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082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压托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压托盘,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将托盘支撑腿和货叉隔离结构的模压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业产业中两大关键创新之一。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市面上使用的托盘主要是模压托盘,模压托盘主要使用秸秆、小径级木材、木材加工剩余物以及木质纤维材料等一体高温冲压成型,因此托盘上没有寄生虫卵,免去了熏蒸这个步骤,降低了全球通用运输费用和时间,而且上述材料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现市面上使用的模压托盘通常是由面板和支撑腿组成的单一整体件。通常支撑腿设置在面板下方,用来方便叉车托运,同时增加支撑力。模压托盘的支撑腿通常设置成9个。但在托运时,这种结构的支撑腿和底面的接触面积过小,形成的压强过大,不利于模压托盘在托运货物时的多层叠放。同时,在使用叉车托运货物时,叉车的货叉会将模压托盘的支撑腿叉伤。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10133.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字形支架模压托盘。它主要包括托盘面板、支撑腿,托盘面板和支撑腿连为一体,支撑腿设置9个,形成一个田字形底面支撑板结构。这种结构使模每三个相邻的纵向和横向的支撑腿底面连为一体,托盘的每三个相邻的纵向和横向的支撑腿下底面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田字形底面支撑板结构,这样增加了支撑腿和底面的接触面积,使每个支撑腿都能均匀承载较大的压力,支撑腿在受力的情况下不易变形损坏。货物叠放时,支撑腿下面受压的货物也不会变形受损。但田字形支架模压托盘并没有解决叉车撞伤模压托盘的支撑腿的问题。支撑腿被撞伤后,严重影响了模压托盘的承重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解决货物叠放问题而且对支撑腿防护避免货叉撞伤支撑腿的模压托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模压托盘,包括上托盘体,所述上托盘体包括上托盘面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均匀分布在托盘面板底面,所述支撑腿在纵向形成多列支撑腿组,相邻支撑腿组之间的上托盘面板底部位置为货叉放置部,所述上托盘体下可拆卸设置下托盘体,所述下托盘体包括下托盘面板和侧边挡板,所述侧边挡板对支撑腿面朝货叉放置部的一侧进行防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挡板对支撑腿面朝货叉放置部进行防护。在使用叉车进行卸货时,叉车的货叉因为侧边挡板的原因,无法撞到支撑腿上。这样保护了支撑腿不会被货叉撞伤,而且使货叉能够在隔离板的导向作用下,能够顺利地叉起托盘。同时,使用下托盘体上的下托盘面板代替支撑腿和底面接触,加大了托盘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局部压强,使每个支撑腿都能均匀承载较大的压力,支撑腿在受力的情况下不易变形损坏。货物叠放时,支撑腿下面受压的货物也不会变形受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内凹的盲孔,所述下托盘面板上设置与盲孔尺寸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盲孔和凸块为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上盲孔与下托盘面板上的凸块过盈配合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盲孔和凸块都是和上、下托盘一体成型,生产方式简单,而且便于回收。而且当下托盘体损伤时,可以拆卸下来,更换新的下托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下方设置凸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凸台结构加强了下托盘面板的结构强度,使压力能够更好地分配到下托盘面板上。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边挡板的长度大于等于支撑腿组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叉车的货叉插入模压托盘的货叉放置部时,侧边挡边可以作为货叉的导向板,使货叉能够顺利插进托盘中,方向不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盘体底面设置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叉车托运货物多层叠放时,防滑纹加强了模压托盘和下层货物之间的摩擦力,使托运时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托盘面板的相邻支撑腿设置部位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凹向货叉放置部中心的圆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上托盘面板相邻支撑腿设置部位之间的结构强度,因为支撑腿均匀分布在上托盘面板底部,所以第一加强筋也就增加了上托盘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托盘面板上设置以面板中心向面板边缘发散的第二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上托盘面板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托盘面板和侧边挡板之间设置第三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侧边挡板和下托盘面板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了侧面挡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腿从上托盘面板向下延伸且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从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增加,这种结构使压力分布更加均匀,而且在支撑腿和下托盘体的接触处面积最小、压强最大,有利于两者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腿至少5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5个或者5个以上的支撑腿时,能更好地将托板地压力分配到支撑腿上,而且使上托板面板得到支撑腿的足够支持力,避免上托盘面板变形。至少5个支撑腿加强了模压托盘的整体结构强度,使托盘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侧边挡板将支撑腿组和货叉放置部隔离开来,侧边挡板长度大于等于支撑腿组的长度,以上结构的设置保护了支撑腿,使支撑腿不会被货叉碰伤,增加了模压托盘的整体使用寿命;

