋转过程中的轨道应力或者因为刚性转动的问题。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减小回转过程的摩擦阻力,横梁11与中轴14经一回转轴承座13连接,以实现横梁11以中轴14为圆心转动。
具体地,横梁11上设有滑轮座112和卷扬基座113,所述滑轮座112间隔的分设在横梁11顶面的两端,沿横梁11的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对称布置,该卷扬基座113间隔的分设在横梁11底面的两端,沿横梁11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对称布置,通过对称分布的滑轮座112和卷扬基座113,使得横梁11两端的受力达到平衡,整个横梁11的承载的载荷分布更加均匀。
门架支腿12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如图2所示,门架支腿12包括支撑腿121,固定在支撑腿121上的走行机构122,该支撑腿121上端铰接在横梁11上,下端垂直于横梁11朝下延伸。优选地,走行机构122设置在支撑腿121远离横梁11的尾端,与支撑腿121一体的固定。以此,通过走行机构122自身的运动,驱动支撑腿121带动横梁11一起运动,从而实现整个旋转门架部10绕定心回转部30旋转。
走行机构122可以为各种适当的机构,只需满足能够驱动门架支腿12绕中轴14旋转即可。较佳地,如图3所示,走行机构122包括与支撑腿121一体固定的走行机构铰座122a,与走行机构铰座122a驱动连接的驱动轮122b,以及引导驱动轮122b前行的导轨122c,走行机构铰座122a顶端固定在支撑腿121的底部,且朝下延伸;驱动轮122b嵌入走行机构铰座122a的内部,夹设在走行机构铰座122a和导轨122c之间,与走行机构铰座122a可旋转的固定;导轨122c固定在地面上,沿旋转门架部10行进方向延伸。通过导轨122c引导和限制驱动轮122b沿其预设的轨迹运动,从而确保了走行机构122按照既定的轨迹行走。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门架支腿12的自动回转,实现精准的行程控制,还包括和走行机构铰座122a固定成一体,与驱动轮122b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122d,以此,通过驱动电机122d,可精准的控制驱动轮122b,带动支撑腿121一起运动。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满足旋转门架部10在回转作业中,门架支腿12在跨度方向上的摆角位移和自身的扭转位移,还包括与支撑腿121连接,夹设在横梁11和支撑腿121之间的回转球绞123。优选地,回转球绞123设置在支撑腿121的顶端,与支撑腿121一体的固定。
综上所述,上述旋转门架部10可配合皮带机和斗轮机的安装需求,斗轮机和/或皮带机在门架内空垂直升降,及提供皮带机的可活动的固定梁的要求,此外,具有水平上梁的旋转门架部,由于采用支腿和上平梁用回转球铰联接结构,可以很好解决门式机圆形料场环形轨道制作精度较低及使用中地基沉降变形这一难题。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堆取料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斗轮取料部2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优选地,如图4所示,斗轮取料部包括斗轮机22和升降梁21,斗轮机22固定升降梁21上且随升降梁21一并运动。升降梁21与横梁11平行且同时连接门架支腿12和中轴14,与本实施例中,升降梁21经定心回转部30与中轴套接,故升降梁21可随旋转门架部10一并转动;此外,定心回转部30可沿中轴14垂直升降,相应地,升降梁21可在旋转门架部内空升降,实现斗轮机不同高度的取料;此外,斗轮机22可沿升降梁21平移动,并随升降梁21一并升降和/或转动;故斗轮机22相对物料堆100,取料位置可按需改变,从而,可实现斗轮取料部的分层取料,以及跨越料堆选择料堆取料,突破了现有的取料机不能跨越料堆取料的局限性,使得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通过采用斗轮机22作为取料的执行机构,增强了取料机构对物料物理特性的适应能力,其故障率低,维护简单;可充分利用斗轮机的取料效率高、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获得一取料量极大的改进型斗轮堆取料机。