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均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72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均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均衡系统。



背景技术:

曳引式电梯是现在应用较广的一种电梯,根据其载重量、速度、提升高度等因素,确定需要配置的钢丝绳的数量,为了电梯运行更好,需要调整钢丝绳的松紧度,从而使钢丝绳的张力均衡。但是,在实际中,钢丝绳的张力不能完全平衡,较紧的钢丝绳受力较大,较松的钢丝绳受力较小,钢丝绳与绳轮啮合,产生振动,钢丝绳与绳轮相互干扰,影响电梯运行;并且,钢丝绳长时间受力不均,钢丝绳会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钢丝绳容易老化,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而且会使与钢丝绳配合的钢结构长时间处于磨损状态,大大影响了电梯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均衡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均衡系统,可以动态调整钢丝绳的受力,使钢丝在曳引过程中受力均匀,提高了轿厢运行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梯均衡系统,其包括:

一载体,所述载体上固定有一载重轴,所述载重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载体上;

若干第一U型轴承,若干所述第一U型轴承套设在所述载重轴上;

还包括若干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所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包括本体钢板、设置于所述本体钢板顶端的第二U型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钢板底端的鸡心环;

调节钢丝绳从第一个所述第一U型轴承绕至第一个所述第二U型轴承,再绕至第二个所述第一U型轴承,依次环绕,所述调节钢丝绳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于所述载体上;所述鸡心环上环绕曳引钢丝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载体为一折弯钢板,所述载体为“几”字型,所述载重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载体的两个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通过夹板螺丝固定于所述载体两个侧壁的内侧上,所述夹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钢丝绳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通过所述夹板将所述调节钢丝绳固定于所述载体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比所述第一U型轴承多一个。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护板,所述护板设置于所述本体钢板的底部,所述护板与所述本体钢板之间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鸡心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护板与所述本体钢板底部端面上设有曳引钢丝绳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均衡装置用于电梯装置中调节钢丝绳受力,调节钢丝绳从第一个第一U型轴承绕至第一个第二U型轴承,再绕至第二个第一U型轴承,依次环绕,调节钢丝绳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于载体上,曳引钢丝绳环绕在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下端的鸡心环,通过第一U型轴承、调节钢丝绳、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三者之间的配合,自动调节曳引钢丝绳的受力,使其受力均匀,减少轿厢晃动,提高轿厢的运行舒适程度。

保证钢丝绳长时间受力均匀,钢丝绳不会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其中,1-载体,101-载重轴,102-第一U型轴承,103-夹板,104-夹板螺丝,2-调节钢丝绳,3-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01-本体钢板,302-第二U型轴承,303-鸡心环,304-护板,305-曳引钢丝绳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梯均衡系统,该系统用于调节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受力,使其受力均匀,提高轿厢的平稳程度,从而提高轿厢平稳运行的舒适度。

其结构如图1-3所示,其包括:一载体1,上述载体1为一折弯钢板,上述载体1为“几”字型,上述载体1上固定有一载重轴101,上述载重轴101的两端固定于上述载体1的两个侧壁的内侧。

在上述载重轴101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U型轴承102,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的数量根据实际设计增减。

还包括若干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上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包括本体钢板301,上述本体钢板301为折弯的钢板结构,在上述本体钢板30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U型轴承302,在上述本体钢板301的底端设置有鸡心环303;上述鸡心环303用于环绕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钢丝绳曳引轿厢。

并且还设置了护板304,上述护板304设置于上述本体钢板301的底部,上述护板304与上述本体钢板301之间设有一容置空间,上述鸡心环303设置于上述容置空间中。在上述护板304与上述本体钢板301底部端面上设有曳引钢丝绳出口305。

上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是配合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使用,根据调节钢丝绳2的缠绕方式,上述上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的数量要比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多一个。

调节钢丝绳2从第一个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绕至第一个上述第二U型轴承302,再绕至第二个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依次环绕,上述调节钢丝绳2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于上述载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调节钢丝绳2的两个自由端通过夹板103固定于上述载体1上,上述夹板103通过夹板螺丝104固定于上述载体1两个侧壁的内侧上,上述夹板103上设有限位孔,上述调节钢丝绳2的自由端穿过上述限位孔,通过上述夹板103将上述调节钢丝绳2固定于上述载体1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中所示,调节钢丝绳2从第一个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绕至第一个上述第二U型轴承302,再绕至第二个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依次环绕,上述调节钢丝绳2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于上述载体1上,曳引钢丝绳再通过上述鸡心环303连接绳头装置;实际运行中,上述第一U型轴承102与第二U型轴承302之间组成滑轮组结构,如果哪一根钢丝绳受力不均,上述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会上下浮动,用于平衡钢丝绳受力不均,实现受力调节。

通过第一U型轴承102、调节钢丝绳2、钢丝绳终端悬挂载体组件3三者之间的配合,自动调节曳引钢丝绳的受力,使其受力均匀,减少轿厢晃动,提高轿厢的运行舒适程度。保证钢丝绳长时间受力均匀,钢丝绳不会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