2、支撑腿和下托盘面板之间的固定采用盲孔和凸块配合,在下托盘面板设置防滑纹,以上结构使叉车在托运多层叠放的货物时,使货物在托运过程中更加平稳,而且不会损伤下面的货物;

3、下托盘面板和所述支撑腿的固定位置上设置凸台,上托盘面板上设置加强筋,支撑腿从上至下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至少5个支撑腿的设置,以上结构都增强了模压托盘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沿A-A线处的剖面图;

图4为该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上托盘体;2、托盘面板;3、支撑腿;4、货叉放置部;5、下托盘体;6、下托盘面板;7、侧边挡板;8、凸台;9、盲孔;10、凸块;11、网状防滑纹;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第三加强筋;31、支撑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将托盘支撑腿3和货叉隔离结构的模压托盘。模压托盘主要包括上托盘体1、下托盘体5。其中上托盘体1主要包括上托盘面板2和支撑腿3,其中上托盘面板可以是方形,因为方形的结构物品容易摆放,并且对于货物叠放托运时,托运平稳。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3至少为5个,常见的模压托盘的支撑腿3为9个,纵向3个支撑腿3形成支撑腿组31,形成3个支撑腿组31均匀排布在上托盘面板2的底部。同时,支撑腿3从上至下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这样越靠近底部压强越大,模压托盘在摆放时更加平稳。相邻支撑腿组31之间的上托盘面板2的部位为货叉放置部4,也就是在叉车托运过程中,将叉车货叉放置在货叉放置部4,将模压托盘抬起运输。同时,上托盘面板2的相邻支撑腿3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12,第一加强筋12为凹向货叉放置部4中心的圆弧形。在上托盘面板2上设置以面板中心向面板边缘发散的第二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为4条,以方形模压托盘中心向四个角发散。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的设置,加强了模压托盘在使用过程中形变的抑制作用,并且增大了托盘的承重能力。下托盘体5包括下托盘面板6和侧面挡板7,侧面挡板7将支撑腿3与货叉放置部4隔离开来,侧面挡板7的长度大于等于支撑腿组31的长度。侧面挡板7可以沿着支撑腿3的形状设置。同时,下托盘面板6将1列的支撑腿3底部连接起来,增大了模压托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看出在具有9个支撑腿3的模压托盘上,需要使用3个下托盘体5。3个下托盘体在模压托盘底面平行排布。

如图3所示,在支撑腿3底部设置内凹的盲孔9,在下托盘面板上设置和盲孔9尺寸相匹配的凸块10,盲孔9和凸块10过盈配合。因此,上托盘体1和下托盘体5拆装方便,连接结构简单。同时下托盘面板5在凸块10部位设置一个凸台8,凸台8为方形凸台。在下托盘面板6和侧边挡板7之间设置第三加强筋14。加强侧面挡板7和下托盘面板6的连接强度,并且加强了侧面挡板7的抗形变能力。

如图4所示,在下托盘平面板底部6设置了防滑纹11,防滑纹11可以是网状防滑纹。在货物叠放托运时,防滑纹使模压托盘和下面的货物有更大的摩擦力,使运输更加平稳,同时在使用汽车或者船舶运输货物时,防滑纹使货物和底面存在更大的摩擦力,当汽车或者船舶变换行驶速度时,货物也就不容易滑动。

在叉车托运货物时,则将货物放置在模压托盘上,将叉车的货叉从货叉放置部4插入,确保货叉完全贯穿后,将模压托盘叉起。在货叉插入货叉放置部4时,由于有侧面挡板7的隔离作用,货叉不会碰伤支撑腿3,同时因为侧面挡板7的导向作用,货叉能够更顺利地插入货叉放置部4,并完全贯穿。

当叉车的货叉将侧面挡板7撞坏时,为了使整个模压托盘能够继续使用,则可以将损坏的下托盘体5拆除下来,装上备用的下托盘体5,这样局部部件的替换延长了整个模压托盘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