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618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螺旋输送装置转运物料(例如,煤、谷物、水泥等)。螺旋输送装置无法铲料,只能通过上方落料、动力送料、人工或其它辅助机械送料,从而使物料进入螺旋输送装置内。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输送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壳体,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输送机壳体内的腔体的边缘处配合,用于将物料铲收进所述输送机壳体的所述腔体内;绞龙,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输送机壳体转动,以将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腔体配合铲收的物料卷入所述输送机壳体的所述腔体内,并轴向传输所述物料;驱动件,其与所述绞龙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绞龙转动;以及行走机构,其与所述输送机壳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机壳体的所述进料口朝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腔体在垂直于所述绞龙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C形,其中,所述C形中的开口为所述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腔体由依次连接的水平面、第一倾斜面、竖直面以及第二倾斜面配合形成,其中,所述水平面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倾斜面为倾斜面,且与相邻的所述输送机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锐角,用于与所述进料口配合铲收物料。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绞龙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大小占所述腔体的整个圆周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在所述输送机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输送机壳体。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绞龙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绞龙的中心与所述腔体的中心同心设置,且所述绞龙的径向外径与所述腔体的径向内径之间的间距设置在3毫米至5毫米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旋转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进一步包括第一绞龙支承和第二绞龙支承,所述第一绞龙支承和第二绞龙支承固定支撑所述输送机壳体的两端,且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绞龙支承和/或所述第二绞龙支承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绞龙支承与所述行走机构铰接,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绞龙支承相对于所述第一绞龙支承做相对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气缸或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壳体的远离驱动件的一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将所述绞龙传输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输送机壳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输送装置中,在输送机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输送机壳体内的腔体配合将物料铲收进输送机壳体的腔体内。同时,通过行走机构驱动所述输送机壳体的进料口朝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使输送机壳体具有铲收物料功能,从而使旋转输送装置能够自主铲收物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旋转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旋转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机壳体与绞龙之间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旋转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机壳体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中的螺旋输送装置示出了输送机壳体1、绞龙2、驱动件3、第一绞龙支承4以及第二绞龙支承5。螺旋输送装置还包括未图示的行走机构。

需要指出的是,输送机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的,具有腔体11。参见图1至图3,输送机壳体1在其长度方向上(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12,从而将输送机壳体1部分敞开,使腔体11部分敞开。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料口12设置在输送机壳体1的前端(即图1中输送机壳体1的可见绞龙2的一端),以将输送机壳体1的前端面敞开,从而将绞龙2部分裸露在外。进料口12与输送机壳体1内的腔体11的边缘(即邻近物料与进料口12的边缘)处配合,用于将物料铲收进输送机壳体1的腔体11内。从而使输送机壳体具有铲收物料功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输送机壳体1的材料采用的是高强度材料。从而使输送机壳体1具有结构坚固且耐冲击等的优点。

参见图1,绞龙2设置在输送机壳体1内,且绞龙2能够相对于输送机壳体1转动,以将进料口12与腔体11配合铲收的物料通过绞龙2上的螺旋叶片卷入输送机壳体1的腔体11内,并轴向传输物料。可以理解的是,绞龙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只具有一根整体,或者由至少两节绞龙子段组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螺旋叶片的材料优选为耐磨并摩擦系数小的材料。

参见图1,驱动件3与绞龙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绞龙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3可以为电机、气缸或液压缸。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件3优选为电机。

行走机构(未图示)与输送机壳体1连接,用于驱动输送机壳体1的进料口12朝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行走机构与进料口12配合实现旋转输送装置进行自主铲收物料。可以理解的是,行走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能够保证驱动输送机壳体1的进料口12朝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即可。

参见图2和图3,腔体11在垂直于绞龙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即图2和图3所示的平行于纸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大体为C形。其中,C形中的开口为进料口12。形状简单规则,且能够实现进料口12与输送机壳体1内的腔体11的边缘处配合将物料铲收进输送机壳体1的腔体11内。

