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行业用纸堆整理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与单张纸胶印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纸堆整理换板机。
背景技术:
单张纸胶印印刷技术自诞生以来,上纸和换纸工作一直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主要是因为胶印机的送纸机构对纸堆的整齐度要求较高,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质量事故或机器运行不顺。同时,纸张之间不能出现粘连和吸附现象,即胶印机的走纸绝对不能出现走双张,否则机器就会出现大的事故。因此,必须要对纸堆进行松纸和齐纸,待纸堆堆码整齐之后才能推上胶印机进行印刷作业。
随着越来越多大幅面胶印机的投入,一张纸的面积一般为1.4~1.8平方米,有些甚至达到2平方米,这样一板纸的重量多在2.5~4吨之间,重量较大;目前的胶印机都是高速印刷机,每小时的印刷速度可以达到10000~15000张,也就是说,一板纸最多能印刷30~50分钟就需要停机换纸,不仅降低了印刷作业的工作效率,还大大增加了换纸工人的劳动强度。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纸堆整理机,但该纸堆整理机属于独立的设备,需要人工用手叉车将纸堆送入整理机中,整理后再通过人工用手叉车将纸堆送出,由于该作业方式不能更换纸堆的底托盘(和叉车匹配),但底托盘又不能和胶印机的自动上纸系统直接对接,不能实现胶印机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更换纸堆的目的,进而不能满足胶印印刷4.0模式的基本需要,特别是胶印瓦楞包装印刷时,在整个加工工序中至少有三道工序需要这种作业,劳动强度极大。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在纸堆整理过程中直接将叉车底托盘更换成胶印机专用的底托板,进而实现胶印机不停机更换纸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胶印机全自动工作模式直接对接的胶印机全自动纸堆整理换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印机全自动纸堆整理换板机,包括底座和整理框架,所述整理框架的吹风底板与所述底座相铰链并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电机带动沿所述底座做180°转动,在所述吹风底板的上、下两端水平设置有上、下夹板,所述上、下夹板相互平行,所述上夹板沿开设在所述吹风底板上的竖向导槽上下移动;在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纸堆输送机构和自动换板机构:
所述纸堆输送机构包括放置在所述下夹板上的活动底板,在所述活动底板上设置有由伺服电机驱动的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在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活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
所述自动换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吹风底板上由移架电机带动的摆架,所述摆架水平延伸至所述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的上方,其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真空吸盘。
所述活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下表面的两根调整丝杠和连接在所述两根调整丝杠之间的同步驱动链条,其中一根调整丝杠的端部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该动力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或调节手轮;在靠近所述吹风底板位置处的下夹板上设置有红外扫描对中仪。
所述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有三组间隔设置而成,带有四个真空吸盘的所述摆架水平延伸至三组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的两个间隔处。
所述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包括沿轨道槽运行的高负重链条组,所述每根高负重链条由多个链条单元通过连接板铰链而成,其中的链条单元均包括模压成型的门型内扣板,门型内扣板的上顶面为压花负重输送面,门型内扣板两侧立板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销孔;穿套在门型内扣板两侧立板前端和后端销孔间的销轴上套装有左右负重轴承,在左右负重轴承之间设置有链轮转动轴套,在左右负重轴承两侧分别设置有间隔平垫。
所述连接板为与门型内扣板结构相同的门型外扣板,门型外扣板的上顶面与门型内扣板的上顶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在对纸堆进行松纸和齐纸整理的同时,还可将原纸堆底托盘转换成与胶印机上纸系统不停机换纸的专用底板,弥补了目前行业内纸堆整理机无法实现自动化对接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高负重链条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一个链条单元的门型内扣板结构图。
图5是安装在链条单元支架一对销孔中的销轴和左右负重轴承的分解图。
图6、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印机全自动纸堆整理换板机,包括底座1和整理框架,整理框架的吹风底板2与底座1相铰链并由固定在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图中未显示)带动沿底座1做180°转动,在吹风底板2的上、下两端水平设置有上夹板3和下夹板4,上夹板3和下夹板4相互平行,上夹板3沿开设在吹风底板上的竖向导槽5上下移动;在下夹板4上设置有纸堆输送机构和自动换板机构:
纸堆输送机构包括放置在下夹板4上的活动底板6,在活动底板上设置有由伺服电机7驱动的三条间隔设置的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8,在下夹板4上设置有活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活动底板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水平间隔设置在活动底板6下表面的两根调整丝杠11和连接在两根调整丝杠之间的同步驱动链条12,其中一根调整丝杠的端部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该动力驱动装置可以为调节手轮14,如用于全自动控制系统中,动力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驱动电机;在靠近吹风底板位置处的下夹板上设置有红外扫描对中仪13。
自动换板机构包括设置在吹风底板2上由移架电机带动的摆架9,摆架水平延伸至三组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上方的两个间隔处,其上设置有四个开口向上的真空吸盘10。
由于叉车托盘一般有八个支撑腿,故其不能采用滚筒类输送方式,而市场上所用的履带式输送带又满足不了重达几吨的高负重作业,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8,该输送带包括沿轨道槽运行的高负重链条组,每根高负重链条由多个链条单元通过连接板801铰链而成,如图3-5所示;其中的链条单元均包括模压成型的门型内扣板,门型内扣板的上顶面803为压花负重输送面,门型内扣板两侧立板802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销孔804;穿套在门型内扣板两侧立板前端和后端销孔间的销轴805上套装有左右负重轴承806,在左右负重轴承之间设置有链轮转动轴套807,在左右负重轴承两侧分别设置有间隔平垫808。为保证链条的顺滑性,连接板801为与门型内扣板结构相同的门型外扣板,门型外扣板的上顶面与门型内扣板的上顶面803齐平。
采用上述结构的链条组合后,门型内扣板的上顶面803和门型外扣板的上顶面构成了输送面,既能满足重达几吨的纸堆高负重输送要求,又可满足原纸堆底托盘(和叉车匹配)的平稳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6所示,当底部带有原底托盘15的纸堆16放置在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8上后,红外扫描对中仪13对纸堆进行扫描,通过对活动底板6进行左右调整,使纸堆居中,然后上夹板3下行夹紧纸堆16,再将整个整理框架沿底座1向左翻转180°,如图7所示,使原底托盘15翻转到纸堆16的上方,然后将处于底部的上夹板3向下移动(5-10cm即可),真空吸盘10吸住底托盘15,摆架9向外移出并将底托盘15放在一边的托盘回收架(图中未画出)上转出,此时胶印机专用底板运行到摆架9下方,真空吸盘10吸住胶印机专用底板后转回到纸堆16的上方,然后上夹板3向上移动,夹紧纸堆,完成换板工作;然后将整个整理框架沿底座1向右翻转90°,如图8所示,上夹板3再次放松纸堆16(图8中向左移动),按常规方法启动吹风系统和振动系统对纸堆16进行整理作业,整理完毕,上夹板3再次夹紧纸堆16,将整个整理框架复位(向右转动90°),平面平压式链条输送带8启动,将纸堆16送出整理机,完成整个纸堆的换板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