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713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升降机附墙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大趋势,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施工电梯。施工电梯是一种传动装置使吊笼做垂直或倾斜运动,输送施工人员、设备或物料的建筑机械,与其他提升机构相比,施工电梯无需另设机房或井道,结构稳定、安全可靠。通常,采用标准附墙架作为施工电梯导轨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联接部件,标准附墙架位于施工电梯导轨架与建筑物之间。现有的,施工升降机附墙架安装间距一般设计为3~10.5m,附墙架通常按照不大于10.5m的间距间隔几层布置一道在楼层板的边梁结构上。然而现有的,在商业等综合体项目上,首层通常会遇到大空间架空层,该类结构的空间较大、立柱较高,明显会大于10.5m,在立柱高度范围内由于没有水平结构作为施工升降机附墙架的支撑点,因此存在附墙架承载支撑不足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空间架空层在立柱高度范围内无法对附墙架提供支撑点,附墙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在大空间结构上也能为附墙架提供支撑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主梁,还包括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的两根斜撑件,两根斜撑件分别朝向主梁两端伸出,斜撑件与主梁之间构成锐角夹角,两根斜撑件与主梁共面;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斜撑件与主梁所在的平面,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主梁同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针对现有技术中大空间架空层在立柱高度范围内无法对附墙架提供支撑点,附墙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一根主梁,主梁上固定两根斜撑件,用于连接在大空间架空层的相邻两根立柱上。两根斜撑件分别朝向主梁两端伸出,斜撑件与主梁之间构成锐角夹角,从而使得斜撑件从立柱上倾斜向外伸出,避免立柱对主梁造成阻挡,使得主梁位于两根立柱之间。两根斜撑件与主梁共面,即是斜撑件的轴线与主梁轴线共面。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斜撑件与主梁所在的平面,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主梁同侧;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电梯附墙架提供垂直于两根立柱连线方向的支撑,使得附墙架在纵向方向上得以被支撑,降低安全隐患。此外,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支撑杆,用于对附墙架提供平行于两根立柱连线方向的支撑。三根支撑杆构成一个框型结构,因此通过三根支撑杆,对附墙架在平面上提供整体的支撑,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立柱高度过高的大空间架空层无法对附墙架进行支撑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时,首先通过任意现有固定方式将两根斜撑件分别固定在现场相邻两根立柱上完成本装置的设置,再进行电梯附墙架的架设,使电梯附墙架穿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处区域,将附墙架搭设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即能实现在大空间结构上也能为附墙架提供支撑的目的,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时电梯附墙架的结构安全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远离主梁的一端。使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围绕的区域最大,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更大的支撑区域,便于对更大型的附墙架提供支撑,以此提高适用范围。

优选的,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设置为较短的长度,存在支撑范围有限,适用范围很窄的问题;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设置为较长的长度,又会浪费材料、增大成本。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为一长一短的结构,能够通过较长的第一支撑杆、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三支撑杆而确保有广泛的支撑范围,同时又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使用更低的成本达到两根长支撑杆同样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即是将第三支撑杆设置为可打开与关闭的结构,绕其自身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点进行转动即可。在需要修理、更换或撤走附墙架时,卸开第三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端,即能够方便的撤走附墙架,避免第三支撑杆对撤走附墙架时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主梁、斜撑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由工字钢制作而成。工字钢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承载能力优良,用于本装置中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工字钢的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便于本装置制作过程中各梁杆方便直接的满足平行、垂直等需求,无需再进行角度测量。

优选的,主梁采用25#a工字钢,斜撑件采用16#工字钢,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采用14#工字钢。主梁是本装置中载荷传递的重要部位,因此使用25#a型号的工字钢,它具有较大的腿宽和腰厚,承载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作为主梁使用能够确保本装置的总强度。其次使用16#工字钢制作斜撑件,16#工字钢的自重几乎仅为25#a的一半,斜撑件自重较小能够降低本装置的自重。而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作为伸出在主梁外部的部件,其自重更是直接作用在主梁上,若其自重过大,会导致主梁受到较大的径向载荷,会降低主梁对附墙架的承载能力。因此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选用14#工型钢制作,进一步降低自重,确保主梁的承载主要用于对附墙架的承接,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所述后支撑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平行且反向。即是主梁上还固定有后支撑,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在主梁上向一侧伸出,而后支撑向另一侧伸出。对于某些大空间架空层而言,其虽然表面没有横向支撑设备,但其内部会设置有横梁、隔板层等结构,此时即可以将后支撑固定在该类横梁、隔板层等上,从而使得本装置性能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主梁与斜撑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焊接。以确保主梁与斜撑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构成一个整体,防止脱落,确保使用安全。

