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集装箱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系固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柱状产品,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时,防止产品轴向串动,需要系固装置对产品轴向进行固定,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需要系固装置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固定产品,并承受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轴向载荷,同时防止运输过程中产品的跳动,一般还需设置高度方向的限位装置,使得产品限位机构较多,且不能进行联动限位,调节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轴套、第一杆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杆通过轴套与集装箱连接;以及
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所述第一杆相对于所述轴套沿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沿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集装箱连接的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杆上设置有L形挡板,所述第二杆延伸穿过所述L形挡板的第一板,所述L形挡板的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所述第一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杆接触所述L形挡板的第二板,从而在移动所述第一杆的时候,沿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所述L形挡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缓冲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限位件,以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L形挡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杆和与其连接的挡板,所述第二杆和所述挡板中的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一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二杆和所述挡板中的另一个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二杆和所述挡板中的所述一个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非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与所述挡板可调节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上述的系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固装置具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多向可调节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性强,且可以快速连接,减少实际操作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系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和2中图示的系固装置系固货物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系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图示的系固装置系固货物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系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7为图6中图示的系固装置系固货物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调节机构; 120:第二调节机构;
111、211、311:第一杆;
112、212、312:第一限位件;
113、213:轴套 ; 114: 压头;
121、221、321:第二杆; 122、322:第二限位件;
123、223、323:挡板; 123a:第一板;
123b:第二板; 124:缓冲垫;
125: 支撑件; 126:滑轨;
130、230、330:货物;
131、231、331:货物固定板;
140、240:顶梁;
225: 第二杆 ; 315: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系固装置,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10和第二调节机构120。其中第一调节机构110与集装箱连接,而第二调节机构120用于系固货物130。
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110包括第一杆111和套设在第一杆111上的第一限位件112,第一杆111通过轴套113与诸如集装箱的顶梁140连接,第一杆111相对于轴套113沿第一方向可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120包括与例如集装箱的顶梁140连接的滑轨126,两根滑轨126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两根平行设置的顶梁140之间。两根滑轨126之间可滑动地设置有支撑件125,而支撑件125连接有第二杆121,第二杆121沿第二方向(图示实施方式中为竖直方向,对应于货物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杆121上设置有L形挡板123,L形挡板1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123a和第二板123b,第二杆121延伸穿过L形挡板123的第一板123a,而L形挡板123的第二板123b与第一板123a成角度(例如90度)设置,并用于抵靠货物130。
由此,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调节机构110的第一杆111能够沿第一方向D11(本实施方式中为水平方向)移动,使得压头114能够接触L形挡板123的第二板123b,从而在移动第一杆111的时候,沿第一方向D11能够调节第二调节机构120的L形挡板123的位置。
而第二杆121上设置有用于沿第二方向D12调节L形挡板123的位置的第二限位件122(例如螺母)。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在第一板123a的下方设置有螺母,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第一板123a的上方也设置第二限位件122,从而更牢固地限制第一板123a的位置,使得L形挡板123能够沿第一方向D11垂直的第二方向D12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固装置具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能够实现轴向和横向可调节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性强,且可以快速连接,减少实际操作的工作量。
可选地,第二板123b上还设置有缓冲垫124,以用于柔性地抵靠货物130,避免了货物130的货物固定板131和第二板123b的硬性接触,并增加第二板123b与货物130之间的摩擦力。
现在请转到图4和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杆211、第一限位件212和位于例如集装箱的顶梁240中的轴套213。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挡板223和连接在挡板223底端的第二杆221。挡板223直接地套接在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杆211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21为水平方向,而第二方向D22为竖直方向。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挡板223,两个挡板223连接在第一杆211上并沿第二方向D22设置,第一调节机构的两个第一限位件212分别地设置两个挡板223的各自外侧。该两个挡板223相对于第一杆211沿第一方向D21可移动,并通过第一限位件212能够限制第二杆221的位置。从而可通过调节第一杆211和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限位件212沿第一方向D21调节挡板223的位置。
而挡板223的非连接端(即底端)设置有第二杆221,如图5所示,第二杆221与挡板223可调节(伸缩)地连接。从而可实现调节第二调节机构的沿第二方向D22的长度。由此,两个挡板223可沿第一方向D21分别抵靠货物230的货物固定板231,而第二杆221能够沿第二方向D22抵靠货物130或货物固定板231。
现请转到图6和7,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杆311、第一限位件312和位于例如集装箱的顶梁(未示出)中的轴套(未示出)。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一根第二杆321和两个套接在第二杆321上的挡板323。第二杆321通过连接件315套接在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杆311上。而第一调节机构的两个第一限位件312可分别设置在连接件315的上下两端,并能够沿第一方向D31调节连接件315以及第二杆321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31为竖直方向,而第二方向D32为水平方向。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第二杆321,以及两个链接在第二杆321上的挡板323,该两个挡板323相对于第二杆321可移动,并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的第二限位件322限制挡板323在第二方向D32上的位置。
如图7所示,两个挡板323可沿第二方向D32分别抵靠货物330的货物固定板331,而调节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限位件312能够沿第一方向D31调节第二杆321(连同挡板323)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杆和第二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丝杆或者螺纹杆,而限位件可以为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上述的系固装置。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