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组装过程中的运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器组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手动组装,另外一种是机器流水线作业。前者工作效率低,费力费时,精确度不高,影响生产进度。后者机器流水线作业时,需要对组件进行对中对正运送,现有对中设备需要人工辅助,不能实现全自动化;此外,现有对中机设备对中对正精度不高,且运送的组件尺寸单一,适用性不高,限制运送组件种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中精度不高、运送组件种类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转轴、上旋转臂、下旋转臂、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控制器和驱动机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转轴安装在机架上,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接,上旋转臂与机架活动连接,横向推轮组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上旋转臂活动连接,下旋转臂与机架活动连接,纵向推轮组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下旋转臂活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Ⅰ和驱动机构Ⅱ,驱动机构Ⅰ的一端固定到机架上、另一端与上旋转臂相连接,驱动机构Ⅱ的一端固定到机架上、另一端与下旋转臂相连接,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及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激光检测器,激光检测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机架中部设有横向滑轨和纵向滑轨,横向滑轨与纵向滑轨均位于转轴下方。
所述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均包括固定座、轮座、推轮和升降气缸,轮座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推轮通过轮轴与轮座活动连接,升降气缸的一端固定到固定座上、另一端与轮座相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设有滑块,升降气缸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横向推轮组件的滑块与机架上的横向滑轨相配合,纵向推轮组件的滑块与机架上的纵向向滑轨相配合。
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凹形槽,轮座上设有凸形块,凸形块与凹形槽相配合,横向推轮组件的固定座通过连杆与上旋转臂相连接,纵向推轮组件的固定座通过连杆与下旋转臂相连接。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均设有链轮,第一转轴与驱动电机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通过链条相连接。
驱动机构(17)为伸缩气缸机构、齿轮机构中的一种;所述链条下方设有防磨块,防磨块固定到机架上。
所述上旋转臂通过转臂轴安装在机架的中部,下旋转臂转臂轴安装在机架的中部,上旋转臂位于下旋转臂的上方,上旋转臂的中心与下旋转臂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上旋转臂上设有与伸缩气缸Ⅰ相配合的辅助伸缩气缸;下旋转臂上设有与伸缩气缸Ⅱ相配合的辅助伸缩气缸。
所述横向推轮组件有两个,纵向推轮组件有两个,上旋转臂、下旋转臂与横向推轮组件位于同一直线上,上旋转臂、下旋转臂与纵向推轮组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两个方向上控制组件,保证其精确度;升降式推轮的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可对不同尺寸、形状的组件进行运送;激光检测器与控制器的使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精确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推轮组件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推轮组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旋转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上旋转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转轴、上旋转臂、下旋转臂、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控制器和驱动机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转轴安装在机架上,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接,上旋转臂与机架活动连接,横向推轮组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上旋转臂活动连接,下旋转臂与机架活动连接,纵向推轮组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与下旋转臂活