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01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智能运输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物料需要由堆场运输至加工搅拌场搅拌成浆料,用于浇注或是粉刷墙体或是砌墙体。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结合推车搬运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果低,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包括方形的安装平台,其中所述安装平台下端面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在两个前立柱、两个后立柱及相邻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定位连杆,在两个前立柱下端分别设有与轨道相适应的从动滑行装置,在两个后立柱下端分别设有与轨道相适应的主动滑行装置,主动滑行装置连接有主控单元;

在安装平台上端面设有输送方向与轨道垂直的第一辊轮输送组,第一辊轮输送组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辊轮组成;各第一输送辊轮通过链条联动,与第一辊轮输送组输出端相对的第一辊轮输送组另一端侧边的安装平台上设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辊轮输送组连接;在制动机构侧边的安装平台上设有水平推行机构,所述水平推行机构由设置在支架上的安装板、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水平气缸、通过万向接头与水平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的推板组成;控制水平气缸的电磁阀与主控单元连接;推板与位于第一滚轮输送组上待推送的置物筐相对;

在安装平台下方设有支承平台,在支承平台上设有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上设有若干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辊轮垂直的第二输送滚轮;

在第一辊轮输送组输出端对应的安装平台端部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在连接板下侧的定位连杆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光电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从动滑行装置由单边敞口的连接座、套设在连接座内孔的水平转动器、插设在水平转动器内且与轨道相配合的耐磨合金滑块组成;在连接座上端面设有截面为六角形的第一定位柱,在前立柱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定位柱相适应的前定位孔,在前定位孔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孔,锁紧螺丝穿过内螺纹孔抵紧第一定位柱。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水平转动器由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定位筒、活动套设在定位筒内的活动筒及设置在定位筒内底部的第一平面轴承组成;

所述定位筒由两块半圆形的筒体连接而成,两块半圆形的筒体通过紧固螺丝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定位筒内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安装槽,在活动筒外壁上设有与各环形安装槽一一对应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定位筒的内径,在各环形凸台与对应的环形安装槽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定位筒和活动筒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活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定位筒外底部设有储油槽,在储油槽底部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贯通至定位筒开口部端面的第一供油孔,第一供油孔与各环形安装槽相导通,在储油槽底部中心设有导通平面轴承的第二供油孔;所述第一、二供没油孔的孔径均为1.5-2.5mm,在第一、二供油孔内均填充有导流棉线;在连接座上设有与储油槽相通的进油孔,在进油孔入口处的连接座外壁上设有防尘胶块;在定位筒开口部端面外围设有环形接油盘,环形接油盘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活动筒开口部端面;各第一供油孔的出油端位于环形接油盘内。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活动筒内套设有缓冲胶块,所述耐磨合金滑块由与活动筒内径相适应的连接部及成型在连接部底端且与外部轨道相适应的导向部组成;连接部与缓冲胶块连接,在连接部上端面分布有若干连接凸块,在缓冲胶块下端面设有与各连接凸块一一对应的连接孔;在活动筒内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在缓冲胶块上端面设有与各第二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主动滑行装置由带方形内腔的定位套座、设置在定位套座内的转动机构、穿过定位套座与转动机构连接的滚轮座、水平穿设在滚轮座上的转动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与外部导轨相适应的滚轮、设置在滚轮座其中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及与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箱组成;所述后立柱下端设有与定位套座内腔横截面相适应的后定位凸台,在后定位凸台上设有第一通孔,在该第一通孔对应的定位套座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二通孔,定位套座通过螺丝穿过第一、二通孔固定在后定位凸台上;减速箱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联动;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滚轮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主控单元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主要由套设在定位套座内且带圆形内腔的安装套座、连接定位套座和滚轮座的第一轴承、连接安装套座和滚轮座的第二轴承、设置在滚轮座上端的定位板和设置在定位板上端面的第二平面轴承组成;第二平面轴承与后立柱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定位板下端设有方形的定位台,在滚轮座上端面设有与定位台相配合的定位盲孔;