此外,为了保证升降梁21在高负荷下仍能平稳升降,升降梁21经一升降机构23配合使用驱动升降梁21的升降,升降机构23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23包括卷扬起升组件231、定滑轮组232、动滑轮组233和钢绳234,卷扬起升组件231和定滑轮组232固定在旋转门架部10的门架支腿12处,动滑轮组233与升降梁21一体的固定,钢绳234一端与升降梁21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通过定滑轮组232和动滑轮组233,与卷扬起升组件231长度可卷伸的固定。通过钢绳234与卷扬起升组件231之间长度可卷伸的连接,在定滑轮组232和动滑轮组233的作用下,驱动升降梁21在铅垂方向,高度可切换的变换,以此,改变固定在升降梁21上的斗轮机22的高度位置的切换;故取料高度可根据需求调节,以实现升降的分层取料。值得一提的是,当门架配合回转的同时,斗轮取料部20升降,首创实现了圆形料场的跨越料堆工作,突破了现有设备的诸多局限性,使得在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如图4所示,输送部50包括取料皮带机51、堆料皮带机52、梯形布料机53,取料皮带机51配合斗轮机22完成取料物流,堆料皮带机52和梯形布料机53完成堆料物流。其中,取料皮带机51同样设在升降梁11上且与斗轮机22衔接,完成取料过程。取料皮带机51同设在旋转门架部10内部,为了实现大跨距的取料,较佳地,取料皮带机51配合旋转门架部10跨度且与升降梁21基本等长的设置。此外,堆料皮带机52和梯形布料机53同设在一悬臂梁54上,悬臂梁54经一轴承座541与中轴14套接且可绕中轴14转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悬臂梁54与中轴14的连接处高于横梁11与中轴14连接处。此时,堆料物料与取料物流可同时进行,悬臂梁54和旋转门架部10均可以中轴14(定心回转部30)为圆心旋转,换言之,旋转门架部10与悬臂梁54可呈0~360°任一角度,故该堆取料机可在圆形料场内的任一区域内同时完成堆取料过程。堆料高度固定,由高出抛下完成堆料。为了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以及快速的堆放储存,堆料皮带机52一端衔接旋转门架部10,另一端衔接梯形布料机53。梯形布料机53经一小车行走机构55驱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梯形布料机53经小车行走机构55沿悬臂梁水平移动。优选地,如图4所示,堆料皮带机52与物料场外皮带机栈桥500连通的溜料斗600获得物料传送,实现物料场内外物料的输送。较佳地,为更好的实现物料的输送传递,获得更高的料场使用率,提高料场的堆放的容积,还包括与堆料皮带机52活动连接的梯形布料机53,以及带动梯形布料机53循环往复的小车走行机构55,梯形布料机53可伸缩的连接在堆料皮带机52底面,小车走行机构55与梯形布料机53配合成一体,且与堆料皮带机52驱动的连接。较佳地,小车走行机构55可双向往返走行。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溜料斗600的出口端与堆料皮带机52保持同步的回转,还包括夹设在皮带机栈桥500与溜料斗600之间,保持连通的栈桥回转支撑座57。
此外,为了实现在堆料过程中的平衡,确保堆料皮带机51在滚动堆料作业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不晃、不抖,还包括用来平衡悬臂梁54的平衡部60,如图4所示,平衡部60分设在中轴14的两侧,通过第一拉杆62和第二拉杆63分散堆料过程悬臂梁54产生的形变,通过第一拉杆62和第二拉杆63分别连接悬臂梁54的两端,此外,平衡部60还包括固定在悬臂梁54上的配重块61,以缩短非堆料侧的悬臂梁54的长度并保证平衡效果;具体地,第一拉杆62锁套在悬臂梁54固定配重块61的一端和中轴14之间;第二拉杆63锁套在悬臂梁54远离配重块61的一端和中轴14之间。通过调节第一拉杆62和第二拉杆63两端的拉力,用来抵消或者平衡输送部由于其扰度产生的形变。进一步地,第二拉杆63的长度大于第一拉杆62的长度,以来节省整个悬臂梁54即堆料设备的占用空间。
图6-12为定心回转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定心回转部30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心回转部30包括与地面紧固成一体的固定支撑机构31,和夹设在固定支撑机构31和旋转门架部10之间,与固定支撑机构31连接的中轴(芯轴)14,通过与固定支撑机构31连接的中轴(芯轴)14,提供旋转门架部10回转的固定轴心,从而驱动半门式桁架绕定心回转部30可循环的回转。较佳地,中轴(芯轴)14与固定支撑机构31一体的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较佳地方案,如图4所示,定心回转部30包括固定支撑机构31,与固定支撑机构31连接的中轴(芯轴)14,和套设在中轴(芯轴)14上的定心回转机构33,固定支撑机构31固定在地面上;中轴(芯轴)14一端与固定支撑机构31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沿铅垂方向向上延伸;定心回转机构33与斗轮取料部20一体的固定,相对于中轴(芯轴)14可回转的同时,可以沿中轴(芯轴)14的轴线方向运动。