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物料样品的采制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料带式输送的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物料(如矿石、煤炭)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各个国家均有强制标准,必须遵照标准进行样品的采制化工作。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过程的准则是在不破坏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把采集到的样品粒度逐渐减小,质量也逐步减少,直到符合实验室化验对样品的粒度和质量(重量)精度要求,然后对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相关的化验分析。如以煤炭的样品采制化为例,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分析的过程,煤炭采样和制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其实验结果能代表整批被采样煤的实验煤样。不论是“采样”、“制样”还是“化验”,这一过程中不能够有样本的损失,不能够令样本发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否则将会对最终的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在物料(如矿石、煤炭)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中,需要对大宗散状物料样品进行缩分工作。以煤炭样品为例,煤炭是一种粒度不均匀、质量不均匀的物质,国际标准对在带式输送机上不同粒度的煤流采样(缩分)有明确规定;如采样频次合适且每次采集的子样重量应一致(差异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不偏倚,显然,在采样之前,必须对煤流进行整形,确保煤流稳定连续一致。整形效果越规整、越均匀,缩分出的样品就会越精确、越有代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煤流整形很难,主要是因为煤种繁多、特性复杂多变,不同的煤密度不同、粘性不同、水分不同、粒度不同,即使同样的煤由于湿度或水分含量的变化,各项特性也不稳定。具体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煤样水分含量各不相同,水分含量高的煤种易粘接、起拱、搭桥,较难实现均匀整形;
(2)煤样种类繁多,分类各异,如褐煤、烟煤、无烟煤、肥煤、瘦煤、低钠煤等,各种煤样粒度的粘性相差非常大,整形装置无法适应所有煤种的整形需求;
(3)现有的限流板的开口过高,达不到限流的目的,开口过低,又会出现堵料;
(4)为了提高煤流缩分精度和代表性,需要整形出来的煤流具有较小的宽度和厚度,并具有较大的煤流长度,目前的整形操作在入料之前就降低煤流的宽度,很容易出现堵煤、搭桥的现象,煤流变窄后与输送皮带的摩擦力大大降低,又会出现打滑现象,现有的整形装置无法解决此问题;
(5)为了达到更好的整形效果,某些整形装置过分复杂,成本太高,不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样品适应性强、整形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安装于输送带上方,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一侧设有第一整形机构,所述第一整形机构包括挤压驱动组件和两块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的挤压整形板,两块所述挤压整形板远离入料斗的一端相互斜向靠拢设置以形成出料口,两块所述挤压整形板在挤压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用于使经入料斗传输来的物料被往复挤压整形后形成从出料口处排出的物料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驱动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旋转板和用于驱动旋转板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板设于两块挤压整形板之间、用于在旋转时间歇性的挤压两侧的挤压整形板,所述弹性复位件与两块挤压整形板连接、以用于使两块挤压整形板在挤压后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板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凸出的轴承、以用于和两侧的挤压整形板接触时形成滚动摩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两块挤压整形板的外侧面上、以用于使向外挤压后的挤压整形板朝内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挤压整形板的内侧面连接、以用于使向外挤压后的挤压整形板朝内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块所述挤压整形板之间设于一块下压顶板,所述下压顶板朝出料口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以用于对经入料斗传输来的物料形成向下的挤压整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块所述挤压整形板与下压顶板接触的内壁面处均设有一块防漏板,两块所述防漏板与下压顶板活动接触、以用于在挤压整形板往复挤压时不使下方的物料漏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块竖向的出料限流板,所述出料限流板的底端折弯形成斜向横板、用于对出料口处的物料流形成向下挤压、以控制出料速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限流板的底端还固定有一块竖向朝下凸出的出料厚度调节板、以用于调节物料流的最终厚度,所述出料限流板的上部设有多个调节固定孔、用于通过调节出料限流板的固定位置以调节物料流的最终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料斗内设有用于与第一整形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整形机构,所述第二整形机构包括一块竖向设置的入料限流板,所述入料限流板的下端部与下方的输送带之间形成传输空间、以用于控制经入料斗传输至第一整形机构处的物料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整形机构还包括穿设于入料斗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与入料限流板平行靠近设置、以用于搅拌时使入料斗内物料不堵塞于入料限流板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凸出的搅拌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物料可以先通过入料斗随意散落于传输带上,再通过由宽至窄设计的第一整形机构完成由宽至窄的物料传输整形,能够整形出具有较小宽度和厚度的合适物料流,整形效果极佳,最终提高了后续物料流的缩分精度和代表性。