所述第二平面轴承与后立柱下端面之间由下至上依序夹设有支承板和压紧胶块,支承板下端面与安装套座上端面相接触,第二平面轴承夹设在支承板与定位板之间。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定位套座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安装座,环形安装座与定位套座配合形成环形安装槽,在环形安装槽内的定位套座外壁上活动套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下端面紧贴外部导轨,在滚轮移动方向对应的防护罩外壁下部成型有前端呈尖角用于清除障碍的清理头,清理头尖部位于外部导轨沿长度方向的中心;

在防护罩与环形安装槽内底部之间设有压紧弹簧,在环形安装座下端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安装斜面,在安装斜面上沿周向设有防尘胶套。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制动机构由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轴座、通过两对角接触球轴承与轴座连接的转轴、设置在转轴其中一端的制动鼓、设置在制动鼓与轴座之间的转轴上的传动链轮、平行设置在轴座侧边的安装平台上的导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座、设置在滑座上的制动座、设置在制动座上且与制动鼓相配合的制动盘、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支座及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座上的水平驱动气缸组成;控制水平驱动气缸的电磁阀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穿过支座与固定在滑座上的连接板连接。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升降机构由沿垂直方向设置在支承平台中部的升降驱动油缸、固定在升降驱动油缸活塞杆自由端的升降平台、沿周向均布在升降平台底部的导向杆、设置在支承平台上且与各导向杆一一对应的导向套以及设置在升降平台侧边的位移感应开关组成;位移感应开关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各降驱动油缸与外部液压站管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位于安装平台下侧且各第二输送滚轮分布在升降平台上,在安装平台上设有与各第二输送滚轮一一对应的让位孔;当升降驱动油缸位于伸出状态时,第二输送滚轮上端面高于第一输送滚轮上端面;当升降驱动油缸位于伸出状态时,第二输送滚轮上端面低于第一输送滚轮上端面。

上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由弹簧支柱、连接在弹簧支柱与连接板之间的复位弹簧及设置在连接板靠近辊轮输送带一侧面的限位挡块组成;在初始状态下,连接板在复位弹簧和限位挡块的配合下与安装平台相互垂直;在连接板下侧对应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上均设有支承块,在支承块上端面与前立柱或后立柱接触的一端成形有让位缺口。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光电传感器与主动滑行装置配合,实现安装平台可以根据主控单元的指令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滚轮和第二输送滚轮配合,将放置有物料的置物筐从前一位置输送至相互垂直的下一位置;为了使输送实现自动化,第一输送滚轮通过与水平推行机构和制动机构配合,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也能巧妙地进行制动,避免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

通过组合式的主动滑行装置和组合式的从动滑行装置,不仅实现安装平台与轨道的平滑接触,而且由于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装置各部件得到有效利用,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通过结合加润滑油的结构,使从动滑行装置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滑行转向时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为了使使用更加灵活,在安装平台上设置连接辊轮输送带和下一工序输送机构的连接板,使得导轨不需要紧靠各工序的输送机构,不仅使得导轨安装方便,而且可以在导轨和各工序之间空出过道供工人行走。

