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人们在楼宇中垂直走动最主要的搭乘工具,电梯系统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带电梯建筑物越来越普及,因此,电梯的安全、节能、环保等诸多相关问题也受到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寸土寸金的时代,在安全保证的前提下,甚至有一些住宅小区从建筑设计上就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建筑的实用面积。IC卡电梯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正好完全解决上述安全及智能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电梯的智能化管理有必要纳入到住宅小区、办公大楼、写字楼等各个行业、场所的智能一卡通系统.而且从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情况来看,只要选择专业的、合格的IC卡电梯控制系统和产品,不仅仅可以解决安全和智能化管理的问题,还可以给物业管理方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甚至可以使建筑设计改变和提升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利用效率,为广大业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前的垂直电梯都是在所有乘客下梯后,停留在最后一个乘客下梯的楼层,等下一个乘客需要搭乘电梯,则需等待电梯到达该乘客所在的楼层,浪费乘客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电梯乘客的流量自动分析并制定自动停靠策略,或人为设置其自动停靠策略,缩短乘客等待电梯的时间,节能环保、智能化程度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包括:
云平台,即云服务器,实现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
信息管理中心,涵盖了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媒介信息等相关动态信息,实时采集楼层相关动态信息,并将有效动态信息发送至云平台;
智能设定中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学习模块和控制模块,对来自云平台和存储模块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对应的控制命令至电梯操控模块;
移动终端,经授权后可无线连接智能设定中心,对电梯停靠楼层参数进行设置;
存储模块,对智能设定中心的行为进行记忆和存储,并及时反馈回智能设定中心;
电梯操控模块,根据智能设定中心发来的控制命令,控制电梯的停靠行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移动终端通过云平台注册账号并获得授权,已获授权的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定中心内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产生连接并对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设置,并将电梯停靠行为规则的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
信息管理中心实时发送有效动态信息至云平台,云平台将得到的有效动态信息转发至智能设定中心,智能设定中心将接收到的有效动态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再与设置好的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比对换算,得到对应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发送至电梯操控模块,电梯操控模块对电梯的停靠行为进行控制。
前述存储模块可对每天电梯在各楼层停靠的时间和次数进行统计和存储,并实时发送至智能设定中心,数据处理模块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启动学习模块,自动地、动态地设置电梯停靠行为规则。
进一步的,
用户可通过机械按钮控制当前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
办公楼中,信息管理中心将各个公司所在楼层信息、员工上下班时间信息、时钟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智能设定中心根据来自云平台的有效信息发送控制命令,控制上下班时间段、周末时间,不同时间段内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
酒店中,信息管理中心将酒店各个楼层当前的运营信息、入住信息、天气、时钟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智能设定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自动地、动态地控制每天的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
前述动态信息包括: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或媒介信息。
前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AD或PC。
前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无线连接方式包括ZigBee、蓝牙、Z-Wave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注册账号并获得授权,然后通过智能设定中心对电梯停靠行为进行设置规则,信息管理中心将每层的楼层信息发送至云平台,由云平台转发至智能设定中心,智能设定中心根据获得的楼层信息与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比对后得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至电梯操控模块,由电梯操控模块对电梯停靠进行控制;
或者由存储模块对每天的电梯楼层停靠时间和次数进行数据统计存储,并将统计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定中心,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自动地、动态地设置电梯停靠行为规则,控制电梯进行智能化楼层停靠。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电梯乘客的流量自动分析并制定自动停靠策略,或人为设置其自动停靠策略,缩短乘客等待电梯的时间,节能环保、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云平台,即云服务器,实现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管理中心,涵盖了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媒介信息等相关动态信息,实时采集楼层相关动态信息,并将有效动态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智能设定中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学习模块和控制模块,对来自云平台和存储模块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对应的控制命令至电梯操控模块;移动终端,经授权后可无线连接智能设定中心,对电梯停靠楼层参数进行设置;存储模块,对智能设定中心的行为进行记忆和存储,并及时反馈回智能设定中心;电梯操控模块,根据智能设定中心发来的控制命令,控制电梯的停靠行为。
前述移动终端通过云平台注册账号并获得授权,已获授权的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定中心内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产生连接并对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设置,并将电梯停靠行为规则的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信息管理中心实时发送有效动态信息至云平台,云平台将得到的有效动态信息转发至智能设定中心,智能设定中心将接收到的有效动态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再与设置好的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比对换算,得到对应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发送至电梯操控模块,电梯操控模块对电梯的停靠行为进行控制;用户可通过机械按钮控制当前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
前述动态信息包括: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或媒介信息;前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AD或PC;前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无线连接方式包括ZigBee、蓝牙、Z-Wave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
办公楼中,信息管理中心将各个公司所在楼层信息、员工上、下班时间信息、时钟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例如:某公司位于18楼,上下班时间为上午9点和下午17点,周一至周五上班,智能设定中心根据来自云平台的有效信息发送控制命令,控制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9:00以及下午17:00-17:30,多台电梯中的一台在没有用户通过机械按钮控制的情况下,分别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9:00自动在底层停靠,下午17:00-17:30自动在18楼停靠,周六、周日时间全部回到底层停靠。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注册账号并获得授权,然后通过智能设定中心对电梯停靠行为进行设置规则,信息管理中心将每层的楼层信息发送至云平台,由云平台转发至智能设定中心,智能设定中心根据获得的楼层信息与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比对后得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至电梯操控模块,由电梯操控模块对电梯停靠进行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梯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云平台,即云服务器,实现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管理中心,涵盖了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媒介信息等相关动态信息,实时采集楼层相关动态信息,并将有效动态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智能设定中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学习模块和控制模块,对来自云平台和存储模块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对应的控制命令至电梯操控模块;移动终端,经授权后可无线连接智能设定中心,对电梯停靠楼层参数进行设置;存储模块,对智能设定中心的行为进行记忆和存储,并及时反馈回智能设定中心;电梯操控模块,根据智能设定中心发来的控制命令,控制电梯的停靠行为。
前述移动终端通过云平台注册账号并获得授权,已获授权的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定中心内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产生连接并对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设置,并将电梯停靠行为规则的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信息管理中心实时发送有效动态信息至云平台,云平台将得到的有效动态信息转发至智能设定中心,智能设定中心将接收到的有效动态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再与设置好的电梯停靠行为规则进行比对换算,得到对应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发送至电梯操控模块,电梯操控模块对电梯的停靠行为进行控制。
之后,存储模块可对每天电梯在各楼层停靠的时间和次数进行统计和存储,并实时发送至智能设定中心,数据处理模块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启动学习模块,自动地、动态地设置电梯停靠行为规则;用户可通过机械按钮控制当前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
前述动态信息包括:楼层运营信息、人流量信息或媒介信息;前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AD或PC;前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无线连接方式包括ZigBee、蓝牙、Z-Wave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
酒店中,信息管理中心将酒店各个楼层当前的运营信息、入住信息、天气、时钟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智能设定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自动地、动态地控制每天的电梯的楼层停靠行为;信息管理中心将酒店各个楼层当前的运营信息、入住信息、天气、时钟信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例如:酒店6楼入住率最高,设置多台电梯中的一台,在没有用户通过机械按钮控制的情况下,则在上午7-9点自动停靠在6楼,晚上6-10点则自动停靠在1楼。
本实施例中,由存储模块对每天的电梯楼层停靠时间和次数进行数据统计存储,并将统计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定中心,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自动地、动态地设置电梯停靠行为规则,控制电梯进行智能化楼层停靠。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