(2)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在由宽至窄的整形过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能够对传输来的分散状物料进行循环开闭挤压,有效破坏了物料输送整形过程中的结块、粘黏、起拱,保证物料能够顺利的输送、整形而不产生堵料,提升物料输送、整形的水分适应性,整形效果更佳。
(3)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入料斗和第一整形机构,使得物料能够在入料斗处储存较多,再经过由宽至窄的整形、出料口的宽度限制,有序控制输出物料流的宽度和速度。即使得本装置无需控制输入物料的落料速度,但又能有序控制输出物料速度。在与输送平台或其他输送平台配合使用时,能够大大提升散状物料入料速度,使得本装置的工作适应范围极广。
(4)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只需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完成两侧挤压整形板32的挤压往复运动,有效对传输来的分散状物料形成了循环开闭挤压,安装简便,成本低,效果极佳。凸出的轴承形成滚动摩擦。使得循环开闭挤压更加顺畅,实施效果更佳。
(5)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通过设置倾斜状的下压顶板,使得和两块挤压整形板形成一种整形通道,增加一定的斜度,一方面可以对移动的物料形成向下的挤压,增大下方输送皮带或输送平台的摩擦力,防止残留、卡滞,另一方面对移动的物料的挤压成形,达到所需要的整形效果,防止搭桥和起拱,避免堵煤现象的出现。
(6)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通过设置两块防漏板,使得两块挤压整形板在打开时,物料不会从缝隙中漏出,提供了样品的代表性。通过在出料口处增加具有一定斜度的斜向横板,能够再次对出料流形成轻微的挤压,即可控制出料的速度,还可防止物料流的断流,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通过设置出料限流板,物料通过前期的左右挤压、上下挤压整形后,在通过最后的出料厚度调节板处时,再次进行二次成形,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均满足的样品流。
(7)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通过设置与第一整形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整形机构,使得入料限流板可以防止入料斗内的物料大量向前输送挤压后、堆积在第一整形机构处,形成难以输送、造成整形失效的风险。通过设置搅拌轴,可以大大减轻入料斗内物料流向入料限流板处传输限位时的挤压力,并且能够通过搅拌破坏物料流的板结成形,两者配合使用,有效保证了物料流输送顺畅,效果极佳。同时,仅使用一根搅拌轴,安装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切线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二。
图例说明:
1、输送带;2、入料斗;3、第一整形机构;31、挤压驱动组件;311、弹性复位件;312、旋转板;32、挤压整形板;321、防漏板;33、出料口;34、下压顶板;35、出料限流板;351、底端折弯形成斜向横板;352、调节固定孔;36、出料厚度调节板;4、第二整形机构;41、入料限流板;42、搅拌轴;421、搅拌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在以下实施例中,物料以煤样为例。整形装置安装于输送带1上方,包括入料斗2,入料斗2通过机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输送带1上方,入料斗2的一侧设有第一整形机构3,第一整形机构3包括挤压驱动组件31和两块沿输送带1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的挤压整形板32,两块挤压整形板32远离入料斗2的一端相互斜向靠拢设置以形成出料口33,两块挤压整形板32在挤压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以用于使经入料斗2传输来的物料被往复挤压整形后形成从出料口33处排出的物料流。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靠近入料斗2的一端均通过铰链与入料斗2铰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也可以由柔性材料(如薄钢板)制成,然后与入料斗2固定连接、但是又能够在挤压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弹性往复运动;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的端部靠近入料斗2设置、但是又不与入料斗2连接,只要能够接收到从入料斗2传输来的物料并进行往复挤压整形即可。以上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原理如下:
待传输的物料经入料斗2散落于输送带1上后,被传输带1按照图1中箭头a方向传输至前方的第一整形机构3处。由于两块挤压整形板32相互斜向靠拢设置(呈图中的楔形),使得呈较宽分散状的物料逐步被挤压靠拢,整形成适应出料口33的较窄宽度的符合作业要求的物料流。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传输、整形过程中,挤压驱动组件31还会驱动两块挤压整形板32同时作开闭式的挤压往复运动,使得对传输来的分散状物料进行循环开闭挤压,有效破坏了物料输送整形过程中的结块、粘黏、起拱,保证物料能够顺利的输送、整形而不产生堵料,提升物料输送、整形的水分适应性。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物料可以先通过入料斗2随意散落于传输带1上,再通过由宽至窄设计的第一整形机构3完成由宽至窄的物料传输整形,能够整形出具有较小宽度和厚度的合适物料流,整形效果极佳,最终提高了后续物料流的缩分精度和代表性。
二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在由宽至窄的整形过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能够对传输来的分散状物料进行循环开闭挤压,有效破坏了物料输送整形过程中的结块、粘黏、起拱,保证物料能够顺利的输送、整形而不产生堵料,提升物料输送、整形的水分适应性,整形效果更佳。
