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453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



背景技术:

拉杆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在制造拉杆箱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拉杆箱的体积都比较大,如果在较高楼层中生产制造拉杆箱,当拉杆箱整体制造完成后,通过人力逐个将拉杆箱搬运至楼下或货车中这是不现实的,就需要通过货梯将拉杆箱搬运至楼下,而货梯的空间是有限的,这样的搬运效率就很低,无法满足拉杆箱快速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能十分方便、快速的搬运拉杆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周围固定有若干竖直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围合成外框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滚筒,若干第一滚筒从上至下按螺旋状分布拼接成运送带;还包括进物通道,进物通道的底壁由若干第二滚筒组成,若干第二滚筒拼接成进物带,进物带的一端与运送带相拼接,进物带的另一端与楼层的外墙相搭接;还包括出物平台,出物平台的一端与运送带的最低端边沿相拼接,出物平台的另一端伸入货车的货箱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根第一滚筒与水平线成15°夹角。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外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从上至下呈螺旋状的第一固定条,第一滚筒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固定,第一滚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固定;两相邻的第一滚筒之间设置有第三滚筒,第三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的外端,用于减小两相邻第一滚筒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干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固定,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相固定,第三支架从上至下呈螺旋状分布,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条,第二固定条从上至下呈螺旋状,第三滚筒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条相固定,第三滚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固定,第三滚筒从上至下按螺旋状分布,每根第三滚筒与水平线成15°夹角。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外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从上至下呈螺旋状的第三固定条、第四固定条,第三固定条与第四固定条两平行设置,第三固条与第四固定条上设置有若干第四滚筒,第四滚筒位于第一滚筒拼接成的运送带的外侧边沿上方,第四滚筒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条相固定,第四滚筒的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条相固定,第四滚筒从上至下呈螺旋状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外框架的外壁上覆盖第一防护层,进物通道的两侧壁、顶壁上覆盖有第二防护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由pvc材料制成。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通过在各楼层上设置进物通道,进物通道的一端设置在楼层内,进物通道的另一端与运送带相拼接,运送带由第一滚筒、第三滚筒构成,拉杆箱通过进物通道直接从运送带的上方滑落至下方,比人工或货梯搬运更加方便、快捷,运送带的最低端连接出物平台,出物平台可以延伸至货箱中,可以实现拉杆箱不间断搬运,比货梯搬运效率更高,更加节约时间、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便于拉杆箱搬运的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成圆柱型,第一支架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支架的高度可以根据楼层的高度需要而定,第一支架的周围竖直固定若干第二支架2,第二支架围绕第一支架围成圆形的外框架,在外框架上覆盖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由pvc材料制成,第一防护层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同时也能防止拉杆箱飞落;第一支架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盖3,防护盖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防护盖将第一支架的顶部、外框架的顶部遮盖住,保护整个装置;

外框架通过进物通道4与楼层相连通,进物通道的一端与外框架相连接,进物通道的另一端与楼层的墙体相连接,根据不同高度的楼层可以安装不同个数的进物通道,进物通道一端直接设置在楼层中,这样在楼层中生产完拉杆箱后就可以只直接通过进物通道,将拉杆箱滑入外框架的内部,

外框架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条20,第一固定条从上至下呈螺旋状,第一滚筒2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固定,第一滚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固定,第一滚筒从上至下呈螺旋状分布,若干第一滚筒拼接成运送带,每根第一滚筒与水平线成15°夹角,拉杆箱在运送带上可以从上至下自动滑落,比传统的通过人工搬运更具有效率,比货梯搬运更方便;第一滚筒的滚动摩擦的方式将拉杆箱下滑,比拉杆箱通过滑动摩擦的方式下滑更快捷、高效,并且对箱体损伤小。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三支架22,第三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也是从上至下呈螺旋状分布,通过第三支架能加固整体,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更牢固可靠,第三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固定条23,第二固定条从上至下呈现螺旋状,两相邻的第一滚筒之间安装有第三滚筒24,第三滚筒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条相固定,第三滚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固定,每根第三滚筒与水平线成15°夹角,第一滚筒与第三滚筒相配合,能更好使拉杆箱滑下,同时第三滚筒能避免两相邻的第一滚筒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隙,进而影响拉杆箱下滑的速度,

外框架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三固定条25、第四固定条26,第三固定条、第四固定条从上至下呈螺旋状,第三固定条、第四固定条两平行设置,第三固定条与第四固定条之间安装有若干第四滚筒27,第四滚筒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条相固定,第四滚筒的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条相固定,第四滚筒从上至下呈螺旋状分布,第四滚筒位于第一滚筒拼接成的运送带的外侧边沿上方,当拉杆箱在下滑时,拉杆箱的箱角与第四滚筒相碰撞,第四滚筒既能保护拉杆箱同时也能使拉杆箱不会发生停留,加快了拉杆箱的搬运速度,也防止了拉杆箱飞落;

外框架上安装有进物通道,进物通道的个数设置可以根据楼层高度和层数的不同而定,进物通道包括底壁、两侧壁、顶壁,进物通道的底壁由若干第二滚筒40组成,底壁的一端与第一滚筒拼接成的运送带的外边沿相拼接,底壁的另一端与楼层的外墙相拼接,外框架的内部通过进物通道与楼层的内部相通,进物通道的两侧壁、顶壁覆盖有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也用pvc材料制成,在高楼层中生产完成的拉杆箱直接通过进物通道滑入外框架内部,再通过第一滚筒拼接的运送带直接滑到下方,省去了人工搬运或者货梯搬运的麻烦,提高效率;

还包括出物平台5,出物平台的底壁由若干第五滚筒50组成,出物平台的底壁的一端与由第一滚筒组成的运送带的最低端边沿相拼接,出物平台的底壁的另一端伸入到货车的货箱中,这样就方便拉杆箱从上方顺着运送带滑下后,直接通过出物平台滑进货车的货箱中,将拉杆箱摆放整齐后即可运走,节省了工作人员将拉杆箱搬从货箱外运至货箱内的环节,能实现不间断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

安装时,将第一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在第一支架的周围固定若干第二支架,在第二支架围成的外框架的外壁上覆盖一层pvc膜,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安装好第一滚筒、第三滚筒,在外框架上安装好第四滚筒,然后将进物通道搭接好,进物通道的底壁可以是由第二滚筒组成,或者是一块光滑的平板,只要拉杆箱在进物通道的底壁上能顺利的滑到第一滚筒上即可,由于进物通道是直接与楼层搭接的,只要拉杆箱制成完成就可以立马通过进物通道、运送带下滑,在第一滚筒拼接成的运送带的底部安装一个出物平台,出物平台的底壁可以由第五滚筒组成,或者也是一块光滑的平板,出物平台的底壁的一端与运送带相拼接,出物平台的底壁的另一端伸入到货车的货箱内部;使用时,拉杆箱通过进物通道滑入运送带,运送带将拉杆箱从高处滑下,再经过出物平台滑入货箱中一步到位,省去了许多的中间搬运环节,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