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Ⅰ和驱动机构Ⅱ,驱动机构Ⅰ的一端固定到机架上、另一端与上旋转臂相连接,驱动机构Ⅱ的一端固定到机架上、另一端与下旋转臂相连接,横向推轮组件、纵向推轮组件及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转轴、上旋转臂7、下旋转臂8、横向推轮组件9、纵向推轮组件10、控制器至少两个伸缩气缸17;上旋转臂7与下旋转臂8结构相同,横向推轮组件9与纵向推轮组件10结构相同,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电机2与转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和第四转轴6,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上设有五个链轮13,第四转轴6上设有四个链轮13,第一转轴上的链轮与第二转轴上的链轮对称设置,第三转轴上的链轮与第二转轴上的链轮对称设置,第四转轴上的链轮与第三转轴上对应的链轮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轴3与驱动电机2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4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二转轴4与第三转轴5通过链条相连接,第三转轴5与第四转轴6通过链条相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链条带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通过链条带动第四转轴,进而实现组件向前运送。所述链条下方设有防磨块18,防磨块18固定到机架1上,防磨块的使用,防止链条磨损,起到保护链条的作用。上旋转臂7与机架1活动连接,横向推轮组件9安装在机架1上且与上旋转臂7活动连接,下旋转臂8与机架1活动连接,纵向推轮组件10安装在机架1上且与下旋转臂8活动连接,横向推轮组件9、纵向推轮组件10均与控制器相连接,一个伸缩气缸17的一端固定到机架1上、另一端与上旋转臂7相连接,另一个伸缩气缸17的一端固定到机架1上、另一端与下旋转臂8相连接,伸缩气缸17与控制器相连接;机架1上设有侧板11,侧板11上设有激光检测器12,激光检测器12与控制器相连接;当激光检测器检测到组件时,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伸出,伸缩气缸推动上下旋转臂,旋转臂通过连杆带动横向推轮组件9和纵向推轮组件10,进而将组件对中。
机架1下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滑轨14和纵向滑轨15,横向滑轨14与纵向滑轨15相垂直且均位于转轴下方。所述横向推轮组件9、纵向推轮组件10均包括固定座901、轮座902、推轮903和升降气缸904,轮座902与固定座901滑动连接,推轮903通过轮轴906与轮座902活动连接,升降气缸904的一端固定到固定座901上、另一端与轮座902相连接,固定座901的底部设有滑块905,升降气缸904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横向推轮组件9的滑块905与机架1上的横向滑轨14相配合,纵向推轮组件10的滑块905与机架1上的纵向向滑轨15相配合,横向推轮组件9、纵向推轮组件10通过滑轨实现对组件的夹紧和松开。
所述固定座901的一侧设有凹形槽,轮座902上设有凸形块,凸形块与凹形槽相配合,轮座与升降气缸相连接,通过升降气缸可以控制轮座的凸形块在凹形槽内上下滑动,进而使推轮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组件。横向推轮组件9的固定座901通过连杆16与上旋转臂7相连接,纵向推轮组件10的固定座901通过连杆16与下旋转臂8相连接,伸缩气缸带动旋转臂转动,进而带动推轮组件在滑轨上移动,从而夹紧或松开组件。所述上旋转臂7和下旋转臂8形状均为中间为圆环的对称扇叶形,上旋转臂7通过转臂轴19安装在机架1的中部,下旋转臂8转臂轴19安装在机架1的中部,上旋转臂7位于下旋转臂8的上方,上旋转臂7的中心与下旋转臂8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保证组件的对中度;所述横向推轮组件9有两个,纵向推轮组件10有两个,上旋转臂7、下旋转臂8与横向推轮组件9位于同一直线上,上旋转臂7、下旋转臂8与纵向推轮组件10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组件位于中间位置。
具体工作过程:工作开始前,横向推轮组件和纵向推轮组件位于链条下方,将组件放在链条上,启动驱动电机,电机带动链条转动,将组件向前运送。当组件快要运送到中间部位时,激光检测器检测到组件,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伸出,伸缩气缸推动上下旋转臂,旋转臂转动,通过连杆带动横向推轮组件和纵向推轮组件,向组件方向运动,同时升降气缸伸出,调节推轮适应组件外形尺寸,进而将组件送到中心位置,等待搬运机的搬送。
实施例3:如图1-6所示,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快速对中输送机,所述上旋转臂上设有与伸缩气缸Ⅰ相配合的辅助伸缩气缸,辅助气缸安装在上旋转臂上连接有伸缩气缸Ⅰ的另一侧,辅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伸缩气缸Ⅰ的伸缩方向相反,伸缩气缸Ⅰ伸出,与伸缩气缸Ⅰ相配合的辅助气缸收回;下旋转臂上设有与伸缩气缸Ⅱ相配合的辅助伸缩气缸,辅助气缸安装在下旋转臂上连接有伸缩气缸Ⅱ的另一侧,辅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伸缩气缸Ⅱ的伸缩方向相反,伸缩气缸Ⅱ伸出,与伸缩气缸Ⅱ相配合的辅助气缸收回。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