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70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铆钉被大量使用着,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铆钉有着型号多样、外形相近、产量大等一系列特点,不同铆钉的内孔尺寸不一,为防止混料,并实现工业自动化连续生产,传统人工检验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铆钉内孔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铆钉内孔检测装置,其包括铆钉送料振动盘、来铆接受部、用于检测所述铆钉是否为合格的检测部、将不合格品排出的推铆部、将良品收集的拉铆部,所述来铆接收部包括开设有交叉的通槽且具有垂直通槽中心的通孔的铆钉接受块,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铆钉内孔是否合格的通止规、带动通止规移动的检测气缸,所述推铆部与所述铆钉接受块相固定连接的呈框型的外侧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外侧支架内的框型的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外侧且穿设于所述通槽内的推拉杆、安装于所述外侧支架的外侧且用于推动所述连接支架移动的推铆气缸,所述拉铆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推铆气缸和连接支架之间用于带动连接支架和推拉杆移动的拉铆气缸。

优化的,所述检测气缸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且用于判断铆钉是否合格的的磁性开关。

优化的,所述铆钉接受块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铆钉是否到位的传感器。

优化的,所述推拉杆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顶部开设有通止规可穿过的圆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实现了对铆钉内孔的检测,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铆钉接受部示意图;

附图3是检测部检测气缸动作前示意图;

附图4是检测部检测气缸动作后示意图;

附图5是拉铆部拉铆气缸动作前示意图;

附图6是拉铆部拉铆气缸动作后示意图;

附图7是推铆部推铆气缸动作前示意图;

附图8是推铆部推铆气缸动作后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铆钉送料振动盘;2、来铆接受部;3、检测部;4、拉铆部;5、推铆部;21、铆钉;22、传感器;23、铆钉接受块;31、通止规;32、检测气缸;35(36、37)、磁性开关;41、推拉杆;42、拉铆气缸;44、连接支架;51、推铆气缸;53、外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铆钉内孔检测装置通过来铆接受部2、检测部3、拉铆部4和推铆部5的协同运作来检测铆钉21是否合格,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动作方式。

本铆钉内孔检测装置,其包括铆钉送料振动盘1、来铆接受部2、用于检测所述铆钉是否为合格的检测部3、将不合格品排出的推铆部4、将良品收集的拉铆部5,如图2所示,所述来铆接收部2包括开设有交叉的通槽且具有垂直通槽中心的通孔的铆钉接受块23,如图3、4所示,所述检测部3包括检测铆钉内孔是否合格的通止规31、带动通止规31移动的检测气缸32,如图7、8所示,所述推铆部5与所述铆钉接受块23相固定连接的呈框型的外侧支架53、滑动连接于所述外侧支架53内的框型的连接支架44、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44外侧且穿设于所述通槽内的推拉杆41、安装于所述外侧支架53的外侧且用于推动所述连接支架44移动的推铆气缸51,如图5、6所示,所述拉铆部4包括连接于所述推铆气缸51和连接支架44之间用于带动连接支架44和推拉杆41移动的拉铆气缸42。所述检测气缸32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且用于判断铆钉是否合格的的磁性开关。如图4所示,磁性开关有三个,由上至下分别为磁性开关35、磁性开关36、磁性开关37。所述铆钉接受块2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铆钉是否到位的传感器22。所述推拉杆41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顶部开设有通止规31可穿过的圆孔。

当传感器22感应到铆钉21已到位时,检测气缸32输出动作,动作前磁性开关35亮进行铆钉21规格的检测,以低钉为例,当通止规31整体通过铆钉21内孔即为通时,检测气缸32上的磁性开关36灭且磁性开关37亮,说明铆钉21不良。此时,检测气缸32撤回,则推铆气缸51输出动作,将不良品从侧面推出并撤回如图7。若通止规31只有头部穿过铆钉内孔,头部以外被铆钉21阻挡即为止,检测气缸32上的磁性开关36亮且磁性开关37灭,说明铆钉21良好,检测气缸32撤回后,则拉铆气缸42输出动作将铆钉21拉入铆钉接受块23下部的孔内并延时退回,铆钉21将掉入最下层,依次循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