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塑制品的运输装置及包含该运输装置的吸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66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用于吸塑制品的运输装置及包含该运输装置的吸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塑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吸塑制品的运输装置及包含该运输装置的吸塑系统。



背景技术:

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吸塑制品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吸塑包装制品主要包括:泡壳、托盘、吸塑盒等。吸塑包装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原辅材料、重量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好,符合环保绿色包装的要求;能包装任何异形产品,装箱无需另加缓冲材料;被包装产品透明可见,外形美观,便于销售,并适合机械化、自动化包装,便于现代化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吸塑半成品10的结构图。吸塑半成品10为平展的塑料硬片状,吸塑半成品10经过前期的切割加工后,形成两个直径不同的通孔11,为后期加热、真空吸附、成型,得到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形状作好准备。

吸塑半成品10需要通过运输装置将其输送至各个不同的加工工位进行对应工艺的加工,如何将上一工位中的吸塑半成品10准确的转移至运输装置中,如何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固定,使得吸塑半成品10在运输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这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吸塑制品的运输装置及包含该运输装置的吸塑系统,将上一工位中的吸塑半成品准确的转移至运输装置中,对吸塑半成品进行固定,使得吸塑半成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升吸塑制品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转盘、运输治具、抬升组件、物料到位检测组件;

所述运输治具安装于运输转盘上,所述运输转盘带动所述运输治具转动;所述抬升组件位于所述运输转盘的下方,所述物料到位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运输转盘的上方,所述抬升组件与所述物料到位检测组件对应设置;

所述运输治具包括:固定底板、升降活动板、升降引导柱、浮动定位块、缓冲弹性件;所述升降活动板上开设有升降引导孔,所述升降引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升降引导孔,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升降活动板之间通过所述缓冲弹性件连接;所述升降活动板上开设有物料放置通孔,所述物料放置通孔的孔壁上形成物料承载槽;所述浮动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浮动定位块具有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物料放置通孔的定位凸头;

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抬升驱动部、抬升座,所述抬升座与所述浮动定位块抵接或分离,所述抬升驱动部驱动所述抬升座升降以使得所述浮动定位块的定位凸头活动穿设于所述物料放置通孔;

所述物料到位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支架、物料感应器,所述物料感应器具有发射端及接收端,所述物料感应器的发射端及接收端安装于所述检测支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运输治具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治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运输治具以所述运输转盘的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升驱动部为气缸驱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弹性件为弹簧结构。

一种吸塑系统,包括:上述的运输装置,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支架、压紧驱动部、压紧升降滑块、压紧橡胶头,所述压紧升降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压紧支架上,所述压紧橡胶头固定于所述压紧升降滑块上,所述压紧驱动部驱动所述压紧升降滑块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以使得所述压紧橡胶头靠近或远离所述运输治具。

对运输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置运输转盘、运输治具、抬升组件、物料到位检测组件,将上一工位中的吸塑半成品准确的转移至运输装置中,对吸塑半成品进行固定,使得吸塑半成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升吸塑制品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吸塑半成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塑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运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运输治具的结构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抬升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压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穿孔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2所示,一种吸塑系统20,包括:运输装置100、压紧装置200、穿孔装置300、下料装置400。运输装置100用于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转移运输,使得吸塑半成品10可以到达各个加工工位进行对应工艺的加工;压紧装置200用于对运输装置100上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下压动作,使得吸塑半成品10可以更稳定的固定于运输装置100的治具中;穿孔装置300用于对治具中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打孔操作,以符合相关的工艺要求,为后续的吸塑半成品10吸塑成型作好准备;下料装置400用于对打孔后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下料,将打孔后的吸塑半成品10下料至下一工位。

如图3所示,下面,对运输装置10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运输装置100包括:运输转盘110、运输治具120、抬升组件130(如图2所示)、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

运输治具120安装于运输转盘110上,运输转盘110带动运输治具12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运输治具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运输治具120以运输转盘110的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抬升组件130位于运输转盘110的下方,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位于运输转盘110的上方,抬升组件130与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对应设置,即抬升组件130位于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的正下方,而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位于抬升组件130的正上方,运输转盘110带动运输治具120转动到达抬升组件130与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之间。

如图4所示,运输治具120包括:固定底板121、升降活动板122、升降引导柱123、浮动定位块124、缓冲弹性件125。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弹性件125为弹簧结构。