以此,在定心回转机构33的限制和引导下,与之一体固定的斗轮取料部20相对于中轴(芯轴)14可回转的同时,可以沿中轴(芯轴)14的轴心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斗轮取料部20相对于物料堆100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位置可任意切换的固定,以实现取料机跨越料堆取料,使得一个料场存储多种物料,并分别存取成为可能。
固定支撑机构31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支撑机构31包括底座311,固定在底座311上的柱体312,以及设置在柱体312外周面上,沿柱体312的径向外凸布置的至少一个轴向导轨314,底座311通过螺栓锁死固定,柱体312与底座311一体的连接,轴向导轨314均布在柱体312的外周面,并沿柱体312的轴向延伸。通过设置的轴向导轨314,确保斗轮取料部能够沿柱体312的轴向高度可变的运动。进一步地,轴向导轨314为垂直于柱体312径向的平面,且与柱体312一体的固定,在柱体312的外周面上形成一个截面为非正圆的截面,以此,使得与轴向导轨314配合运动的滚动体被限定在均布的轴向导轨314上,避免了绕柱体312轴心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定心回转部30和旋转门架部10的回转运动,还包括固定在柱体312顶端的顶部轴承座313。
定心回转机构33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优选地,如图7至图11所示,为了克服现有设备(桥式堆取料机)的无法跨越料场进行工作这一缺点,则必须增加其回转和升降的功能,同时实现定心回转、平动或升降运动,且可对定心部分承重限位起轴承作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心回转机构,分为同圆心套接的定心环331和旋转环332,定心环331与旋转环332间设有第一滚动组件333,第一滚动组件333的中心线与定心环331和旋转环332圆心同轴设置,并通过第一滚动组件333对旋转环332径向定位并承载,第一滚动组件333由多个第一滚动件3331组成,第一滚动件3331包括第一滚轮3331a、第一支座3331b和轴支座3331c,第一滚轮3331a经第一支座3331b固定连接定心环331的外表面,第一滚轮3331a与旋转环332的内表面部分相切,此时,旋转环332在第一滚动组件333导向下以旋转环332内径为轨道绕定心环331旋转,完成定心回转运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第一滚轮3331a与第一支座3331b间经轴支座3331c连接,换言之,滚动(运动)载体布置在第一滚轮内。
为了保证整个定心回转机构运动时的稳定性及承载的合理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定心环331分别由第一定心环3311(上环A)、第二定心环3312(下环B)和定心环连接架3313组成,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对称设置且经定心环连接架3313连接成一体,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分别固定连接定心环连接架3313的两端;第一和第二定心环外表面均设有多个第一滚动件3331,以保证旋转环的回转稳定性。相应地,旋转环332也分为与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第一定心环3311与第一旋转环3321同圆心套接,第二定心环3312与第二旋转环3322同圆心套接,每个环体的内表面与第一滚轮3331a部分相切成旋转导轨。
此外,第一和第二定心环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滚动组件334,可实现整个定心回转机构在回转运动的同时经第二滚动组件334导向下沿回转方向垂直运动,即第一滚动组件444中心线方向垂直运动;第二滚动组件334由多个第二滚动件3341组成,第二滚动件3341由第二滚轮3341a、第二轴支座3341b、第二支座3341c组成;同样地,滚动(运动)载体布置在第二滚轮内。