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77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仓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仓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的一种食材输出装置,其料仓内装有原料(例如食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构将食材输送到管道内,运行缓慢,不具有连续性,甚至出现卡仓,即原料因为在原料仓内运行过慢导致积压而造成原料层被堵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仓装置,该原来仓装置,该原料仓排料顺畅。

一种料仓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原料的原料仓和设置于所述原料仓内并用于将所述原料从原料仓内挤压至原料仓外的挤压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件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挤压部件的动力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件包括转轴和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盘体,所述盘体绕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的表面为凸起的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锥面的锥角为大于0且不大于8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料通道,所述排料通道与所述原料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仓的底部还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通道与所述原料仓通过所述排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排料口打开或关闭的排料阀。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仓的底部还设有仓门。

进一步地,所述仓门铰接设置于所述原料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料仓装置包括设置于原料仓内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将所述原料从原料仓内挤压至原料仓外,使得原料排出较为顺畅,避免了原料在原料仓内堵塞的现象。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料仓装置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料仓装置

20 原料仓

30 挤压部件

31 盘体

32 转轴

40 动力部件

50 排料通道

60 排料口

70 排料阀

80 仓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料仓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料仓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料仓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料仓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仓装置100,包括用于容纳原料的原料仓20和设置于所述原料仓20内并用于将所述原料从原料仓20内挤压至原料仓20外的挤压部件30。

上述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容纳原料的原料仓20和设置于所述原料仓20内并用于将所述原料从原料仓20内挤压至原料仓20外的挤压部件30。

顾名思义地,上述挤压部件30是指可产生作用于原料挤压力的部件。挤压部件30产生挤压力所需要采用的运动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转动,转动可为绕其内部的某位置,或者可以为平移动。即使在不交代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很容易想象,原料从原料仓20内被挤压至原料仓20外是可以通过原料仓20所设置排料口60或类似结构而挤压出去的。

挤压部件30的实现形式有很多。可列举出第一种挤压部件30的实现形式。在该种挤压部件30的实现方式中,挤压部件30可包括转轴32和连接于该转轴32的盘体31,该盘体31绕所述转轴32转动,盘体31的作用是用来承托原料,盘体31转动可产生沿盘体31径向方向(具体而言,盘体31径向是垂直指向转轴32方向,非盘体31的直径)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可将原料挤压至原料仓20外。这里,除了盘体31转动的径向离心力可产生对原料的挤压作用,盘体31的外缘的切向力也能产生对原料的挤压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切向力是指与离心力垂直且位于盘体31所在平面的方向。盘体31的形状不一定非必需地为圆形,可为除圆形之外的任何形状,如方形、三角形等或类圆形(如椭圆形等)。需要指出的是,转轴32的设置方向较好地沿原料下落的方向,以保证盘体31能产生径向方向的离心力。当然,转轴32的设置方向可以允许其与原料下落的方向(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原料仓20的顶部向底部下落)成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可以为0~10度。转轴32的设置位置不加限定,可位于盘体31的中心,也可位于盘体31的中心的附近位置。但较好地,位于盘体31的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设置于原料仓20的排料口60或类似结构设置在原料仓20的底部侧面,以保证排料口60的开口沿垂直于原料下落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实现转轴32于原料仓20的安装,转轴32可包括固定套和设置于固定套内的轴。固定套用来实现在原料仓20的安装,轴可固定连接于盘体31,以带动盘体31转动。

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盘体31所承托的原料能更好地向盘体31的外缘运动,可将盘体31的表面设置为凸起的锥面。此处,表面即指垂直于转轴32的两个面。锥面可按照数学上的锥面来理解,即锥面是指通过一定点且与定曲线相交的一族直线所产生的曲面,但稍微有些区别的是,这里锥面是只有一部分。锥面可为圆锥面,即截面为圆形,也可为椭圆锥面或者抛物线锥面等。可以想象的是,锥面可为盘体31的一个表面,也可为盘体31的两个表面。

于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锥面的锥面的锥角可参考性地为大于0且不大于8度,例如为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或8度。此处锥角是指锥面中定曲线与母线之间的夹角的两倍。

于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盘体31在承托原料时不过快地向盘体31的外缘滚动,可在盘体31的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原料槽,以供原料放置于该原料槽内。该原料槽的深度可为原料高度的1/5~1/3,例如可为1/5、1/4或1/3。若原料槽的高度过大,则原料便会一直陷在该原料仓20内,不容易脱离该原料槽;若原料槽的高度过小,则原料在原料仓20内无法实现放置,使得原料槽的起不到应用的作用。原料槽的形状可与原料的形状相匹配,可完全匹配或大致匹配。在原料槽为多个的情况下,原料槽的排布方式可为点阵式排布,即多行多列地排布方式;也可为环形排布,即原料槽构成为弧形。在环形排布的方式中,可以盘体31的中心为环形排布的中心,可为多层的环形排布,即以盘体31的中心为环形的中心,有多层。

