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系统自动上袋送袋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不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全自动大包装机的研发工作,通常的包装机工序主要分为:供袋,取袋,开袋,上袋,夹袋,物料灌装,送包,折边缝包,其中上袋与夹袋通常为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全自动大包装机结构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同时这些包装机对包装袋的要求也高,从而提高了包装成本。一般用户无法接授。并且发现,这些包装机也存在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作稳定的自动上袋与夹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装系统自动上袋送袋机构,包括旋转轴、送袋臂、夹袋机构、插袋支架和插袋机构;所述送袋臂与插袋支架一端分别固定在旋转轴上,另一端分别设有夹袋机构与插袋机构;所述旋转轴通过送袋臂与插袋支架分别使夹袋机构与插袋机构实现上下摆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两端设有轴承、限位杆和限位缓冲器,所述 限位杆与限位缓冲器配合控制旋转轴的转动角度。
优选的,上袋送袋机构还包括送袋气缸、送袋气缸尾座;所述插袋支架与旋转轴固定位置设有支架尾杆;所述送袋气缸两端分别与支架尾杆末端、送袋气缸尾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夹袋机构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插袋支架的两侧;所述夹袋机构主要由夹爪气缸、夹爪固定板、夹紧块依次连接,所述夹紧块朝向内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袋机构包括插入指气缸、转动块、转动轴、旋转轴承、插入指;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插袋支架一端,所述转动轴设在旋转轴承上,所述插入指与转动块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插入指气缸两端分别与插袋支架中部、转动块一端铰接;所述插入指为一对对称设在插袋支架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全自动运作,运行稳定可靠;
2.用气缸作举升动作,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成本低;
3.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4.开袋再采用插指保持开口状态后套袋,提高了套袋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袋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轴,2-送袋臂,3-夹袋机构,31-夹爪气缸,32-夹爪固定板,33-夹紧块,4-插袋支架,41-支架尾杆,5-插袋机构,51-插入指气缸,52-转动块,53-转动轴,54-旋转轴承,55-插入指,6-轴承,7-限位杆,8-限位缓冲器,9-送袋气缸,10-送袋气缸尾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包装系统自动上袋送袋机构,包括旋转轴1、送袋臂2、夹袋机构3、插袋支架4和插袋机构5;所述送袋臂2与插袋支架4一端分别固定在旋转轴1上,另一端分别设有夹袋机构3与插袋机构5;所述旋转轴1通过送袋臂2与插袋支架4分别使夹袋机构3与插袋机构5实现上下摆动。所述旋转轴1两端设有轴承6、限位杆7和限位缓冲器8,所述限位杆7与限位缓冲器8配合控制旋转轴1的转动角度。如图2与图3所示,上袋送袋机构还包括送袋气缸9、送袋气缸尾座10;所述插袋支架4与旋转轴1固定位置设有支架尾杆41;所述送袋气缸9两端分别与支架尾杆41末端、送袋气缸尾座10铰接。所述夹袋机构3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插袋支架4的两侧;所述夹袋机构3主要由夹爪气缸31、夹爪固定板32、夹紧块33依次连接,所述夹紧块33朝向内侧设置。所述插袋机构5包括插入指气缸51、转动块52、转动轴53、旋转轴承54、插入指55;所述旋转轴承54设置在插袋支架4一端,所述转动轴53设在旋转轴承54上,所述插入指55与转动块52的一端与旋转轴53固定连接,所述插入指气缸 51两端分别与插袋支架4中部、转动块52一端铰接;所述插入指55为一对对称设在插袋支架4两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当包装袋通过整理后进入到待上袋处时,送袋气缸9处于复位状态(气缸杆收缩),真空吸盘将包装袋口吸开,插入指气缸51动作(缸杆收缩)将插入指插入已开好袋口的包装袋袋口内。夹爪气缸31动作夹住袋口两侧。送袋气缸4动作使旋转轴转动90度角,送袋臂将夹好的包装袋送到夹袋口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