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15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属于水体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是按照产品摆放要求及生产节拍进行设计的。单个输送产品的外形尺寸为520mmx350mmx170mm,每排六件产品,每排总长度为2500mm,排与排间距为250mm。由于整排产品的跨度较大,在不改变产品摆放位置的前提下将产品快速由速冻机一输送到速冻机二上,故选择滚筒与输送链交叉配合结构。目前,在生产过程中是靠人工搬运或大型输送带进行输送的。人工搬运存在以下几点缺陷:人员需求量大,生产成本较高;搬运效率极低,影响生产节拍;产品摆放位置不能保证,影响后期产品包装。大型输送带装置存在的缺点:由于整排产品跨度较大,用大型输送带装置实现产品的输送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且大型输送带装置价格昂贵、自动化程度低,且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物料易与空气等发生热交换,从而影响冷冻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有效的提高速冻机物料输送的输送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包括平网式速冻机、升降转运台、周转输送台、调温装置,平网式速冻机和升降转运台均至少两个,并均以周转输送台中线对称分布在周转输送台两端位置,升降转运台位于平网式速冻机及周转输送台之间位置并分别平网式速冻机和周转输送台相互连接,升降转运台与平网式速冻机同轴分布,升降转运台包括输送辊道、承载机架、升降驱动机构及导向板,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承载机架上表面,升降驱动机构轴线与承载机架上表面垂直分布,输送辊道安装在升降驱动机构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上表面平行分布,导向板共两个,并以升降转运台轴线对称分布在升降转运台两端,导向板末端与输送辊道通过棘轮机构铰接,导向板前端通过棘轮机构与平网式速冻机和周转输送台铰接,周转输送台包括定位机架、导向板及物料输送装置,定位机架若干,相邻的定位机架间通过柔性轨道相互连接,定位机架与柔性轨道滑动连接,物料输送装置安装在定位架上并与定位机架平行分布,物料输送装置与定位机架间通过弹性块相互连接,导向板若干,并以物料输送装置中线对称分布在物料输送装置两侧位置,且导向板分别与定位机架上表面垂直分布,调温装置若干,并分别均布在升降转运台的承载机架上和周转输送台的定位机架上,且分别与升降转运台的输送辊道和周转输送台物料输送装置下表面相互连通,调温装置包括制冷机构、空气过滤机构、引流风机、导气管及气流均布器,其中制冷机构通过导气管分别与空气过滤机构和引流风机连通,引流风机通过导气管与气流均布器连通,气流均布器分别位于升降转运台的输送辊道和周转输送台物料输送装置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板上表面均布若干导向槽,且各导向槽均与输送辊道运输方向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采用液压缸、气压缸及丝杠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机架包括立方体框架结构的基座及位于基座上表面的定位面板,且所述的定位面板通过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与基座上表面连接,且定位面板与基座间呈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辊道及输送链排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块包括定位螺栓和弹性缓冲层,所述的弹性缓冲层包覆在定位螺栓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轨道外表面设风琴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满足对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物料及分布在同一平面内不同输送位置的物料进行有效的输送传输,另一方面在对物料的传输中,可有效的避免物料因在传输过程中与空气等发生热交换而导致冷冻效果受到影响的弊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速冻产品转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转运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周转输送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平网式速冻机配套自动输送设备,包括平网式速冻机1、升降转运台2、周转输送台3、调温装置4,平网式速冻机1和升降转运台2均至少两个,并均以周转输送台3中线对称分布在周转输送台3两端位置,升降转运台2位于平网式速冻机1及周转输送台3之间位置并分别平网式速冻机1和周转输送台3相互连接,升降转运台2与平网式速冻机1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转运台2包括输送辊道21、承载机架22、升降驱动机构23及导向板5,升降驱动机构23安装在承载机架22上表面,升降驱动机构23轴线与承载机架22上表面垂直分布,输送辊道21安装在升降驱动机构23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22上表面平行分布,导向板5共两个,并以升降转运台2轴线对称分布在升降转运台2两端,导向板5末端与输送辊道21通过棘轮机构铰接,导向板23前端通过棘轮机构与平网式速冻机1和周转输送台3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周转输送台3包括定位机架31、导向板5及物料输送装置32,定位机31架若干,相邻的定位机架31间通过柔性轨道33相互连接,定位机架31与柔性轨道33滑动连接,物料输送装置32安装在定位架31上并与定位机架31平行分布,物料输送装置32与定位机架31间通过弹性块34相互连接,导向板5若干,并以物料输送装置32中线对称分布在物料输送装置32两侧位置,且导向板5分别与定位机架31上表面垂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装置4若干,并分别均布在升降转运台2的承载机架22上和周转输送台3的定位机架31上,且分别与升降转运台2的输送辊道21和周转输送台3物料输送装置32下表面相互连通,调温装置4包括制冷机构41、空气过滤机构42、引流风机43、导气管44及气流均布器45,其中制冷机构41通过导气管44分别与空气过滤机构42和引流风机43连通,引流风机43通过导气管44与气流均布器45连通,气流均布器45分别位于升降转运台2的输送辊道21和周转输送台3物料输送装置32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板5上表面均布若干导向槽6,且各导向槽6均与输送辊道21和物料输送装置32运输方向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23采用液压缸、气压缸及丝杠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机架31包括立方体框架结构的基座301及位于基座301上表面的定位面板302,且所述的定位面板302通过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23与基座301上表面连接,且定位面板302与基座301间呈0°—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32为输送带、输送辊道及输送链排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块34包括定位螺栓341和弹性缓冲层342,所述的弹性缓冲层342包覆在定位螺栓341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轨道33外表面设风琴防护罩7。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速冻物料从其中一个平网式速冻机中送出,且在物料送出的同时,对升降转运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使得升降转运台的高度与平网式速冻机中送出口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物料全部转运到升降转运台上后,由升降转运台对物料进行转运,并在转运过程中对升降转运台和周转输送台高度进行调节,并使得升降转运台与周转输送台高度一致,从而直接将物料转运到周转输送台上,并通过周转输送台对物料进行转运,在周转输送台对物料转运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周转输送台的柔性轨道排布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对周转台整体输送方向调整的目的,同时周转输送台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调整周转输送台运输角度的要求,同时确保周转输送台的高度与周转输送台另一端的升降转运台高度一致,并直接将周转输送台上物料输送到周转输送台另一端的升降转运台上,最后通过对该升降转运台高度调节并使其与另一平网式速冻机高度一致,从而实现将物料直接输送至平网式速冻机内,且在物料的输送及转运过程中,调温装置始终对各升降转运台和周转输送台上的物料进行降温作业,确保物料冷却温度恒定。

并将送出的物料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满足对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物料及分布在同一平面内不同输送位置的物料进行有效的输送传输,另一方面在对物料的传输中,可有效的避免物料因在传输过程中与空气等发生热交换而导致冷冻效果受到影响的弊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速冻产品转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