挤压部件30的第二种的实现形式为,挤压部件30包括挤压螺杆,该挤压螺杆的外周设有螺纹槽,螺纹槽沿挤压螺杆的轴线缠绕分布。螺纹槽的深度可为挤压螺杆直径的1/5~1/3,至于螺距等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挤压螺杆通过转动,使得置入其螺纹槽内的原料被挤出。

作为挤压部件3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一种变形实现方式,挤压部件30包括挤压螺杆,该挤压螺杆的外周设有凸起的螺纹凸条,该螺纹凸条沿挤压螺杆的轴线缠绕分布。螺纹凸条的高度可为挤压螺杆直径的1/5~1/3,至于螺距等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螺纹凸条之间形成可容纳原料的空间,相当于上述螺纹槽。挤压螺杆通过转动,使得置入其螺纹槽内的原料被挤出。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为清楚的是,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及第二实现方式的变形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挤压螺杆可类同于挤塑螺杆。可将现有技术中的挤塑螺杆转用到挤压螺杆。这些现有技术有CN 104552879 A,具体为:螺杆传动端用以与减速机连接可使挤塑螺杆旋转工作,当挤塑螺杆旋转时可将塑料原料从前端小间距螺丝槽和前端大间距螺丝槽旋进推向中端小间距螺丝槽和中端大间距螺丝槽挤进后端大间距螺丝槽和后端小间距螺丝槽后从螺杆挤出端挤出。或者还有CN 203543078U,具体为:聚苯乙烯挤塑螺杆,包括:固定端、固定杆,螺杆组件,所述固定端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固定杆为至少两根且固设于所述固定端,所述螺杆组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螺杆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杆相配合的组装孔。具体地,所述固定杆为至5个,均匀分布于与所述固定端同轴心的圆面边缘。还包括加固端,所述固定杆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加固端,所述加固端由电机带动旋转。所述固定杆两端共同受力,有助于减少所述固定杆所承受的扭转力,尤其降低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固定端的一端的所承受的力。具体地,所述螺杆组件为三个,且分别为熔融螺杆,混料螺杆、挤出螺杆。所述螺杆组件数量过多会使挤塑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大波动,将每一种功能的螺杆设置一根螺杆组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是较为合理的,分别且依次设置熔融螺杆、混料螺杆、挤出螺杆可以满足聚苯乙烯挤塑生产的需要。

现介绍挤压部件30的第三种的实现形式。在该种实现形式中,挤压部件30为搅拌浆叶或者其类似结构,搅拌浆叶可采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可为平叶式、折叶式、螺旋面叶、锚式、框式、推进式或风扇式。平叶式可列举出平直叶浆式、六直叶开启涡轮式的实例,折叶式可列举出六折叶开启涡轮式、六箭叶圆盘涡轮式、六折叶圆盘涡轮式,螺旋面叶可列举出螺杆式、螺带式。搅拌浆叶还可参照现有技术,例如CN201692779U,具体为:一种搅拌机的搅拌桨叶包括分别固定在中心轮毅外圆面两侧的两个叶片,叶片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安装在中心轮毅上后,叶片的内凹面朝向搅拌机底部,叶片与中心轮毅连接处最外端的两个相交点的连线与垂直于中心轮毅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叶片顶端部两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中心轮毅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度,而中间部分则由顶端部的12度角和与中心轮毅连接处的60度角为参照自然延伸而得,在叶片与中心轮毅1连接处的宽度大于顶端部的宽度,顶端部最窄,这里速度最快,而连接处的宽度最宽,这里速度最慢。或者例如中国专利CN2455350Y,具体为:一种新型搅拌浆叶,设置一可套接于转轴32的浆架浆架制成Ω型,其二侧楔中心线与横裸间的夹角为a,a为80~175度,二侧楔的中心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为5~25度,二侧楔的二端头分别接有一平板叶片,平板叶片与二侧楔垂直线的夹角为5~45度。或者还例如中国专CN201720031U,具体为:搅拌桨叶,该搅拌桨叶的整体设为圆形,搅拌桨叶的整体圆形的直径为54mm,搅拌单元中心设有轴孔,将该搅拌桨叶固定在一根由功率在15~60W的220V的交流马达驱动的搅拌轴上,在轴孔四周对称设有若干对等分圆孔;该若干对等分圆孔至轴孔的距离相等;从该若干对等分圆孔至搅拌桨叶外边缘切割为若干对轴对称的,且面积等分的桨叶;桨叶包含若干对沿轴对称的桨叶,以及与该桨叶相邻的若干对沿轴对称的桨叶,在桨叶中沿一个等分圆孔分别设有一长折边,该长折边自该桨叶上对应的其中一等分圆孔延伸至其中一桨叶的外边缘;设置一短折边,该短折边自该桨叶对应的另一等分圆孔延伸,至桨叶的外边缘;该长折边与桨叶边缘在桨叶外边缘形成一长圆弧;该短折边与桨叶边缘在桨叶外边缘形成一短圆弧。长折边、短折边进行角度不同的相对折弯,该两折边的折弯角度大于90度。轴孔与等分圆孔的距离为8~10mm,等分圆孔的直径为1.5mm。长折边弦长为9mm,折弯角度a为109度。短折边弦长为7.5mm,折弯角度R为127度。长折边与短折边的垂直高度差15在5mm之内。