同时,为避免物料在运输途中掉出至导轨上影响滚轮移动的平稳性,在定位套座外设置通过压紧弹簧辅助压紧的防护罩,通过防护罩两端与导轨相适应的清理头,可以将导轨上的障碍物通过呈尖角的前端引导并推出导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主动滑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平台1、前立柱1a、后立柱1b、定位连杆1c、连接板1d、支架1e、前定位孔1f、后定位凸台1g、从动滑行装置2、连接座2a、耐磨合金滑块2b、第一定位柱2c、连接部2d、导向部2e、连接凸块2f、主动滑行装置3、定位套座3a、转动机构3b、滚轮座3c、转动轴3d、滚轮3e、伺服电机3f、减速箱3g、安装套座3h、第一轴承3i、第二轴承3j、定位板3k、第二平面轴承3l、定位台3m、定位盲孔3n、支承板3o、压紧胶块3p、环形安装座3q、防护罩3r、清理头3s、压紧弹簧3t、防尘胶套3u、主控单元4、第一输送滚轮5、制动机构6、轴座6a、转轴6b、制动鼓6c、传动链轮6d、导轨6e、滑座6f、制动座6g、制动盘6h、支座6i、水平驱动气缸6j、水平推行机构7、安装板7a、水平气缸7b、万向接头7c、推板7d、支承平台8、导向套8a、升降机构9、升降驱动油缸9a、升降平台9b、导向杆9c、位移感应开关9d、第二输送滚轮10、弹性复位机构11、弹簧支柱11a、复位弹簧11b、限位挡块11c、光电传感器12、水平转动器13、定位筒13a、活动筒13b、第一平面轴承13c、环形安装槽13d、环形凸台13e、圆锥滚子轴承13f、储油槽13g、第一供油孔13h、平面轴承13i、第二供油孔13j、进油孔13k、防尘胶块13l、第二定位柱13m、环形接油盘14、磁铁15、缓冲胶块16、连接孔16a、定位孔16b、支承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轨道式物料运输设备,包括方形的安装平台1,在安装平台1下端面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两个前立柱1a和两个后立柱1b,在两个前立柱1a、两个后立柱1b及相邻的前立柱1a和后立柱1b之间设有定位连杆1c,通过定位连杆起到加强各立柱稳定性的作用。

在两个前立柱1a下端分别设有与轨道相适应的从动滑行装置2,在两个后立柱1b下端分别设有与轨道相适应的主动滑行装置3,主动滑行装置3连接有主控单元4。

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从动滑行装置2由单边敞口的连接座2a、套设在连接座2a内孔的水平转动器12、插设在水平转动器12内且与轨道相配合的耐磨合金滑块2b组成;在连接座2a上端面设有截面为六角形的第一定位柱2c,在前立柱1a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定位柱2c相适应的前定位孔1f,在前定位孔1f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孔,锁紧螺丝穿过内螺纹孔抵紧第一定位柱2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转动器13由与连接座2a固定连接的定位筒13a、活动套设在定位筒13a内的活动筒13b及设置在定位筒13a内底部的第一平面轴承13c组成;

所述定位筒13a由两块半圆形的筒体连接而成,定位筒的结构,可以方便其安装轴承,然后定位筒又可以通过连接座与活动筒配合夹紧,使得结构稳固。两块半圆形的筒体通过紧固螺丝与连接座2a固定连接;在定位筒13a内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安装槽13d,在活动筒13b外壁上设有与各环形安装槽13d一一对应的环形凸台13e,环形凸台13e的外径大于定位筒13a的内径,在各环形凸台13e与对应的环形安装槽13d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13f,定位筒13a和活动筒13b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3f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定位筒13a外底部设有储油槽13g,在储油槽13g底部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贯通至定位筒13a开口部端面的第一供油孔13h,第一供油孔13h与各环形安装槽13d相导通,在储油槽13g底部中心设有导通平面轴承13i的第二供油孔13j;所述第一、二供没油孔13h,13j的孔径均为1.5-2.5mm,在第一、二供油孔内均填充有导流棉线;在连接座2a上设有与储油槽13g相通的进油孔13k,在进油孔13k入口处的连接座2a外壁上设有防尘胶块13l;在定位筒13a开口部端面外围设有环形接油盘14,环形接油盘14通过磁铁15吸附固定在活动筒13b开口部端面;各第一供油孔13h的出油端位于环形接油盘14内。通过长时间反复地实验发现,在本技术方案限定的孔径下结合导流棉线,可以使润滑油缓慢、顺畅地进入各轴承中,在长时间连续工作后,在环形接油盘内只有少量油。环形接油盘采用磁铁固定,方便拆装清洗。通过上述供油结构,使得平面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同等工作时间内,磨损显著减小,整体结构易于维护。

