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护角、护棱以及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45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缓冲护角、护棱以及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包装用的护角、护棱,具体的说是一种缓冲护角、护棱以及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为了支撑和保护货物通常在运输包装中加入护角和护棱。目前,在收寄重量较重的托寄物时,特别是家具类托寄物,因尺寸多、重量不一、需要加入的护角、护棱材料、大小难以统一,导致很多家具包装不规范,无法适应快递的物流运输环境而造成的货损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难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护角、护棱难以达到标准化生产,一种规格的护角、护棱难以满足不同尺寸、不同重量段的包装件,容易导致包装不规范,致使增加货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护角,该缓冲护角能够相互间进行套合,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尺寸、不同重量段的包装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与缓冲护角相配合的缓冲护棱,该缓冲护棱能够相互间进行套合,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尺寸、不同重量段的包装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该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包装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冲护角,包括底护板和侧护板,底护板与侧护板相互连接呈包角结构,底护板与侧护板处于包角结构内侧的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卡合部,处于包角结构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适配从而可实现多个缓冲护角的套合。

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设置,多个缓冲护角之间进行无缝套合,不出现错位,从而实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可以应用重量更大的托寄物。

进一步的,第一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和侧护板内侧的凸起,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和侧护板外侧的凹槽。

多个缓冲护角在套合时,一个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凹槽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凸起扣合,该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凸起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凹槽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角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角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和侧护板内侧的凹槽,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和侧护板外侧的凸起。

多个缓冲护角在套合时,一个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凸起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凹槽扣合,该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凹槽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角外侧的凸起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角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角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内侧的凹槽和设置在侧护板内侧的凸起,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外侧的凸起和设置在侧护板外侧的凹槽。

多个缓冲护角在套合时,一个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分别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扣合,该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角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角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内侧的凸起和设置在侧护板内侧的凹槽,第二卡合部为设置在底护板外侧的凹槽和设置在侧护板外侧的凸起。

多个缓冲护角在套合时,一个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扣合,该缓冲护角内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分别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角外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角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角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侧护板包括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和底护板相互垂直连接呈直包角结构。

该结构适合用于具有直角结构的运输包装内,直包角结构的护角在运输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护角,在货物运输中应用较多。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与缓冲护角相配合的缓冲护棱,包括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成角度相互连接呈包棱结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处于包棱结构内侧的面上分别设置第三卡合部,处于包棱结构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第四卡合部,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相适配从而可实现多个缓冲护棱的套合。

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的夹角与底护板和侧护板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在缓冲护棱的端部形成与缓冲护角的端部形状一致的连接面。

通过第三卡合部和四卡合部的设置,多个缓冲护棱之间进行无缝套合,不出现错位,从而实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可以应用重量更大的托寄物。

进一步的,第三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内侧的凸起,第四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外侧的凹槽。

多个缓冲护棱套合时,一个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凹槽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凸起扣合,该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凸起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凹槽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棱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棱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三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内侧的凹槽,第四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外侧的凸起。

多个缓冲护棱套合时,一个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凸起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凹槽扣合,该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凹槽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凸起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棱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棱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三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内侧的凸起和设置在第二护板内侧的凹槽,第四卡合部为设置在第一护板外侧的凹槽和设置在第二护板外侧的凸起。

多个缓冲护棱套合时,一个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分别与套合在其外的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扣合,该缓冲护棱内侧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棱外侧设置的凸起和凹槽扣合,从而实现多个缓冲护棱之间的无缝套合,避免了套合后的多个缓冲护棱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垂直连接。

此种护棱为较为常用的护棱,应用的范围较广泛。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护角和至少一个缓冲护棱,缓冲护角至少一端设置有缓冲护棱,缓冲护角和缓冲护棱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通过缓冲护角和缓冲护棱的内部结构设计,缓冲护角与缓冲护角之间,缓冲护棱与缓冲护棱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套合,缓冲护角与缓冲护棱之间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相互间进行灵活组合,从而适合更多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的,缓冲护角设置有多个,相邻的缓冲护角之间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配合实现连接。

多个缓冲护角之间连接能够得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可实现无缝连接,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缓冲护棱设置有多个,位于缓冲护角同一端的缓冲护棱首尾依次相接。

多个缓冲护棱首尾连接可以增加护棱的长度,根据托运物的尺寸选择缓冲护棱的个数,扩大使用范围。

缓冲护角、缓冲护棱可采用系列厚度,如,10mm、20mm、30mm、40mm、50mm;

缓冲护角、缓冲护棱可采用系列密度,如,18公斤、25公斤、30公斤、35公斤。

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缓冲护角、缓冲护棱进行组合,可实现多种厚度、多种密度的组合,可适应更宽范围的托寄物(重量范围、体积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护角,通过在包角内外面设置可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多个缓冲护角套合时,避免出现缓冲护角错位的现象,实现了多个缓冲护角之间的无缝套合,能够得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从而能够应用重量更大的托寄物,而且只需开一套缓冲护角模具就可实现多种尺寸护角的效果,节约了模具成本,简化了缓冲护角尺寸规格,方便使用、运输;

2、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护棱,通过在缓冲护棱内外面设置可相互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和第四卡合部,在多个缓冲护棱套合时,避免出现缓冲护棱错位的现象,实现了多个缓冲护棱之间的无缝套合,能够得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从而能够应用重量更大的托寄物,而且只需开一套缓冲护棱模具就可实现多种尺寸护棱的效果,节约了模具成本,简化了缓冲护棱尺寸规格,方便使用、运输;