具体参见图2,腔体11由依次连接的水平面111、第一倾斜面112、竖直面113以及第二倾斜面114配合形成。其中,水平面111的外边缘(即水平面111的远离第一倾斜面112的左边缘)与第二倾斜面114的外边缘(即第二倾斜面114的远离竖直面113的左边缘)之间在输送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即图2所示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以及垂直于绞龙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即图2所示的平行于纸面的方向上)形成进料口12。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倾斜面114用于与进料口12配合铲收物料。第二倾斜面114为倾斜面,且第二倾斜面114与相邻的输送机壳体1的外壁(即图2所示的输送机壳体1的水平设置的下壁)之间形成锐角A。以使第二倾斜面114与输送机壳体1的下壁之间形成尖角,从而方便第二倾斜面114与进料口12配合铲收物料。具体地,第二倾斜面114与堆积物料的堆积底面相接触,并在行走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使第二倾斜面114与进料口12配合将物料铲入绞龙2与腔体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面111与第一倾斜面112之间的夹角、第一倾斜面112与竖直面113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倾斜面114与竖直面113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使水平面111与第一倾斜面112之间的夹角、第一倾斜面112与竖直面113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倾斜面114与竖直面113之间的夹角固定。同时使第二倾斜面114设置为倾斜面。

需要指出的是,在垂直于绞龙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如果进料口12在输送机壳体1的圆周上开设过大,使输送机壳体1容置物料较少。如果进料口12在输送机壳体1的圆周上开设过小,使进料口12与腔体11配合铲料困难。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绞龙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即图2和图3所示的平行于纸面方向上),进料口12的开口大小占腔体11的整个圆周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具体地说,未开设有进料口12的腔体11的形状大体为圆形。在圆形的腔体11上开设的进料口12的开口大小为腔体11的整个圆形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使输送机壳体1容置物料相对较多,且使进料口12与腔体11配合铲料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12在输送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贯穿输送机壳体1。以使输送机壳体1的铲收范围广且效率高。

参见图2,在垂直于绞龙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绞龙2的中心与腔体11的中心同心设置,以使绞龙2在腔体11内的设置位置固定。且绞龙2的径向外径(即图2所示的从绞龙2的中心至绞龙2的外边缘的垂直距离)与腔体11的径向内径(即从绞龙2的中心至腔体11的内边缘的最大内径)之间的间距设置在3毫米至5毫米的范围内。以使腔体11的第二倾斜面114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低于绞龙2的下边缘,使腔体11的第二倾斜面114能够进行铲料。且使绞龙2的径向外径与腔体11的径向内径间隙适中,从而使腔体11的第二倾斜面114铲收相对较多的物料。同时,将绞龙2的左侧部分裸露在外部,以使绞龙2的左侧部分凸出于腔体11,可直接通过绞龙2的螺旋叶片的转动将堆积的物料打散疏松并进入绞2的螺旋叶片。

参见图1,第一绞龙支承4固定支撑输送机壳体1的左端,第二绞龙支承5固定支撑输送机壳体1的右端。且第一绞龙支承4和第二绞龙支承5与行走机构连接,并通过行走机构驱动第二绞龙支承5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绞龙支承5带动输送机壳体1上的进料口12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的是,行走机构也可以只驱动第一绞龙支承4,或者同时驱动第一绞龙支承4和第二绞龙支承5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的实施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绞龙支承4与行走机构铰接,行走机构驱动第二绞龙支承5相对于第一绞龙支承4做相对旋转运动。以通过第二绞龙支承5带动输送机壳体1上的进料口12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的是,行走机构也可以同时驱动第一绞龙支承4和第二绞龙支承5平行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机壳体1的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将绞龙2传输的物料输送至输送机壳体1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输送装置中,在输送机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输送机壳体内的腔体配合将物料铲收进输送机壳体的腔体内。同时,通过行走机构驱动所述输送机壳体的进料口朝向物料所在的方向运动。使输送机壳体具有铲收物料功能,从而使旋转输送装置能够自主铲收物料。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