为了减少移动过程中的震动,使机器人移动更平稳,在活动筒13b内套设有缓冲胶块15,所述耐磨合金滑块2b由与活动筒13b内径相适应的连接部2d及成型在连接部2d底端且与外部轨道相适应的导向部2e组成;连接部2d与缓冲胶块16连接,在连接部2d上端面分布有若干连接凸块2f,在缓冲胶块16下端面设有与各连接凸块2f一一对应的连接孔16a;在活动筒13b内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13m,在缓冲胶块16上端面设有与各第二定位柱13m一一对应的定位孔156。

同时,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主动滑行装置3由带方形内腔的定位套座3a、设置在定位套座3a内的转动机构3b、穿过定位套座3a与转动机构3b连接的滚轮座3c、水平穿设在滚轮座3c上的转动轴3d、与转动轴3d固定连接且与外部导轨相适应的滚轮3e、设置在滚轮座3c其中一侧的伺服电机3f及与伺服电机3f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箱3g组成;所述后立柱1b下端设有与定位套座3a内腔横截面相适应的后定位凸台1g,在后定位凸台1g上设有第一通孔,在该第一通孔对应的定位套座3a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二通孔,定位套座3a通过螺丝穿过第一、二通孔固定在后定位凸台1g上,这种结构可以方便维护更换;减速箱3g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3d连接联动;转动轴3d通过轴承与滚轮座3c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f与主控单元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3b主要由套设在定位套座3a内且带圆形内腔的安装套座3h、连接定位套座3a和滚轮座3c的第一轴承3i、连接安装套座3h和滚轮座3c的第二轴承3j、设置在滚轮座3c上端的定位板3k和设置在定位板3k上端面的第二平面轴承3l组成;第二平面轴承3l与后立柱1b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定位板3k下端设有方形的定位台3m,在滚轮座3c上端面设有与定位台3m相配合的定位盲孔3n。定位板不仅起到增大滚轮座与第二平面轴承接触面积的作用,而且还起到限制第二轴承移位同时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第一、二轴承和第二平面轴承配合,使得滚轮可以顺畅地转动。

为了使主动滑行装置与后立柱连接更加稳固,在第二平面轴承3l与后立柱1b下端面之间由下至上依序夹设有支承板3o和压紧胶块3p,支承板3o下端面与安装套座3h上端面相接触,第二平面轴承3l夹设在支承板3o与定位板3k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避免矿场物料在中转运输过程中掉落在导轨上,影响滚轮平稳移动,在定位套座3a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安装座3q,环形安装座3q与定位套座3a配合形成环形安装槽,在环形安装槽内的定位套座3a外壁上活动套设有防护罩3r,防护罩3r下端面紧贴外部导轨,在滚轮3e移动方向对应的防护罩3r外壁下部成型有前端呈尖角用于清除障碍的清理头3s,清理头3s尖部位于外部导轨沿长度方向的中心;

在防护罩3r与环形安装槽内底部之间设有压紧弹簧3t,在环形安装座3q下端外壁上沿周向成型有安装斜面,在安装斜面上沿周向设有防尘胶套3u。通过防护罩两端呈尖角的清理头可以将导轨上的障碍物有效清除,为了进一步保证清除效果,在防护罩与环形安装槽内底部之间增设压紧弹簧,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清理头紧贴导轨端面,即使出现磨损,也仍然可以使清理头下端面紧贴导轨。

在安装平台1上端面设有输送方向与轨道垂直的第一滚轮输送组,第一滚轮输送组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滚轮5组成;各第一输送辊轮5通过链条联动,与第一辊轮输送组输出端相对的第一辊轮输送组另一端侧边的安装平台1上设有制动机构6,制动机构6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辊轮输送组连接。在制动机构6侧边的安装平台1上设有水平推行机构7,所述水平推行机构7由设置在支架1e上的安装板7a、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安装板7a上的水平气缸7b、通过万向接头7c与水平气缸7b活塞杆自由端连接的推板7d组成;控制水平气缸7b的电磁阀与主控单元4连接;推板7d与位于第一滚轮输送组上待推送的置物筐相对。

