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359阅读:4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礼品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礼品盒。



背景技术:

一件礼品的盒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这件礼品的看法和定位,因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礼品盒的功能以及设计。申请号为CN201120187605.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內盒体随着盒盖的开闭而起落的包装盒,能够让礼品看上去更加的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但是,该包装盒是通过一张纸将盒盖和內盒体连接起来,当打开盖子的时候,通过盖子带动该连接片将内盒体拉起来,需要的拉力大,并且当盒盖打开之后,由于内盒体的重力作用和连接片的张力作用,会逐渐把盒盖往下拉,因此需要持久提供盒盖拉力才能确保盒子处理完全张开的状态。除此之外,连接片处于盒盖和内盒体之间不断弯折,使得盒子使用次数多了以后会裂开,从而让礼品盒失去了自动起落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流畅地通过开闭盒盖同时使得內盒体起落的、使用寿命更长的礼品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礼品盒,包括盒盖、连接于盒盖的外盒体以及设置在外盒体内部的內盒体,所述盒盖与外盒体连接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连动顶起机构,连动顶起机构设有顶钩,顶钩位于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所述內盒体的底部对应所述顶钩设置有限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顶钩包括连接杆和顶杆,所述连接杆和顶杆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盒盖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当盒盖与盒体处于合拢状态时,所述顶杆水平位于外盒体底部内侧壁与内盒体底部外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內盒体外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外盒体内侧壁对应所述凸块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內盒体两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外盒体两内侧壁对应所述凸块分别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体外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外盒体内侧壁对应设置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体两外侧壁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外盒体两内侧壁对应分别设置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上端面从靠近盒盖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包括外盖身和设置于外盖身内部的内盖身;所述外盖身和内盖身均为中部镂空结构;所述外盖身镂空部分设置有透明膜。

进一步的,所述內盒体的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置物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盒盖设置有连动顶起机构使得在打开盒盖的时候能够同时将内盒体提起至展示状态,通过顶钩以及在內盒体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台,当把盒盖打开时,顶钩因盒盖打开的带动而向上翻,从而支撑起內盒体一侧壁;当盒盖打开至垂直于外盒体的位置时,限位凸台会卡住顶钩,在限位凸台与顶钩相互作用力下,盒盖会保持该垂直位置,不再向外翻。靠着盒盖的重力利用顶钩将内盒体持续顶起保持支撑状态,盒盖与内盒体并无连接关系,因而盒盖不会因内盒体的带动而向内翻;当需要合并盒盖时,只需把盒盖往外盒体方向轻轻一推,盒盖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合上,并带动顶钩下落,此时内盒体升起的一侧壁因失去了顶钩的支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本实用新型因使用顶钩和限位凸台,也不会存在使用次数增多后导致礼品盒失去自动起落的动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盒盖与外盒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內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內盒体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外盒体左端内侧壁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礼品盒的外盒体右端内侧壁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盒盖,2—外盒体,3—內盒体,4—顶钩,11—外盖身,12—内盖身,13—透明膜,21—外壳,22—右凹槽,23—左凹槽,31—内壳,32—置物层,33—置物区,34—内身孔,35—左凸块,36—右凸块,37—限位凸台,41—连接杆,42—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礼品盒,包括盒盖1、与盒盖1连接的外盒体2以及设置在外盒体2内部的內盒体3,所述盒盖1靠近外盒体2的端部内侧壁设置有顶钩4;所述內盒体3外侧底部对应所述顶钩4设置有限位凸台37;当把盒盖1打开时,盒盖1带动顶钩4向上翻,从而将内盒体3的底部顶起,当顶钩4到达限位凸台37的位置时被限位凸台37卡住固定,盒盖1停留在打开的状态,内盒体3处于一端提起的斜置状态,使礼品处在最佳的展示角度;当需要合并盒盖1时,只需把盒盖1往外盒体2方向轻轻一推,盒盖3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合上,顶钩4同时下落,此时内盒体3升起的一端因失去了顶钩4的支撑而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在于通过內盒体3靠近盒盖1一侧壁的起落,能够让放置在礼品盒内的礼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和动感,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吸引。

进一步的,所述顶钩4包括连接杆41和顶杆42,所述连接杆41和顶杆42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41固定设置于所述盒盖1的内侧壁;顶杆42与内盒体3的底部相接,用于顶起内盒体3的底部。在能够实现顶钩4顶起内盒体2功能的结构之中,连接杆41与顶杆42垂直设置是最优的结构,能够节省材料与盒内空间;连接杆41设置于盒盖1内侧壁,有利于通过盒盖1的合闭带动顶钩4的起降。

进一步的,当盒盖1与外盒体3处于合拢状态时,所述顶杆42位于外盒体3底部内侧壁与内盒体2底部外侧壁之间,具体为内盒体2底部外侧壁、顶杆42、外盒体3底部内侧壁三者依次紧密连接,保证内盒体2不会在饰品盒闭合时悬空,防止顶钩4因持续不断地顶起内盒体2而使得顶钩4的使用寿命减少。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內盒体3包括内壳31,内壳31外侧壁设置有内身孔34,外壳21内侧壁对应设置有凸块;作为优选,内壳31两端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内身孔34,内壳31左边的内身孔34设置有左凸块35,内壳31右边的内身孔34设置有右凸块36;外盒体2包括外壳21,外壳21两端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凹槽23和右凹槽22;左凸块35能够放置在左凹块23内,右凸块36能够放置在右凹块36内;当盒盖1打开至垂直于外盒体2的位置时,限位凸台37会卡住顶钩4,且左凹槽23和右凹槽22分别卡住左凸块36和右凸块36,因此盒盖1会保持该垂直位置,不再向外翻;并且由于盒盖1与内盒体3并无连接关系,因而盒盖1不会因内盒体3的带动而向内翻,使得盒盖1能够保持垂直于外盒体2的状态,能够让礼品盒在展览时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使礼品盒及放置于礼品盒内的展品更加具有观赏性。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凹槽上端靠近盒盖1一侧壁的高度不低于远离盒盖1一侧壁,作为优选,凹槽上端靠近盒盖1一侧壁至远离盒盖1一侧壁下倾,且在盒盖1打开至垂直于外盒体2位置时凸块能够恰好完全顶住凹槽上端,从而让凸块在卡住凹槽时受力更加均匀,延长凸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盒盖1包括外盖身11和设置在外盖身11内侧壁的内盖身12均为中部镂空结构,外盖身11镂空部分设置有透明膜13,镂空结构节省了原料的成本,而透明膜13不仅能让人不用打开就可以看到礼品盒里面的物品之余,还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从镂空孔进入礼品盒内;作为优选,内盖身12贴于外盖身11内侧壁,让使用者能够拆下内盖身12后在外盖身11和内盖身12之间放入与礼品相关的图片或者受礼者的照片,能够提升礼品盒在使用者心中的价值。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内壳31内设置有置物层32,置物层32为通过一张纸折叠而成,其中置物层32中间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置物区33,使得置物区33可以安稳放置礼品;作为优选,置物层32可拆卸连接于内壳31,可以根据所需放置的物品的大小,来确定置物区33的规格,从而选择合适的置物层32放入内壳31中,扩大了礼品盒的用途。

实施例2

一种礼品盒,与实施例1中的区别在于:其内盒体2外侧壁设置有凹槽,外盒体3内侧壁设置有凸块;作为优选,其内盒体2两端外侧壁各设置有凹槽;所述外盒体3两端内侧壁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放置于凹槽内侧壁;作为优选,其述凸位下端靠近盒盖1一侧壁的高度不低于远离盒盖一侧壁。除此之外,其余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1中的礼品盒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