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定心环不与定心环连接架3314连接的两端部加设多个第二滚动件3341,以保证整个定心回转机构运动时的平稳性;也可根据承重或移动的刚度需要加设第二滚动件3341,以保证运动的稳定性为准,不应视为第二滚动件3341的具体位置唯一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消除旋转方向上的径向偏移,以及旋转环332随定心环331一同运动时的线速度差异而产生的轴向位移,换言之,为实施本定心回转机构可随同有回转及轴向运动的功能执行部件同步轴向运动的要求,发明人在上述基础上加设第三滚动组件335,用于旋转环332的轴向限位,第三滚动组件335由多个第三滚动件3351组成,图11为第三滚动件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1所示,第三滚动组件335包括多个第三滚动件3351,第三滚动件3351包括第三滚轮对3351a、轴支座对3351b和第三支座3351c,第三滚轮对3351a分别经轴支座对3351b独立连接第三支座3351c,第三支座3351c连接第一和第二定心环的环体外表面,第三滚轮对3351a夹设旋转环332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环体两端;其中第三滚轮为锥形轮,相应地,锥形轮较小处近定心环331;故旋转环332夹设该锥形夹轮对之间,故第一和第二旋转环的两个端面分别为第三滚轮对3351a的轨道,每一第三滚动件3351的滚动圆之间隔距离与其相配合旋转环体导轨厚度方向形成滚动副,从而使得该定心回转机构在实现轴向运动时可同时做回转运动。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锥形轮的锥度由回转速度选定,优选为速度角母线交汇于机构的回转中心点所成角角度,以保证第三滚动组件335的滚动圆为等线速锥形;可实现该定心回转机构在转动时大小端速度角恒等以保证回转的稳定性和承重刚度并使得摩擦力为最小值。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为保证运动的稳定性,第一、第二、第三滚动组件的中心线同轴设置,且其中滚动件均沿圆周均匀布置,优选交错均布。此时,第一滚动组件333(径向滚动体)滚动圆中心与第二滚动组件334(轴向滚动体)轴向中心点的连线延长线通过旋转环332与定心环331的旋转中心点。
在实际应用中,旋转环与有升降或平动、旋转功能要求的工件相联接构成一定心回转装置,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该定心回转装置套设在中轴(芯轴)14上,且中轴(芯轴)14的横截面的外周非圆形且与第二滚轮3341a部分相切;此时与旋转环332连接的工件可随旋转环332转动,且随定心环331沿中轴(芯轴)14移动,当中轴(芯轴)14垂直地面设置时,工件可升降;当中轴(芯轴)14平行地面设置时,工件可平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定心回转部30还包括套设在中轴(芯轴)14上,罩设在固定支撑机构31顶端的防尘机构34,通过防尘机构34,有效地避免了堆取料过程中,灰尘进入固定支撑机构31内部而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心回转部,通过同时装配有第一和第二滚动组件机件同时做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需求;通过采用各自独立的运动副组合实现复合运动,使得各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并且维护方便;通过在环体上布置由多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滚动件组成的滚动副,在实现机构垂直、回转定向运动功能需求同时,还满足在装配后的大型设备在现场的各个工位下,均能承受由作业时产生的三维空间的载荷;通过采用第二滚动组件,使得配合芯轴以后的直线导轨要求精度降低,易于制作、便于维护;通过将定心回转机构安装在有直线运动功能的机件上,带动第三滚动组件并通过该件使运动部件本体自由度得到约束,亦即实现在任意位置定直线运动和定圆心回转同时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落料点与受料点存在很大的落料(可达20余米),实现在散料高位垂直转运工况下控制溜料速度,避免运输链承接端环节塞堵,以及减少脆性物料破损,减少冲击,降低噪音,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便于物料堆100通过斗轮取料部20将物料取出,还包括与斗轮取料部20可升降切换连通的落料通道部40,落料通道部40夹设在旋转门架部10内部,并与之固定成一体。以此,通过与斗轮取料部可升降切换连通的落料通道部,可实现在不同高位分别受料的直通转运工况。