具体地,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机构6由设置在安装平台1上的轴座6a、通过两对角接触球轴承与轴座6a连接的转轴6b、设置在转轴6b其中一端的制动鼓6c、设置在制动鼓6c与轴座6a之间的转轴6b上的传动链轮6d、平行设置在轴座6a侧边的安装平台1上的导轨6e、设置在导轨6e上的滑座6f、设置在滑座6f上的制动座6g、设置在制动座6g上且与制动鼓6c相配合的制动盘6h、设置在安装平台1上的支座6i及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座6i上的水平驱动气缸6j组成;控制水平驱动气缸6i的电磁阀与主控单元4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气缸6i的活塞杆自由端穿过支座6i与固定在滑座6f上的连接板连接。

当需要制动时,水平驱动气缸缓慢伸出,使制动盘与制动鼓缓慢接触,并最终使制动盘与制动鼓紧密接触,起到制动的目的。

在安装平台1下方设有支承平台8,在支承平台8上设有升降机构9,在升降机构9上设有若干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辊轮5垂直的第二输送滚轮10。所述升降机构9由沿垂直方向设置在支承平台8中部的升降驱动油缸9a、固定在升降驱动油缸9a活塞杆自由端的升降平台9b、沿周向均布在升降平台9b底部的导向杆9c、设置在支承平台8上且与各导向杆9c一一对应的导向套8a以及设置在升降平台9b侧边的位移感应开关9d组成;位移感应开关9d与主控单元4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油缸9a与外部液压站管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9b位于安装平台1下侧且各第二输送滚轮10分布在升降平台9b上,在安装平台1上设有与各第二输送滚轮10一一对应的让位孔;当升降驱动油缸位于伸出状态时,第二输送滚轮上端面高于第一输送滚轮上端面;当升降驱动油缸位于伸出状态时,第二输送滚轮上端面低于第一输送滚轮上端面。通过升降机构与第二输送滚轮配合,可以实现待中转物品输送方向的垂直旋转换向,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使用方便。

在第一滚轮输送组两端对应的安装平台1端部分别铰接有连接板1d,连接板1d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11;在连接板1d下侧的定位连杆1c上设有光电传感器12,所述光电传感器11和升降机构8分别与主控单元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11由弹簧支柱11a、连接在弹簧支柱11a与连接板1d之间的复位弹簧11b及设置在连接板1d靠近第一输送滚轮5一侧面的限位挡块11c组成;在初始状态下,连接板1d在复位弹簧11b和限位挡块10c的配合下与安装平台1相互垂直;在连接板1d下侧对应的前立柱1a和后立柱1b上均设有支承块17,在支承块17上端面与前立柱1a或后立柱1b接触的一端成形有让位缺口。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伺服电机、气缸、油缸,可采用外部供电、供压缩气源、供高压油的方式进行工作,所涉及到的连接电线和连接管路,可采用现有常规的方式进行布置,例如采用滑轨吊设在设备上方,该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本申请设备也可以采用蓄电池、微型空气压缩机和液压站的方式进行工作。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

使用时,根据具体使用需要,安装轨道,向主控单元内输入预定指令,即可开机运行。此时,水平驱动气缸处于伸出状态,制动盘与制动鼓接触,第一输送滚轮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第二输送滚轮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当摆放有物料的置物筐进入第二输送滚轮后,主动滑行装置启动,沿导轨向预定工位前进。与此同时,升降机构下降,第二输送滚轮随之下沉,使中转架与第一输送滚轮接触。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达工位后,主动滑行装置停止,水平驱动气缸收缩,制动盘与制动鼓脱离。水平推行机构启动,水平气缸推动置物筐移动,置物筐推倒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下一工序的输送带,然后置物筐通过连接板进入下一工序的输送带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