优选的,焊接的角焊缝高度大于等于6mm。对本装置进行承载能力试验后得出,角焊缝高度在6mm之下时,主梁承载能力缓慢上升,当角焊缝高度超过6mm时,主梁的承载能力急速上升。因此确保焊接的角焊缝高度大于等于6mm,能够使得承载能力处于较高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两端,以及斜撑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远离主梁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混凝土后置埋件连接。使用现有的能够与后置埋件相连接的连接件即可,从而能够便于斜撑件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将主梁、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也连接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从而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满足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大空间架空层附墙架的支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将两根斜撑件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根立柱上完成本装置的设置,再进行电梯附墙架的架设,使电梯附墙架穿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处区域,将附墙架搭设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即能实现在大空间结构上也能为附墙架提供支撑的目的,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时电梯附墙架的结构安全稳定。

2、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为一长一短的结构,能够通过较长的第一支撑杆、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三支撑杆而确保有广泛的支撑范围,同时又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使用更低的成本达到两根长支撑杆同样的效果。

3、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主梁上还固定有后支撑,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在主梁上向一侧伸出,而后支撑向另一侧伸出。对于某些大空间架空层而言,其虽然表面没有横向支撑设备,但其内部会设置有横梁、隔板层等结构,此时即可以将后支撑固定在该类横梁、隔板层等上,从而使得本装置性能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增大适用范围、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主梁承载能力与角焊缝高度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主梁,2-斜撑件,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三支撑杆,6-后支撑,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用于大空间结构施工电梯附墙架的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主梁1,还包括与所述主梁1固定连接的两根斜撑件2,两根斜撑件2分别朝向主梁1两端伸出,斜撑件2与主梁1之间构成锐角夹角,两根斜撑件2与主梁1共面;主梁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斜撑件2与主梁1所在的平面,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位于主梁1同侧;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支撑杆5。所述第三支撑杆5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远离主梁1的一端。第一支撑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4的长度。所述第三支撑杆5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3上,另一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杆4上。所述主梁1、斜撑件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均由工字钢制作而成。主梁1采用25#a工字钢,斜撑件2采用16#工字钢,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均采用14#工字钢。所述主梁1上还固定连接有后支撑6,所述后支撑6与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平行且反向。所述主梁1与斜撑件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分别焊接。焊接的角焊缝高度大于等于6mm。所述主梁1的两端,以及斜撑件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上远离主梁1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混凝土结构相连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用于与混凝土后置埋件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7为一块带有插孔的钢块,用于后置埋件上的凸起插入其中再进行焊接,也能够在后期方便的切割拆卸。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两根斜撑件2分别固定在现场相邻两根立柱上完成本装置的设置,再进行电梯附墙架的架设,使电梯附墙架穿过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所处区域,将附墙架搭设在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上,即能实现在大空间结构上也能为附墙架提供支撑的目的,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时电梯附墙架的结构安全稳定。将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设置为一长一短的结构,能够通过较长的第一支撑杆3、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上的第三支撑杆5而确保有广泛的支撑范围,同时又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使用更低的成本达到两根长支撑杆同样的效果。主梁1上还固定有后支撑6,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在主梁1上向一侧伸出,而后支撑6向另一侧伸出。对于某些大空间架空层而言,其虽然表面没有横向支撑设备,但其内部会设置有横梁、隔板层等结构,此时即可以将后支撑6固定在该类横梁、隔板层等上,从而使得本装置性能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增大适用范围、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能。此外,图2中为受力点间距4m条件下,主梁承载能力与角焊缝高度关系的示意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