物料通过取料皮带机51向落料通道部40抛洒的过程中,由于其堆放在取料皮带机51上存在高度差,故在抛料过程中,极易形成抛体运动体中,物料抛物线簇的包络线。如图12所示,其中,抛洒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包络线为物料抛洒过程中的上包络线300,抛洒距离最近,高度最低的包络线为物料抛洒过程中的下包络线400,正是因为物料在抛料的过程中夹设在上包络线300和下包络线400之间的物料,所以在抛料的过程中,极易散开,而且容易扬尘。
发明人首创设计了一种多位曲线落料通道,具体如图12和13所示,为了有效的杜绝物料在抛料过程中的扬尘,落料通道部40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斗体41,与斗体41铰接的定心铰轴42,以及开设在斗体41上的至少一个可闭合开启的落料口43,和内嵌在斗体41内部的至少一组内部具有弧形下料通道的落料组件44,该落料组件44的弧形下料通道从落料口43的内侧向斗体41内腔延伸,该落料组件44的弧形下料通道内部过流面积渐变的布置。较佳地,沿物料的行进方向,落料组件44各组之间首尾连通,在斗体41内部形成由板材围合成曲率起伏变化的弧形通道。通过落料组件44设置的渐变过流面积的曲率起伏变化的弧形通道,接受从抛料滚筒上抛洒物料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从物料内部扬起的灰尘。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落料通道部40与抛料滚筒配合位置的准确性,定心铰轴42设置在斗体41的顶端,且贯穿的与之固定。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落料组件44包括固定在斗体41内部的曲线迎料板441和导向溜料板442,沿铅垂方向,曲线迎料板441的顶端高度不低于落料口43开口的顶端高度,其底端在斗体41的内部空腔延伸向下延伸,导向溜料板442顶端高度低于落料口43的开口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着靠拢曲线迎料板441底端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曲线迎料板441、导向溜料板442和斗体41侧壁共同围设成一个过流面积渐缩的弧形通道。以此,可有效地抑制接受抛洒过来的物料扬尘。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抛洒出来的物料形成的上包络线300和下包络线400之间空间尽可能的小,进一步地压缩扬尘的空间,曲线迎料板441的内侧与物料的上包络线300内切,导向溜料板442的外侧与物料的下包络线400外切。
为了减少物料在斗体41内部空腔由于位置较高而造成的冲击破坏,在结构上优选地,落料组件44还包括用来聚拢料流的第一转运溜料板443和第二转运溜料板444,该第一转运溜料板443固定在曲线迎料板441、导向溜料板442和斗体41侧壁共同围的弧形通道的末端,且其顶端的高度不低于该弧形通道的顶端高度;该第二转运溜料板444的顶端高度不低于第一转运溜料板443的底端高度,其底端沿物料的下落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二转运溜料板444的底端与下一组的曲线迎料板441曲率圆滑的过渡连接。以此,使得从最上面进入落料通道内部的物料,在第一转运溜料板443和第二转运溜料板444的作用下,沿着近似于正弦曲线的落料通道行进,能够有效地减小物料下落的速度,滞缓物料行进速度,通过首尾圆滑光滑过渡的溜料通道,进一步地减小的物料与溜料板之间的摩擦角,减免物料的发散的同时,降低了物料下落过程中的噪音。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发明人还提出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地,曲线迎料板441的锚点与第一转运溜料板443的锚点方向相反的设置,曲线迎料板441与斗体41侧壁围成的通道的过流面积,大于曲线迎料板441与第一转运溜料板443围成通道的过流面积。以此,使得物料在斗体41内部空腔下落的过程中,气流从过流面积较大的曲线迎料板441与斗体41侧壁围成的通道,流经曲线迎料板441与第一转运溜料板443围成通道,在斗体41内部受限的气流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气流由粗变细,加快了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曲线迎料板441的后侧(下一组入料口43处)形成一个低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与之连通的下一组入料口43主动形成气流,进一步地避免了物料在入料口的处的扬尘。