挤压部件30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挤压部件30的动力部件40。此处动力部件40是指用来产生动力以驱动挤压部件30运动(例如转动)。其实现方式有很多。可举出最为熟悉以转动运动为输出动力的实例,例如电机。当然还可列举出以直线输出动力的实例,例如气缸。不过适应性地需要另行设置本领域公知的一些可将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的结构,例如,气缸的传动轴上还连接曲杆连杆,由此组成气缸曲杆连杆机构,能将气缸的往复直线转化为转动输出。当然容易想象的是,还可不设置动力部件40,仅仅通过手动的方式。

上述料仓装置100还可包括排料通道50,排料通道50与所述原料仓20连通。排料通道50粗细大小可稍大于原料的大小,以实现原料的单排排布,即从排料通道50排出的原料是逐个的。排料通道50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等公知的形状等。

上述排料通道50可直接与原料仓20连通,当然两者还可通过排料口60连通。排料口60的形状可为开口,即在原料仓20的底部挖去材料而得到,还可为凸出结构的开口,即包括开口部和由开口部的边缘所围成的开口,开口部连接于原料仓20的底部,并且该开口部向原料仓20的外部延伸。当然,排料口60还可为凹陷的开口,即包括开口部和由开口部的边缘所围成的开口,开口部连接于原料仓20的底部,并且该开口部向原料仓20的内部延伸。

上述排料口60还可设置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排料阀70。排料阀70可以可旋转地打开或关闭,即排料阀70通过铰轴或合页的形式连接于原料仓20的底部。除此,排料阀70还可采用平推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即排料阀70通过设置于原料仓20的底部的导轨来实现可滑动。排料阀70可使得,在仅仅需要搅拌原料仓20内的原料而不需要将原料仓20内的原料排出的情况下,可通过打开或关闭排料阀70来达到此目的。

原料仓20的底部还设有仓门80,以便于对原料仓20内部进行残留的原料进行清理或维修,无需拆卸原料仓20的底部。仓门80可铰接或平推的形式设置在原料仓20的底部。铰接可采用铰轴或合页的形式,平推的方式可采用设置于原料仓20的底部的导轨来实现可滑动。仓门80还可配置有搭扣件。至于搭扣件可为弹簧搭扣,也可为其他类型公知的搭扣。该工作盖上设有一用于观察料原料仓20内部的可视窗,该可视窗为透明塑料板或玻璃板。在正常工作时,工作盖通过搭扣件闭锁开口,以防止物料从开口泄漏;当需要调换物料时,可从可视窗中观察料斗内的余料情况,并可打开工作盖清理余料。

上述原料仓20的形状不做特别的限定,例如原料仓20可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可为方形或圆形的柱状,下部为锥形,即上宽下窄的锥形,这里的锥形可为圆锥形或方形锥形。上部和下部可为一体化结构连接。上部和下部的高度之比可为1:3~5。上部开设有一进用于投料的进料口。原料仓20可由单壁(即一个壁)的金属材质(例如不绣钢等)制成,也可以多壁(多壁之间为空心)的金属材质制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在上部的顶缘可设置挡板,该挡板能够对进料的原料起着遮挡的作用,防止进料撒出料斗。挡板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上部的顶缘。这里紧固件有螺钉、螺栓或法兰盘等常用的形式。挡板与顶缘可垂直,可以倾斜。为了拓展进料口的进料面积,可将挡板与顶缘成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可为100至120度左右。顶缘的宽度可为2cm,对应地挡板要预留出2cm的宽度来用于作为安装在顶缘的位置。挡板可为一整块,也可由四块拼接而成,其高可为60cm。用于安装挡板的紧固件可采用通用的螺栓、法兰盘等。

为了实现原料仓20的温度的调控,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原料仓20所造成的损害,可设置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可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加热部件。例如,控温装置可由半导体制冷片降温部件和电热丝加热部件等。半导体制冷片降温部件用来实现降温、电热丝用来实现升温,这样达到了较好地控温方式。当然,半导体制冷片降温部件还可被冷凝管等类似机构的部件所替代。

为了原料仓20内的进料因相互摩擦所产生的静电,可设置与原料仓20连接的除静电装置。除静电装置的实现形式有很多。可列举出其中一种方式,除静电装置可采用公知的离子风机。静电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可由跨接线和引下线所构成。该跨接线可为横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软铜编织线,多根跨接线一端与该引下线,另一端分别与原料仓20相电连接。该引下线为金属导线,一端与跨接线相连,另一端与地线相连。

尽管以上较多使用了表示结构的术语,例如“原料仓”、“挤压部件”、“盘体”、“转轴”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