升降活动板122上开设有升降引导孔122a,升降引导柱12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底板121上,另一端穿设于升降引导孔122a,固定底板121与升降活动板122之间通过缓冲弹性件125连接。

升降活动板122上开设有物料放置通孔122b,物料放置通孔122b的孔壁上形成物料承载槽122c。

浮动定位块124安装于固定底板121上,浮动定位块124具有可活动穿设于物料放置通孔122b的定位凸头124a。

如图5所示,抬升组件130包括:抬升驱动部131、抬升座132,抬升座132与浮动定位块124抵接或分离,抬升驱动部131驱动抬升座132升降以使得浮动定位块124的定位凸头124a活动穿设于物料放置通孔122b。在本实施例中,抬升驱动部131为气缸驱动结构。

如图3所示,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包括:检测支架141、物料感应器142,物料感应器142具有发射端及接收端,物料感应器142的发射端及接收端安装于检测支架141上并分别位于运输治具120相对的两侧。

运输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运输转盘110在相关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运输治具120转动,并到达各个加工工位进行对应工艺的加工;

当吸塑半成品10由上一工位转移至运输转盘110的运输治具120之前,抬升组件130动作,抬升驱动部131驱动抬升座132上升以使得浮动定位块124的定位凸头124a活动穿设于物料放置通孔122b,此时,定位凸头124a凸出于物料放置通孔122b,由上一工位转移过来的吸塑半成品10通过其通孔11插入于定位凸头124a中,定位凸头124a对转移过来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定位,可以使得吸塑半成品10更好的进入到物料放置通孔122b中;

抬升驱动部131驱动抬升座132下降,以使得浮动定位块124的定位凸头124a收缩至物料放置通孔122b内,于是,定位凸头124a带动其上的吸塑半成品10进入到物料放置通孔122b内,进而,吸塑半成品10抵持于物料承载槽122c上;

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通过物料感应器142检测由上一工位转移过来的吸塑半成品10是否到达运输治具120中,以防上一工位的机械手没有吸取吸塑半成品10到达运输治具120中,防止空料转移现的发生,也为后续工位能够有效的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加工作好准备;

要说明的是,关于运输治具120,升降活动板122上开设有升降引导孔122a,升降引导柱12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底板121上,另一端穿设于升降引导孔122a,固定底板121与升降活动板122之间通过缓冲弹性件125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升降活动板122可以相对固定底板121作升降运动,升降活动板122的物料放置通孔122b内放置有吸塑半成品10,可以为后续的加工工位对吸塑半成品10的加工提供相对缓和的缓冲力,防止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加工时发生硬碰撞而造成损坏。

如图6所示,下面,对压紧装置20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压紧装置200包括:压紧支架210、压紧驱动部220、压紧升降滑块230、压紧橡胶头240。压紧升降滑块230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压紧支架210上,压紧橡胶头240固定于压紧升降滑块230上,压紧驱动部220驱动压紧升降滑块230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以使得压紧橡胶头240靠近或远离运输治具120。

压紧装置2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压紧驱动部220驱动压紧升降滑块230沿竖直方向下降,以使得压紧橡胶头240靠近运输治具120,压紧橡胶头240将运输治具120中的吸塑半成品10压紧于物料放置通孔122b中,使得吸塑半成品10紧贴于物料承载槽122c,为后续准确的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打孔作好准备。

如图7所示,下面,对穿孔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说明:

穿孔装置300包括:物料固定组件310、物料穿孔组件320。

物料固定组件310包括:物料固定支撑架311、物料固定驱动部312、物料固定升降滑块313、物料固定片314。物料固定升降滑块31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物料固定支撑架311上,物料固定片314固定于物料固定升降滑块313上,物料固定驱动部312驱动物料固定升降滑块313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以使得物料固定片314靠近或远离运输治具120。物料固定片314开设有穿孔定位槽315,穿孔定位槽315呈“n”字形弧形结构,穿孔定位槽315的开口边缘具有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固定驱动部312为气缸驱动结构。