3、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通过缓冲护角与缓冲护棱的内部结构设计、缓冲护角和缓冲护棱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设计以及缓冲护棱可以首尾连接的结构设计,实现护角与护棱的使用范围扩展及应用扩展;可应用于重量较重,体积较大的托寄物;另外通过缓冲护角、缓冲护棱的灵活组合可实现某些部位缓冲保护能力的提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缓冲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两个缓冲护角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缓冲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两个缓冲护角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缓冲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两个缓冲护角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缓冲护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两个缓冲护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缓冲护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两个缓冲护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6缓冲护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两个缓冲护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中的缓冲护角与缓冲护棱之间可拆卸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7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8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8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中缓冲护棱首尾依次相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9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7中,1缓冲护角,11第一侧护板,12第二侧护板,13底护板,14-缓冲护角上的凸起,15-缓冲护角上的凹槽,2缓冲护棱,21第一护板,22第二护板,23缓冲护棱上的凸起,24缓冲护棱上的凹槽,3缓冲护角的一个连接面,32第一连接凹槽,4缓冲护棱的一个连接面,41连接凸起,5缓冲护棱的另一个连接面,51第二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其中,实施例1-3为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护角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4-6为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护棱的具体实施方式;7-9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缓冲护角,包括底护板13、第一侧护板11和第二侧护板12,第一侧护板11、第二侧护板12和底护板13相互垂直连接呈直包角结构,底护板13、第一侧护板11和第二侧护板12处于直包角结构内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凸起14,处于直包角结构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凹槽15。

如图2所示,缓冲护角内侧的凸起14与外侧的凹槽15相互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角套合。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其工作原理对本发明中的缓冲护角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护角为例,在缓冲护角的直包角结构的内侧和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凸起14和凹槽15,凸起14与凹槽15能够扣合,因此,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角套合时,一个缓冲护角内侧面上设置的凸起14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角外侧面上设置的凹槽15扣合,能够达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同时,避免了两个套合后的缓冲护角出现错位现象,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托寄物的尺寸和重量来选择缓冲护角套合的数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护板13、第一侧护板11和第二侧护板12处于直包角结构内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凹槽15,处于直包角结构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凸起14。

如图4所示,缓冲护角内侧的凹槽15与外侧的凸起14相互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角套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护板13处于直包角结构内侧的面上设置凹槽15,处于直包角结构外侧的面上设置凸起,第一侧护板11和第二侧护板12处于直包角结构内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凸起14,处于直包角结构外侧的面上设置凹槽15。

如图6所示,缓冲护角内侧的凹槽15和凸起14分别与外侧的凸起14和凹槽15相互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角套合。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一种与实施例1-3任意一项中的缓冲护角相配合的缓冲护棱,包括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第一护板21与第二护板22垂直连接,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凸起23,外侧面上分别设置凹槽24。

如图8所示,缓冲护棱内侧的凸起23与外侧的凹槽24相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棱的套合。

为便于对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护棱的理解,下面结合其工作原理对本发明中的缓冲护棱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护棱为例,在缓冲护棱的内侧和外侧的面上分别设置凸起23和凹槽24,凸起23与凹槽24能够扣合,因此,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棱套合时,一个缓冲护棱内侧面上设置的凸起23与套合在其内的缓冲护棱外侧面上设置的凹槽24扣合,能够达到缓冲厚度翻倍的技术效果,同时,避免了两个套合后的缓冲护棱出现错位现象,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托寄物的尺寸和重量来选择缓冲护棱套合的数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9所示,第一护板21与第二护板2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凹槽24,外侧面上分别设置凸起23。

如图10所示,缓冲护棱内侧的凹槽24与外侧的凸起23相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棱的套合。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第一护板21的内侧面设置凸起23,外侧面设置凹槽24,第二护板21的内侧面设置凹槽24,外侧面设置凸起23。

如图12所示,缓冲护棱内侧的凹槽24和凸起23分别与外侧的凸起23和凹槽24相适配从而可实现两个相同结构的缓冲护棱的套合。

实施例7

如图14所示,一种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实施例1中的缓冲护角1和一个实施例4中的缓冲护棱2,缓冲护角1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套合,套合在外的缓冲护角1的一端和缓冲护棱2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如图13所示,缓冲护角1与缓冲护棱2之间通过以下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缓冲护角1一端的连接面3上设置第一连接凹槽31,缓冲护棱2一端的连接面4上设置连接凸起41,另一端的连接面5上设置第二连接凹槽51,缓冲护角1一端的连接面3与缓冲护棱2一端的连接面4通过第一连接凹槽31和连接凸起41可拆卸连接。

为便于对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的理解,下面结合其工作原理对其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为例,通过缓冲护角1内部结构的设计,两个缓冲护角1之间能够进行无缝套合,增加缓冲厚度,缓冲护角1和缓冲护棱2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托寄物的需要灵活组合,扩大了使用范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15所示,一种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实施例1中的缓冲护角1和六个实施例4中的缓冲护棱2,缓冲护角1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套合,两个缓冲护角1同一方向上的连接面分别可拆卸连接缓冲护棱2,缓冲护棱2通过凸起和凹槽套合,位于缓冲护角1同一端的缓冲护棱2首尾依次相接。

如图16所示,缓冲护棱2首尾依次相接的结构为:一个缓冲护棱2的一个连接端面4设置连接凸起41,另一个连接端面5设置第二连接凹槽51,连接凸起41与第二连接凹槽51相适配,通过连接凸起41和第二连接凹槽51缓冲护棱2可首尾依次相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特征在于:

如图17所示,一种组合式运输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实施例1中的缓冲护角1和六个实施例4中的缓冲护棱2,缓冲护角1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套合,缓冲护角1的三个连接面分别可拆卸连接1个缓冲护棱2,位于同一方向上的缓冲护棱2通过凸起和凹槽套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