综上所述,发明人首创设计的落料通道部,通过在落料通道部内部形成过流面积变化的下料通道,其侧壁是根据卸料皮带机在受料点处抛料轨迹上部包络曲线,而设计曲线迎料板,与抛料轨迹下部曲线导向溜料板组成导向空间用以导向料流方向,从而达到减少冲击,聚拢料流,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同时降低噪音的目的;结合物料滑溜速度、切入角、摩擦特性等因素在曲线迎料板下部设计曲线转运溜料板,使得物料在下溜过程中自然导向不发散,减少气体对物料冲击产生的粉尘,并控制其溜滑速度;在受料点与落料点之间采用多部曲线流料板转运形式,根据散料摩擦特性利用曲线控制下溜速度,相互接力,即实现散料高位垂直转运又可以控制溜料速度冲击减少脆性物料破损。
图14为本实施例堆取料机的堆取料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需要取料时,通过斗轮取料部20的斗轮机22实现对储存物料的掘取,将取出的物料输送给取料皮带机51,在升降机构23的带动下,也升降的将取料皮带机51的物料输送至下料组件44,并通过下料组件44收集,从而实现物料的取料;需要堆料时,物料通过皮带机栈桥500输送至溜料斗600,继而输送至堆料皮带机52,在小车走行机构55的驱动下,通过梯形布料机53实现物料的抛洒堆砌,完成物料的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平衡部60的结构,以及实现悬臂梁54的平衡的方式及原理不同。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衡部60包括分设在中轴14的两侧的第一拉杆62和第二拉杆63,第一拉杆62分别与中轴14和横臂11铰接,第二拉杆63分别和中轴14和悬臂梁54铰接。第一拉杆62与横臂11铰接的位置,与旋转门架部10的横梁变形量最大的位置重合,以此,通过旋转门架部10的横梁自身的扰度变形,提供平衡输送部50的拉力,以此,无需额外的配重块即可实现整个输送部的动态平衡,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旋转门架部跨度很大,容易由于扰度带来的形变,提升了整个旋转门架部的整体强度。优选地,为了维护和检修的便捷,第一拉杆62与第二拉杆63相对于中轴14的轴线对称的分布,以此,只需要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等距的调节,即可实现堆料设备和取料设备之间的再平衡调节。
本实施例的取料和堆料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区别在于输送部50的结构形式,通过优化输送部50的结构,将取料和堆料两个作业过程结合,无须额外的悬臂梁54和平衡部60以及连接工件等,适应于取料和堆料不同时进行的物料料场。更重要的是实现堆料高度可调,发明人针对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7和图18所示,输送部50设在旋转门架部10内且一并转动,包括取料皮带机51、梯形布料机53、小车行走机构54和堆取料皮带机56,其中取料皮带机51、梯形布料机53、小车行走机构54和堆取料皮带机56均设置在升降梁上且随升降梁21一并升降以实现堆料高度可调;与实施例1和2不同的是,取料过程中,斗轮机22需与取料皮带机51和堆取料皮带机56配合工作方能完成取料过程,换言之,取料皮带机51和堆取料皮带机56的水平传递跨度与旋转门架部10跨度等长。此外,进一步地,为了尽可能的实现料堆均匀的堆取料,提升料场的利用率,梯形布料机53活动的固定在取料皮带机51的底部,换言之,位于升降梁的下方且在小车行走机构55驱动下沿升降梁21平移,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而言,此时,堆料的跨度增大。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堆料,堆取料皮带机56分为第一堆取料部561和第二堆取料部562,第一堆取料部561与取料皮带机51共线设置,且第一堆取料部一端衔接落料通道部40,可通过升降配合不同高度的落料口43,第一堆取料部561另一端连接第二堆取料部562的一端,第二堆取料部532倾斜的布置并衔接梯形布料机53,此时,第二堆取料部532倾斜设置,可减少堆取料皮带机56和梯形布料机53间的堆料高度差。
图19为本实施例中的堆取料机的堆取料过程,如图19所示,需要取料时,通过斗轮取料部20的斗轮机22实现对储存物料的掘取,将取出的物料输送给取料皮带机51,继而输送给正向运行的堆取料皮带机56(如图17中的顺时针方向循环回转),在升降机构23的带动下,可升降的将堆取料皮带机56的物料输送至下料组件44,并通过下料组件44收集,从而实现物料的取料;需要堆料时,物料通过皮带机栈桥500输送至溜料斗600,继而输送至反向运行的堆取料皮带机56(如图18中的逆时针方向循环回转),在小车走行机构55的驱动下,通过梯形布料机53实现物料的抛洒堆砌,完成物料的堆料。
本发明专利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