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检备料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760发布日期:2019-05-24 20: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检备料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纵向布置的复检备料线机架(1.1),所述复检备料线机架(1.1)的顶部从后至前设置有备料线辊道(1.2),所述复检备料线(1)上设置有多个备料线下料装置(1.3),备料线下料装置(1.3)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周转小车(4);

所述上料周转小车(4)包括车架(4.1),所述车架(4.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4.7),所述车架(4.1)的顶部设置有搁置台(4.2),搁置台(4.2)包括矩形的外框(4.21),外框(4.21)的中间设置有一根纵向的加强梁(4.22),所述搁置台(4.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前围板(4.3)和后围板(4.4),所述搁置台(4.2)的左方设置有左围板(4.5),所述前围板(4.3)和后围板(4.4)的右端向右伸出搁置台(4.2)的右边缘以外,所述前围板(4.3)和后围板(4.4)的右端之间架设有纵向布置的导辊(4.6),导辊(4.6)的高度高于搁置台(4.2)的高度,搁置台(4.2)的大小恰好为一个料盒(5)的大小,当料盒(5)放置于搁置台(4.2)上后,前围板(4.3)、后围板(4.4)、左围板(4.5)以及导辊(4.6)分别对料盒(5)的前后左右四边进行限位;

所述备料线下料装置(1.3)包括横向布置的底梁(1.31),底梁(1.31)架设于复检备料线机架(1.1)的底部之间,所述底梁(1.31)上的左端设置有踏板(1.32),踏板(1.32)右方的底梁(1.31)上设置有气源(1.33),踏板(1.32)与气源(1.33)的气源开关接通,所述备料线下料装置(1.3)还包括横向布置的多根中间梁(1.34),多根中间梁(1.34)架设于复检备料线机架(1.1)的中部之间,且每根中间梁(1.34)的纵向位置位于备料线辊道(1.2)的前后相邻两个输送辊之间,所述中间梁(1.34)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座(1.35),气缸座(1.35)上设置有向上的气缸(1.36),所述中间梁(1.3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向上设置有导轨(1.37),导轨(1.37)竖向固定于复检备料线机架(1.1)上,左右两根导轨(1.37)之间嵌置有横向布置的升降梁(1.38),升降梁(1.38)的底部与左右布置的两个气缸(1.36)的顶部连接,升降梁(1.38)的顶部从左至右设置有多个滚轮支架(1.39),图只所示为每根升降梁(1.38)的顶部从左至右设置有多个滚轮支架(1.39),滚轮支架(1.39)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滚轮(1.310),气源(1.33)的出气口通过多根气管(1.311)分别连接各个气缸(1.36);

复检备料线后方依次设置有复检流水线和复检打包线,

所述复检流水线(2)包括横向布置的复检流水线机架(2.1),复检流水线机架(2.1)的顶部中间从右向左设置有复检流水线辊道(2.2),复检流水线机架(2.1)的顶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复检流水线台面(2.3),所述复检流水线机架(2.1)的前后外侧紧贴复检流水线台面(2.3)设置有三个复检台(2.4),每个复检台(2.4)的右方设置有坐凳(2.5),复检台(2.4)的外侧设置有上料周转小车(4);

所述复检打包线(3)包括纵向布置的复检打包线机架(3.1),复检打包线机架(3.1)的顶部中间从前向后设置有复检打包线辊道(3.2),复检打包线机架(3.1)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复检打包线台面(3.3),左侧的复检打包线台面(3.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横向向右布置的第一复检打包上料辊道(3.4)以及第二复检打包上料辊道(3.5),第一复检打包上料辊道(3.4)以及第二复检打包上料辊道(3.5)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周转小车(4),右侧的复检打包线台面(3.3)的中段分别设置有横向向左布置的第三复检打包上料辊道(3.6),复检打包线机架(3.1)的后方设置有打包机(3.7),打包机(3.7)的右侧设置有称重仪(3.8),称重仪(3.8)的右侧设置有小推车(3.9);

当踏板(1.32)未踩下时,滚轮(1.310)的高度低于备料线辊道(1.2)的输送辊高度,当踏板(1.32)踩下时,气源(1.33)向气缸(1.36)供气,升降梁(1.38)升起,使得滚轮(1.310)的高度高于备料线辊道(1.2)的输送辊高度;

备料线下料装置(1.3)有三组,有一组设置于复检备料线机架(1.1)后端,有两组设置于复检备料线机架(1.1)的中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