物料穿孔组件320包括:物料穿孔支撑架321、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物料穿孔弹性针325。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安装于物料穿孔支撑架321上,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安装于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上,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安装于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上,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安装于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上。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驱动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沿水平横向往复移动,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驱动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沿水平纵向往复移动,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驱动物料穿孔弹性针325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以使得物料穿孔弹性针325靠近或远离运输治具120。在本实施例中,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为电机丝杆驱动结构,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为电机丝杆驱动结构,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为气缸驱动结构。

穿孔装置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物料固定组件310动作,对运输治具120中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固定,防止吸塑半成品10在打孔的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翘起,具体的,物料固定驱动部312驱动物料固定升降滑块313沿竖直方向下降,以使得物料固定片314靠近运输治具120,物料固定片314将运输治具120中的吸塑半成品10压紧固定;

紧接着,物料穿孔组件320动作,对运输治具120中的吸塑半成品10进行打孔操作,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驱动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沿水平横向往复移动,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驱动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沿水平纵向往复移动,以达到调整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在水平方向位置的作用;

然后,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驱动物料穿孔弹性针325沿竖直方向下降,以使得物料穿孔弹性针325靠近运输治具120,物料穿孔弹性针325与吸塑半成品10的表面接触并在物料穿孔竖直升降驱动部324的驱动力作用下,实现对吸塑半成品10的穿孔操作。

要特别说明的是,物料固定片314开设有穿孔定位槽315,穿孔定位槽315呈“n”字形弧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呈“n”字形弧形结构的穿孔定位槽315的边缘可以对吸塑半成品10的边缘进行固定,吸塑半成品10的边缘基本上被穿孔定位槽315的边缘压紧,使得吸塑半成品10可以更全面的被固定住,防止在后续的穿孔过程中吸塑半成品10受力不均匀而发生翘起现象;另一方面,呈“n”字形弧形结构的穿孔定位槽315,其中间部分为敞开式通孔结构,使得吸塑半成品10需要被穿孔的区域更好的裸露在外面,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可以穿过穿孔定位槽315,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穿孔操作。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在穿孔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微微弯曲,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在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穿孔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防止与吸塑半成品10发生硬性碰撞,进一步防止了吸塑半成品10在穿孔过程中本身发生破碎现象;另一方面,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在水平移位调整的过程中,物料穿孔水平横向驱动部322及物料穿孔水平纵向驱动部323难免会发生位移的偏差,这样会造成物料穿孔弹性针325在下降穿孔的过程中与穿孔定位槽315的边缘发生碰触,而穿孔定位槽315的边缘具有倾斜面,而物料穿孔弹性针325会发生弯曲,并沿着倾斜面滑落至穿孔定位槽315内,从而很好的解决位移偏差所带来的影响,提高了工作的顺畅性。

如图2所示,下面,对下料装置4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下料装置400包括:下料支撑架410、下料水平驱动部420、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下料夹爪440、不良品下料滑道450、不良品下料收容槽460、下料ccd检测相机470。下料水平驱动部420安装于下料支撑架410上,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安装于下料水平驱动部420上,下料夹爪440安装于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上,下料水平驱动部420驱动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驱动下料夹爪440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以使得下料夹爪440往复于运输转盘110与不良品下料滑道450之间,不良品下料收容槽460与不良品下料滑道450的一端衔接,下料ccd检测相机470位于运输转盘110与不良品下料滑道45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水平驱动部420为电机丝杆驱动结构,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为电机丝杆驱动结构。

下料装置4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下料水平驱动部420驱动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下料竖直升降驱动部430驱动下料夹爪440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实现将运输治具120中吸塑半成品10夹取并转移至下料ccd检测相机470中,下料ccd检测相机470用于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拍照检测,判断吸塑半成品10是否成功进行穿孔操作,如果判断吸塑半成品10为不合格品,则被转移至不良品下料滑道450中,再由不良品下料滑道450滑落至不良品下料收容槽460中,如果判断吸塑半成品10为合格品,则被转移至下一工位进行吸塑成型操作。

本发明的一种吸塑系统20,通过设置运输装置100、压紧装置200、穿孔装置300、下料装置400,并对各个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运输,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穿孔操作,对吸塑半成品10进行下料,实现了吸塑制品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特别是对运输装置100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置运输转盘110、运输治具120、抬升组件130、物料到位检测组件140,将上一工位中的吸塑半成品准确的转移至运输装置中,对吸塑半成品进行固定,使得吸塑半成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升吸塑制品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