三是本发明的用于物料输送的整形装置,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入料斗2和第一整形机构3,使得物料能够在入料斗2处储存较多,再经过由宽至窄的整形、出料口33的宽度限制,有序控制输出物料流的宽度和速度。即使得本装置无需控制输入物料的落料速度,但又能有序控制输出物料速度。在与输送平台或其他输送平台配合使用时,能够大大提升散状物料入料速度,使得本装置的工作适应范围极广。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挤压驱动组件31包括弹性复位件311、旋转板312和用于驱动旋转板312旋转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旋转板312设于两块挤压整形板32之间、用于在旋转时间歇性的挤压两侧的挤压整形板32,弹性复位件311与两块挤压整形板32连接、以用于使两块挤压整形板32在挤压后复位。如图5所示,当旋转板312处于水平状时,旋转板312挤压两侧的挤压整形板32,使得两侧的挤压整形板32被挤开。但当旋转板312被驱动旋转至图4所示状态时,由于旋转板312将会不再接触两侧的挤压整形板32,使得之前被挤开的两块挤压整形板32在弹性复位件311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弹回以形成挤压往复运动。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使得挤压驱动组件31结构简单紧凑,只需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完成两侧挤压整形板32的挤压往复运动,有效对传输来的分散状物料形成了循环开闭挤压,安装简便,成本低,效果极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驱动组件3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实现方式,如凸轮实现双侧挤压、凸轮机构实现单侧挤压、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的挤压等。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旋转板312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凸出的轴承、以用于和两侧的挤压整形板32接触时形成滚动摩擦。使得循环开闭挤压更加顺畅,实施效果更佳。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11包括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两块挤压整形板32的外侧面上、以用于使向外挤压后的挤压整形板32朝内复位。两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图中未示出)。复位弹簧结构简单紧凑,但是效果极佳。
进一步,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11包括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挤压整形板32的内侧面连接、以用于使向外挤压后的挤压整形板32朝内复位。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之间设于一块下压顶板34,下压顶板34朝出料口33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以用于对经入料斗2传输来的物料形成向下的挤压整形。通过设置倾斜状的下压顶板34,使得和两块挤压整形板32形成一种整形通道,增加一定的斜度,一方面可以对移动的物料形成向下的挤压,增大下方输送皮带或输送平台的摩擦力,防止残留、卡滞,另一方面对移动的物料的挤压成形,达到所需要的整形效果,防止搭桥和起拱,避免堵煤现象的出现。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两块挤压整形板32与下压顶板34接触的内壁面处均设有一块防漏板321,两块防漏板321与下压顶板34活动接触、以用于在挤压整形板32往复挤压时不使下方的物料漏出。由于下压顶板34是固定的,而两块挤压整形板32是不断挤压往复运动,因此,通过设置两块防漏板321,使得两块挤压整形板32在打开时,物料不会从缝隙中漏出,提供了样品的代表性。两块防漏板321可以活动搭接在下压顶板34顶面,也可以活动承载于下压顶板34的底面。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出料口33处设有一块竖向的出料限流板35,出料限流板35的底端折弯形成斜向横板351、用于对出料口33处的物料流形成向下挤压、以控制出料速度。通过在出料口33处增加具有一定斜度的斜向横板351,能够再次对出料流形成轻微的挤压,即可控制出料的速度,还可防止物料流的断流,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出料限流板35的底端还固定有一块竖向朝下凸出的出料厚度调节板36、以用于调节物料流的最终厚度,出料限流板35的上部设有多个调节固定孔352、用于通过调节出料限流板35的固定位置以调节物料流的最终厚度。物料通过前期的左右挤压、上下挤压整形后,在通过最后的出料厚度调节板36处时,再次进行二次成形,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均满足的样品流。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入料斗2内设有用于与第一整形机构3相配合的第二整形机构4,第二整形机构4包括一块竖向设置的入料限流板41,入料限流板41的下端部与下方的输送带1之间形成传输空间、以用于控制经入料斗2传输至第一整形机构3处的物料流量。当物料散落在入料斗2内并如图所示向左输送时,会先被入料限流板41进行限位刮扫,然后再进入左侧的第一整形机构3,这使得入料限流板41可以防止入料斗2内的物料大量向前输送挤压后、堆积在第一整形机构3处,形成难以输送、造成整形失效的风险。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整形机构4还包括穿设于入料斗2内的搅拌轴42,搅拌轴42的旋转方向与输送带1的传输方向相反(即图1、图3中b方向),搅拌轴42与入料限流板41平行靠近设置、以用于搅拌时使入料斗2内物料不堵塞于入料限流板41的下方。通过设置搅拌轴42,可以大大减轻入料斗2内物料流向入料限流板41处传输限位时的挤压力,并且能够通过搅拌破坏物料流的板结成形,两者配合使用,有效保证了物料流输送顺畅,效果极佳。同时,仅使用一根搅拌轴42,安装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搅拌轴42上设有多个凸出的搅拌齿421,搅拌效果更佳。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